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博物院收藏的克力士剑

工作计划 |

时间:

2021-08-21 10:44:27

|


打开文本图片集

海上丝路遗物克力士剑,是传统马来文化圈的一种古兵器,其造型独特、工艺特殊,被称作世界三大名刃之一。克力士剑的铸造工艺可能与我国东周时期的铸剑文化有关。满者伯夷王朝时期,克力士剑的铸造和应用达到全盛,这种盛况在我国明代的西洋三书中都有记载。近现代克力士剑的铸造虽衰落,但是其历史与文化方面的价值却在不断光大。

在内蒙古博物院藏品中,有一把充满异域特征的带鞘短剑,翻阅周纬先生所著的((亚洲古兵器图说》,可确认其系曾流行于东南亚马来文化圈的克力士剑,乃世界三大名刃之一。

来自海上丝绸之路的克力士剑,为何会历经百年、跨越万里出现在草原丝绸之路重镇呼和浩特,其中又有怎样的传奇经历抑或动人故事,如今这些都难以考证了。

这把克力士剑带鞘总长50厘米,其中剑通长48.5厘米、剑身长36.5厘米、柄长11厘米,剑鞘通长41.3厘米。剑身由陨铁锻制而成,表面布满泉石花纹;剑柄为木质,雕刻成头向前屈、后披长卷发的神像状;木质剑鞘,外附黄铜套,铜套边缘錾刻卷草纹。根据剑身及柄部特征,推测可能铸造于15世纪。

克力士剑又称作格里斯剑、马来短剑等,英文拼写作kris或keriS,是主要使用于马来群岛及马来半岛上的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莱、菲律宾南部、泰国南部等传统马来文化圈的一种古兵器。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苏门答腊岛、巴厘岛等诸岛尤其盛行,其中以爪哇的克力士剑最具代表性,内蒙古博物院收藏的这把就是爪哇克力士剑。

爪哇克力士剑从外观看具有七大特征:一是整体不对称,主要表现在宽阔的刃尾、弯曲的剑柄和膨大的鞘首处;二是整体较短小,类似匕首,通长多在30~50厘米;三是剑身有直形和波形两种,其上散布各种回旋花纹,这种花纹在马来语中称作“帕莫”,起初专指陨铁及其所制剑身上的花纹,后也泛指含有陨铁及其他金属的合金所产生的花纹;四是用于固定剑柄的剑舌很细(早期剑身和剑柄铸为一体的除外),这一特征可能与其是被用作刺击的短兵器有关;五是剑格不明显,似刃尾的延续,一端平钝一端尖锐;六是弯曲的剑柄多为木制,握持方法与手枪相似,早期受印度教的影响,多雕刻成神像模样,后因伊斯兰教传入,形象趋于模糊;七是剑鞘呈T形,大都由硬木制成,其外常包有錾刻花、鸟或兽等图案的金、银、铜质鞘套。

其他地区流行的克力士剑与爪哇地区出产的整体相似,局部有所区别。如苏门答腊就有一种被称作“江邦”的克力士剑,剑体窄长,柄多用雕刻精致的兽角或象牙制成,主要用于战争或执行斩刑。巴厘岛的克力士剑与爪哇的相似,但略长些,通长在50~60厘米。

被称作“帕莫”的花纹是评价克力士剑价值的三要素(形状、历史、花纹)之一。这种花纹的获得与铸剑原料以及铸剑工艺有关。早期制作克力士剑的原料都是陨铁(一种铁镍合金矿石),经过多次折叠锻制成剑体后,用酸液腐蚀处理时,富铁相会变黑色,富镍相会变银色,最终剑体会呈现出黑底银色花纹,即“帕莫”纹。因为陨铁是“天外来客”,在过去被视为神物,用其来制作克力士剑,就天然赋予了克力士剑神秘性,并进一步演绎出诸多关于克力士剑有灵性、有魔力的神话传说。但由于陨铁数量稀少,十分珍贵,以其为原材料所制作的克力士剑名贵至极,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所以渐有以人工冶炼铁代替陨铁。用冶炼铁制作克力士剑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用冶炼铁片与陨铁片多次折叠锻打而成,另一种是用不同产地的富含镍元素的冶炼铁以反复折叠方式锻合。这两种形式锻造的克力士剑经过处理也能呈现出“帕莫”纹,但不如陨铁的丰富美丽,在神秘性方面也大打折扣。

关于克力士剑的起源,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源于越南北部东山文化,另~种是中国吴越铸剑文化南传的结果。这两种看似不同的观点,如经合理推测,还是具有相当同一性的。

东山文化是战国至汉代分布于越南义静省以北至中越边境这一广大区域内的~种青铜时代晚期至铁器时代的考古学文化,它与中国西南地区的滇文化关系密切,并与我国岭南文化、楚文化、吴越文化等也有联系。而早在春秋时期,吴越地区就以铸剑精良闻名于世,在《吴越春秋-阖闻内传》第四及《越绝书·越绝外传记·宝剑》第十三中还明确记载当时能锻造出布满龟纹、漫理、高山、流水等纹样的铁剑。1965年湖北江陵望山一号楚墓出土的越王勾践剑,更是以实物证明了吴越铸剑技术之精湛,工艺之华美。后因战国时期社会动荡以及秦汉时期对越南北部地区统治的巩固,不少中原地区民众移民迁居中南半岛,先进的铸剑工艺也随其渐次向中南半岛、马来群岛地区传播。

随着历史的推进,到满者伯夷王国时期,克力士剑的制作和应用进入了全盛时期。满者伯夷王国在13世纪末建立于爪哇岛东部,到14世纪下半叶,占有印度尼西亚的大部分地区,至15世纪末覆灭。有关满者伯夷王国居民使用克力士剑的情形,在郑和下西洋时还被随船使臣看到,并记录于明代西洋三书《西洋番国志》《瀛涯胜览》和《星槎胜览》中,只是当时克力士剑被称作“卜(不)剌头”。如《西洋番国志》爪哇国篇中记载“国人之性,专以强梁竞其胜负。但是男子随身皆有刀一把,仅长1尺有余,刻木作套,装护其刃,贴肉插于腰间。怒欲剌人随手举执,凶恶可惧。其刀名卜刺头,俱以兔儿雪花镔铁为之,两刃尖利之甚,短靶用木作人形鬼面,细巧堪爱。”《瀛涯胜览》爪哇国篇载“国王之扮……插一、两把短刀在腰,名不剌头。……男子腰插不刺头一把,三岁小儿至百岁老人,贫富贵贱俱有此刀,皆以兔毫雪花上等镔铁为之。其柄用金或犀角、象牙雕刻人形鬼面之状,制极细巧。……国无鞭笞之刑,事无大小,即用细藤背缚两手,拥行数步,即将不刺头刀于罪人腰眼或软肋一二刺,即死。”《星槎胜览》爪哇国篇载“民俗好凶强,但生子一岁则置刀于背,名日不剌头。以金银象牙雕刻为靶,凡男子自幼至老,贫富皆有,插于腰间,若有争论,不通骂詈,即拔刀刺之,强者为胜。”这些记载都向我们详细说明了克力士剑在满者伯夷王国时期的流行程度以及外形特征、使用方式、佩戴方法等重要历史信息。

18世纪,荷兰殖民者在占领爪哇的过程中亲身领略了这种外形奇特、锻造精良的犀利短剑,极为震惊。为收藏和研究克力士剑,他们以各种巧取豪夺的手段广泛搜罗,因而现今荷兰不少博物馆都有克力士剑的收藏。同时,为防止殖民地人民反抗,还禁止当地人佩戴克力士剑,这又导致铸剑家的渐少、铸剑工艺的渐失。

如今,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传统克力士剑流行区,虽仍有人制作克力士剑,但已很少见到真正用古法锻造的克力士剑了。

时代在进步,克力士剑作为武器的用途已经成为过去,但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传说、高度的艺术性,以及在礼仪习俗和作为英雄主义象征等文化方面的价值却在不断地被发扬光大。如马来西亚,其国徽上就有五把并排的克力士剑,用以象征该国的行政区划;在联邦大道旁还矗立有一座克力士剑纪念碑,象征权利和勇气。2005年,在印度尼西亚政府和社会团体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更是将克力士剑认定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责编 杨柳

延伸阅读
【摘要】当前企业界和管理理论界对团队概念都热情高涨,热衷于探讨团队建设的要义,希图在团队建设和运作方
2022-02-19
摘要:幕末变局中,倒幕派发起王政复古,实现了权力革命,强化皇权的同时,又对其限制,以一君万民构造冻结
2022-02-10
印象中,他总是戴着一副黑框眼镜,一身利落整洁的运动装包裹着高大挺拔的身躯,颈间挂着一只小巧的银哨指挥
2021-10-26
摘要:随着医改的深入推进,浙江省属公立医院在资产与财务管理方面出现了诸如财务监管人员派驻制度、资产清
2021-10-26
乡长、副乡长的选票分别为红黄两种颜色。相对于红选票来说,黄选票属于早熟品種——结果先出来。但江春雁却
2021-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