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佛教文化在固原的传播

条据书信 |

时间:

2021-08-08 09:54:41

|

[摘要]在沧桑演变的历史进程中,固原曾处于中原农耕区与西北游牧区交汇地带,是中原文化向边疆发展的重要通道。丝绸之路穿越境内,不同文化在这里相互交融、渗透,其中佛教文化传播广泛,产生了丰富的文化遗存。

[关键词]北魏时期;丝绸之路 ;须弥山石窟

[中图分类号]B9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3)08-0075-02

固原市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地处黄土高原中部丘陵沟壑区。3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沿江、茹河流域繁衍生息,创造出灿烂的远古文明。境内目前共发现各类文物遗存293处,从不同侧面反映出市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风俗及其社会生活的历史形态和发展变迁,呈现出千姿百态、风格相异的多元文化特色。其中佛教文化广布境内,尤其是通过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传播而来的石造像、石窟寺艺术,在这里留下了较多的遗存。

固原市彭阳县新集乡新集村出土了一批北魏时期的佛教造像,共7件石质造像和1尊铜质造像,这是固原境内佛教造像的首次发现。其中有一件落款为“建明二年”的铭文造像碑,系紫红色石英岩雕成,碑高48厘米,宽、厚均5.5厘米,该碑从下到上稍有收分,顶部呈弧形。造像碑正面分为上、下两层。上层雕刻一拱形龛,龛内雕佛教说法故事。说法者为释迦、多宝佛,两佛皆为高发髻,身着褒衣博带式袈裟,结跏趺坐于长塌上,衣纹下垂。两佛相对,右边佛(释迦)右手举胸前,手指向上,掌心向外,左手屈胸前,掌心向内下垂;左边佛(多宝)右手上举,掌心向外;左手上举向前伸,掌心向外。佛榻后雕有四个听法比丘半身像。下层雕一长方形龛,内刻大势至菩萨,菩萨有柳叶形的火焰纹身光,中有一圆形头光。面相方颐,双目微合,低眉微笑,神态安详,洒脱自然,给人以亲切之感。头着花冠,束髻,颈饰项圈,肩披帔帛,帔帛在胸前交结后下垂至小腿部上卷搭于两臂。下着羊肠大裙,衣纹线刻。跣足立于低圆座上,右手上举,掌心向外,左手持物。菩萨两边刻二供养弟子,头梳双髻,身着双领袈裟,赤足,面向菩萨。其上分别有二比丘,皆面朝外。碑的左侧边背部边缘刻有“使持节假镇西将军镇军将军西征都督泾州大中安戎县开国子金神庆敬造石像二区,建明二年二月十七”。这件造像碑通体采用浅浮雕技法,人物造型逼真,立体感强,比例适度,线条流畅,技法娴熟,内容丰富,整个碑体和人物造型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且有明确的造像纪年,为器物断代提供了佐证。同时出土的还有四件石雕菩萨造像,形状基本相同。一件通高52厘米、宽18厘米、厚6厘米,头戴花蔓冠,面相方颐、圆润,双手托盘,盘中有物。身着通肩袈裟,帔帛在胸前交叉下垂,然后上卷搭于两臂,两端下垂。头光为椭圆形阴线刻,外有柳叶形背光。另有两件佛造像碑,均为石中雕有座佛,其中一件在主尊佛的两边雕两菩萨、飞天及两小坐佛。

铜质造像通高10厘米、宽7厘米,长方榻座,正面主尊佛结跏趺坐于其上,高发髻,外着右袒袈裟,内穿僧祗支,施禅定印。背有身光,分为三层:内层为连瓣纹饰,中层为八尊带有身光的小坐像,外层为火焰纹。背面分两层:上层雕铸有庑殿式佛龛,龛内上部为一佛、二菩萨、二弟子,龛下部亦为一庑殿式建筑,内有八尊小坐佛,结跏趺坐,有背光;下层正中铸一尖顶拱形龛,龛内铸释迦、多宝佛相对坐于榻上,施说法相,都有叶形身光。佛龛外部(下层的两旁)用横线隔开,分上、下两层:下层铸两立菩萨,身体稍扭曲,有身光;上层铸两飞天,飞天从腹部弯曲,衣带随风飘动。释迦坐像,先铸出外形轮廓,再用刀刻出佛的眉睛、鼻嘴及面部表情。表现力丰富,概括性强,立体和空间掌握较好。整个图面安排紧凑,疏密得当,结构层次分明,展现出精湛的雕铸技艺。

1985年冬,宁夏彭阳县在修筑彭平公路(彭阳至平凉)时,在距红河乡政府500米处的红河岸边发掘出一批北魏石造像,共九件,质地分为白泥石质、红砂石质、页岩质、砂岩质等,内容有一佛二菩萨属白泥石质,通高18厘米、宽11厘米、厚4厘米。造像有背光,顶端边缘饰火焰状佛光。正中雕一释迦说法状。高肉髻,面相清瘦略长,双耳垂肩,双目微合,神态安详。外着袈裟,内着僧祗支。下摆宽大,衣褶层叠如堆云,错落有致。右手上举,施无畏印。左手下垂,掌心向外,施与愿印。佛光侧饰连珠纹椭圆形背光,头后饰两圈连珠纹头光。佛两侧为二胁侍菩萨,身着长裙,帔帛从左右手臂穿绕后向外飞扬。双手合十,跣足而立,头部饰柳叶形头光。其他几尊白泥石质造像雕刻手法细腻,衣着大体相同。页岩和砂岩质造像雕刻方式简洁,略显粗糙。

除上述两组造像而外,固原市境内还发现了许多石窟,尤以规模大、数量多、造像精美的须弥山石窟著称。其中70多个窟中有造像,集中分布在石窟南部和中部的“大佛楼”、“子孙宫”、“相国寺”、“桃花洞”等地区。

须弥山石窟位于固原西北55公里处六盘山支脉的须弥山东麓。北周时期须弥山是其重要的造像地,北周提倡鲜卑旧俗,推行汉人鲜卑化政策,所以这时期造像无论是石刻还是泥塑,具备强烈的时代色彩,独创了鲜明的北周石窟艺术特色,一改纤细飘逸“秀骨清象”之风,呈现出粗壮敦厚之感。第45、46、51窟为其代表作品,佛像面相浑圆,体格敦厚,庄严肃穆,突出了西北民族刚健的体魄;菩萨神态高雅洒脱,动人心脾,披巾舒展,璎珞交错,层次丰富而有条理,考究精细的宝冠及项饰、臂钏,不但增强了装饰性,而且显得格外华丽。特别是被誉为“须弥之光”的第51窟,在窟内正壁通宽的高坛上雕造有三尊6.3米高的盘腿大坐佛,造型气势雄伟,姿态优美,石壁为一佛二菩萨,中心柱四面四龛中均为一佛二菩萨。该窟雕饰彩绘富丽堂皇,在全国各地北周石窟造像中都是绝无仅有的精品。这些造像不仅比例适度,雕作手法纯熟,而且能准确生动地表现出佛、菩萨的气度,方圆的脸型与匀称的身躯给人一种完整的丰润之感,而且将木结构的建筑形式融入洞窟的开凿中,是北周石窟艺术开凿史上的伟大创举,国内实属罕见。

须弥山第67、70窟是隋朝时期的代表作,均为中型窟,内容多为一佛二菩萨,窟室形制继承了北周仿木结构的传统作法。在艺术风格上,继承北周遗风,创造了一种丰满圆润、作风写实、夸张但比例不够协调的新风格,佛像头部较大,上体略长。其作品个性突出,造像面容饱满,神态安详,胁侍菩萨腰肢半扭,微露笑意,虔诚地立于佛的两侧。

须弥山石窟的唐代窟龛造像,较之前代保存的比较完整,为研究佛教石窟的发展、变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此时的造像规模宏大,内容完整,形式活泼,形象感人。窟龛数量众多,约占须弥山现在全部洞窟的1/3,具有代表性的洞窟有第1、5、54、62、69、77、78、88、89、105等窟。纵观这一时期的造像,作风更加写实,行动自然,从其袒露身躯、薄衣透体、形态自然的特征中,不难看出雕刻手法的纯熟。如第5窟内的倚坐大佛,通高20.6米,面型方圆饱满,面带微笑,体格健壮,体现出较强的西北地区色彩。这一时期的造像中,无论是佛与菩萨,还是弟子、力士、天王等,都雕刻得丰满圆润、生动健美,充分反映出须弥山唐代工匠们高超的雕刻艺术水平。佛像丰富的面庞,宛如新月的双眉,笔直而隆起的鼻梁,微启下视的双眼,端庄微合的嘴巴,冷静而安详,流露出了沉思与智慧,宽阔的双肩,丰满的胸膛,充满了活力,丰满的身体中透出清瘦之感,神情潇洒大方,轻薄如纱的袈裟,像水湿透后紧贴身躯,透过轻纱般的衣衫露出的肌肉,圆润饱满而富有弹性,堪称须弥山唐代雕刻的上乘之作。菩萨含蓄敦厚,姿态优美而富有曲线,衣纹柔和,裙薄透体似轻纱,婀娜多姿,富有情感,尤如纯朴文静善良的女性,既表现了“曹衣出水”服饰的轻薄动感,又深化了人体的韵律之美。在艺术创作上,采用夸张变形的手法,强调菩萨的曲线美。须弥山石窟唐代造像,衣饰简朴,朴实无华,既不同于洛阳龙门石窟中唐代造像中的华丽繁缛,也不同于永靖炳灵寺石窟中唐代造像的持重、简练、明确,它创造出一种敦厚含蓄、健康优美的艺术形象。这些唐代造像以其别具一格的风貌,赢得了人们的赞赏和惊叹。

与泥质塑造像相比,须弥山石窟石雕艺术作品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艺术家吸收、糅合了成熟的泥塑技巧,很好地把握住材料质地,运用高浮雕、浅浮雕、线刻等多种艺术手法,成功地雕凿许多技艺非凡的作品。如第24窟内的造像衣纹大量运用密集平等线阴刻技法,极为流畅、成熟,被称为“黄土高原”雕刻风格。第45、46窟内飞天、伎乐天、供养人和神王等,刻工精湛,技艺纯熟,艺术水平和泥塑相比毫不逊色,且在柔美之中增添了一份刚劲的韵味。

须弥山石窟造像,无论从形式到内容都表现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雕塑艺术水准,为研究宁夏地区佛教文化的发展以及石窟雕凿艺术提供了宝贵的实物材料,对全面理解和掌握佛教艺术化的历史进程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固原市境内发现的北魏石造像到石窟寺等诸多石刻、题记可以看出昔日佛教艺术在固原的传播,以及当时中国社会对佛教艺术的崇尚,彰显出历史上我国佛教文化在西北地区的鼎盛。

延伸阅读
房地产邀请领导发言范文五篇合集  地产是一个需求价格弹性大的行业。风险无小事,合规心中留!面对诱惑,
2023-06-10
毕业同学聚会邀请函四篇  年光阴荏苒,我们都从少男少女走到了人生中年,师恩难忘,桃李芬芳,因为您当年
2023-05-10
招标邀请函  XXXX商场拟从XX年XX月XX日对XXXX开荒保洁,日常保洁服务进行邀请投标,经现场
2023-04-16
邀请函    尊敬的:  您好!  首先衷心感谢您多年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关注和大力支持!  **
2023-04-16
尊敬的家长朋友:您好!六一的天空湛蓝如水,六一的梦悄悄绽放在我们身边,这是孩子们的节日,是所有小朋友
2023-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