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生命的本真(外一篇)

文秘知识 |

时间:

2021-08-09 09:51:11

|

江河源头,这片土地高峻、遥远、圣洁、神秘,就散发着令人震撼的魅力。根植于这片土地上的艺术家和他们用生命守望的艺术形式,更接近艺术的纯粹,更接近生命的本质,更容易让人产生思考和内心的震颤。

唐卡———生命在绚丽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娘本成为我们采访的第一位三江源艺人,由于娘本急于赶去上海举办画展,仅有三天的时间。但也就是这三天,让我重新认识了唐卡这门艺术,也被这种艺术真正的魅力所感染,同时越发觉得雪域高原这片土地的博大、神奇和厚重。

以前,我也看过很多唐卡,但是几乎每次都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对唐卡艺术并没有真正去了解,觉得唐卡仅仅是以精细取胜而已,颜料宝贵而已。同时,很多人认为,唐卡只是严格按照度量经的规定一丝不苟地进行复制,并没有太多的艺术创作。

由于采访的需要,我需要熟悉唐卡的所有制作过程,需要知道画师在绘画时的心理活动,清楚在他们心目中,唐卡到底是一门什么样的艺术,还要明白唐卡在传承和创新方面的现状等。应该感谢这次拍摄经历,也应该感谢娘本大师三天的相伴。也许是机缘如此,这三天里,从清晨一直到深夜,相伴周围的全是那些五颜六色的唐卡,以至梦里也是五彩缤纷的唐卡,所以,我觉得我开始慢慢读懂了这门艺术,和这门艺术有了心灵的互动。

现代绘画艺术靠灵感去创作,凭的是艺术家的激情和创作经验,是艺术经验的瞬间爆发,然而,唐卡却靠精神的信仰、执着的坚守和多年的功力。唐卡的绘制是全天候的,不管画师身体、情绪有什么变化,绘制出来的内容绝对不能受到影响。画师一坐到画布前就需要很快入静,进入自己的世界和唐卡的世界,只有这样的状态,才是唐卡的状态。所以,几乎在每一个画室里,安静得能听到一枚针的落地声,不管是年龄稍长的成熟画师,还是刚刚入门的年轻画师,让自己静下来,是画唐卡必修的一门功课,过不了这一关,也就不可能画好唐卡,更别说成为优秀的画师了。“周围的一切都不存在”,这是很多画师在绘画时的状态,那一刻,他们并不是没有创作,他们的创作就是将自己的信仰和精神通過笔尖倾注进唐卡,将佛的慈祥和慈悲通过画布展现给观者,让观者怦然心动,心生感动。所以,我深深感受到,画师手中的笔是心向外的延伸,是他们在向画布倾诉着自己的内心。

那一刻,我突然理解了,很多画师过了40岁就基本不再画唐卡、一生中也画不了多少唐卡的真正原因,彻底明白了坊间对此的误解。真正的原因是,一开始,画师对唐卡倾注了太多太多的精力和情感,他们是用生命在作画,所以,一幅看上去让人震撼不已的唐卡,那里有画师的精气神,每天十几个小时的绘画,以致他们的创作精力提前衰减了。年过四十,首先眼睛无法承受十几小时的专注,其次是身体和注意力下降,所以,进入这个年龄的画师只能进入传授徒弟的阶段。

一幅唐卡光是天空的染色就能达到几十万笔,那每一笔细如发丝的下笔,都是画师一丝不苟的倾注,而且在长达数年的绘画中,那些线条始终是统一的,气是连贯的,构图是毋庸置疑的严谨,色彩是由内而外的美丽,恐怕没有一种绘画艺术能达到这样的境界,一颗浮躁的心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让自己有这样的坚持。

一幅唐卡需要数百万甚至数千万笔才能完成,每天十几个小时的坚守,少则几个月、多则几年的持续,光这种量的积累就足以让人感到震撼。所以,唯有雪域高原才足以支撑起这门艺术。假如脱离了这片土地,这门艺术会陷入浮躁、轻飘,那真会成为没有价值的复制。

每一位画师在从师之初,都要接受信仰和信念的灌输,这其中包含如何做人的道理和对大自然的敬畏、对唐卡艺术的敬畏。一开始,一位优秀的唐卡画师就要保持着优秀的灵魂,所以在欣赏一幅好的唐卡作品的过程,就是在和一个优秀的灵魂对话。一位好的画师可以将心中的信仰、对神明的敬畏表达在画布上,他心目中佛的慈悲和慈祥跃然布上。在欣赏一幅唐卡时,你的灵魂瞬间捕捉到画师的倾诉时,你就会怦然心动,觉得眼前的唐卡就是活的,是充满灵气的,不少人在欣赏唐卡时都有这种内心的感动。观者首先被唐卡所蕴藏的那种气氛所感染,被画师的付出、坚守所感动,其次欣赏的才是颜色的绚丽、线条的精细。

一位优秀的画师的灵魂是高尚的,对脚下这片土地、对眼前的画布、对所有的颜料充满了敬畏感,尤其是那些来自于大自然中,带着大自然灵气的天然颜料。其实,这就是江河源头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内心追求天人合一的朴素情怀。

在世人日渐用浮夸的鼓噪去掩饰内心空虚的同时,娘本这些乡土艺术家依旧秉持着内心的信念和宁静,坚守着天然颜料和艺术质朴表达的本真。正是因为有了这份本真,才让唐卡那么令人感动。我想,之所以始终不肯丢掉这份本真,是来自于这些画师们对这片土地的眷恋和对这门艺术的守望。本真、质朴本身就是三江源这片土地的集体性格,在当下显得弥足珍贵,是人类回归的方向。

热贡泥塑———对土地的感恩表达

热贡的泥塑艺人对泥土表现出如此的敬畏感,是我没有想到的。在拍摄的这几天里,夏吾角以及他的徒弟们反复在说:“泥不是我们的,是土地爷给的。”在到隆务河边取土的路上,夏吾角的徒弟扎西一直在强调:“泥不是我们的,是土地爷的,所以土不能随便去取,先要到寺院里去申请,然后寺院会派僧人一同前去,煨桑念经后方可取土。”

目睹了泥塑艺人神圣的取土过程后,我十分感慨,自古以来,中国人最敬畏的莫过于天和地,土地是万物生存的根本和来源,不管是牧民还是农民,土地就是一切的来源。

然而,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土地的情感和依赖远没有以前那么深刻,这是工业文明对农耕文明侵蚀的结果。不过,三江源地区的人们依旧保持着对土地的敬畏感,确实让我始料未及,难怪大师夏吾角的泥塑作品让人感到惊讶和震撼。

可以说,是这种特有的红胶泥成就了热贡泥塑。红胶泥,青海人并不陌生,很多地方都有,干了硬得像石头,一旦见水,就会吸水变软、变黏。尤其是过去雨天出行时,红胶泥是个大麻烦。但是,唯独热贡泥塑所用的泥土和其他地方的不一样,不需要过多的加工,不需要烧制。我站在隆务河畔细细观察,看看这种泥土到底不一样在哪里、到底神奇在哪里。

我拿起扎西刚刚挖出来的一块泥土仔细观察,发现这种泥土质地很细密,拿到手里很沉。再就是这种泥土与别的泥土最大的区别是,里面没有沙子和其他土的成分,这就能保证泥土的黏性和细腻。

随后,我站在远处查看这一泥土形成的原因。其实,热贡周围的山上有红胶泥,但那红胶泥和青海其他地方的红胶泥一样,里面含有大量的沙子,制作泥塑需要想法筛掉里面的沙子和其他泥土成分,很麻烦。

隆务河藏语意思为九条溪流汇集的河流,从夏德日山开始,它一路携带大大小小的河流逶迤而来。在上游地区,我发现很多小河的河床是红色的泥,那是因为沉淀了一层红胶泥。平时,这些小河里的水是清澈的,一旦遇到雨雪天气,小河就会变成红色,大量的红胶泥被河水挟裹,冲到了隆务河。

隆务河在这块被称为金色谷地的开阔地冲刷出一条宽近一公里、深十几米的河床。我们取土的地方在河岸东侧,是河水千万年冲刷出来的十几米的横切面,从这个横切面就能看明白这种泥土形成的原因。在河水长期冲刷的过程中,沙子、红胶泥、泥土按照密度逐渐沉淀,就形成了这个横切面从上到下泥土、红胶泥、沙子的顺序。这样在沉淀的过程中,红胶泥里的沙子往下沉淀了,里面的泥土往上走了,最终形成的红胶泥去除了沙子和泥土,成了优质的泥塑原料。

我不由得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大自然在赐予热贡这种泥土的时候,就已经进行了优选加工。热贡的艺人们也不辜负大自然,将这种泥土变成一尊尊制作精美的佛像。

扎西在取回来的泥土中加入了从长江、黄河、青海湖等各大河流湖泊、大江大河以及神泉中取来的水,还加入粉碎了的宝石、香料等,再放入棉花反复敲打。瞬间,在我的眼里,褐红色的泥土就充满了灵性,越发显得神圣起来。

在制作佛像前,艺人们要诵读《造像度量经》。在经文里,对每尊佛像都有严格规定,对佛的神态、体形有仔细的描述。诵经时,要做的那尊佛就会浮现在心中,甚至出现在眼前。作为艺人就是要将佛最美丽的一面,把佛的慈祥、慈悲用手中的泥体现出来。

夏吾角出身泥塑世家,小的时候就对泥巴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那个时候,热贡的艺人中绝大部分都在搞泥塑,所以热贡的泥塑才能保持较高的艺术水准。在跟着父亲走南闯北的过程中,他耳濡目染了各大寺院的泥塑作品,19岁的时候就可以独立完成作品了。这些年,夏吾角大师的泥塑佛像有了一些创新,他去过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拜访了很多泥塑大师,回来后,他吸收了汉地佛像以及印度、尼泊尔等国家好的技艺,尤其是在佛像的比例和神态上做了一些细节调整,做出来的佛像让更多的人看了以后怦然心动。

以前没有这么长时间、近距离地观察过泥塑佛像,以及制作的过程。热贡的泥塑与内地的不一样,尽管没有更多创作和发挥的空间,但是细腻、优美、神圣,尤其是倾注了佛的慈悲和庄严,看了让人震撼不已。我想,更多的原因就是这里的艺人对这片土地、对手中的泥巴保持了感恩和敬畏,从而使泥塑作品倾注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和日石刻———将心刻在石头上

阳光透过残缺的玻璃窗,照到贡保才旦的脸上,安详又宁静。老人一辈子钟情于石刻,此时此刻,老人布满沟壑的脸上,线条分明,他的脸成了岁月得意的雕刻作品。

老人今年80岁了,由他创造的和日石刻辉煌期已经渐行渐远。常年倾注于石刻,老人的视力消耗殆尽,如今已无力石刻。徒弟们也忙着各自的石刻生意,老人每天习惯一个人在小屋里静静地坐着,或者慢慢地在屋前踱步。由于语言上的障碍,我无法知道老人的心境,但我又似乎能读懂一位风烛残年的石刻艺人此刻的内心。繁华之后,他又经受着怎样的孤独和沧桑?

他的作品在市场上至今有着很高的知名度和价位,然而这些都已经成为浮云,老人唯独保留了一块十厘米见方的石刻。这是他十来岁时的作品,老人视它为珍宝,时不时拿出来,久久地摩挲着,望着远处,沉浸在无限的回忆中。看得出,这方石刻作品刀法细腻、沉稳宁静,出乎我的意料。尽管方寸见方,但是石刻上的佛像面目表情慈祥、宁静,那眸间唇角流露出的微笑,透露出篆刻者内心的静穆与内在的和谐。这件小小的石雕,附着了老人青春年少时的灵气,释放着一种雪域艺术品特有的感染力和魅力,不但讓你过目难忘,而且会经由悦目的感觉,深入你全部的心灵世界。

草原深处的和日村在雪后更加宁静安详,有着数百年石刻传统的村落,如今更加透露着一种特殊的气质。从孩提时,贡保才旦就显露出他在石雕上不凡的身手。他是土生土长的和日人,从小就拜和日寺的石刻艺人为师,学习唐卡、壁画、泥塑等艺术。由于他聪明好学,很快就掌握了石刻的技法,之后,他不断博采众长,将和日石刻技艺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为了热爱的石刻艺术,老人年轻时就出家为僧,如今膝下无子,住在和日寺旁的小屋内。老人时常喃喃地说着什么,听不清是诵经还是念叨着什么。

有一块地方,是老人最想去的地方。在和日寺后面的山梁上,有迄今为止全世界最大的石经群,其规模之大、字数之多、装帧之别致,堪称一奇,实为世界石书艺术之最。老人在这里留下许许多多美好的记忆,这也是老人一辈子最敬仰的地方。这是和日寺历代的石刻大师和和日村的村民们用时间和信仰堆积起来的。数百年来,这里的人们世代相承地做着一件事,将佛经、佛像镌刻在石头上,将信仰用石刻从内心呈现给自然。这是青藏高原迄今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雕刻工艺最精美的藏族石刻艺术巨制。

在这里,你无论拿起任何一块石经板,上面刻的字都清晰、工整,字迹清秀大方,笔画流畅,苍劲有力。石刻图画及各种人物构图准确、比例适当,雕刻线条自然、精细美观。人物神态各异,刻画恰到好处,技法简拙古朴,堪称石刻艺术之杰作。这些都充分体现了藏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和艺人们的艺术才华,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而且是重要的文物。这些作品虽经数十年的风吹雨打,至今仍保持它朴实壮美的风姿。

这些石刻内容涉及藏族诗歌、艺术、天文、历算、医学、律法、建筑等内容,被誉为用石头刻成的“藏族大百科全书”。

面对镜头,老人表现出了一种执拗,他只愿意表达对徒弟们的期望,希望他们能把和日石刻很好地传承下去,至于曾经的辉煌和过去的作品老人不愿意提及。是有着伤心的过往,还是老人秉持着什么信仰,我们不得而知,但是老人很善良,为了弥补拍摄,他主动带着我们找角度。

和日村里几乎所有的石刻艺人都是老人的徒弟,他把自己毕生的雕刻绝活传给了徒弟们,如今的和日村开始大规模开展石刻加工,村子也享有了“高原石刻第一村”的美誉,当地的牧民群众也因为源远流长的石刻技艺而自豪。石刻现已成为和日村家家户户传承发扬的传统技艺,也逐渐成为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

山下的村子里整日传来叮叮当当的凿石声,山上的小屋里,一台录音机的诵经声整日整日不断,老人静静地坐着,他是在坐等这世生命慢慢耗尽,然后继续前世的辉煌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就在这一刻,我突然想到了这句诗。

在江源理解绿的本义

秋天,草原上已经没有了绿色,一颗牧草的种子随风摇落,以饱满的姿态回归大地,它将在泥土中经历一个漫长的冬季,积蓄所有的力量,期待着在来年,把一抹绿色奉献给草原。

遥远的三江源地处高寒、缺氧的青藏高原,绿色,在这里有着十分深沉的意义。尽管漫长的冬季,使绿色停驻在这里的时间只有短短的三四个月时间,但是,绿色永远是常驻人们心间的希望。有了绿色,这片土地才那么安详、和谐、宁静,令人向往。有了绿色,生灵便跃动在这离天最近的荒原上,给这片苍茫辽阔的土地带来勃勃生机。有了绿色,也就有了三江源特殊的生态链条和全球独一无二的生态地位。三江源地区,也就成了孕育大江大河、福泽亿万人类的母性大地。每每走进三江源,我内心深处总有一种寻找绿色的渴望,然后静静感悟绿色在这里的特殊意义。绿色在这里比绿色本身更有值得人们思考的价值。

雪山的启迪

巴颜喀拉山冰川在初春的招呼下,开始了融化,此时的山谷里祥和宁静。一滴晶晶亮亮的水珠落地,水和生命便开始在这片大地上蔓延,伟大的黄河、长江和澜沧江也从那一滴水开始,才有了源远流长和永不枯竭的奔腾。水,是三江源的灵魂。这里的一滴水,在任何人眼里都可以蔓延成一条奔腾的江河。

走进雪域三江源,很多情况下是巴颜喀拉山,给予了人们第一份关于三江源的启迪和感悟。巴颜喀拉山的积雪孕育了黄河源头地区著名的星宿海、扎陵湖、鄂陵湖,以及无数个小湖泊,使伟大母亲河黄河从这里蹒跚起步。

广袤的三江源有很多这样富有灵性的山脉和高峰,这些高贵、雄伟、旷达、神秘的山,以它们难以企及的高度和神秘滋养着属于雪域的神话。于是,这些山都成了人们顶礼膜拜的神山,护佑一方平安,慰藉人们的心灵。

在三江源,东西南北方向分别是巴颜喀拉山、可可西里山、唐古拉山北、昆仑山,这些巨大的山系纵横错落,共同形成了三江源高峻、雄浑、神秘的气质。

每一座高峰之上,都是终年不化的积雪和冰川。这些神奇的雪山孕育了总面积近2400平方公里,蕴藏量达2000亿立方米的冰川资源。围绕着雪山和冰川,无数的溪流和山泉长年静静流淌着。于是,从一座座雪山开始,便形成了三江源地区河流密布、湖泊沼泽众多、雪山冰川广布的地理特征。雪山、冰川构成了三江源的主体,是绿色的源头,更是伟大母亲河长江、黄河和国际河流澜沧江的初始之地。

湿地世界的精彩

从雪山往海拔更低的地方走去,便是一块块湿地。地处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的隆宝湿地,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大天鹅等珍稀鸟类的栖息地和繁育场所。这块湿地世界里生机盎然,万物生长,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生命系统,这一切都是因为有了水的滋养。

像隆宝这样的湿地,在三江源这块高大陆上随处可见,因为拥有了814.36万公顷的湿地,使青海的湿地面积位居全国第一,而且三江源的湿地还具有世界海拔最高、分布最集中的特性。其中,青海湖鸟岛、扎陵湖、鄂陵湖分别于1992年、2005年列入了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三江源地区的湿地多为沼泽型、河流型和高原湖泊型,具有着调蓄水源、调节气候、净化水质、保存物种、提供野生动物栖息地等多种生态功能。因此,三江源地区被人们称为物种贮存库、气候调节器,在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在濕地的滋养下,以草地为依托的生物多样性系统,支撑起了三江源一个特殊的生态链条。这样,草原才有了四季不休的轮回,雪域白云深处才会有牧人的歌声,牧人的帐篷里才有了千百年传唱的英雄赞歌。

所以,这片热土才会圣洁如天境一般,人们才会五体投地地膜拜和感恩这片土地,这片土地也才会那么温柔、美丽和深邃,才有了江源人世世代代的相依相伴,才有了世人前赴后继的向往。

森林的高贵

比起苍茫的雪山和辽阔的草原,森林就是三江源绿色的幔帐。由于这里望而生畏的高海拔、特殊的地理环境、独特的高寒干旱气候,森林的出现,让人感到格外的亲切。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玛可河林场里气候湿润、林木茂盛,一棵川西云杉表现出极强的生命力来,和三江源地区的牧人一样顽强和坚韧。一场雨后,这棵初生的小树就开始了自己的工作,他的树冠截留了一部分雨水,大部分雨水被它根部的泥土蓄留起来了。

在雨水和阳光的滋养下,小树茁壮地成长。当有一天,小树成为一棵参天大树的时候,它也将承担起“地球之肺”的神圣使命,一边向空气中散发自己吸收的水份,使林区空气湿润,起到调节气候的作用。一边吸收二氧化碳,向大自然释放出宝贵的氧气。

三江源地区的森林,就这样肩负着神圣的使命,像一道道绿色的屏障。在森林的庇护下,几十种高原野生动物繁衍生息在密林里,充分享受着森林的绿色。

森林是人类和各种生物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是解决生态危机的关键,森林在三江源显得尤为珍贵。在长江源头分布的玛可河、多可河林区,在黄河源头分布的羊玉、中铁、麦秀、坎布拉等林区和澜沧江源头的白扎、江西等林区的天然林地,是三江源拥有的一笔巨大而又最珍贵的绿色财富。这些顽强生长在高寒地带的森林以其强大的生态功能,涵养水分、调节气候、保持水土,彷佛是雪域里绿色的捍卫者。

令人欣慰的是,自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实施十年来,分布在长江、黄河和澜沧江源头高海拔寒冷地区的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森林面积净增加22.5万亩,森林覆盖率由6.32%提高到7%以上。

高地阳光

一只云雀的鸣叫声,引起了不远处一只高原鼢鼠的警觉,它迅速遁形于地下,而洞口就是这只云雀的窝。在三江源地区,这种鼠鸟同穴并与其和谐相处的现象,不由让人感到惊叹不已。在千万年的演变中,在三江源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里,万物生灵都形成了自己的生存法则和种群保护本领。它们共同享受着三江源的绿色和阳光,哪怕是被人们深恶痛绝的鼠类,也在高寒、荒野、冷寂中守望着三江源,以顽强和坚韧的姿态,在整个生态链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

在可可西里的荒野上,一群藏羚羊正在欢快地奔跑,它们的身后大地明亮,阳光灿烂,空气稀薄,生命在这片荒野上有着特殊的意义和异样的感动。

没有了森林的庇护,严酷的环境考验着这里的生灵万物,所以生存、顽强、不屈是这里的永恒主题,绿色是这里永远渴望和追求的颜色。经历了冰雪、严寒和曾经被捕杀的洗礼,藏羚羊这样一个机敏、坚强的物种,至今仍然不屈不挠地跃动在可可西里的荒原上,种群从濒临灭绝逐渐恢复到了7万多只,成为三江源不屈的骄傲。

不远处的山岗上,几只牦牛似闲庭信步般悠闲。高原植被稀少,树木更是罕见,所以牛粪便成为牧人家中取暖、烧茶、做饭的唯一燃料。我们无法想象,没有了牦牛,就没有了温暖的账房,没有了滚烫的酥油茶和香甜的青稞炒面,还有醇烈的青稞酒,草原便没有了爱情故事的浪漫,更没有了草原英雄故事的代代相传。所以,在草原上,牧人们对牦牛有着无比的敬畏和崇拜。

三江源地区的冬天是十分寒冷和漫长的,对于生长在三江源地区的物种来说,它们能够适应高原严酷的环境而生存至今,并能与人类共存共生,是自然的奇迹,是生命的奇迹。这就是三江源和三江源地区的生灵带给我们的感动,更是三江源的魅力所在。

感恩膜拜

六月的内地已经是色彩斑斓、暑热难耐了,而三江源才是初春的景象。但是,这个时候的草原却是最迷人的,绿色唤醒了草原的万物,也唤醒高歌的姑娘。蛰伏了一冬的草原牧人充分享受着草原的阳光,对面前的绿色表现出了无比的敬畏,他们深知草原上万物生生不息轮回的关系,他们敬畏天地,敬畏万物,尊重所有只能绚烂一次的生命。

在三江源过去漫长的岁月里,人类也和这里的一草一木,以及动物生灵们,平等地享受着充足的阳光和稀薄的空气,遵循和延续着大自然的伦理秩序。高寒产生了冰雪,冰雪融化创造了湿地和江河,在江河的滋润下草原、森林和灌木不断延伸。而有了水草环境,也就有了各种野生动物的生存和繁衍,有了逐水草而居的牧人。一个生命的链条就这样延伸开来,延续着三江源特殊的自然规律,演绎着大自然的精彩和生命的赞歌。

然而,每当站在这片牧草低矮的大草原上,心中满是对这片土地的担忧和牵挂,因为,三江源地区是一个生态极其脆弱和最为敏感的地区,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地带。它的生态稳定与否,直接影响着青海、全国乃至全球大气、水循环。所以,和谐稳定的三江源是中国内陆的一道天然屏障,这道屏障遮挡住了东进的风沙,阻挡住了干旱,进而使江南水乡风光绮丽,温和湿润。那么,伟大而美丽的三江源应该是一片人类感恩不尽、膜拜不停的净土。

清晨,阳光照在了通天河畔,山谷里安詳又温暖,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纪念碑静静地矗立在晨曦里,与不远处的山,脚下的河水形成了一幅和谐温暖的画卷。

曾一度,三江源经历了一场生态之痛,令所有关注三江源的人们都感到焦虑,人们从未有过地渴望和呼唤绿色。我们还清楚地记得,2000年8月19日,我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在通天河畔宣告成立。2005年8月,国家投资75亿元,启动实施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总体规划。这是一项人类在极地开展的伟大工程,三江源,从那时起踏上了重筑绿色的征程。

十年弹指一挥间,当退牧还草、禁牧封育、黑土滩治理、人工增雨和湿地修复等工程在草原大面积推行时,十年时间便悄悄从指间流走了,如今,随着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的深入推进,三江源地区生态系统宏观结构逐渐向良性方向发展,源头地区开始重现碧水青山的美丽景象。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目光开始聚焦三江源,人们终于开始抚摸三江源那裸露已久的创伤了,终于有一种声音开始变成亿万人共同的心声,那就是“三江源是生命的源头、文明的源头,也是希望的源头,我们只有一个三江源”!有一种信念开始凝聚成亿万人共同的希望,那就是“我爱三江源”!

作者简介:葛文荣,站立在青藏高原的写作者。以通讯、纪实文学见长,作品很多,羞于示人,获奖不少,自己并不满意。沉默很久后出了纪实文学《湟鱼》、励志小说《环湖日记》,现今又在沉默,努力想让自己的文字靠近文学本身。

延伸阅读
2021个人暑期社会实践报告格式  社会实践是学生课外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学生自我能力培养的一个
2023-06-11
会议记录格式与范文  文秘必不可少的是工作就是会议记录,那么今天小编带来了会议记录格式与范文。欢迎大
2023-06-06
编辑本人概况姓名:XXX性别:女民族:汉政治面目:团员学历(学位):硕士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联系电话
2023-05-26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1年个人述职报告格式及例文,供大家参考。2021年个人述职报告格式及范文
2023-05-23
小学生写信格式及范文  我不送您一束鲜花,也不送您一张贺卡,更不送您一个吻。我只送您一颗感恩的心。这
2023-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