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卢寺的汉代石人

党团工作 |

时间:

2021-08-05 09:56:25

|


打开文本图片集

石家庄市毗卢寺博物院收藏有两尊汉代裸体石人,这两尊石雕像,原来就在小安舍村东的农田里,解放初移到了该村一民宅内,20世纪80年代文物普查时,被文物工作者发现,几经辗转,最后被毗卢寺博物院珍藏。

两尊石像用青石雕成,一尊高175厘米,胸围205厘米,为男性形像;另一尊高163厘米,胸围190厘米,为女性形像。其造型呈跽坐状,头部比例较大,尖下巴,大眼睛直鼻小口。腰间系带,身上无衣纹,应是裸体,足部似穿鞋。男像单眼睑,女像双眼睑,神态恭顺,双手交叉,抚于胸前,头戴平巾帻,其中女像帽顶下陷,中央阴刻成方形。

两尊石像采用圆雕、浮雕和线雕结合的手法,造型古朴大气,具有西汉雕刻艺术的典型特征。就现存的实物资料而言,其简略造型与跽坐姿态,与原存陕西长安县常家庄村北的石刻牵牛像和斗门镇内的石刻织女像相近,而牵牛、织女两尊石像均刻于汉武帝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由此推知,石家庄小安舍发现的两尊石像的时代不会晚于西汉中期。

据《汉书•南粤传》和《史记•南越列传》记载,汉文帝为怀柔远方,曾于公元前179年下诏扩建西汉南越王赵佗先人墓(位于石家庄市北郊赵陵铺村东),并令真定县派人看守。《大清统一志》载:“赵陵铺东大冢六,小冢二十三。”《获鹿县志》亦载:“汉文所修三十六赵佗先冢。”时至解放初期,赵陵铺村东尚存十几座大冢。这两尊石像原来的所在地小安舍村,东距赵佗先人墓约三公里,因此,这两尊石像或许与赵佗先人墓有些关联,甚至是汉文帝初年专为赵佗先人墓雕刻的也说不定。

考古资料表明,我国人物石雕艺术虽然起源于新石器时代,但形体都很小,在现存的汉代大型石雕人像中,以东汉者居多,西汉者较少。小安舍石刻亦为大型石雕人像,其历史年代应早于西汉昆明池石刻,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大型石刻,是我们珍贵的文化遗产。(责编:孙达)

延伸阅读
高一学生入团申请报告模板  在市场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需要使用申请的场合越来越多,利用申请书我们可以
2023-05-30
学生积极入团申请报告范本五篇  通过听课我认为首先要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是新
2023-05-27
青少年入团申请报告四篇  培养自己高尚的情操,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一代的接班人
2023-05-26
高中学生入团志愿书锦集五篇  如果我被录取了,我会用实际行动来证明,用力求完善的态度来完成团教给的任
2023-05-22
学生入团志愿书借鉴3篇  成为一名光荣的共青团员,我将按照团的章程,认真履行团员义务,按时交纳团费,
2023-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