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人生,大爱无量

工作计划 |

时间:

2021-10-16 09:51:39

|

“一个人活在世上的时光极其短暂,要多对党和人民作贡献,这样才有价值,才有意义”。50年来,杨元臣用他的实际行动诠释着这样一则人生信条。

一个退休10余年的教师,在距县城60余公里的偏僻山村生活,足迹已很少踏出村门,却在全县道德模范评选中高居榜首,为什么还有这么多的人知道他、记着他?

幼年点滴:梅花香自苦寒来

如今近70岁的杨元臣出生在苍山下、洱海畔,这里风光秀丽,土地肥沃,但在解放初期那个特定的年代背景下,物质极为匮乏,杨元臣记忆中的童年生活较为艰难。大庄村产米,杨元臣家一年里更多的日子却不能吃大米,母亲时常将大米换成更便宜的包谷面等杂粮,好让一家人勉强糊口不受饿。

父母自小对杨元臣和兄弟姊妹很严厉,从做人的品德,到学习生活的细节,都认真要求督促,让杨元臣做人做事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深深影响着他的一生。

杨元臣是个好学的孩子。母亲用线把草纸缝成习字本,让他在上面写毛笔字,习字本写了一面,晾干,过一段时间再用另外一面练字。他读书很用功,时常拿到流动红旗、小红花,小小的心中充满自豪,也让他从小懂得努力,知道珍惜荣誉。12岁时,杨元臣小学毕业,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大理师范初师班,15岁又升入中师班。在下关读书那段时间,杨元臣最喜欢的一件事就是抽空到新华书店去看书,不用花半分钱,可以饱览书山畅游学海。

杨元臣还是个懂事的孩子。从小他不会跟父母提过分的要求,他不会跟别的孩子攀比,除了学习。到下关读书了,有的周末杨元臣不回家,去下关制药厂、火柴厂打工,挣一点钱,他会把挣到的钱如实告诉母亲,好让母亲在下一星期的生活费里减掉那部分钱。杨元臣对有段经历记忆深刻,那就是读书时代冬天早晨卖稻草,他和母亲凌晨三、四点钟就起床,背上稻草从家出发,走15公里的路去下关造纸厂,凛冽的寒风刮在脸上刺骨生疼,时常将他和母亲及背上硕大的稻草刮翻。拿到卖稻草的钱,杨元臣的生活费、书费才有着落。在这条卖稻草的路上,有时背着稻草,有时背着书包,杨元臣走了整整6年。

“米箩”和“糠箩”:无怨无悔的选择

1962年,属于国家最困难的那3年,18岁的杨元臣从大理师范中师班毕业,参加统一分配,被分配到巍山县。他教书育人生涯的第一站是离巍山县城120多公里、离家200多公里的八区阿杂小学(如今属南涧县无量山镇阿杂村)。

当时,坐落在无量山中的阿杂村是个彝族村落,村民全部是彝族,不少老人根本不会讲汉话,村里30多户人家近两百人口基本不识字。阿杂小学没有校舍,教室就办在一个村民家里,有时两口子吵架,杨元臣还得忙着去劝解。

从坝区来到贫寒的山村,杨元臣虽然已做了一些思想准备,而且从小他就不是个娇惯的孩子,但现实生活还是给他出了道很难的考题。山里的气候跟大理不一样,早晚温差大,感冒是常有的事。住在破旧的漏雨透风的房子里,冬天冷得直发抖。无法回避的还有吃饭问题。杨元臣制了一套简单的炊具,自己做饭,不过很多时候他也就只能吃不见油花的青白苦菜汤,甚至就是一碗开水泡饭。

杨元臣形像地将他读书的地方比作“米箩”,将阿杂小学比作“糠箩”,从学生到老师、从城镇到山沟,他仿佛从“米箩”来到了“糠箩”里,日子过得有些艰辛。

杨元臣有一种源于骨子深处的坚强,他没有气馁。人生地不熟,他首先学会了听、说彝族话。他把一些常用语的彝族发音用汉字标注出来,记在小本子上,早晚认真练习,用自己带着浓重白族口音的汉话加上手势,跟村民沟通交流。用心做事、以诚待人是杨元臣的准则,不久,他就与村民打成了一片。

在村社干部群众的支持下,阿杂小学从村民家中搬出来,搬到了一间破旧的公房里,总算有了教室。杨元臣东家找西家借,从村民家中搬来了9张桌子,又让学生们从家里带来凳子。从此,阿杂小学的朗朗书声成了村民的希望和骄傲。

许多跟杨元臣一起分配到山区教书的人纷纷托熟人、找关系调到条件更好的地方或申请调回自己家乡。杨元臣却没跟这些人一样,他依然一心一意地在无量山间中默默耕耘。

弟弟来到杨元臣工作的地方,看到出门是大山、吃饭包谷面青菜汤,生活苦条件差的景况,回去后就把一份盖着家乡生产队、大队、公社公章的证明材料送到杨元臣手中,要他申请调回故乡去,毕竟那里的各方面条件要比这里好得多。杨元臣最终还是铁心留在了无量山这片朴实的土地上。

后来,“米箩”和“糠箩”的故事还有了续集。

一位邻校的同事看杨元臣为人老实厚道,给他介绍了个聪明善良、能干利落的农村姑娘,姑娘还有个条件,要他入赘。很多人并不觉得这会成就一段姻缘,因为那位姑娘家在比阿杂村还要偏僻得多的灵宝山下的山花村,一个很穷的山村,自然条件差,交通极为不便。按常理说,一个来自坝区、端铁饭碗的青年往条件这样差的农门跳,几乎是不可能的。杨元臣却再次选择了“糠箩”,与这位彝族姑娘结了婚,为了这里的教育事业,杨元臣选择把根深深扎在无量山上。

得道多助:外乡胜似故乡人

无量山是贫穷的,但无量山是淳朴的。杨元臣喜欢这里的山,喜欢这里真诚的人们,喜欢这里淳朴的孩子。

杨元臣将教师的责任看得很重,相信知识的力量,相信改变贫困的希望就是这些孩子,他的一颗心扑在学生身上。他从不打学生,甚至很少疾言厉色,总是和风细雨般教育学生。学生都喜欢他、尊敬他。

有的老师到街天或者家里有点事,就让学生放假回家,提前或随意上下课。杨元臣不同,他非常负责,该上课就上课,不会随便给学生放假休息。他非常关心孩子,哪个孩子不到校,他会到家里去问,学生跟他一起吃饭那是常有的事。孩子们家里做点好吃的,也常来请他。

当时阿杂小学还招收三、四里外秀水塘村的学生,每天杨元臣都要接送秀水塘的学生。早上七点多,他就赶到秀水塘,在村口吹响哨子集合孩子,学生没到齐就上门去喊,放学再把学生送回来。他接送孩子,经常是脖子上骑一个,手里牵一个。雨天,两村中间的干沟发洪水,他就把学生一个个平安背过洪沟。阿杂、秀水塘两村的学生入学率超过了80%,这样的入学率在当时来说,已算奇迹。

杨元臣还经常替村民做事,遇到农忙,放学后他帮村民背粪、犁地、插秧,几乎所有农活他都会做。看见老人挑不动水,他帮着挑水。

捧一颗诚心,杨元臣得到了村民的尊敬,没有人当他是外乡人,甚至比乡里乡亲还觉得亲热。后来杨元臣调走了,村干部还找到公社领导请求把他再调回去。

敬业典范:他是学校最忙人

杨元臣先后在阿杂小学、阿几苴小学、红星小学、南涧三中、南涧一中等学校工作,在无量山上许多地方留下了辛勤耕耘的足迹。

1979年,南涧三中新成立,上级把杨元臣调入三中当总务主任。学校总务主任本身事务就很多,遇上像他这样凡事认真、不肯推诿、爱管闲事的人,学校里里外外的大事小事他都主动去过问,随处都能见到他匆匆忙忙的身影,他成了学校里最忙的人。

教师缺编,他就承担起初一、初二生物和初三年级的生理卫生课,一星期十几节课,虽然不是考试科目,但班级多课头多,已经是一个专任教师的足额工作量了。

学校没有卫生室,没有校医,没有经费,他就从自己有限的工资里挤出钱,买来安乃近、头痛粉、苏打水、药膏等一些简单常用药品以备急用。他还通过看药书和向村上的一些老人学习,弄懂了不少草药的功效,带着学生上山采草药,秋冬、冬春换季流感易发时,他就用草药煮大锅药,给学生们喝了预防感冒。

学校没有专门的水工,他就负起看水管水的责任,哪里水管漏水,他拿起扳手、钳子马上去检修。学校没有电工,他就是电工,换保险丝、换灯泡,更换有安全隐患的电线,在他看来,都是小事一桩。学校没有门卫,他管起学校的治安,甚至他还从校内管到了校外,因为他说话公道,村民一些矛盾纠纷,“杨老师”说上几句,也常能使双方都服气,止斗息争。

杨元臣还常帮着炊事员买菜、做饭、烧开水、喂猪,带领学生填平校园内道路,铲除杂草、打扫卫生。学校有一块自己的茶地,他带学生摘茶、揉晒,卖了茶叶作为学校勤工俭学的收入。

记得有一次停水,炊事员来问杨元臣,第二天的早点还做不做,杨元臣让他去准备两付扁担水桶,两人去两公里外的地方挑水。第二天,学生们依然吃到热气腾腾的馒头。还有一次,有个学生没告诉老师和家长离校出走了几天,杨元臣心急如焚,多方打听联系,学校唯一一部电话装在二楼上,杨元臣跑来跑去打电话接电话,在旧木板楼梯上跌了一跤,摔伤了肋骨,直到如今阴雨天还会隐隐作痛。

杨元臣总是很忙,曾经的同事感慨地说:“做什么工作杨元臣都拼命,在哪里杨元臣都是最忙的人”。

德高为师:以诚待人好门卫

杨元臣说,苦一点不算什么,累一点不算什么,条件差一点也不算什么,只要党和人民需要,叫去哪里自己就去哪里,让干什么自己就干什么。36年间的18次工作调动,干一行爱一行,从学校领导岗位到门卫,杨元臣从不挑拣,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镙丝钉精神”。

1988年,杨元臣从三中调到南涧一中,从学校总务主任变成了一名门卫。杨元臣没有任何怨言,依然尽心尽职地做好这份别人看似卑微的工作,并得到了很高的评价。

每天5点钟,门卫值班室开始亮起灯火,杨元臣起床,将大门内外打扫干净;午夜十二点左右,门卫值班室的那盏灯才在安宁静谧的校园中最晚入睡。

杨元臣竖起了一块“进出校门,请下单车”的牌子,校门口的黑板上写着“高高兴兴上学来,平平安安回家去”两行大字,每天更新一两句格言警句,还辟出了“同学,你有信”一栏,充满温馨与关怀。就这样,杨元臣把学校大门这一小小的方寸之地,营造成一道独具人文特色的校园风景线。

杨元臣是个很用心的人,许多学生都说“杨老师过目不忘”。一个学生只要到门卫室拿过一次信件,以后他几乎就能叫出名字来。看到那些纪律常出问题、学习较差的学生,杨元臣会单独叫住,语重心长地跟他们谈一谈。学生留长发、穿奇装异服,杨元臣也会提醒教育一番。

杨元臣的门卫值班室里,几壶开水是为吃药的学生准备的,腾出值班室的一角给学生寄存东西,两瓶药酒可以为学生治疗跌打损伤,一套理发工具可以随时为学生免费理发。

好几次,听到学生跟社会青年冲突打架,杨元臣都不顾自己安危,先把学生接回学校,再苦口婆心地劝导教育。他把每个学生都当成自己的孩子看待。他说:“就当是自己的孩子吧,犯了错,也还是自己的孩子啊”。

校里校外,教师学生,没有人把南涧一中的这位门卫叫做“杨师傅”,而都尊敬地叫他“杨老师”。一些调皮学生,不听班主任和学校领导的话,、却听得进去“杨老师”的话。

杨元臣说自己并没有特别的方法,他相信八个字:“以诚待人,以德服人”。

上善若水: 五十年的“活雷锋”

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

杨元臣从1962年扎根南涧,50 年如一日,无量山中传誉着“活雷锋”的美名,他帮助过的人不计其数,他做的好事不胜枚举,好事善举成为了他自然而然的一种习惯。

杨元臣有一些自己的习惯:看到路上有石头、树枝,他一定要捡开;遇到盲人、老人,他会扶上一把;别人背重的东西,他主动帮着拿;有人问路,他一定要明明白白指点清楚;自己的事,不要别人帮忙,别人的事,自己尽量帮忙。

杨元臣买了一把剔头刀,这把剔头刀一直伴随了他50年。50年来,他义务帮人理发已难以计数。他用一个大瓶泡着治疗跌打损伤的药酒,多年来,他按摩治疗2000余人次,他还给不少人治过痔疮、拨过火罐。

1980年杨元臣在三中工作,一次在无量旅社旁捡了一个鼓鼓囊囊的钱包,他也没数到底有多少钱,就把钱包交到派出所去了,后来失主找到杨元臣,给他送上两百元钱表示感谢,杨元臣婉言拒绝了。两百块钱,相当于当时他四个月的工资。

1985年的端午节,一位老师半夜得了急性肠胃炎,杨元臣二话不说,背起他送到一公里外的卫生院。学校里学生生病了,很多时候想到第一个去找的人是杨元臣,他总能及时赶到帮忙送治。

在南涧一中当门卫时,夫妻两地分居一个人带孩子的老师有时忙着去上课,就托付杨元臣帮孩子穿衣服,照看孩子,杨元臣就成了好几个孩子的义务保姆。

2006年,村里一个毕业于云南农大的学生,因欠学校一万二千多元的学费,学校扣压了毕业证书,听到讯息的杨元臣主动送去一万元钱,让他及时领到了毕业证书,赶上了当年的公务员报名考试。

在杨元臣家旁,住着李枝安、李小桥一对哑巴兄弟,都已年过60多岁,杨元臣悉心照顾着他们,时常从自己的退休工资中挤出钱来接济两兄弟,两兄弟油没了、盐没了、菜没了,杨元臣就会及时地给他们送去。因为经常与他们在一起,杨元臣能熟练地用手势与他们进行交流,两哑巴兄弟对他也很亲,时常模拟着叫他“老师”,日子长了,甚至还能发出“老师”两个音。

退休多年的杨元臣从无量乘车到南涧,车上有几个打工返乡的民工凑不齐车费,司机说:“我向杨老师学习,也学一回雷锋,不收钱,做好事。”

说起自己怎么就成了“活雷锋”,杨元臣觉得这既源于向雷锋学习的主观努力和实际行动,也源于关心别人胜过关心自己的性格因素,“总觉得别人的事也是自己的事”。

用心做事:平凡的人不平凡

世上只有平凡的人,没有平凡的事。

个子瘦小,貌不出众,衣着朴素,一张历经风雨沧桑的脸,杨元臣怎么看都是个最普通最平凡的人。

杨元臣工作36年,从事的都是平凡的岗位,但他总是认认真真、兢兢业业对待每一份工作,尽心尽力,一丝不苟,把每一件平平凡凡的小事努力做到最好。

1980年,杨元臣带学生勤工俭学,去砍柴卖柴,供销社里掌秤的是老熟人,杨元臣的一捆柴称了198斤,他觉得不对,自己背不动那么重的柴,肯定错了。杨元臣费力地把柴再挪上秤,再称,是165斤。

在一中工作10 年,当门卫、兼收发,杨元臣有个原则,当天的事当天了,绝不拖延。他把每天的汇款单、挂号信、包裹单登记造册,易查易分。每本登记册用完后,保管好,并做好汇总登记。这是一种规范化管理模式的雏形,杨元臣用实践完善了学校的收发管理,让这份繁琐的工作井井有条。当天的信件、报刊总是能及时地送到师生手里,大家对他的勤恳和负责都赞誉有加。

杨元臣在笔记本里认真记录着南涧一中10年30本收发登记册的汇总情况:

第一本 1.汇款单:100个,币3412.01元;2.挂号信:72封;3.包裹单:8个。第二本 1.汇款单:114个,币4048.02元;2.挂号信:117封;3.包裹单:10个。第三本 1.汇款单:89个,币3795.20元;2.挂号信:100封;3.包裹单:8个。

……

1988.9.27~1997.9.9(30本),总计(收发登记):1.汇款单:8159个,币758131.42元;2.挂号信:6510封;3.包裹单:550件;4.电报:205份。

1988.11.2~1997.9.9(15本),总计(家长托转登记):1.现金:160420.20元;2.平信:73封;3.实物:542件。

面对这些数字和“工作账本”,每个人都不禁会为他的专注和认真耸然动容,肯定有人做事比杨元臣更完美,但绝没有一个门卫比杨元臣做得更用心,这其中体现的是一种无比负责的人生态度。

杨元臣的收发登记册还帮邮局破过“案”。一个学生把5元的汇款单改为50元,一个学生把100元的汇款单改成了200元,邮局找到学校,翻开杨元臣的收发登记册核对,两个学生哑口无言,都认错道歉,给邮局退回了多领的钱。

学生家长给孩子送什么东西,只要送到门卫室,都错不了,差不了。家长把要给孩子的生活费,放心地交给杨元臣。有的家长想叮嘱孩子几句话,也让杨元臣转述。

杨元臣是个用心工作和生活的人,他把一件件平凡的小事做得不平凡,成为了师生心中值得信赖的人,一个不平凡的人。

仁德无量:共产党员的情怀

杨元臣有自觉学习的好习惯,在南涧一中当门卫时,就常做读书笔记。每年他都参加县里组织的理论研讨活动,他的《发扬徐洪刚精神》、《牺牲和奉献是共产党员的天职》等几篇文章还获得了优秀奖。1994年他还在南涧报上发表了一篇《岁寒三友松竹梅》的文章。

杨元臣曾先后多次获得过国家、省、州、县各级表彰,有“全国优秀园丁之家”、“云南省先进教育工作者”、“大理州优秀共产党员”、“南涧县首届道德模范”等表彰,还有“五好职工”、“学习积极分子”、“先进工作者”、“模范工作者”、“新长征突击手”、“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好党员”等各种荣誉称号。面对过去的成绩和荣誉,杨元臣说自己做得还不够,他要继续努力,活到老、学到老、做到老。

杨元臣读书笔记里有这样的一句话:“让全社会充满正义、真诚和爱心。”杨元臣批评村里一些村民将小粉和油扮入茶里、将铁核桃羼进泡核桃卖的做法,并对类似现象背后的道德问题很忧虑。

“心忧天下是共产党人的情怀”,这句话也出自杨元臣的读书摘记。杨元臣觉得如今很多人,不讲奉献,自私自利,心中只想自己没有别人,应该大力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让他们饮水思源,念党恩报党恩,感恩现在的好形势、好政策,创造和谐的社会氛围。

杨元臣是党的政策的义务宣传员。前些年,他给村民讲计划生育、费改税、生态保护等类政策。去年7月,他去村委会开会,主动请缨领来了数百份森林防火责任书,一家一户亲自送上门去,还给村民讲护林防火的典型案例,因全村人家户零散,40多户人家,他花了两天时间才一家不落地把责任书发完。

在杨元臣倡议和带动下,山花村挖通了三公里多的入村公路。挖路时,杨元臣和村里青年一道,抬石头,挖树桩,砌石埂。修公路占用不少他家的土地,他没让村集体赔过一分钱。他还动员村里农户,全村集资加上争取上级扶持项目,架通了自来水,解决了全村人的吃水难题,有效缓解了当地党委政府抗大旱、保民生的压力。

在杨元臣的带动下,全村近年来栽培了大量泡核桃和茶叶,并对老茶树进行低改,已形成了较有规模的泡核桃林和茶园。如今,山花村户均年收入已逾三万元,电视、电话、摩托、钢磨几乎家家户户普及,村民生活水平日新月异。更重要的是,他在村里已经有了越来越多的跟随者,村民们都在效仿着他的行动,力能所及的为村里或是他人做着有意义的事。这其中,饱含着杨元臣的汗水和心血。

杨元臣常说:“一个人有人生观、价值观,人生的意义就在于奉献。不然专门只为自己,为人民服务、为党工作那些都不做,就失去了生存的意义”。在一位学生1994年送给他的一本工作笔记的封面上,杨元臣描着五个字:为人民服务。这五个字浓缩的正是共产党员杨元臣大爱无量的深刻内涵。

延伸阅读
在查阅省馆珍藏的民国时期档案时,一个以“保定青年夏令营”命名的全宗引起了我的注意,也许我们大多数人没
2021-10-24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04)[摘要]企业行政管理对我国企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2021-10-24
摘要:学校后勤工作中的服务育人、管理育人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开展好这项工作,就必须优化学
2021-10-23
摘要:本文介绍了江苏省医疗器械维护相关从业人员和医疗器械类相关专业教育的现状,阐述了高等职业教育创办
2021-10-23
“一个人活在世上的时光极其短暂,要多对党和人民作贡献,这样才有价值,才有意义”。50年来,杨元臣用他
2021-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