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抗联题材雕塑的艺术表现形式研究

党团工作 |

时间:

2021-08-22 10:43:17

|

摘要 雕塑艺术是一种重要的造型艺术,它是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制作出具象的艺术品,其产生和发展是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结果。本文从雕塑创作技巧视角、雕塑艺术发展视角和雕塑艺术美学角度对东北地区抗联题材的雕塑艺术表现形式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认为东北抗联主题性雕塑是中国雕塑艺术的一块奇葩,其创作主题是弘扬抗联精神的重要艺术形式,也是抗联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材料 雕塑 雕塑艺术 形式语言

雕塑艺术属于造型艺术中的一种,是通过雕塑材料的“雕”与“塑”加以形成。造型艺术通常也被称之为空阔艺术和视觉艺术,是借助物质的线条、色彩以及形态等手段加以表现。雕塑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结果。从历史的角度看传统文化对雕塑的传承和影响是尤为重要的,作为雕塑艺术的表现手段,材料是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实证明了雕塑形式语言的发展得到了材料丰富的支持,其过程也体现出文化的属性功能。所谓形式语言是指按一定规律构成的句子或符号串的有限或无限的集合,从字义中解释为具体物象(具象)或抽象在形成某种物象时要符合一定的形式规律,即具象形式或抽象形式,但在艺术范畴中还存在于意象形式,所以说形式语言为统称。雕塑材料的形式语言代表了国内外每个时期的审美观点、艺术标准,也表现一定社会的思想感情和阶级立场,这就是其形式功能的体现。在广阔的东北地区分布着不同主题抗联题材的雕塑作品,其或以单独雕像表现形式出现或以雕像群的形式出现。这些作品在不同地点以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向人们讲述着东北抗联的英雄事迹,激发人们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一 从雕塑创作技巧视角看抗联题材雕塑艺术表现形式

雕塑艺术属于造型艺术的一种,这一点我们已经知晓。而雕塑艺术的体现是通过雕塑者对雕塑物质材料进行雕与塑过程。为此,根据雕塑的制作方法不同将雕塑艺术分成雕与塑两大类。东北抗联题材的雕塑作品也没有超出这两大类。例如,位于哈尔滨太阳岛东北抗联纪念园抗联主题雕塑、尚志市抗日英雄纪念馆《赵尚志像》以及黑龙江牡丹江市《八女投江》雕塑等均属于此类雕塑。当然雕塑技巧也往往因雕塑材质的不同而不同,其主要表现在雕塑工具的不同上。凡是以硬质材料作为媒介,雕刻技巧中就需要用到雕刀、刻刀以及斧锯等,也因此将其技巧称之为雕刻。如木雕、石雕、牙雕、竹雕等。另一方面,凡是以软性材料作为媒介而制成的雕塑叫做塑造,如泥、石膏、蜡、面等。雕塑的艺术表现形式,与雕刻技法密切相关。由于各种物质材料性能不同,其造型、构图、雕刻方法也必须与其相适应,即“因材施艺,刻法嬗变”。有学者对于雕塑的技巧形象的比喻为“加”与“减”的艺术。其中雕塑的“雕”就是“减”,即通过一定的工具将可以塑造的材料通过削、刻以及凿等方法除去不需要的部分最终完成艺术品的实现。雕塑的“塑”就是所谓的“加”,即通过材料的堆积、揉捏等技巧塑造出立体的形象。线刻也是雕塑创作技巧中比较重要的一种,其技巧常常被定义为以线描刻人的石刻技艺。对于线刻技艺的历史有着久远的发展过程,相传始自中国的汉代。其主要的用途是当时比较流行的墓室画像石,后来随着社会文化及经济背景的变化而日益丰富多彩。应用的范围上也逐步扩大到碑刻、祠堂、门楣、柱础及石窟佛像的造像台座上,在其上不同的地方都会刻有各种线描装饰画。

二 从雕塑艺术发展视角看抗联题材雕塑艺术表现形式

在人类社会造物文化发展历程中,中国早期的传统雕塑艺术上具有较为悠久的发展历史文化,例如:龙门石窟、云冈石窟、莫高窟等体现着中国式的造型审美特征,其雕塑所有的材料多以石刻、金属铸造以及陶塑为主,其形式语言上也多以具象和意象形式为主。中国雕塑艺术历史可谓源远流长,雕塑材料的使用始终伴随着雕塑艺术的创作,而且在历史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同时具有鲜明的艺术特征。如两河流域的陶文化、商代青铜器铸造、秦代兵马陶俑烧制等,其都呈现出了艺术家们独有的雕塑技艺以及彩绘工艺。中国古代的雕塑艺术曾经是辉煌一时,但是到了中国近代由于战乱等发展处于停滞状态。新中国成立初期虽然得到了一定的恢复,但是10年“文革”又一次遏制了雕塑艺术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国内的文艺事业迎来了繁荣的春天,艺术领域中再次呈现出“百家争鸣与百花齐放”的良好发展势头。至此,中国的文艺事业开始迎来了全面的快速发展阶段。这一点,从城市建设中就可以窥视一般。随着水泥、树脂和大理石等现代材料的大量运用,其雕塑作品不仅对城市起到了美化作用,还对城市的居住人口进行了陶冶情操、纪念与教育的作用。这一时期的中国雕塑艺术开始由封闭式向开放式的方向发展,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西方流派也开始引入到国内,为中国的雕塑艺术发展开阔了视野,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冲击了中国的雕塑艺术现实主义以及单一式艺术格局形成与发展。近十年中国当代雕塑发展迅猛,借材料来表达主题观念,材料的构成方式也由传统具象形式转向多样性表现形式,涉及的材料也非常广泛。

三 从雕塑艺术美学角度看抗联题材雕塑艺术表现形式

雕塑与绘画两种艺术虽然都类属于造型的艺术,但绘画艺术往往是在二维平面内加以艺术造型的实现,所形成的三维感也只是借助视觉上的错觉而显示出虚幻。而雕塑的造型确是在三维空间内进行的,塑造的形象是真实的实体,因此,雕塑要比绘画更具有逼真的立体感。雕塑是“体积的艺术”。雕塑可以在不同距离、不同光照、不同视角的情况下,展现出“多面”的复杂变化,这就给欣赏者留下更为广阔的再创造余地,享受更为丰富的视觉美。雕塑的实体性使雕塑成为可以观看又可以触摸的艺术形象,人们对物质材料的质感又丰富了审美体验。雕塑的美通常只有一个幽雅的色调和淡淡的表情,通常与实物不完全相像的。而那些逼真模仿的雕塑,不仅不能给人以艺术欣赏的愉悦,反而会引起人们的反感与憎恶。在鉴赏过以东北抗联题材所创造的雕塑作品中,我们会深深地感受到艺术大师们极具特色的创作风格,粗犷奔放、柔和沉静、典雅娇柔以及深塞忧郁审美追求。出现在我们面前的雕塑作品所呈现的美具有了更深层次的意蕴,不同特质的作品所透露出的不仅仅是生动的灵魂之美,还包含了精神之美。可以说,这是种独特的雕塑艺术表现形式。

我们也从中会深深地体会到一件最美的雕塑艺术作品,其不仅仅是来自模仿抽象的美,更重要的是其塑之结构的美的呈现或者说外表的特征已经不是重点,重点的是作品内部的组织结构。另一方面,形态是雕塑艺术作品中最大区别之一,也是雕塑者对大自然的理解。雕塑作品中所包容的特性之美是需要通过雕塑者用心去创作才可以实现的,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雕塑艺术家们用自己所创作的雕塑品来表达其想表达的主要特征。可以说,通过东北地区以抗联为题材创作的雕塑作品表达出的美是一种深层次、具有独特视角的美。

四 从雕塑作品选材角度看抗联题材雕塑艺术表现形式

人物雕塑作为雕塑艺术的一种体裁,是人类对自身形象在空间中的审美再现与创造。散布于东北(包括内蒙古部分地区)地区的抗联烈士陵园和抗联主题公园的英烈雕像和主题雕塑,成为抗联雕塑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如辽宁省朝阳市赵尚志纪念馆雕塑、本溪市抗联纪念馆雕塑、哈尔滨市太阳岛风景区“东北抗联纪念园”抗联战士组雕、五大连池市境内的朝阳山抗联三路军将士群雕和朝阳山战役雕塑、黑龙江桦南县驼腰子镇祁致中塑像、吉林通化靖宇陵园的《转战于白山黑水的抗日勇士》抗联组雕、吉林敦化的四尊陈翰章将军雕像等,这些雕塑作品均为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所作。在东北烈士纪念馆内的《最后的吼叫》雕像所展现出了陈翰章高昂的头颅和张到极致的双唇,这所形成的强烈视觉效果震撼着无数的参观者。

五 从雕塑作品创作主题看抗联题材雕塑艺术表现形式

国内对于以表现东北抗联为主题的美术创作基本上是与抗联斗争史同步的,20世纪50年代有重要作品问世,“文革”间断创作,自70年代末至今又一直成为国内一些美术家(多数为东北美术家)表现的重要主题,并由此已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美术家群体,作品也颇为丰富多彩。可以说,东北地区的抗联题材美术创作已成为抗联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逐渐成为蔚为壮观的区域文化现象。对于抗联题材的雕塑作品而言,创作者主要以东北雕塑家为主。艺术表现的形式上可以划分为单独的雕像和雕像群两类。例如,雕塑作品《杨靖宇将军》就是一个单独的雕像。雕塑者采用了写意手法,通过被寒风与飘雪吹起的帽子以及大衣体现出了狂风吹不倒的大无畏精神。而雕像群在东北抗战题材的雕塑也非常多见,如鲁迅美术学院的孙家彬教授多年来创作了《抗日名将》等多件抗联题材的雕塑作品。例如:中央美术学院雕塑家王熙民的《抗联游击队》、牡丹江市牡丹江畔的《八女投江》群雕,佳木斯市群雕《东北抗联》以及大型雕塑作品《抗日名将》等。

总之,东北抗联主题性雕塑创作是弘扬抗联精神的重要艺术形式,也是抗联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美术史学、档案学和文化社会学的角度出发,我们有必要对这些艺术作品、艺术现象以及雕塑家进行现时性的研究。因此,运用档案学、统计学的相关理论对抗联美术作品进行整理,对于填补地域性美术文化学层面的理论空白、弘扬抗联精神、建设抗联文化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注: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东北地区抗联雕塑研究》,项目编号:12532420。

参考文献:

[1] 钱绍武:《雕塑艺术形式语言之我见》,《中国雕塑》,2004年第1期。

[2] 孟庆祝、胡云:《中国当代雕塑现状》,《新美术》,2002年第4期。

[3] 朱福临:《关于中国当代雕塑现状的思考》,《艺海》,2009年第1期。

[4] 舒艳红:《形式的变革与材料的拓展——西方现当代雕塑语言之解读》,《艺术教育》,2009年第3期。

[5] 柳成荫、郁献军:《当代中国雕塑形式语言中丑的审美化取向》,《雕塑》,1996年第4期。

[6] 曹春生、熊梦华:《浅谈当代雕塑形式的创新》,《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第2期。

[7] 何力平:《走向毁灭的雕塑形式创新》,《雕塑》,2000年第S1期。

[8] 北京市职业技术教育教材编审委员会编:《美育基础知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张泽佳,齐齐哈尔大学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讲师;张进平,齐齐哈尔大学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讲师)

延伸阅读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近百年的风风雨雨。新时代
2023-06-20
个人入党申请书范例3篇  入党申请书是要求入党的人向所在单位的党组织提出的一种书面材料,向党组织提交
2023-06-13
2019入党申请书范文  01  THEFIRST  敬爱的党组织: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
2023-06-08
2020最新护士入党申请书范文3篇  虽然我的自身条件距离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还有差距,我将继续努力。
2023-06-05
入党申请书写作的“小套路”  经过了军训期间的启蒙课,听说许多学弟学妹们都表
2023-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