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雕塑对泥塑教学的启发

工作总结 |

时间:

2021-08-08 09:46:40

|

摘 要:中国古代雕塑质朴简洁、不拘泥于现实形象的特征与基础美术教育中学生充满想象和创造力的年龄特点在创作中的个性表达极其相似。因此,结合对中国古代雕塑的研究成果,利用其特征探讨在基础美术教育过程中对美术教学带来的启发。

关键词:中国古代雕塑的特点 基础美术教育的泥塑教学泥塑教学 学生个性创作的培养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0(c)-0164-01

中国的雕塑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早在几千年前的石器时代随着原始人在长期制造工具的活动中,智力的增长和生产劳动经验的积累,石器由打制进而磨制,火的使用发明了陶器,在制陶工艺中,逐渐显露艺术才能产生了专门为满足精神学要的陶艺、泥塑等艺术作品。中国古代雕塑是中国古代艺术精华,中国古代雕塑在题材内容、形式风格、雕塑技法,以及所使用的材质上都具有鲜明浓郁的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应该来说中国雕塑是非常值得我们去欣赏、学习的。但是由于一定的历史原因,中国古代的雕塑并没有像西方的雕塑那样得到从艺术角度来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必须在基础教育的美术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对雕塑作品的兴趣,使科学与艺术形成有效的结合,从而推动中国雕塑艺术的发展。在新的课程改革中,我们要用新的课程理念审视美术课堂教学,用泥塑教学构建良好的课堂文化,只要师生真诚的投入,在宽泛的泥塑教学中,定会涌现一代有文化科学素养的传承者。

由于儿童具有天真率直的心灵,没有拘束,能把自己的感受大胆地诉诸形象、创造富有个性特点的作品。儿童个性和创造性表现在美术作品中,决定了作品的面貌人人“不一样”。这种“不一样”是儿童自我追求和实现。正是这种天然的创造力,与我们的老祖先的原始不受拘束的自然状况相似,因此,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了解、研究对基础美术教育中关于泥塑的教学有相当的借鉴意义。

1 具有借鉴意义的中国古代雕塑的艺术特点

中国古代雕塑也充满了写意传神的特点,很少有像西方雕塑作品那样符合现实中的真实标准讲求科学准确性。它不拘泥于雕塑作品的表面和细部,更喜欢那种由外在形象所引出的感觉、意境,引发出一连串遐想的空间,随意性很强,或形象粗简、稚拙,或随性、华美,造型巧妙,制作精美。当然在这些古代雕塑中,有许多作品具有繁丽、华贵的特点。但我们在这里只欣赏一些具有简单、质朴风格的比较久远的雕塑作品。因为这些作品儿童的天然创作状态的特点非常相似,在基础的泥塑教学中具有借鉴意义。

(1)特别是史前的雕塑中有许多作品特别体现了人类童年时代的质朴情感和稚拙的艺术创造能力。如新石器时代早期的裴李岗文化时期(前5500年至前4800年)的出土文物《陶塑人头》(河南省文物研究所藏)。这件作品五官突出,随意性很强。令人感到一种雅拙而抽象的意味。

(2)新石器时代早期磁山文化时期(前5500年至前4800年)的作品《石雕人头》更是透露出了原始人类的天真本性。把自己的所知所想大胆朴实的表露出来,与儿童的绘画非常相似。这些时期的许多作品都体现了这种原始的真情释放的特点,作品呈现出质朴、古拙的特点。

(3)在古代雕塑题材中陵墓雕塑、宗教雕塑和劳动生活及民俗雕塑,也有作品体现出这种古朴、稚简特点。陵墓雕塑中“石像生”(即古代陵墓前的仪卫性石雕)如汉代的厚葬风产生的动物俑和人物俑的众多雕塑作品,其造型有古朴、神态夸张而强调动势的特点。

西汉名将霍去病墓前的大型动物石刻,手法简练概括,于浑厚中显示着雄强的力之美。其中《马踏匈奴》就能让人充分地体验到中国雕塑艺术的写意传神的特点。那马虽然粗糙笨拙,但它仍然有一种灵动之势,那浅浅地雕刻的几笔就是马腿,却显示出肌肉的强劲与马的上身连成一体。人物则用浮雕线刻,并被安排在马的腹腿之间,既体现了作品的完整性又巧妙地利用了空间。使作品成为我国古代雕塑中具有纪念意义的经典之作。

(4)在茂陵石刻中《跃马》的造型同样体现了质朴而巧妙的特点。作者一样是利用了石块天然造型,依势而成。既有大块面的形体造型又有线条的柔美。点面的结合相应成趣,浑然一体,古朴自然。其中比较出色的《卧牛》更是淳朴简洁,个性鲜明。硕大的身躯看不出有明显的雕刻痕迹却让人感到质感的生动形象,意趣雄浑古拙。

2 从古代雕塑得到的教学启发

(1)夸张特征与表现。

儿童具有天真率直的心灵,没有拘束,他们不具备高超的技法水平,但能把自己的感受大胆地诉诸形象、创造富有个性特点的作品。儿童个性和创造性表现在美术作品中,这是学生自我意识的表现。

如在泥塑教学过程的表现中,学生的作品形态各异,特征鲜明。他们并不会按传统的表现人物形象的方法来表现作品,制作出来的对象往往是变形夸张的。作品中的人物常常有超大的鼻子、特别圆的脑袋等等。从作业表现出来的这种特征,与我国古代特别是汉代以前的雕塑作品极其相似。

美国的著名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德就认为:“教师应向学生提供自我表达其独特的思想和情感,并以此树立起自我表现的信心”。所以我们不必要在泥塑教学中强迫学生做出更多的技术技巧。我们的目的应更为强调学生自我意识的表现,抓住要表现的事物的特征,体现出这种特征。尊重学生的个性表现就是强调尊重儿童的个性和创造力,承认儿童的个性差异,爱护扶持学生天生的生命冲动和原创表现,唤醒他们沉睡的表现意识,激发儿童不拘泥于客观对象的艺术创造力。由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身的对学生这种质朴、个性的作品鉴赏显得很重要。对中国古代雕塑中具有原始特征的、质朴作品的欣赏为提高教师自身鉴赏能力尤为重要。

(2)展开想象,培养个性。

艺术作品的魅力之一就是通过艺术形象引起观赏者种种审美联想。儿童天真无邪的天性与好奇心,使他们在创作时更容易产生各种联想,使作品更有创造性。而这种想象力往往超乎人们的想象,给人带来惊喜。他们不受现实世界的约束,随性而至。像前面欣赏到的雕塑作品如史前雕塑和茂陵石刻等,不受现实世界的限制率性而为,反而体现了另一种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应该发现这种美,正确地去引导学生随个性的发展而创造。给予学生足够的想象空间、足够的发展空间体现个性和创造能力。

总之,儿童美术教学很难对学生的表现作出量化的标准,不要强制地追求造型技能、规范性等因素。只有尊重每个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摒弃拔苗助长的实用主义观念,尊重儿童已有的经验世界,不断帮助他们充实和扩大儿童的经验世界。尊重儿童自主意识,尽可能地留给他们自由发挥的余地和空间,让儿童用艺术手段表现大千世界,表现他们内心世界。老师们更要开阔自己的眼界、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以更好地完成教学工作。那么,就让我们做个学生的引导者,让学生在美术创作中随心而变、展示自己的创造。

参考文献

[1]杨洗.中国史前雕塑欣赏[J].中国美术教育,2005,1.

[2]杨洗.古朴雄健的茂陵石刻[J].中国美术教育,2005,6.

[3]潘宇.尊重个性表现 发展创造思维[J].教师教育,2004,2.

延伸阅读
打开文本图片集摘要:岗位绩效工资制是企业比较常用的薪酬结构,其设计的基础是岗位评价。本文介绍了岗位绩
2022-02-22
摘要:在教育实习的过程中,通过“问题班级”的具体案例,认识到教师团队精神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所起的关键性
2022-02-18
流量至上、眼球经济、平台效应、渠道为王……近年来,蓬勃发展的自媒体在给人们提供方便快捷的分享平台的同
2022-02-09
【摘要】本文论述“互联网+教育”下高职生心理危机干预策略,分析了高职生的心理危机现象及形成原因,提出
2021-10-26
“生而为人,抱歉!”——日本影片《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里的台词,乍听,一惊。像马车驶在冰河上发出“嘎
2021-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