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小学职能部门的设置看德育教育

工作报告 |

时间:

2021-10-05 10:17:39

|

【摘 要】德育教育是中小学教育的根本,必须引起广大教育者的重视。中小学校管理要以教育目标和科学规律出发,合理、规范设置职能部门,调整工作职责,明确责任分工,充分体现现代化教育“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核心思想,实现义务教育的科学发展。

【关键词】德育;教育;学校管理

作为中小学校的一名教育工作者,笔者多年来一直有一个困惑,而且体会越来越深刻,随之而来也就有了一些思考和感悟。为什么学校的管理部门之间总有许多工作交叉?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应该怎么处理和应对呢?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思考,笔者觉得应该从学校的管理上进行思考。

一、从中小学职能部门的职责层面看

一般的中小学都设置有负责教学管理的教导处或称教务科,有负责学生管理的学生处或称德育科,有负责后勤管理的总务处或总务科,有负责教育科研的教研室。表面上看,只是称呼上的差异,实则有功能上的区别。笔者主要从学生管理和教学管理两个部门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

首先,普通中小学在规模上有大小之分。规模越大职能划分越细,职能部门职责应该很明晰。具有一定规模的中学在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上部门是独立的。规模小的初中和所有小学这一职能部门无法分割,一般统称为教导处。

其次,普通中小学在行政划分上有职级区分。具有一定规模的中学的学生管理部门一般称为学生科、学生处或德育科,教学管理部门一般称为教务科或教导处。

综合以上两点来看,中学的学生管理部门应该称作学生科或德育科,叫学生处明显不妥。规模小的初中和所有小学的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虽然是合署办公,具有教学管理和学生指导双重职责,但从行政职能角度考虑称为教导处也嫌不妥,似乎称作教务室更合理些。正因如此,中学的总务部门应称作总务科,其它职能部门也只能称作某某科或某某室才合适。不能为了好听、好看,或约定俗成而不讲规矩,随意称呼而造成视听上的混淆。

二、从中小学部门设置的性质意义上看

我国现行的中小学都设置有教学管理、学生教育管理、总务后勤管理、教学科研管理等职责部门,但各省、各地的叫法却不尽相同。因此,也造成了思想上的混淆和行动上的不统一。甚至出现学校内部管理上的混乱和工作上的交叉,导致许多工作推诿和效率低下。

中学的教务科从工作职责和管理性质上来说,应侧重教师安排和教学管理,这样更有利于教师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升,而且避免了与学生教育管理部门的工作交叉。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应该叫教务科是最合适不过的。学生科从工作职责和管理性质上来说,应侧重学生的德育管理、思想教育和活动安排及指导。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学生教育管理部门应该叫德育科最合适。这样,表面上看只是叫法的不同,但是性质却有差异。

三、从中小学职能部门的工作实践上看

从中小学职能部门的工作实践来看,职能部门的正确命名更有利于工作的开展。教务科负责教师的课时安排、课时调整、考务工作、教师业务档案、学籍管理、学生档案和教学服务性工作,至于总务科等职能部门的准确命名的实际意义在此不作赘述。接下来,我们探讨一下学生科改称德育科的实质性和实践意义。

第一,学生科改称德育科的根本性依据。经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学生处或称学生工作部(处)概念,是负责普通本科學生招生、就业、教育管理、资助、军训、国防教育、社区管理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职能部门。从德育的概念上看,德育分广义和狭义。广义概念是指所有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狭义的德育是指针对学生群体的道德教育与培养,是指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的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品德的活动。

第二,学生科改称德育科的科学性依据。德育科职责包括:指导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德育、宣传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和学生预防违法犯罪等工作;指导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反邪教防范控制、宣传教育和教育转化等工作;协同有关部门抓好学校的综合治理、社区教育和家庭教育;负责学校德育队伍的培训和指导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指导学校的团队工作。

第三,学生科改称德育科的政策性依据。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德育的任务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爱国的,具有社会公德的、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确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并不断提高学生的觉悟,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

第四,学生科改称德育科的规律性依据。德育是教育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努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专门人才。中小学阶段是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德育教育符合这个阶段学生的发展规律及心理特征。从未成年人犯罪率可知,许多的家长、教师忽略了德育的培养,使学生在身心即将成熟的最佳施教年龄段,过早地品味到了生命的苦涩,甚至身陷囹圄。学生在自身承受着失足痛苦的同时,给家人、社会造成了极大的伤害。由此可见,青少年德育教育的好坏,不仅关系到个体的未来成长,更是间接影响到整个民族素质的高低,乃至国家整体文明的优劣和续断。德育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在阶级社会中有鲜明的阶级性,符合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的要求。历代的统治阶级为培养忠于自己的人才,德育始终居于首要的地位。社会主义学校德育的意义和任务是实施共产主义,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符合时代与社会的发展需要。在应试教育的压制下,家庭、学校教育几乎清一色地重才智而轻德育,以至于无数人感慨当今的青少年是垮掉的一代,是不堪重任的一代。而德与才的关系论断早在北宋时期司马光就曾给出了最为精辟的论断: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我国现阶段中小学德育目标是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陶冶道德信念,锻炼道德意志,培养道德行为习惯。

第五,学生科改称德育科充分体现了“育人为本”思想。“育人为本”是教育的生命和灵魂,是教育的本质要求和价值诉求。“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实施教育的主导思想。“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铸魂”。从中都可以得出,德育在学校教育上的重要性。学生科或学生处的叫法,注重的是学生的管理,具有一定意义上的强制性约束力。而德育科的叫法主要强调了学生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展现了高尚品德的形成过程,体现了德育的人文关怀和教育者的长者情怀,注重了受教育者的人格尊严,突出了中小学教育的“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思想。

因此,中小学校管理要以教育目标和科学规律出发,顺应教育改革大方向,从规范职能部门名称、调整工作职责、明确责任分工、协调工作机制做起,充分体现新时代社会主义“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思想,实现义务教育的科学发展、高效发展。

延伸阅读
**同志自**年**月任中共**县纪委副书记以来,认真学习和全面贯彻党各项方针政策以优良扎实作风带头
2023-05-29
为强化巡察成果运用,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根据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巡察工作条例和中
2023-05-28
我参加北京大学现代公共管理高级研修班的学习已经圆满结业。这是一次层次高、投入大、时间长、内容全面系统
2023-05-24
纪委重点工作完成情况汇报  年初以来,在上级纪委和校党委领导下,校纪委、监察专员办公室坚持以习近平新
2023-05-23
公司纪委委员学习******纪委六次全会精神心得体会******在******纪委六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立意高远、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是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基本遵循,是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2023-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