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观赏石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合同范本 |

时间:

2021-08-09 09:48:44

|

摘要:观赏石文化的起源和发展见证了人类及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人类始终与石为生,与石为伴,不仅用于避寒、狩猎、农耕、战斗,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更多的作为图腾象征、观赏,愉悦身心。观赏石的审美标准也由“瘦、漏、透、皱”,到“清、丑、顽、拙”,再到“奇、秀、险、幽”。 建立全国性观赏石社团组织也成为中国观赏石事业蓬勃发展的大势所趋。

关键词:观赏石文化 鉴赏标准 观赏石社团组织

观赏石有着悠久的历史,一直伴随着人类的进化和人类走向文明的过程,是具有审美价值的天然石体,也是大自然赐予人们最珍贵而又最廉价的收藏品,在山野、江、河、湖、海边随处可见,然而珍奇之石却是可遇而不可求。它们有的形象怪异,有的色彩斑斓,有的玲珑剔透,有的质地优良,有的亮丽妩媚,有的魅力无穷,有的寓意深远,有的生机盎然……自古以来,观赏石被誉为“立体的画、无声的诗”。在时光的长河里,世事万象皆如轻烟散尽,唯有石头汲日月精华,聚山川灵气。观赏石因无声而平实恬淡,因凝固而悠远永恒。

1. 石头的实用性功能

人类一出现就落到了以石头组成的岩石圈上了,经过与石头漫长的磨合,不断成长。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生活中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前的元谋人已开始使用打制的石器,人类社会也开始产生,进入旧石器时代。距今约三万年前,山顶洞人的石器打制后又进行了磨光和钻孔,标志了人类进入新时器时代,在使用石器的同时,山顶洞人还佩戴磨光的石珠作为装饰品,人类的审美观开始初步形成。石头见证了人类及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

随着石器的大量使用,它的建筑功能也逐渐显现。最早的记载要数“女娲补天”的传说,传说盘古开天辟地,女娲用黄泥造人,日月星辰各司其职,子民安居乐业,四海歌舞升平。后来共工与颛顼争帝位,不胜而头触不周之山,导致天柱折。女娲在天台山顶堆巨石为炉,炼就了五色巨石将天补好。后来人们用大理石、花岗岩建筑房屋以遮风挡雨,制造石桌、石凳以休闲小憩。

人类始终与石为生,与石为伴:石穴避寒,石矛狩猎,石犁农耕,石刀播种。随着其生产方式的变化,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又出现了石唐、石辗、石臼、石轮、石盆、石蹬、石井,石碗等生活用品和器皿。石墙、石瓦、石门、石柱、石梁等建筑用石和简单的石雕、石刻、石画等装饰性的石之艺术。后来发展到用岩石提炼金属,用煤岩作燃料。另外文人的文房用石也为世界的一大特色,如砚石、印石、镇子石、屏风石等等。园林用石,如园林中的观赏石,庭堂内的供石等。人们对某些具有观赏和使用价值的石(玉),逐步有所认识,并结下了浓厚的感情。如果说早期人类生活特性上形成了对石审美的基础的话,人们对于石的可利用性的认识则是观赏石审美与石文化(玉文化、赏石文化)的发展重要的推动力,中国传统观赏石文化形成的内驱力都是以观赏石的使用性开始,而并非功利性。

2. 观赏石文化的发源

中国是东方观赏石文化的发祥地。以自然奇石为对象的文字记载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据《阔子》载:“宋之愚人,得燕石于梧台之东,归而藏之,以为大宝,周客闻而现焉。”其实,远在此前的商、周时代(公元前廿世纪),作为赏石文化的先导和前奏——赏玉活动就已十分普及。《尚书?禹贡》曾载:当时各地贡品中偶有青州“铅松怪石”和徐州“泗滨浮磐”。显然,这些3000多年前的“怪石”和江边“浮磐”都是作为赏玩之物被列为“贡品”的。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石头之于人类不仅仅是工具、装饰品,更多的成为精神、地位的象征,“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的神话传说已赋顽石以灵性。人受惠于自然,取之于自然,同时,又受制于自然。我国远古时代就产了自然崇拜的表现。正如古人对以石为图腾进行崇拜和山岳的崇拜。河南嵩山(登封县)境内的“启母石”曾使多少华夏子孙顶膜拜。我国羌族到今还将“白石”作为民族国腾而受到崇拜。

后来人们用它象征着忠实、无懈可击、忠贞。乐府诗《孔雀东南飞》中就有“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及“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的比喻。

石之历史悠远,使它成为一种长寿的象征;石坚硬不变,常让人比德于石——“石可破也,不可夺其坚。”;石性沉静,不随波逐流,然叩之湿润,被借称于朋友之间的牢固友谊;石之安固不移的特性为人所爱,常见斋阁厅堂正中的案几上,寓“平安”之意。

3. 观赏石文化的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园圃(早期园林)的出现,观赏石文化首先在造园实践中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春秋战国时代,当时的地理学著作《山海经》中,明确提出了各地名山所产观赏石,其名目众多,计有珉石、美石、婴石、采石、文石、硌石、怪石、磐石等。从秦、汉时代古籍、诗文所描述的情景得知,秦始皇建“阿房宫”和其他一些行官,以及汉代“上林苑”中,点缀的景石颇多。

魏晋时代,许多文人学士因不满现实政治而又无力抗争,受到老庄思想的影响和启发,隐逸于山林之中,寄情于泉石之间,自然山水树石便成为其朝夕相处的伴友了。所谓日久生情,奇石的那种超俗拔尘、孤高贞洁的形象引起了他们内心深处的共鸣,日渐成为其观玩欣赏的特定对象。东汉巨富、大将军梁冀的“梁园”和东晋顾辟疆的私人宅苑中都曾大量收罗奇峰怪石。南朝建康同泰寺前的三块景石,还被赐以三品职衔,俗称“三品石”。南齐(公元五世纪后叶)文惠太子在建康造“玄圃”,其“楼、观、塔、字,多聚异石,妙极山水”(《南齐?文惠太子列传》)。可见,中国赏石文化早在公元二世纪中叶的东汉便开始在上层社会流行,到南朝(五、六世纪),已达相当水平。

公元六世纪后期开始的隋唐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继秦汉之后又一个社会经济文化比较繁荣昌盛的时期,也是中国赏石文化艺术昌盛发展的时期。众多的文人墨客积极参与搜求、赏玩天然奇石,除以形体较大而奇特者用于造园,点缀之外,又将“小而奇巧者”作为案头清供,复以诗记之,以文颂之,从而使天然奇石的欣赏更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这是隋唐赏石文化的一大特色,也开创了中国赏石文化的一个新时代。

明清两朝是我国古代赏石文化大发展的全盛时期。赏石、藏石队伍不断扩大,民间藏石开始兴起,数百年间,赏石从实践到理论已逐步发展到成熟阶段,赏石文化、品石专著层出不穷。明代著作对园林、堆山、叠石、奇石收藏、品评、鉴赏都有相当精辟的论述,《长物志》中“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至今仍是赏石界欣赏的“小中见大”的典范。清代赏石专著把我国传统赏石文化推向了新的高潮。被国人称为“爱石皇帝”的乾隆,在北京的皇家园林,由乾隆帝题名、题诗的奇石、雅石比比皆是。

近代,我国赏石文化发展较快,学术理论,研究成果颇丰,已自成体系。现代,我国的赏石文化得到了快速发展,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赏石文化作为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文化形态,得到进一步的重新认同和高度重视。具有影响力的有南京中华奇石馆,武汉中华奇石馆,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湖北地质博物馆奇石馆,等50余座。有关观赏石专著、杂志、画册、汇编集、报纸多达数十种。

4. 观赏石审美的标准的发展

观赏石的历史文化内涵极其丰富,人类早年就经历了一段漫长的石器时代,最早的劳动工具是石头,最早的饰物是石头。古人赏石,讲究“瘦、漏、透、皱”,后来人们又加上了“清、丑、顽、拙”,现代人又要求“奇、秀、险、幽”,这十二个方面在观赏奇石时常常相互交叉,只有仔细品味,才能从总体上把握奇石之美。观赏奇石——远观其势,近取其质。

观赏石是大自然的杰作,富于变幻而非定型,可以充分调动观赏者的审美情趣和想象力。观赏石是大自然的缩影,具有小中见大,芥纳须弥的功效,赏玩奇石是人们亲近自然的一种表示。观赏石之美的是独特的,不能复制的,它所表现出的天簌呈象之丰富多姿,早已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天地,它所独具的诗情画意可以毫无愧色地立身于艺术品之上。

人类的审美意识是一个由各种心理形式交织成的意识系统。它包括了感觉、知觉、想象、理解、情感等生理心理的相互融合与渗透。以及通过人类具有社会和其依赖的生物生理机制的组合、交叉、协调构成了人类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这种生理基础是我们祖先在自然界长期进化中逐渐形成,并升华为一种“欣赏情感”和“鉴赏愉悦”。作为自然界存在最广,形态各异,色彩缤纷的赏石。可以这样讲。它一直伴随着人类的进化过程和人类走向文明的过程。人类对于奇石(赏石)审美意识产生的心理、生理和人们应用石的历史等方面来考虑。

5. 东西方赏石文化的差异

一般来说,东方观赏石文化比较注重人文内涵和哲理,有比较抽象的理念和人格化的感情色彩,其观赏主体(自然石种、天然石形)往往丰富多彩,甚至可随心所欲、因人而异;而西方观赏石文化则比较注重科学和历史的内涵,有比较直观、明确和科学的理念,其观赏主体常以各种动植物化石和多姿多彩的矿物晶体与标本为主。因此,可以这样认为:观赏石文化实际上是东方民族传统文化(感情、哲理、信念和价值现)在现观赏石领域中的反映与延伸,而西方赏石文化则主要是某些科学、技术的基本知识在具观赏价值的自然物(石头)方面的展示和印证。

6. 观赏石文化发展之道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逐步富裕,赏石、藏石之风才得以渐入寻赏百姓家。各地各类展示活动日益频繁,民间藏馆、景园如雨后春笋。同时,观赏石市场发展迅速。我国观赏石热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观赏石的交流和交易活动,而这一活动又恰好顺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潮流,以至全国各地观赏石市场日益活跃。

中国的观赏石事业发展异常迅猛,目前已形成一个高潮。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国观赏石事业也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主要表现在:观赏石资源破坏流失严重、观赏石交易市场的日益发达与观赏石所具有的极强的专业性及其愈演愈烈的假冒伪劣问题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观赏石鉴定命名无科学规范。鉴于此,一些观赏石爱好者对当今石界展览拉大旗现象严重、商业味道浓厚、评比混乱,甚至名不符实的问题纷纷提出意见。

未来中国的观赏石事业任重而道远。观赏石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及其采集、收藏、展示、交流、贸易等一系列相关活动,从管理角度而言,是一项跨行业、跨地域、跨学科的活动,从属性上说,是一项涉及科学、文化、经济等多领域的活动。这样的活动仅仅靠一个部门或某个区域性社团组织进行管理是力所不能及的。因此,建立一个全国性的、能够连接政府和社会的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域的观赏石社团组织势在必行。

建立全国性观赏石社团组织是我国改革开放、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也是中国观赏石事业蓬勃发展的大势所趋。近年来,跨地区、跨部门、跨国界的观赏石交流活动日益频繁,亟需一个有权威的全国性组织对之加以协调,引导、规范和监督,全国各地观赏石界的有识之士亟盼尽早建立全国观赏石社会团组织。在遵循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党的有关方针政策的前提下,团结各有关行业、有关部门、有关学科、热心于中国观赏石事业的一切力量,本着求大同存小异,自主自愿的原则,组建协会的各组织和机构,把中国观赏石协会建成一个容各家所长,富有朝气和凝聚力的社会团体。

参考文献:

[1] 卢保奇.《观赏石基础》.上海大学出版社,第1版,2011年7月1日.

[2] 王增陵.《奇石雅记》.百花文艺出版社,第1版 ,2010年4月1日.

[3] 中国观赏石协会.《中国观赏石》.地质出版社.

[4] 孟祥振,赵梅芳.《观赏石鉴赏与文化》.上海大学出版社,第1版,2006年5月1日.

延伸阅读
小学劳动专题教育总结3篇  小学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抓好劳动教育,
2023-06-12
青年劳动主题演讲材料五篇  青春是花朵,仅有珍惜所拥有的人,才能用花瓣来铺呈未来之路,青春是乐音,仅
2023-06-07
热爱劳动演讲稿范文五篇  演讲是阐明事理或抒发情感,进行宣传鼓动的一种语言交际活动。演讲同时也是一种
2023-06-06
公司员工劳动合同简单范本  在公司的运营过程中,时常会把劳务服务外包给他人,我们可以通过劳务外包劳动
2023-05-29
20xx学生社会劳动实践总结4篇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促进大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加强和改善青年学生思想政
2023-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