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为单纯头痛的脑膜癌诊治分析

工作报告 |

时间:

2021-07-19 10:03:07

|

张三军 王辉霞 宋学云 韩 凯

脑膜癌病(MC)又称癌性脑膜炎,是中枢神经系统转移瘤的一种少见类型,是恶性肿瘤细胞广泛转移浸润脑膜、蛛网膜下腔的一类疾病,在实体肿瘤患者中发生率约为5%。

MC的临床表现

MC的l临床表现多样,常影响大脑半球、颅神经、脊髓及脊神经根。常见症状如下。大脑半球症状: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症状常为首发症状,还可出现意识障碍、癫痫发作、脑膜刺激征。小脑症状:共济运动失调。颅神经症状:十二对颅神经均可受累,常见的为II~Ⅷ对颅神经损害,亦可见到后组颅神经损害,表现为复视、视力下降甚至失明、眼肌麻痹、面瘫、耳聋、构音障碍、言语及吞咽困难等。脊髓及周围神经症状:颈痛、腰骶神经痛向双下肢放射、四肢疼痛伴感觉异常、肢体无力、瘫痪、括约肌功能障碍、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克氏征阳性。精神症状:情感淡漠、反应迟钝、烦躁不安、幻觉、精神错乱、痴呆等。

MC的辅助检查

脑脊液细胞学检查脑脊液中查到肿瘤细胞是诊断Mc的可靠依据,但疾病早期阳性率低,文献报道,MC患者首次腰椎穿刺发现肿瘤细胞的阳性率仅为45%,早期多次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可提高阳性率。另外,脑脊液中单核细胞特别是激活的单核细胞计数增加,也是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脑脊液细胞学特征,见到上述改变亦可提示诊断。

单克隆抗体免疫细胞学检查 文献报道,应用单克隆抗体免疫细胞学方法可明显提高MC的早期诊断率。单克隆抗体免疫细胞学检查的最大意义在于:对常规脑脊液细胞学检查不能肯定为肿瘤细胞的细胞做出鉴别,另外可以区分反应性炎性细胞,因中性粒细胞不表达EMA,故早期行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结合免疫细胞学检查可提高MC的确诊率。

影像学检查 MC通常无占位效应,且病变信号与邻近脑脊液无明显对比,因此头颅CT、MRI常规T1WI、T2WI扫描对诊断帮助不大。头颅MRI增强扫描不仅能区分脑膜受累的类型,还能检出脑实质内有无病灶,是诊断Mc的最佳影像学形式。MC可单独累及硬脑膜蛛网膜或软脑膜蛛网膜下腔,也可同时受累,典型表现为硬脑膜蛛网膜受累的可靠征象为T1WI上沿颅骨内板下的大脑凸面或小脑幕等处连续的弧线状高信号,该异常信号不延伸至脑沟内,软脑膜蛛网膜受累时表现为T1WI上脑表面较连续的、可延伸至脑沟内的细线状高信号。故对疑诊为MC的患者头颅MRI常规扫描无异常者应行头颅MRI增强扫描。

脑电图 大多数患者脑电图呈广泛中度异常。但临床无特异性,对本病诊断价值不大。

MC的治疗

MC是恶性肿瘤的晚期,预后差,生存期短,治疗比较困难,治疗的目的是延长存活期,减轻痛苦。由于多数患者表现为颅内压增高,故可应用20%甘露醇、甘油果糖、白蛋白、激素等脱水、降低颅内压。国外报道鞘内注射氨甲蝶呤(MTX)、阿糖胞苷(Arac),或联合全身化疗、放疗可改善症状、延长存活期。

总之,MC早期临床表现复杂,对不明原因的颅内压增高、脊髓、周围神经损害、癫痫、静脉窦血栓形成、后颅窝病变等,应考虑到MC,并多次行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结合脑脊液免疫细胞学、头颅MRI增强扫描等提高早期诊断率。

脑膜癌病由于临床表现多样,易引起临床误诊,特别是表现为单纯头痛的患者,更易误诊。所以在临床工作中遇到头痛的患者应考虑到脑膜癌病的可能,应多次反复腰穿,特别是脑脊液细胞学的检查及头颅增强MRI,同时,应注意原发灶的诊断。

延伸阅读
打开文本图片集在当今社会,领导力和管理科学的发展让培训课程的丰富度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期。在众多课程
2022-02-22
打开文本图片集自1946年2月14日世界第一台计算机ENIAC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以后,计算模式
2021-10-24
为了加快《新编汪氏通宗世谱》编修进度、确保编修工作质量,并将修编工作不断向纵深推进,汪氏宗亲网、黄山
2021-10-16
摘要:延安民族学院抗战时期创办的高等院校,它以培养少数民族青年为己任,培养了大批少数民族干部,被誉为
2021-10-15
[摘要]重庆寒衣分会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成立的一个为前线将士和难民募集御寒衣物的机构。作为一个公办的社会
2021-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