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孝陵下马坊区域考古勘探简报

合同范本 |

时间:

2021-08-06 09:56:41

|

工程,为了在环境整治过程中确保文物的安全,并有利于今后的文物保护和展示,江苏省文物局和南京市文物局要求对下马坊区域进行一次全面的考古勘探,以摸清地面、地下文物的保存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科学的保护规划。2007年6月~7月,南京大学历史系及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受中山陵园管理局委托,对下马坊区域进行了考古探勘,现将勘探情况报告如下:

一、 地表遗存情况

下马坊区域在明孝陵陵区的入口处,是明孝陵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东侧为友谊河,西侧为前线歌舞团大院,北侧为沪宁高速公路连接线,南侧为宁杭公路,整个区域东西长约为250米,南北宽约150米。据本次地表调查,该区域地表现存文物主要有《下马坊》、《神烈山碑》、《禁约碑》和一些残石雕构件等。

1. 《下马坊》 (图二)

《下马坊》是明孝陵入口处的标志性建筑物,为一间两柱冲天式石雕牌坊,方向120°,高约9米,净宽5.12米。柱横截面作抹角方形,边长71×71厘米;两柱前后及外侧以砷石抱砌,砷石长1.85米,宽0.3米,高1.40米,表面雕有云纹;柱端饰有云板、云罐,内侧雕梓框,镶入大额坊,额上正反两面横刻楷书“诸司官员下马”六个大字。《下马坊》原横跨神道,1948年3月,因建设宁杭公路(明孝陵下马坊的神道也成为宁杭公路的一段)而被推倒,1980年从原位置北移20米后修复重建,并导致孝陵下马坊区域神道线路也北移了20米。

2. 《神烈山碑》 (图三)

《神烈山碑》位于现下马坊东南约35米处,距宁杭公路仅2.6米,而原碑亭的南侧东西柱础则紧靠公路的路牙。“神烈山”即孝陵所在的钟山,该名称源起于明嘉靖十年(1531年)。据谭希思《明大政纂要》载,嘉靖十年辛卯二月,诏改定四陵山名,上谕内阁:“文皇既封黄土山为‘天寿山’,今又拟显陵为纯德山,而独钟山如故,于理未安。朕惟祖陵宜曰‘基运山’,皇陵宜曰‘翊圣山’,孝陵宜曰‘神烈山’。”并在孝陵下马坊区域树立“神烈山”标志碑,同时建有碑亭。碑为一整石雕凿而成,坐北朝南,方向210°,通高4米,碑座边缘不甚整齐,正面宽1.47米,背面宽1.44米,左立面厚0.69米,右立面厚0.74米,碑额高1.05米。碑额中部以篆书刻“圣旨”二字,边饰云龙纹。碑身中部用楷书竖刻“神烈山”三字,三字浅雕,字体边缘再加以线刻,右上部竖刻“嘉靖十年岁次辛卯秋九月吉日”13字,左下部竖刻“南京工部尚书臣何诏侍郎张羽立石”15字。碑座系用一块巨石中部凿槽以镶碑石。

3. 《禁约碑》 (图四)

《禁约碑》位于《神烈山碑》东侧约18米处,该碑立于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当时以李自成为首的农民起义已席卷全国,风雨飘摇中的明王朝为保住孝陵“龙脉”,重申严格保护孝陵的条例,并将条例刻碑公示,碑文前为序言,后为禁约九条,阴文楷书。

《禁约碑》为卧碑,方向210°,由碑额、碑身、须弥座、基础石组成。碑身与碑额为一块巨石雕凿而成。碑身通高1.8米,宽5.21米,厚0.43米,碑额高0.40米,宽5.31米,厚0.52米,正反两面雕刻双龙戏珠纹,正面运用高浮雕手法,两端饰云纹,十分精美;碑须弥座高0.65米,宽5.52米,厚0.74米,碑体风化严重,文字大多已风化模糊。

二、 地下发掘情况

本次考古的目的主要是致力于摸清下马坊区域地下文物的埋藏情况,特别是碑刻周边的建筑遗存情况,为文物的保护和规划提供科学的基础资料。为此考古人员在《神烈山碑》的北侧、东侧以及《禁约碑》的北侧开挖探沟5条(图五)(编号为2007NMXTG1、2007NMXTG2、2007NMXTG3、2007NMXTG4、2007NMXTG5,以下简称为TG1、TG2、TG3、TG4、TG5),以下是探沟的发掘情况:

1. 地层

(1) TG1、TG2、TG5地层情况大体相似,现以TG1地层情况为例。TG1位于《神烈山碑》的北侧,紧邻《神烈山碑》座,东西长3米,宽0.9米,深0.95米,方向300°(图六)。

第一层:表土层。厚约0.15米,主要是近代铺设的一层石板以及石板下的水泥砂浆层。

第二层:扰乱层。厚约0.35米。近现代生活垃圾,内含砖石块、残琉璃构件等。

第三层:建筑废弃物层。厚约0.30米。为历史上碑亭被毁坏后留下的建筑垃圾,黄土中夹杂着少量的小石头、砖头、残琉璃构件等。

第四层:明代地层。神烈山碑的基础,由青石和长方形青砖砌筑而成,基础外用小石片和黄土夯筑而成,挖至0.30米时,由于探沟边缘塌陷,未再下挖。

(2) TG3:位于神烈山碑的东侧,紧靠碑座,南北长3.8米,宽2.5米,深1.3米,方向210°。现以TG3的东壁为例(图七):

第一层:表土层。厚约0.7米。主要为近现代残留的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探方中央出土两段云纹角柱残件。

第二层:建筑废弃物层。厚约0.2米,主要为历史上碑亭废弃后形成的建筑垃圾层,内含硫璃瓦、砖块等遗物。

第三层:夯土层。厚约0.6米,主要为黄土夯筑而成,土质较硬,以下则为块石、黄土分层夯筑而成。

(3) TG4:位于神烈山碑西北角柱础的西侧,探方东西长2米,南北宽2 米,深1.3米,该探方地层已被严重扰乱,柱础已残,柱础下基石已遭破坏,并在探方中出土一段石柱残件。

2. 出土遗迹

本次考古主要发现有《神烈山碑》碑座、碑亭及其基础,《禁约碑》碑座、碑亭及其基础,大型龙纹石雕构件及部分建筑构件等,以下分别叙述。

(1) 《神烈山碑》碑座及基础

《神烈山碑》碑座由整块巨石雕成,座石上部宽2米,下部宽2.10米,长1.53米,厚0.8米。座石下砌三块0.15米厚的石块,再下则为三段石板砌成的基础,东侧石板宽0.88米,厚0.7米,中间为上下二层石板,上面一块厚0.47米,下面一块厚0.35米,宽均为0.82米,西边石板宽0.87米;三块石质基础下有青砖与青石砌筑的基础,砖有35×18×8(厘米)、34×17×7(厘米)两种规格,基础部分施工较粗糙,不似明代原状(图八),加之石板基础用石较为粗糙,有的系从其它建筑上拆除的构件移作第二次使用,由此判断,《神烈山碑》在历史上可能曾被移位或做过修理。

(2) 《神烈山碑》碑亭及基础

《神烈山碑》四周分布着四个柱础,《神烈山碑》碑体即位于四个柱础的中央。该碑亭平面布局呈正方形,边长为5.96米,南侧两柱础边长为110×110(厘米),柱础呈覆斗型(图九),斗边长为67×67(厘米),斗高30厘米,斗中间有一圆形柱洞,孔径36厘米,孔深28厘米,两柱础大部分已被埋在土中,通过对TG3的发掘,发现东南角柱础下高为96厘米,柱础之下有一层厚28厘米的石板,石板下即为青砖砌筑的基础,青砖规格为36×18×9(厘米)(图一○);碑亭东北角柱础南北宽为110厘米,东西长145厘米,该柱础西侧础面上有一高起12厘米、宽40厘米的结构,与其西面相对应的柱础础面上部也有一类似的结构,这应为碑亭门槛所在的地柎结构(图一一)。出土的碑亭东北角柱础斗高和孔径同于东南角柱础,柱础下高为95厘米,柱础下部有两块青石拼合而成的基础,东侧石宽90厘米,厚30厘米,西侧石宽65厘米。青石与柱础之间填一层厚10厘米的石灰、黄土拌筑而成的三合土,青石下为厚39厘米的长方形青砖基础,基础共四层,砖规格为34×17×8(厘米)、36×17×7(厘米),角柱基础做工较为粗糙。

(3) 《禁约碑》碑座及基础

《禁约碑》碑座基础石东西长5.6米,宽1.8米,厚0.46米。基础石下用大小不等的石块砌筑地基,地基厚约0.8米(图一二)。石块砌筑层以下用宽约0.3米的石板平铺,中间用石灰糯米浆作粘接剂,现基础保存尚好。

(4) 《禁约碑》碑亭及基础

这是本次考古发现的重要遗迹现象,考古人员在TG5的发掘过程中,于紧靠《禁约碑》碑座东北侧发现两个石质柱础,柱础呈方形,边长为100×100(厘米),上部为覆斗型(图一三),斗边长为71.5×71.5(厘米),斗高18厘米,中间有一柱洞,孔径35厘米,孔深14厘米,柱础下高42厘米。根据这两件柱础的出土位置、造型特征等,判断它们应为《禁约碑》碑亭所留遗物,但两件柱础现出土地点不是在原位,即其位置已被挪动。在《禁约碑》的西边缘北侧1.3米处,石板基础上有一长19×14×10(厘米)的卯孔,该卯孔推测是为稳固碑亭角柱柱础而设(图一四)。

3. 遗物

此次只对下马坊局部地区进行调查勘探,出土遗物较少,主要有少量的琉璃构件、大型龙纹石雕构件、碑亭角柱等遗物。

(1) 《神烈山碑》附近出土的琉璃构件

A、TG2出土琉璃构件共5件,其中筒瓦3件,滴水1件,瓦当1件。

a. 筒瓦(编号2007NMXTG2④‥2):残,灰白胎,外弧面施浅绿釉。残长8厘米,残宽11厘米,厚2厘米。

b. 瓦当(编号2007NMXTG2④‥3):残,素面,灰白胎,当面横印五爪龙纹,厚2厘米,边缘宽1.8厘米(图一五)。

c. 滴水(编号2007NMXTG2④‥4):残,灰白胎,滴面饰五爪龙纹,厚1.3厘米(图一六)。

d. 筒瓦(编号2007NMXTG2④‥5):残,灰白胎,外弧面施淡绿釉,残长6.5厘米,残宽7.3厘米,厚2厘米。

e. 筒瓦(编号2007NMXTG2④‥6):残,灰白胎,外弧面施绿釉,残长6.3厘米,残宽6.6厘米,厚2厘米。

B. TG3出土琉璃构件,共2件

a. 压当条(编号2007NMXTG3③‥3):残,灰白胎,斜面施绿釉,残长9.6厘米,宽9厘米,厚2厘米(图一七)。

b. 筒瓦(编号2007NMXTG3③‥4):残,灰白胎,外弧面施浅绿釉,残长6厘米,残宽9.6厘米,厚2厘米。

C. TG4出土琉璃构件,共6件。

a. 筒瓦(编号2007NMXTG4③‥2):残,灰白胎,外弧面施浅绿釉,残长9厘米,残宽4.8厘米,厚2厘米。

b. 筒瓦(编号2007NMXTG4③‥3):残,灰白胎,外弧面施浅绿釉,釉面剥落严重。残长7.5厘米,残宽11厘米,厚2厘米。

c. 筒瓦(编号2007NMXTG4③‥4):残,灰白胎,外弧面施浅绿釉,釉面剥落严重。残长9厘米,残宽7厘米,厚1.8厘米。

d. 筒瓦(编号2007NMXTG4③‥5):残,灰白胎,内外弧面施浅绿釉,残长10厘米,残宽10厘米,厚2.2厘米。

e. 筒瓦(编号2007NMXTG4③‥6):残,灰白胎,外弧面釉面呈酱色,残长13厘米,残宽11厘米,厚2.2厘米(图一八)。

f. 筒瓦(编号2007NMXTG4③‥7):残,灰白胎,外弧面釉面呈酱色,残长13厘米,残宽13.8厘米,厚2.6厘米(图一九)。

D. TG1出土遗物,共1件:

筒瓦(编号2007NMXTG1③‥1):残,灰白胎,外弧面施绿釉,残长7厘米,残宽7.1厘米,厚1.5厘米。

(2) 《禁约碑》附近出土的琉璃构件

a. 筒瓦(编号2007NMXTG5③‥1):残,灰白胎,外弧面(即瓦面、下同)施绿釉。残长19厘米,残宽10厘米,厚1.8厘米(图二○)。

b. 板瓦(编号2007NMXTG5③‥2):残,灰白胎,内弧面施绿釉,残长17.5厘米,残宽6厘米,厚1.7厘米。

c. 筒瓦(编号2007NMXTG5③‥3):残,灰白胎,外弧面施绿釉,残长14厘米,残宽13厘米,厚(近唇部,下同)3.4厘米,唇部长5.2厘米(图二一)。

d. 板瓦(编号2007NMXTG5③‥4):残,灰白胎,内弧面施绿釉,残长10厘米,残宽7.2厘米,厚1.7厘米。

这些琉璃瓦构件原应属于几座碑亭的顶部盖瓦,它们可以反映出明代时期明孝陵下马坊区域碑亭的用瓦情况和瓦件造型及装饰特点。

(3) 大型龙纹石雕构件

石雕建筑构件(2007NMXTG2②:1) 稍残,整体已断裂成三块,三块总长5.1米,宽1.18米,厚0.40米,龙纹为高浮雕,局部镂雕。碑面两侧有宽0.18米的边缘,边缘满雕如意云纹,碑面中间为一五爪龙纹,龙纹全身满刻龙鳞纹,造型生动,雕工精美,有显著的明代龙纹雕刻风格(图二二)。一端出榫,榫长18厘米、宽20厘米;另一端榫残。根据该石雕件结构情况,判断其为一建筑构件,但由于发掘区内几座碑亭地表建筑都已不存在,因此,这件龙纹雕件究竟原属哪座碑亭所有,目前尚难确定。

(4) 碑亭角柱残件

a. 残角柱一(2007NMXTG3②:1),石雕如意云纹角柱,柱横截面作抹角方形,残长1.7米,宽0.5米,厚0.5米,三面满雕如意云纹,另一面中部凸起,凸起部高6厘米,宽19厘米(图二三)。

b. 残角柱二(2007NMXTG3②:2),石雕如意云纹角柱,形式和纹饰同于TG3:1,残长1.6米,宽0.5米,厚0.5米(图二四)。

c. 角柱三(2007NMXTG4②:1),碑亭角柱,柱横截面作抹角方形,残长1.5米,宽0.52米,厚0.54米。其中面中部凸起,凸起部高6厘米,宽19厘米(图二五)。

d. 残角柱四(2007NMX:采集1),石雕如意云纹角柱,柱其中两边有割角,残长0.9米,宽0.52米,高0.52米(图二六)。

e. 残角柱五(2007NMX:采集2),石雕如意云纹角柱,柱已破坏,被凿成半圆形。柱残长1.24米,宽0.54米,厚0.52米(图二七)。

f. 残角柱六(2007NMX:采集3),形制和纹饰同于TG3:1,残长0.95米,宽0.6米,高0.6米(图二八)。

g. 残角柱七(2007NMX:采集4),形制和纹饰同于TG3:1,残长1.7米,宽0.54米,高0.5米(图二九)。

(5) 须弥座残件

圭角(2007NMX:采集5),须弥座圭角部,稍残。端面饰卷云纹,残长0.76米,宽0.78米,高约0.38米(图三○)。

三、 结 语

此次对明孝陵下马坊的考古勘探主要有以下收获:

1. 对下马坊原布局的进一步认识。

下马坊位于现宁杭公路北侧约20米处,但这是下马坊被移位后的位置。根据历史资料,原宁杭公路即为孝陵下马坊所在的孝陵大金门外引导道路的所经路线。经查中山陵园管理局保存的《明孝陵档案》,民国期间开通京杭国道(即现宁杭公路)时,下马坊横跨在宁杭公路上,汽车来往由坊下经过。1948年3月,首都警察厅东郊警察局给“国父陵园管理委员会”发出公函,指出下马坊横跨在公路上,恐有车辆撞触危险,请予以拆除。“国父陵园管理委员会”接到此函后,辗转委托南京市工务局下属的一家工程处办理拆除事务。在拆除工程中,推土机将下马坊推倒,构件堆放在公路两边,石柱础仍遗留在公路路面下。关于原下马坊位置,在本次考古工作过程中已予以证实,其北侧柱基与现下马坊南侧柱基相隔正为20米。

《神烈山碑》和《禁约碑》原位居下马坊东面偏北侧,南面为正面,正对孝陵神道导引路线。由于1980年将下马坊的位置原址向北移动20米,这直接导致下马坊原有格局完全被破坏,形成下马坊和孝陵新的神道位居北面,而原《神烈山碑》和《禁约碑》却位居神道南面,即两碑碑背对着神道的尴尬局面,失去了两碑当年面对神道并发挥碑文作用的历史意义(图三一)。

根据以上资料,可以恢复和证明明孝陵现存下马坊区域内的文物及布局,包括明代初年的下马坊、明中后期的《神烈山碑》及碑亭、明末期的《禁约碑》及碑亭、民国时改神道为公路、现代即20世纪80年代移位重树下马坊及近年重建下马坊处神道等不同历史时期的内涵,这对当代和后代理解明孝陵下马坊区原有历史格局的真实性提供了科学依据,并为今后的保护规划之制定及历史格局的恢复提供了有利条件。

2. 对《神烈山碑》和《禁约碑》整个建筑结构的进一步认识。

这次考古工作揭示了《神烈山碑》和《禁约碑》的碑体与碑亭之间的布局和结构及保存状况。考古资料表明,《神烈山碑》的碑亭原有的角柱均雕有如意云纹,且亭体高大宏伟,亭呈正方形,而碑及碑亭基础下部的建筑方法与我们在明孝陵东配殿、西配殿、明东陵等建筑基址考古所见用块石与黄土分层夯筑的方法大体相似,但神烈山碑碑亭基础上部做工简单、粗糙,无法与明孝陵建筑基础相比拟,由此推测碑亭角柱基础可能在历史上曾被移位改筑。值得注意的是碑亭北侧两个柱础面上突出的地栿遗迹,应是碑亭门槛两端结构,惜中间门槛已毁。对于《禁约碑》而言,过去一直没有资料表明其是否曾建有碑亭,通过此次发掘,出土的两个柱础石及碑座西北角石板上卯孔遗存等,可证《禁约碑》原也建有碑亭,但该亭在历史上已遭受严重破坏,出土的碑亭柱础也被挪位。

3. 对《神烈山碑》和《禁约碑》在历史上的保护情况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神烈山碑》原树立于嘉靖年间,但据《枣林杂俎》记载:“辛已(按:应当为崇祯十四年)孝陵曾重立神烈山碑石,户部给石价四千金,石出宜兴山中,实七百金。”从目前出土《神烈山碑》基础粗糙、简单的情况分析,《神烈山碑》确实有可能为后来重立。

4. 出土了一批有助于复原《神烈山碑》和《禁约碑》碑亭结构的文物。

发掘出土的绿色琉璃筒瓦、板瓦、瓦当、滴水和残角柱石构件以及出土的石雕龙纹构件等,应为明代下马坊区域建筑构件。至于这些构件的原有位置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才可确定。这些出土文物为复原《神烈山碑》碑亭和《禁约碑》碑亭提供了直接的依据,也为研究明孝陵下马坊区域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提供了新的资料。

后记:参加此次考古人员有贺云翱、王前华、路侃、王碧顺、万联佳、夏增威、杨宁波、万圆圆等。

考古领队: 贺云翱

简报执笔: 王碧顺 贺云翱 路 侃

绘 图: 王碧顺

延伸阅读
小学劳动专题教育总结3篇  小学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抓好劳动教育,
2023-06-12
青年劳动主题演讲材料五篇  青春是花朵,仅有珍惜所拥有的人,才能用花瓣来铺呈未来之路,青春是乐音,仅
2023-06-07
热爱劳动演讲稿范文五篇  演讲是阐明事理或抒发情感,进行宣传鼓动的一种语言交际活动。演讲同时也是一种
2023-06-06
公司员工劳动合同简单范本  在公司的运营过程中,时常会把劳务服务外包给他人,我们可以通过劳务外包劳动
2023-05-29
20xx学生社会劳动实践总结4篇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促进大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加强和改善青年学生思想政
2023-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