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问题创设的技巧把握

党团工作 |

时间:

2021-07-24 09:59:07

|

摘 要: 课堂问题创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地理方法教学,实现有意义学习。以地理课堂问题创设为出发点,以认知理论为依据,探讨课堂教学问题创设的不足,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为地理课堂有效教学提供依据。

关键词: 中学地理教学 问题创设 把握技巧

一、课堂创设问题的教学用意

问题联结着教师的期望和学生的反映,问题实质是基于学习者原有认知基础上需解答的疑问、困惑、矛盾。问题是思维的开始,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学习。问题的初始态、中间态、目标态是问题的三种状态[1],问题初始态为刚认识问题时所处情境,目标态是问题最终目标,当初始态与目标态已知时,通过个体原有认知和技能达到问题最终目标态实现,可实现原有认知水平的提升和完善。

地理课堂常创设各类问题用以组织教学,常见类型有:复习巩固问题、情境导入问题、启发引导问题,总结反馈问题;课后应用和拓展学习型问题等。地理课堂创设问题的教学用意在于:①通过系列课堂创设问题,课前弥补认知基础;②课中及时调整课程推进速度、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化解新课难点;③了解学习效果,完善知识合理组块构建;④理论与实践应用,教学内容外延或联想发散,促进课下自主学习的开展,最大限度地实现问题意识培养及学生认知结构的发展。因此,地理课堂问题设定的真正用意是引发学生思维参与,让学生通过问题的解决实现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地理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一体化目标。探究地理课堂教学问题的合理创设关系到课堂教学的直接和间接效果。

二、课堂教学问题创设及应用突出表现

现今有效课堂教学应是一种师生、生生互动教学活动,非教师主宰课堂。以问题为媒介的课堂教学,将突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弱化教师的霸权角色。但现实地理教学中教师创设问题的目的倾向于注重复习“温故”,习惯于低等问题的呈现,重知识记忆回顾,忽视新旧知识衔接引导;难点启发性问题应用不足,学生知识联系和思维活动参与程度浅显,知识体系构建不牢固、零碎化;忽视差异教学,同样学习任务、同样分解问题,对于后进生来说,超出最近发展区,易增添其新学困难题;拘泥于教材,忽视拓展性问题创设不足,以应试为目的,地理教学生活化、趣味性不强,教学效果整体不尽如人意。

三、课堂问题功能差异及高质量问题特征再认识

(一)地理课堂创设问题的功能差异。

课堂创设问题是教学常态方式方法,形式方法各异,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教学环节过渡、了解学生的理解水平。课堂创设问题有的以问题进行课堂互动教学,有的整节课围绕一个主要问题展开教学活动。美国芝加哥大学盖泽尔斯教授把问题分为三种类型即:低级型、中级型和高级型■。低级型问题最简单,教师提问,学生不假思索或仅凭简单回忆即答;中级型问题是教师提出问题或创设情境后提出问题,学生需推理思考方能完成的中等难度解答;高级型则是学生在问题情境创设下或亲身体验感悟后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寻找解决问题方法策略。对于我国大班授课教学环境,不同级别问题都有存在的必要性,既要有对后进生激励促进的问题,又要有对优等生拔高引导,促进综合能力提高的高层次问题。

(二)地理课堂高质量问题特征再认识。

从学生学习角度看,有效问题潜质应在于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调节课堂气氛;促进思考,激发求知欲,提高学生思维水平;增强表达能力,促进师生、生生沟通交流等。问题意识培养和思维能力培养是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的关键。“大疑大进,小疑小进”,问题级别越高,对学生思维能力发展越有利。新课改注重学生提倡发现、探究,以此培养学生的观察力、问题意识和实践能力等,“问题”不是“自现”的,而应是被“发现”的,而且较高层次的地理课堂的问题应该具备发散性、综合性、衍生性、实践应用性和系列性等特征。

发散性问题解决途径方法多样化,有利于互动讨论,思维发散,在获得知识、增强技能的同时,學习者的辩证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也得到有效提高,对地理观念培养有益,如环境保护问题,就需要换位思考获得共识;综合性问题涉及多要素整合归类,作用分析,有利于学生原有知识的迁移运用,完善知识体系,加强学生以地理思维掌握学习,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衍生性问题可拓宽学生的探究视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有利于突破教材,促进拓展学习或自主学习实施;实践应用性问题,有利于学生开展观察、猜测、推理、验证的交流活动,增强动手实践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系列性问题是指针对学生认知基础及问题难易程度而创设的一系列有递进关系的、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问题组或问题群,如我们常用的三圈环流的学习,就是通过假设:地球表面均一不转动、表面均一转动、表面不均一且转动三种逐渐递进的不同环境下大气是怎样运动的这一问题解答,实现大气环流教学。

四、树立教学新观念,把握地理课堂教学问题创设的技巧

教为学服务,教师问题创设能力是一种有智力参与的心理特征,可视其为有效教学的基本能力。教师创设课堂有效教学问题,应该做好以下准备:

(一)以学生发展为宗旨,构建正确的育人理念。

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是中学生地理学习的重要模式,教师应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有见识、有胸怀、有责任的职业地理教师,转变地理教育教学理念,深化以学生未来发展为取向的教学理念,通过学生问题意识、思维能力提升及实践能力发展,落实新的核心素养教育目标。在这种教育价值观引导下,不断探索领会教育心理学理论和地理教育教学理论,以此为指导发现并思考自己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增强课堂创设有效地理问题等教学技能和能力,充分利用课堂有限教学实践,提高学生地理学科学习的积极性,夯实学生的认知结构基础,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二)地理课堂教学问题创设的技巧。

1.根据知识类型创设难度适宜的课堂问题。

教师创设问题前要明确教材知识属性,把握不同类型地理知识的认知特点,根据教学目的创设难度适宜的问题。地理知识分为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其中地名、分布、景观、演变及数据等是反映地理事物外在特征和联系的外显性地理感性知识,通过直接感知或直观教学实现地理想象、地理特征、地理分布及地理过程的认知,这类感性知识学习中的问题创设多为低级;而原理特征、规律成因等回答“为什么”的理性知识,是地理学习重、难点内容,这类知识内隐性强,比较抽象。因此,这类知识教学需要创设系列性问题或问题包,逐级突破小问题,经过问题系列解决法,在感性认知基础上进行比较、综合、借用地图分析等手段,通过发现、探究方法才能获得答案,达到问题目标态。

2.依据学情水平及差异,创设目标指向明确的课堂问题。

创设问题时需依学情,了解学生认知思考平均水平,注意问题创设目标明确指向。学生个体认知及学习基础水平差异客观存在,为了每一位学生发展是教育教学的责任,问题难易程度的创设不能不考虑学生认知基础水平及其差异,只有通过难易适宜的有效问题,才能监控学生课堂中知识的理解程度,有效实施针对性教学,实现后进生“吃”得饱、学优生“吃”得好。

3.注重预设性和生成性问题的创设。

地理课堂教学不是机械死板按固定模式进行的,虽然不能全然现场生成,但学生可能会在教师启发下生成一些奇思妙想,需要教师课前注重围绕教学目标预设一些有效问题,即“备问题”,以备不时之需,避免被动。

4.注重高质量问题创设实现课上课下教学联动。

高质量的问题要求具有启发性、探究性,学生可在“探究过程中”迁移调动大量已有知识,寻求合理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通过学生的主体活动,重新“组织”、“内化”原有的认知结构,完善知识结构体系,提高其知识素养和能力素养。

中学地理新课程内容设置更加突出地理学科的实用性和发展性,课下拓展学习源于课上教师问题应用导向,培养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生活化、时事性问题,体现地理教学引进来走出去、延伸知识、拓展思维、学习身边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因此,注重高质量问题创设完全可以实现地理课上课下教学联动,可把学生地理学习兴趣引向课外,通过网络渠道、实践活动等,实现自主学习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及发展。

参考文献:

[1]路海东.教育心理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9-78.

[2]叶建柱.论物理教学中提出问题的水平[J].课程·教材·教法,2007(5).

延伸阅读
高一学生入团申请报告模板  在市场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需要使用申请的场合越来越多,利用申请书我们可以
2023-05-30
学生积极入团申请报告范本五篇  通过听课我认为首先要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是新
2023-05-27
青少年入团申请报告四篇  培养自己高尚的情操,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一代的接班人
2023-05-26
高中学生入团志愿书锦集五篇  如果我被录取了,我会用实际行动来证明,用力求完善的态度来完成团教给的任
2023-05-22
学生入团志愿书借鉴3篇  成为一名光荣的共青团员,我将按照团的章程,认真履行团员义务,按时交纳团费,
2023-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