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可防可治让女人花健康绽放

工作计划 |

时间:

2021-07-21 09:43:24

|

专家档案:程晓东,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科教科科长,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卫生部及浙江省子宫颈癌早诊早治专家组成员、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青年委员、浙江省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

一曲凄美绝唱《女人花》还萦绕耳畔,而演唱者梅艳芳却因宫颈癌过早离去。随着越来越多生命之花因宫颈癌过早凋零,宫颈癌被人们称为可怕的“红颜杀手”。

宫颈癌是女性第二大癌症,居乳腺癌之后。全球每年约有50万新发病例,23万人死于宫颈癌,平均每2分钟就有一名妇女因为宫颈癌而离开人世!而且这一发病率近年来持续上升,并日趋年轻化、白领化。全球宫颈癌发病率最高的是南非,其次在亚洲,我国每年新增发病数超过13万。宫颈癌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在发达国家,其发生率明显下降,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对宫颈癌前病变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在发展中国家,由于宫颈癌筛查工作不完善,女性对宫颈疾病的忽视,致使我国宫颈癌的发生率是发达国家的6倍。

为此,在国际“三八“妇女节到来之际,本刊记者专程采访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科教科科长、主任医师程晓东,请他为我们谈谈女性该如何保护自己的健康,远离宫颈癌的困扰,让女人如花绽放健康美丽。

宫颈癌是一种感染性疾病

2008年,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豪森证明了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是宫颈癌的病源。恶性肿瘤与病毒有关,上世纪70年代国内外都进行过研究,包括EB病毒与鼻咽癌的关系,疱疹病毒和HPV与宫颈癌的关系,白血病毒与白血病的关系等。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超过2/3的宫颈癌病例是由病毒HPV16型及18型引起;对1050名妇女的研究证明,在印度、菲律宾、印尼、泰国,90%以上患宫颈癌的妇女都感染了HPV;中国香港对332名妇女阴道涂片异常的研究证明,感染HPV的比例为40%。宫颈癌已成为全世界女性第二大常见的癌症。

宫颈癌的发生主要是因为人乳头状瘤病毒(HPV)进入女性阴道,引起宫颈癌变所致。HPV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人的皮肤、消化道、呼吸道等都携带有这种病毒,正常情况下病毒最多只能到达女性的外阴,但如果有性生活,男性阴茎上可能携带的该病毒便会进入女性阴道,并在宫颈上繁殖。尤其是包皮过长和包茎的男性携带HPV的可能性更大。

因为HPV病毒有传染性,宫颈癌应该算是一种传染性疾病。HPV感染者体内抗体出现高峰的时间,一般是在感染后6~12个月,感染后6个月的病人疣细胞切片可看到大量病毒。HPV的主要传播途径就是男女之间的性接触,因此也是性传播疾病。绝大部分的性传染病,是性伴侣越多,发生率也越大;但宫颈癌不同,即使只有单一性伴侣,第一次性行为,只要有性器官接触,不论男女,良家妇女也存在被感染的机会。

80%的女性在一生中都感染过HPV,大多数女性体内的免疫系统都可以把进入体内的HPV消灭掉,但有少部分免疫机能较弱的女性会发生该病毒的持续感染,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就可能发展成宫颈癌。

宫颈癌与宫颈糜烂无关

很多女性朋友都认为宫颈糜烂发展到后来就是宫颈癌,其实,宫颈癌与宫颈糜烂没有直接关系,程晓东主任医师如是说。

宫颈糜烂是以往妇科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由于炎症分泌物的刺激,颈管外口黏膜的鳞状上皮细胞脱落,被增生的柱状上皮所覆盖,其表面颜色鲜红,光滑或高低不平,这种改变叫做“宫颈糜烂”。宫颈糜烂不是真正的“糜烂”。 上世纪80 年代,美国的妇产科学专著与教科书将术语“宫颈糜烂”删除,改称“宫颈柱状上皮外翻或移位”。我国也在近年修订出版的妇产科学教科书中将“宫颈糜烂”摈弃。内科教科书以往对“宫颈糜烂”的描述是:宫颈外口充血、发红、颗粒状外观。

宫颈被覆上皮在胚胎发生期有两种:原始鳞状上皮与柱状上皮。青春期前,原始鳞-柱交界位于宫颈管内或管外或阴道穹隆的任何处。青春期后,在雌激素的作用下,宫颈体积迅速增长并大大超过了子宫体,随即发生宫颈外翻。外翻使宫颈柱状上皮暴露于宫颈外口,呈红色粗糙状:红色是因为柱状上皮呈单层排列,其下方有丰富的血管网;粗糙是因为柱状上皮相互融合呈绒毛或颗粒状。将宫颈外口红色粗糙状外观误作“局部被覆上皮缺失”,并用“宫颈糜烂”来描述,这是一个历经100多年的错误。“宫颈糜烂”的本质是宫颈外翻,这一生理现象会从女性的青春期起持续几十年。

许多患有宫颈糜烂的女性都担心会发生宫颈癌,认为宫颈糜烂越重,时间越长,越容易发生宫颈癌。程医师介绍说,理论上讲,宫颈糜烂是一种生理性的改变,即宫颈的鳞状上皮被柱状上皮取代所致,而非真正的糜烂。而宫颈癌是宫颈鳞状上皮发生异常改变,主要原因是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所致。二者的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不同,病理变化也不同。因此,单纯的宫颈糜烂,如不合并HPV感染,并不会导致宫颈癌的发生。

确诊宫颈癌应该做这些检查

相对于其他癌症来说,宫颈癌早期确诊的可能性更大些。宫颈癌初期一般没有任何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宫颈癌患者可出现异常阴道流血。年轻患者常表现为接触性出血,发生在性生活、妇科检查及便后出血。出血量可多可少,一般根据病灶大小、侵及间质内血管等情况而定。也可表现为血带异常、月经期延长、周期缩短、经量增多等。老年患者常主诉绝经后不规则阴道流血。女性应定期做宫颈癌的筛查,早诊早治效果好。那么如何确诊宫颈癌呢?程医师介绍说,确诊宫颈癌一般应该做这些检查:

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此方法可发现宫颈癌前期病变和早期宫颈癌,因存有5%~10%的假阴性率,因此患者要定期检查。

碘试验: 正常宫颈和阴道鳞状上皮含丰富糖原,可被碘液染为棕色,而宫颈糜烂、异常鳞状上皮区(包括不典型增生、原位癌及浸润癌)均无糖原存在,不会被染色。

宫颈和宫颈管活体组织检查:对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明显异常者应行宫颈和宫颈管活体组织检查,这也是确诊宫颈癌的最主要手段。

阴道镜检查:阴道镜不能直接确诊是否患有癌症,但可协助活检进行宫颈检查。据统计,在阴道镜协助下取活检,早期宫颈癌诊断率高达98%左右。

宫颈锥形切除术:活体组织检查不能肯定有无浸润癌时,可进行宫颈锥形切除术。确诊宫颈癌后,根据具体情况,还可进行淋巴造影、膀胱镜、直肠镜等检查

我国宫颈癌疫苗已经进入第三期临床实验

程晓东主任医师告诉记者,目前,可以确定预防性宫颈癌疫苗对70%~80%的子宫颈癌有显著预防效果,对中国女性的预防保护作用可能会更好。最适宜接种的对象是尚未发生性行为的女孩。还能保护肠道、口腔、咽喉等黏膜类器官,男性也可接种。但是,宫颈癌疫苗作为进口疫苗,在中国尚未完成注册审批程序,这是一个很无奈的事实。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简称HPV)是一种球形DNA病毒,能引起人体皮肤黏膜的鳞状上皮增殖,有两百多种不同类型。与超过七成的宫颈癌相关的两种类型为HPV16和HPV18。现在,已在全世界很多国家使用的预防性疫苗包括由默克公司生产的佳达修Gardasil,以及葛兰素史克公司(GSK)生产的Cervarix。佳达修为四价疫苗,针对HPV6、HPV11、HPV16、HPV18四种病毒,而Cervarix为二价疫苗,主要针对HPV16型和HPV18型病毒。上述两种疫苗已在国外较广泛使用,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已经得到了肯定。第二代疫苗,包括覆盖更多HPV型别的疫苗、转基因植物工程疫苗、以细菌或病毒为载体的疫苗等正在不断地开发和临床实验中。

2006年6月,美国食品及药品管理局(FDA)的一个顾问委员会全票通过了默克公司宫颈癌疫苗上市的建议。而在这之前的2006年2月,默克向中国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提交了佳达修的注册申请,随后葛兰素史克公司也在中国提交了Cervarix注册申请。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等医疗研究单位承接了默克公司四价疫苗Gardasil的临床验证。全国一共有3000多名女性加入到这项研究中来,目的在于验证四价疫苗Gardasil对我国妇女预防宫颈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疫苗类药物一共需要四期临床试验,Ⅰ期看毒性,给少量健康人群注射药物,观察人群对药物是否有过敏等不良反应;Ⅱ期看剂量,对更多健康人群注射药物,寻找最合适的注射剂量。这两期试验的主要目的就是验证药品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Ⅲ期临床试验是要验证药物的有效性,采用严格的双盲对照试验。在大样本的受试人群中进行对照研究,给一组注射药物,另一组注射安慰剂。然后通过长期随访调查,通过对照证明药物是否有效。Ⅳ期试验就属于药物上市后的跟踪研究阶段了。目前中国预防性宫颈癌疫苗已经处于第三期临床实验中。

男性也可注射宫颈癌疫苗

HPV疫苗主要在女性中使用,可预防疫苗包含HPV型别引起的感染和相关病变,由于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在国外得到确认,所以许多国家,尤其是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将HPV疫苗列为年轻女性常规接种的疫苗。

但HPV感染主要通过性行为传播,男性是否可以使用也引起了科学家的关注,已有的研究观察结果显示四价HPV疫苗对预防男性生殖器疣是有效和安全的,同时男性使用疫苗后可以减少将HPV感染传播给女性的可能,因此2009年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接种咨询委员会(ACIP)建议可以将男性增加到四价疫苗的接种人群中,但还没有像年轻女性人群那样推荐作为常规免疫普遍接种,将来还需要进一步明确哪些男性接种疫苗最为合理。

给男孩接种疫苗不仅可以防止他们今后将病毒传染给伴侣,还可帮他们预防生殖器官和肛门附近部位发生癌变,前提是要及早接种。

宫颈癌疫苗最初获FDA批准时,只用于9~26岁的女性预防因HPV感染引起的宫颈癌、生殖器癌前病变及尖锐湿疣。2008年FDA扩大了疫苗的疾病预防范围,批准HPV疫苗用于预防外阴和阴道癌。2009年10月,FDA再次扩大HPV疫苗的预防适应症,惠及到男性,批准将HPV疫苗用于9~26岁男性预防生殖器疣。

早期宫颈癌手术后可以做妈妈

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并非一朝一夕。从HPV感染到宫颈癌癌前病变,再到宫颈浸润癌往往经过8-10年时间。在HPV感染和宫颈癌癌前病变阶段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效果无疑最好。宫颈癌癌前病变(所谓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治疗简单有效,大多数只需要采用激光、冷冻、LEEP刀(一种手术线圈,用来切除宫颈病变区域部分)术等,可在门诊进行。即使是原位癌,也可以采用宫颈锥形切除手术治疗,保留生育能力。但如果病情发展到了浸润癌,大多数不得不采用子宫切除术,甚至放疗、化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法。

部分早期浸润癌(I期)还是可以通过根治性宫颈切除术达到保留生育功能。宫颈癌手术虽然切除了子宫和部分阴道壁,但并不明显影响性功能。术后3个月即可以有正常的性生活。而保留子宫的保守性手术,完全有正常的受孕生育可能。能否保留子宫主要决定于发现的早晚,有无淋巴结转移等。然而,宫颈癌癌前病变并没有很明显的症状,或者和慢性宫颈炎的症状相似。在检查时,与一般的宫颈糜烂难以区分。因此,重视宫颈癌的筛查是宫颈癌早期发现的重中之重。 程医师介绍,未生育的女性一旦患了宫颈癌,只要符合相关条件,可以实施保留生育的保守型手术,将病变切除,保留生育能力,实现做妈妈的愿望。

宫颈癌是可以预防的癌症

宫颈癌预防是防治发生宫颈癌最主要的手段,宫颈癌预防我们要从两方面来着手,一方面为病因的预防,另一方面为临床前预防即"三早"预防,其次女性朋友们应该及时进行妇科检查,及时发现宫颈癌变情况。

一、宫颈癌预防应先从病因预防做起

接种HPV预防性疫苗已为宫颈癌一级预防的主要手段,可惜的是目前国内疫苗尚未上市。除此之外,宫颈癌的发生也与其他许多因素密切相关,可以针对这些因素加以控制,如提倡晚婚、避免早婚和性生活紊乱、实行计划生育、加强性道德及性卫生教育、积极防治与宫颈癌发生有关的疾病等。另外要加强环境保护、适宜饮食、适宜体育,以增进身心健康,提高免疫力。

宫颈癌病因预防的概念必须列入成年人及青春期健康教育中,必须从思想上重视此种教育。要强调男性在减少性伴侣患宫颈癌危险性中的责任,妇女本身同样也有责任。对男性的教育也应从青春期开始。

二、临床前宫颈癌预防即"三早"预防

所谓的三早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其目的是防止初发疾病的发展。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有一个渐进的演变过程,时间可以从数年到数十年,一般认为这个演变过程经过这样几个阶段:增生、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早期浸润、浸润癌。因此在人群中对已婚妇女进行定期普查,发现癌前病变及早期癌及时给与诊断和治疗,会有效预防宫颈癌的发生并降低其死亡率。

三、宫颈癌早期信号早知道

宫颈癌的早期信号:(1)白带增多,初期可无异常气味。(2)白带异常,可以混有血性,伴有恶腥味。(3)阴道不规则出血,多见于性交出血,下腹用力后出血,绝经后出血。(4)子宫颈癌进一步发展后,可能发生小便刺激症尿频尿急及大便带血,也可引起盆腔和下肢疼痛,下肢肿胀。

四、定期检查远离宫颈癌

预防宫颈癌首先要定期体检,有性生活的女性从30岁起,就应该定期进行液基细胞学和或HPV-DNA检查,结果异常者,进一步接受阴道等检查以明确是否有病变。需要注意的是,女性月经期不要做此项检查,检查前不要使用阴道内用药物。有关宫颈癌的HPV-DNA和液基细胞学两项检查费用一次约为350元左右,检测无痛苦、无创伤,一般几分钟就可以完成,三甲医院的妇科都可以检查。

程医师提醒女性朋友,不要因为子宫颈外观良好,就不去定期做进一步细胞学等检查了,这样很容易错过早期发现的机会。程主任就曾经接诊过一个这样的患者,宫颈外观很光滑,但是经过宫颈细胞学检查后发现异常,最终确诊为癌前病变。因此定期检查是防治宫颈癌的重要手段。

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宫颈癌

凡是有性生活的男女双方,都应该每天坚持用清水清洗一次外生殖器,性生活前后也要清洗外阴,降低HPV进入女性阴道的概率,包皮过长和包茎的男性应尽早予以切除。还要杜绝多个性伴侣,防止交叉感染。

延伸阅读
【摘要】当前企业界和管理理论界对团队概念都热情高涨,热衷于探讨团队建设的要义,希图在团队建设和运作方
2022-02-19
摘要:幕末变局中,倒幕派发起王政复古,实现了权力革命,强化皇权的同时,又对其限制,以一君万民构造冻结
2022-02-10
印象中,他总是戴着一副黑框眼镜,一身利落整洁的运动装包裹着高大挺拔的身躯,颈间挂着一只小巧的银哨指挥
2021-10-26
摘要:随着医改的深入推进,浙江省属公立医院在资产与财务管理方面出现了诸如财务监管人员派驻制度、资产清
2021-10-26
乡长、副乡长的选票分别为红黄两种颜色。相对于红选票来说,黄选票属于早熟品種——结果先出来。但江春雁却
2021-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