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年的高椅窨子屋下的耕读传家

范文大全 |

时间:

2021-08-08 09:55:37

|


打开文本图片集

被称为古商城洪江“后花园”的高椅,并不是洪江的下辖村落,而是新中国第一大将粟裕的故乡会同的一个古村镇。在区域地图上,高椅被标注在巫水(沅水主要支流)中下游位置,在会同县城东北,离城48公里。

从洪江带着晨露和雨滴的叫卖声中跑出来,一头撞进山水田园和侗苗村寨勾勒的乡村画卷里,经过重峦叠嶂,沿巫水之滨的乡际公路来到一个叫鲁冲的三岔路口,看到写有“明清古村高椅”的牌子,箭头直指一条水泥公路。竹林中,山脚下,江水边,散落的村庄显得宁静而安详,掩映在山水和绿色之中的各式建筑则映现出一种乡土中国所特有的和谐色彩。

转过又一道弯,在半山腰的一棵古樟树下车子停了下来。我们站在路边向下张望,只见山下一弯碧水,市貌井然,一个整齐的白墙黛瓦马头墙的村落赫然在目。三面环山的地势,果真形如一把太师椅,高椅古村犹如修行的古朴道人紧紧地依偎在太师椅上和一江清流的臂弯里。

5代人,6次搬迁,终落高椅

在过去的岁月里,高椅靠江流河道打通了与外界的连接,随着巫水航运的衰落,高椅也是越来越隐秘。在古文献记载中,高椅所临巫水,被称为“雄溪”,是沅水中上游五条主要支流之一(雄、满、酉、舞、辰),古名“五溪”。在更久远的年代,高椅是名副其实的“五溪腹地”。

高椅今天的大姓为“杨”。按村里惟一的导游杨跃文的说法,在高椅村2200多口人中,有85%的男人都姓杨,女人姓氏复杂一点,因为“有很多是嫁过来的”。高椅村的杨姓,身份记载为侗族。但人类学家追根溯源,认为他们“并不属于真正的侗族”。村中有清代、民国留下的族谱,均称高椅杨氏为“南宋诰封威远侯杨再思后裔”,这是当时赫赫有名的“杨家将”家族的一支。高椅曾为“武陵蛮”南部,其土著应为侗族,住周围山上(今仍保存石榴寨、上坪寨等地名及一些破砖、烂瓦)。

据记载,杨氏祖先从江西吉安迁来,在找到高椅这个地方之前,曾“用了整整124年,5代人的时光,先后搬迁了6处居地”,最后“相地择居,卜云其吉,落诞于此”,并将原来“渡轮田”的地名改为“高椅”。此后,高椅杨氏兴盛起来,不断发展,就有分支迁徙出去。南京的下关乌衣乡巷,也称杨家巷,他们的祖籍便是高椅。杨跃文告诉我,他接待过一群四川来的杨姓游客,自称祖先也是从高椅出去的。

一棵千年的香樟,是最好的观景台,也是初识高椅的第一扇窗户。你会看到,五个山头呈梅花状把一大片密不透风的古民居紧紧地抱在怀里,一条小河弯成了大半个圆,河水清幽,似在向你娓娓讲述什么是风水,什么是旺族。

窨子屋构筑的一朵梅花

高椅,是一本书脊泛黄而脱线的老书,每翻开一页,都是百年孤独的老屋。那些青砖、白墙和黛瓦,那些窗花、壁画和石刻,仿佛都在述说着一个个古老的故事。也许你感觉就像是一场梦游,这里是你不堪尘世羁绊而渴望回归的世外桃源,满眼所及的皆是新鲜或陌生,却又在每一个细节中感到熟悉和亲切。置身其中的你,会感觉是在与时光静静对坐,有一种久违的淡定和恬适。

从整体来看,高椅古村的先辈们将优美的生态环境和富有哲理的规划布局融合在一起。古村以五通庙为中心,每栋建筑坐北朝南,外表相似,呈梅花状分布排列,巷道与封闭式庭院呈八卦阵式,将村落分为五个自然村庄。五通庙是花蒂,大塘是花蕊,五个村子就是五枚花瓣。从明洪武十三年至清光绪七年,高椅先民500年间陆续建造了窨子屋400多栋,至今保存完好的有104栋,总建筑面积近两万平方米。是湖南省迄今发现的规模较大、保存较完整的明清时期古民建筑村落,被专家誉为“民俗博物馆”。

高椅各时期的建筑体现着当时的特点,但基本格局一致:片石砌1米左右基脚,大厚青砖砌8米到10米高的封火墙(马头墙),高耸威武的墙顶,盖以黑瓦,檐边粉刷白石灰,绘有花鸟山水人物,檐牙高翘。铁桶一般的四面高墙,方方正正围成“一颗印”,湘黔赣边地都称“窨子屋”。防风防火防盗,数百年来,高椅村尚没有一家失火殃及四邻的先例。形如堡垒,固若金汤。大门不大,开在侧面。门口没有石狮、石鼓一类的饰物,显示房主朴实内敛,不事张扬的个性。

比起洪江的窨子屋,高椅的少了许多霸气。院中有院,门中有门,院院相通,户户相连。家家鸡犬之声相闻,炒菜香气隔墙四溢。在弯弯拐拐的石阶小巷穿行,更令人想不到的是,有的路竟然从人家院子的老屋里通过,而且屋里还住着人。几百年的风雨侵蚀,使青石板上长满了青苔。

堂屋门前很多挂有木匾,大都被岁月剥蚀严重,有的已辨不出颜色。进得屋来,地面一律是用石灰、桐油、瓷粉混合筑就的“三合泥”,这样的地面平整光亮而不滑,凉爽而不潮湿。 门窗、格栅、栏杆多有精美雕饰,不少庭院、堂屋前悬挂匾额,照壁多绘壁画,屋内明清家具随时可见。就是一个五层的台阶,高椅人也要建得一级比一级宽,一步比一步高,意谓步步高升。

村中保存了很多那个年代建宅的铭砖——“乾隆三十四年”、“咸丰三年秋月吉日”、“道光元年”、“道光十年”随处可见。铭砖大都镶在高处,因为由小片石砌成的墙基一般高于60公分,最高至2米。据称,高椅地境“年相对湿度在80%左右,且有3个多月的梅雨季节”,高墙基可以“避雨、避潮,防腐朽”。我们无意当中转悠到了一处被四周房屋夹裹着的四方小楼,下面砖石结构,村人告诉我们,这就是“高椅第一楼”。在村人的指引下,找到了大门的左侧地基上的铭砖,上面赫然刻着“靖州绥宁县提调官主薄郝煜,司吏杨华,总甲吴再贵,人夫刘仲仁,匠人李原富,洪武十三年造”等字样。这正是高椅村杨姓先民建造的第一栋窨子屋。

村中有老人告诉我,过去的高椅村,可以说到处都是“文化”,一家有几副对联、几块匾牌。文化大革命中不知烧了多少!现在剩下的,只不过是劫后余灰。近两年城里人又蜂拥而至,对这些表面黑糊糊下面金灿灿的东西瞠目结舌,人们便从谷仓下、猪栏上翻了一些,倒腾出来。即使原来从常德水路运回铺设地面和巷道的青石板,也在1958年大跃进修洪绥铁路时,大量被撬去修隧道。铁路终未修成,石板也废弃了。更遗憾的是,1257年南宋末建造的道教神庙、“梅花蒂”五通庙也于1980年被拆。此前,组成五瓣梅花的“老屋街”、“坎脚”和“大屋巷”、“田段”、“上下寨”等建筑群也有部分毁坏,有两处花瓣已经基本尽失当年风貌。

现在,村口有一个池塘荷花盛开,既是一个天然的污水净化池,又是梅花的“花蕊”。如今,荷塘“花蕊”犹在,旁边的一个祠堂,连同家庙,却在20世纪80年代初即已被拆,拆下来的石雕随便摆在路边,成为大家纳凉的天然坐凳。抹去上边的灰尘,雕刻依然精美,似乎能感受到古村精灵残存的气息。

尽管如此,面对古村,一种厚重、深邃、幽静之感已然心头。它如一坛陈年的老酒,依然散发着更加醇厚诱人的芳香。

红黑鱼塘、月光楼、防盗缸

在村中古建中,让村人引以为自豪的有那么几处:红黑鱼塘、月光楼与防盗缸。而其中的水系处理更是令人赞叹。就在我们进入一条狭窄通幽的小巷左转右转之后,突然豁然开朗,原来到了两个对称分布着的水塘边。它们位于高一村大屋建筑群中心位置,一条石板小径隔为左右,左塘喂养观赏鱼,称红鱼塘;右塘喂养食用鱼,称黑鱼塘。周围以木栏杆连接六幢住宅,这就是古村闻名的“红黑鱼塘”了。近200年来,除了“供人观赏、纳凉”,还“提供就近消防用水”,“两池塘还与村内的排水系统相通,是村落排水系统的一个蓄水池”,它跟村中央“最后起沉淀去污作用”的大塘,又都蕴藏着“一片水世界,群龙栖息地”的风水理念,体现了古代乡土聚落所达到的那种“山水平衡”、“天人合一”的惊人智慧。

而另一处“月光大院”却给我们展示了中外合璧的建筑景观。这是一处修建于清同治年间,有“欧式”拱窗痕迹的宅院,位于高二村。其主院因火灾毁于光绪二十年。村中已经80岁的杨振刚老人说,宅子的主人杨宏澍,是民国初年走南闯北采购药材的医师,在上海、北京那样的大地方看过西方建筑,回来想改,老族长们不接受,最后互相妥协,就改了一个旁楼“月光楼”。 如今,这幢中西结合的月光楼,呈现出独特韵味——侧面高大的封火墙上,有当年的绣楼,年轻、羞涩的姑娘曾从那里抛下绣球,而绣楼下是欧式拱窗,窗下是通往洪江的青石古驿道。在湘西深山古村里能看到如此遥远的过去,有着这样的中外建筑文化的融合,不得不让人领略和回味着高椅古村曾经的辉煌之余又感叹不已。

在“月光楼”的墙上,我突然发现有一条鲜明的墨痕,写着“公元1996年六月初二上午12点洪水水位线,银记”。据村人讲,这是一位叫杨运银的老人在1996年记下的。1996年夏天,那场洪水曾经淹过了红黑鱼塘,直到住宅的阁楼。

防盗缸则是村民留下的一处为了防盗而设计的装置。防盗监听缸所在的住宅是明早期建筑,原房主是当地首富之一。为防盗窃,在其厨房里埋有一口缸,缸口直径60厘米,深55厘米,缸口与地面持平,平时盖上木板,并有一碗橱遮掩,不易被人发现,需用时取掉木盖板,可监听到50米外的脚步声。据专家考证,这还是我国发现的最早的监听装置。

耕读传家,杨家史诗

背靠和左右扶手的高矮相宜的三座山,让高椅拥有了一把太师椅,稳稳地坐了数百年;村前的一弯江水,则如牛轭,让古村顺风顺水,生机无限。太师椅,用于读书;牛轭,意在耕田。我们仅仅从山水外观上,就看到了这700年古村耕读文化的灵魂。当年杨姓先民百余年的苦苦寻觅,始定高椅这融山水之美,达天人合一之境的地方落户,自有其慧眼和玄妙之处的,那就是适于耕读。

我们走村串巷,却很少遇见年轻人,他们大多外出打工了。与老人交谈,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这个近600户的村庄,自古以来没有商店铺号,没有工场作坊,基本上没有商业气息,有的只是浓郁的耕田读书的“耕读文化”氛围。“清白堂”、“醉月楼”曾是文人学士聚会及娱乐的场所,自古有着浓郁的耕读文化氛围,学馆、祠堂、凉亭、土地庙等公共建筑保留至今。高椅的每栋屋子都是一本无言的书,寄托着古人的价值观念与人生憧憬。

在高椅穿梭,古风清韵到处流淌。几乎家家照壁上方都有色彩斑斓的绘画,或大禽猛兽,或松菊梅兰,可以看出当时的主人是武将还是文人或者农家。房屋建筑式样优美多姿,大都饰以壁画、墙头画,门窗都是隔扇花式样,花纹各异,或龙腾、或凤舞、或花鸟、或人物,技艺精湛,现仍保存有很多的丹青墨宝、石雕、石碑、镌刻等艺术品。

在耕读传家的小小的高椅村寨曾经有过五座学堂。“清白堂”便是其中的一座。我们在“月光楼”的后面与它不期而遇。只是普普通通的两层楼房,一个老人和一个儿童在底层的堂屋玩耍。老人说,清嘉庆年间,屋主贡生杨盛文把它改为学堂,3年后,3个儿子都考取功名,当时的湖广教谕赐“名魁三楚”的匾额以彰教风;再过3年,杨盛文的3个侄儿子又同时进学,得了“美尽东南”的匾额。于是村子里的学童都被送来读书,先后有154人考取功名。湖广学政又赠“百年树人”的匾额。清代一叫杨秉章的人为此写了一首诗“清清白白一书堂,多士藏修国有光。朝夕功夫何处下,唐诗晋字汉文章。”

书香的浸润使高椅人的生活变得雅致起来。至今村里还保存有曾经供文人吟诗作赋的“醉月楼”。它本来是当地文人饮酒赋诗的场所,到了清代末年,受当时妇女解放思潮的影响,其主人主动将其改造成为一所女学馆。“醉月楼”建筑细节中(屋檐下的三条石柱)所隐喻的“出人头地”和“步步高升”之寓意,更是让人感受到一股浓浓的儒家文化氛围。

村里有一处“景点”叫“入木三分”。说的是大财主四老爷家,阶前土墙驳落,可四老爷当年的洞房窗户上那副自撰联还清晰地印在窗格上。“堂前珠履三千客,房内金钗十二行”。奇特的是,这副对联当时是先写在红纸上,然后才贴到窗户上的。经过200年的风蚀之后,纸张早已烟消云散,可14个黑色的楷体字却随着墨汁渗透到木头里去了,字迹依然清晰可见,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入木三分”。

在高椅人的闲淡生活中,有两样是雷打不动的:四月初八要吃黑米饭,九月二十八演傩堂戏。黑米饭是用一种叫满坡香的树叶榨汁去煮糯米,煮熟就变成了黑米饭。四月初八这一天,一定要做黑米饭,备办酒肉,将出嫁的姑娘请回来做客。这习俗后面是一个杨九妹救杨八哥的传奇故事。而九月二十八的傩堂戏在高椅流传已有两百多年了,起源于驱邪酬神、消灾纳福的原始歌舞,有“戏剧活化石”之称。由于时间不对,我们无缘得见这两件事,是件憾事,也是为我们下一次的到来潜藏了缘由。

TIPS

交通:坐火车或汽车到湖南怀化,在怀化汽车南站乘直达班车到洪江,再转乘高椅的班车,行程约半个小时。或是在怀化汽车西站乘直达班车到会同,在高椅站下车。

住宿:会同县城有不少宾馆住宿,好住不贵。或是居住高椅农家旅馆或侗寨木楼,欣赏民族歌舞表演,品尝侗族农家饭菜,体验侗家生活。

美食:当地小吃以侗族饮食最具特色,以辛香酸辣和腌制、熏制及腊食闻名。特色菜有糯米冲泡的黑饭、黄牛熏制的干牛肉、农家土鸡、坛子菜、干笋等。

延伸阅读
护士实习鉴定表自我鉴定范文  护士实习,你的收获是满满的,可是却不知道护士实习鉴定表内容怎么写呢?那
2023-06-19
个人德能绩勤自我鉴定范文3篇  自我鉴定主要是对自己的政治思想、工作业务、学习生活等方面情况进行评价
2023-06-19
银行柜员工作2021自我鉴定3篇  自我鉴定是个人在一个阶段的自我总结,自我鉴定可以提升对发现问题的
2023-06-19
2021医学生大三个人自我鉴定3篇  正常来说,自我鉴定也是总结的一种,自我鉴定可以使我们更有效率,
2023-06-18
部队驾驶员的自我鉴定范文3篇  汽车驾驶员的职业是非常危险的工作,一点都马虎不得!所以一定要经常对自
2023-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