课程改革中的学校内部机构设置和管理

工作总结 |

时间:

2021-10-08 09:48:49

|

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不仅仅需要单一的“人力”因素作保证,也需要其他方面条件的支持;学校内部机构的设置和管理影响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在我国中小学内部,按惯例设置着一系列组织机构,处于学校领导和师生之间,承担着学校内部组织、管理、协调、沟通等职能。这些机构又称为学校中层部门,是中小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和内部管理质量,也是学校管理传统和学校文化的重要体现。对学校内部机构的设置及其管理的研究,有利于新课程的顺利推进;对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有重要意义。

一、中小学内部常设机构及其主要职能

在中小学内部机构设置方面,全国范围内大致相同。中小学的内部机构常设置的主要有:教务处、德育处(政教处)、总务处(后勤处)、学校办公室(校长办公室)、教科室(科研处)、团委、工会(教代会)、保卫处(保卫科)、生产实习处、教研组、年级组等。按照职能在学校内部的重要性和地位高低,以上机构大致可以划分为三级。第一级机构为教务处、德育处、总务处及学校办公室(一般中小学不设办公室)。第二级机构为教科室、生产实习处、团委、工会、保卫处。第三级机构为教研组和年级组。教务处、德育处、总务处基于学校的教育教学职能,以及我国学校的历史沿革。是学校中内部机构最为重要的处室。学校办公室由于一般规模的学校没有设立的必要,在内部沟通职能不太突出的学校,显得重要性略低一点。教科室是近年来强调学校科研而专门设立的学校内部科研机构,但由于中小学的自身科研能力不强,学校的中心任务是教育教学而非科研,以及教科室习惯于依附于教务处的现状归为第二级。生产实习处只有职业学校才设立,职能较为狭窄。团委主要负责学生的活动和思想政治工作,虽然隶属于党委,但在具体实践中往往依附于德育处。工会在学校的职能不多,保卫处的职能单一,在传统上归口于德育处。基于以上原因,这些处室划为第二级。第三级机构的划分依据是教研组和年级组的主要职能是协调沟通,并不具有行政职能,在学校组织中地位相对较低。此三级机构划分在现实学校层面以中等规模的中小学最为显著。同时也适用于学校内部行政人员的升迁路线,一般为第三级升为第二级,再上升到第一级,最后到校级领导。在校级领导多、学校规模大的学校,第二级机构与第一级机构差异缩小直至相等。将学校内部机构分为三级的主要目的是更清晰的理解学校内部机构的重要性差异和内部权力运行机制,以利于学校内部管理的科学性和稳定性。

学校每个内设中层机构都有其自身的职能,并共同服务于学校的整体教育教学工作。学校内设机构职能在横向比较上职能大致相同,虽然具体职能由于学校之间的差异而可能存在一定的不同。学校内设机构常规职能大致如下。

教务处:主要负责学校教学事务的组织、管理、协调工作,以及教学事务具体安排,如排课、协调任课教师、组织招生及考试等,是学校的教学管理中枢机构。作用类似于军队中的参谋部。这一部门对课程实施的影响最大,如不统一考试的科目或者认为不重要的科目课时分配较少,甚至不排课,或者拿来补习语、数、外所谓的“主科”等等,这种做法将导致课程计划的严重失控和扭曲,违背教育改革中全面发展的宗旨。

德育处:主要负责学校德育相关事务的管理、组织、协调工作。重点是对学校班级学生的管理,是直接面向班主任和学生的工作部门。在当前学校教育中,德育处的工作任务最为繁重,是中层机构中工作难度最大的部门,其工作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校的校风好坏。其作用类似于军队中的政治部。课程改革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良好的学校环境和有效的课堂管理,为课程改革的进行提供了保障。

总务处:主要负责学校后勤相关事务,为前勤教育教学提供必要的条件和设备,同时也是学校的财务部门。课程实施中新教学方法的使用。需要总务处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和设备。

办公室:有的称为校长办公室。是学校领导的服务、办事部门,主要负责各部门的沟通协调,贯彻领导指示和对外宣传交流,部分学校内部的人事常规事务也交由办公室处理。在学校规模较大的学校,办公室的职能显得更为重要。

教科室:我国以前并无此机构,是基于基层学校科研工作的需要而设置,其主要职能是承担学校内部教育科研工作的组织、协调职能。在当前新课改的背景下,此部门的任务和职能有加重的趋势。教师的专业发展是课程改革的重要方面,教科室发挥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

团委:学校的学生工作机构之一,其职能与德育处有交叉部分。习惯上团委主要负责学生活动的组织及学校内部宣传工作,以及作为团委内部事务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校园文化的重要建设力量。团委的工作质量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校内部文化氛围。

工会及教代会:学校内部群众组织,主要维护教职工合法利益,行政职能不强,同时也是校内监督和民主评议、协商机构。

保卫处:负责学校内部安全保卫工作,只在规模较大学校设立,行政职能不强。

生产实习处:负责学校的学生实习安排和实习指导工作,只在职业学校设置,主要职能较为单一。

教研组:我国历史较长的教师组织,由相同学科授课教师组成,主要职能是促进教师经验交流、学习,是我国传统教育中一个极为优秀的内部常设机构,在学校教师的发展上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其设置有利于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是西方教育界非常羡慕的机构。

年级组:只在较大规模的学校设置,主要负责年级内教育教学事务的协调工作。设置的主要目的是有利于对全年级学生的协调管理和教育。

学校其他机构如校企办、档案室等不具备内部行政职能,本文不予以研究。

以上中层机构为学校的执行层,主要职能为处理一般事务和常规事务,重要事务则应交由学校领导决策。这些机构职能明确,在各自的职权范围内为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

二、学校内部机构设置原则

中小学内部机构设置是否科学,决定着内部沟通协调渠道的畅通和管理服务职能的有效性。学校内设机构的主要职能是执行学校领导的施政方针和处理学校日常事务,同时也是学校的管理传统和学校文化的体现。中小学内部机构设置须注意以下原则。

1.精简原则。中小学的基本职能是对学生的教育教学,机构设置必须服务于这一中心任务。中层机构的设置是因为工作需要而非因人而设。中小学应确保更多的人处于一线教育教学单位。机构设置过多,行政人员势必增多,既可能不必要的在学校内形成一个官僚阶层,同时也降低了一线教学力量,同时过多的机构和行政人员更可能因为职能部门的本能而导致多头指挥、人浮于事,造成内部管理的混乱。学校并非行政机构,内部交流事务相对不多,在设置机构时必须确保精简原则的贯彻,可设可不设的坚决不设置。

职能较少的机构合并设置,可以兼职的尽量兼职。前提是能确保学校内部管理的有效性。

2.效率原则。中层机构的主要职能之一是执行学校领导的施政方针和学校决策,所以必须具备良好的执行能力。执行能力的重要方面是工作效率。内设机构必须充分考虑效率原则,科层不宜太多,结构要以扁平为好。内部职责应该明确到各个部门,在实施具体事务时不宜多头指挥。在机构职能无法避免交叉重叠时,要事先明确负责的牵头部门。在机构的内部人员配备上,也需考虑效率原则,中层机构并非决策机构,内部人员应少而精。

3.协调原则。中层机构分块负责,统一于学校整体教育教学工作。但基于部门视野和机构的内在扩张本能,部门间的冲突和矛盾的产生具有客观必然性。在组织机构的设置上要充分考虑这一因素。在部门的设置和责权的划分上,要突出强调部门间的沟通协调机制,减少内耗。在校级领导较多的情况下,副校级领导应担负起部门间协调的责任,在没有校级领导分管的情况下,应注意让第一级部门负责人负责部门间的协调。

4.平衡原则。中层机构的职责各异,但在具体设置时,应确保同一层次的部门职责等级大致相等。部门间的职责等级差异过大,容易因职能不平衡引起内部矛盾,同时对于职权较少的部门无工作积极性,而职责较重的部门也可能因任务过重而履行职责不佳。学校内部的部门职能划分上,有必要贯彻平衡原则,中层同级部门应确保平衡,保证内部的和谐和效率,同时减少矛盾和冲突,做到人尽其才。

5.全面原则。中层机构的设置应覆盖学校所有工作,不留空白。也即所有职能部门的职责相加等于学校全面工作,没有工作盲区。全面原则在部门内部同样重要,部门内部的人员分工也必须确保涉及部门全部职责,也即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在学校的具体工作上,大至考试事务,小至一草一木的维护,都应有部门负责。在管理上切忌事务分工不清,在管理实践中多头管理等于无人管理。

三、学校内部机构的管理

学校中层机构在学校中处于对上负责、对下服务的位置。学校领导的决策通过中层机构的实施而得以执行,学校的繁重的常规事务的处理也是中层的责任和义务。中层部门有效管理是确保学校稳定的基石,加强对中层机构的管理,是提高学校管理质量的重要途径。

1.实施明确的岗位责任制。中层机构众多,必须合理划分各部门的职责,比较科学的管理模式是岗位责任制。在学校内部的权力运行机制上,应明确划分各部门的职权范围和实施责任追究制。用制度减少职责不清导致的部门之间的责任推诿倾向。推行明确的岗位责任制,既有利于学校内部科学管理机制的确立,同时有利于学校师生清楚各部门的职责,有利于日常事务的归口管理和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也有利于师生对部门的监督。

2.建立科学的部门考评制度。给中层部门明确了职责后,科学考评就成了推动部门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核心工作。对中层部门的科学管理,是学校领导的重要工作。科学的考评制度,既是中层干部之间的竞争机制,同时也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校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在中层部门的考核上,应注意两方面的结合:领导集体评议和中层干部的述职,教职工的民主评议。目前部分学校只强调教职工的民主述评,认为这是民主的体现,这实际上是对中层部门的职能认识不清的结果。教职工并不是学校的主要服务对象,学校的主要服务对象无疑是学生。过于强调教职工的民主评议从理论上讲必然鼓励中层干部的老好人倾向,不坚持原则,不得罪人,并不利于学校发展。科学的评议应该是两方面结合,前者强调中层部门的执行能力,后者强调中层部门的服务质量和工作作风。

3.建立良好的内部流动机制。中层部门行政人员长期基于本部门的视角开展工作,有可能发展成本位主义而不利于整体工作。工作人员长期的固定部门工作,可能有两个不良后果:其一是职业倦怠,对工作没有激情;其二是发展成部门权威主义,在新校长与老中层人员之间容易产生冲突,校长强调职务权威,而老中层人员强调资历和部门工作经验权威,从而不利于学校的稳定和管理。建立良好的内部流动机制,有利于扩大中层人员的视野和提高工作能力,降低中层人员的部门本位主义,同时多部门的历练有利于培养校级后备干部。

4.设置合理的岗位津贴制。中层部门人员工作任务繁重,承担了学校大量的内部常规事务,同时不可忽视的是,中层人员大都还承担了一线教学任务。两方面工作的结合导致了中层干部工作的繁重。学校应设置合理的岗位津贴制度,提高中层人员的待遇,这既是中层人员的劳动的合理收入,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教职工的正向流动的期望,同时提高了中层人员的荣誉感和成就感。对于中层人员仅仅强调付出而不回报,无疑是典型的“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的做法,不利于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5.建立良好的培训升迁机制。对中层部门的管理,应该注重建立良好的对部门工作人员的培训机制及科学透明的升迁机制。要注重对中层人员的管理与培养相结合。在具体工作中,通过事务管理和必要的培训。促进中层人员的快速成熟。同时为确保学校干部队伍的稳定和发展,建立中层后备干部和校级后备干部制度,在中层人员的晋升上,要强调制度化、公开化。一般应该强调层级递升,内部的越级晋升不利于学校干部队伍的稳定,在晋升上要强调实绩和德能兼备的原则,注重民主评议,通过制度化、程序化、公开化,减少干部晋升中的矛盾和纠纷。建立良好的后备队伍制度,有利于确保学校干部队伍的稳定性和内部人事的健康流动,而比较明确的升迁制度,有利于中层人员的公平竞争,从而确保了学校工作的健康发展。

总之,学校内部机制设置的合理性和管理的有效性,有利于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利于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

(责任编辑 刘永庆)

延伸阅读
打开文本图片集摘要:岗位绩效工资制是企业比较常用的薪酬结构,其设计的基础是岗位评价。本文介绍了岗位绩
2022-02-22
摘要:在教育实习的过程中,通过“问题班级”的具体案例,认识到教师团队精神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所起的关键性
2022-02-18
流量至上、眼球经济、平台效应、渠道为王……近年来,蓬勃发展的自媒体在给人们提供方便快捷的分享平台的同
2022-02-09
【摘要】本文论述“互联网+教育”下高职生心理危机干预策略,分析了高职生的心理危机现象及形成原因,提出
2021-10-26
“生而为人,抱歉!”——日本影片《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里的台词,乍听,一惊。像马车驶在冰河上发出“嘎
2021-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