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学习素材,拓宽思维深度

工作报告 |

时间:

2021-07-29 09:41:19

|

一、利用生活性素材,激发学习兴趣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中明确指出,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由于二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学习经验以生活经验为主,我们应该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将要探究的问题和学习目标植入其中,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借助已有经验探究新知。

【片段1】

师:(课件展示表明小明离家时间和到校时间的钟表)同学们,请仔细观察小明离家的时间和到校的时间,钟表分别显示的是多少?

生:离家的时间是7时30分,到校时间是7时45分。

【片段2】

(课件展示微视频中的连环画——“冬天的早晨”)连环画的四个画面隐含了四个时间点。

师:结合堆雪人的故事情节来认识几个时间。这几幅图分别对应什么时间点?

生:6∶30;6∶45;7∶35;7∶55。

【片段3】

師:(课件展示“乐于助人的芳芳”一组连环画,其中包括六个时间点)在“乐于助人的芳芳”这组连环画中有六个电子表,如果把这些时间画在钟面上该怎么画呢?老师将这些时间的时针保留下来,把分针藏起来了,请同学们在作业纸上快速画出这些时间分针所在的位置。(学生在作业单上“画”时间)

师:请同桌交换作业,大家拿起笔,一起来判断标的时间对不对,同时纠正自己的错误。

【片段4】

师:其实生活中有很多与时间有关的事,请看视频,如火车票、机场大屏幕、高铁票、公交车站牌等。(课件播放两个视频画面,一个是早上7时的早间新闻,一个是晚上7时的新闻联播)

师:这两个钟面上显示的时间是几时?

生:7时。

师:这两个7时一样吗?请同学们课后去思考。

钱老师在教学中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使认识时间情境化、生活化。将学生们上学、乘车、看电视等生活素材,通过连环画的形式,变静为动,改变了传统教学的枯燥乏味,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片段3”通过小动物们堆雪人的故事,将认识时间情境化,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让学生感受到时间是有“先后顺序”的。又如,课堂结尾时直接呈现了时间在生活中的运用,很好地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的数学思想。同时,抛出问题“这两个7时一样吗”,让学生们带着问题下课,为后续学习“24时计时法”埋下伏笔。

二、利用对比性素材,拓宽思维深度

课标指出,在课程资源开发中,生成性资源是教学的重要素材,合理利用生成性资源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要正确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而生成性资源更是暴露学生学情的关键,往往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教师可以将生成性资源以对比的形式呈现,作为学生学习的素材,让学生利用对比性学材进行分析、思考。它不仅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探究需求,还能把探究引向深入,打开学生的思维之门。

【对比1】认识4时多

师:(老师出示截图)为什么都是4时多?

生:因为分针还没有转到一圈,所以还是4时多。

师:从4时整开始,分针从12还没有走到一圈,所以还是4时多。

【对比2】7∶45和8∶45

师:为什么到校时间不是8时45分,而是7时45分?

生:8时45分的时针应该快到9了……

(出示7∶45和8∶45的钟面)

师:看看这两个钟面表示的时间有什么区别?

生:7时45分时时针快到8了,8时45分时时针快到9了。

师:大家看时间的时候可要看仔细了,既要看时针还要看分针。

【对比3】7∶55和8∶55

(在“冬天的早晨”情境中,对于最后一个时间7∶55,学生有了分歧,有学生说是7时55分,有学生说是8时55分,这时老师出示了7∶55和8∶55两个时间的钟面。)

师:这两幅钟表图片,分别表示几时几分?

生:7时55分和8时55分。

师:这两个钟面有什么区别?

生:7时55分时针离8很近很近,8时55分时针离9很近很近。

师:很好,你把这个钟面看透了。

……

(再次出示两个易出错时间点10∶45和9∶55)

师:这两幅钟表图片,又分别表示几时几分呢?

生:10时45分和9时55分。

师:谁能告诉老师,你是怎么判断出来的?同桌商量商量。

钱老师在课堂中关注了教学中的生成性资源,预设了学生在认知中可能产生的错误资源,让学生充分暴露自己的错误,然后再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将三组钟面图采用对比的形式呈现,让学生整体感知、对比观察、思考讨论,扩展了学生感知的面,拉长了学生感知的过程。如在“对比1” 中,钟面上的指针从4:10到4:45扫过的痕迹,由动态到静态的呈现,让学生清楚看到时针、分针的运动方向,便于学生在比较中发现规律,掌握读时间的方法,明白读出一个时间,应由时针、分针共同确定。在“对比2”和“对比3”中,钱老师为了突破教学难点,让学生充分暴露自己的错误,然后再利用这一错误资源让学生在“是几时几分,不是几时几分”的对比材料中拓宽思维的深度,强化自我概括与判断推理,充分发挥迁移内化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利用情境性素材,渗透思想道德教育

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提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课标明确提出,数学教学必须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善于挖掘教学内容的教育价值;要在教学实践中善于用本标准的理念分析各种现象,恰当地进行养成教育。而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在教学中,教师们可以利用丰富的学习素材,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真正将德育渗透其中。

【情境1】老鼠的梦想

(展示微视频中的连环画——“老鼠的梦想”)

师:当小老鼠偷东西的时候,墙上的钟表已经记录下了它们犯罪的时间,我们看看分别是哪些时间。(根据故事发生的先后顺序逐个认识时间:4∶00;

5∶30;5∶40;7∶25)

师:这是几时?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是4时的?

……

师:堵嘴的时候是几时呢?

生:5时40分。

师:你怎么知道是5时40分的?

师:时针过了5还没到6就是5时多,多多少呢?再看分针,从12开始,一直转到8就表示分针走了40个小格,也就是40分,所以是5时40分。

……

师:为什么老鼠把公鸡的嘴堵住了,太阳还会出来呢?

生:因为只要到了早上太阳就会出来;因为时间是不会停止的……

【情境2】感受1分钟有多长

师:1分钟有多长呢?

生:60秒。

师:60秒又是多长呢?光说感受不到,下面我们观看两个视频,请大家感受一下1分钟到底有多长。什么时候停止就表示1分钟时间到了。

(播放微视频1:天安门阅兵仪式;微视频2:广告倒计时,并从10秒倒计时数到1)

【情境3】做好事的小明

(根据故事发生的先后情节,学生在抢答中完成对时间的巩固练习)

(出示第一個画面)

师:这是几时?

生:11时,11时55分,12时55分(学生意见

分歧)。

师:到底是几时?如果分针向后再走5个小格是几时呢?

……

钱老师在知识教学中,利用不同的情境,巧妙穿插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让学生知道生活中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小学生。在“情境1”中,钱老师追问“为什么把公鸡的嘴堵住了,太阳还会出来呢”,是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在“情境2”中,学生既感受到了军人的威武,祖国的强大,又感受到了时光不会倒流,要珍惜时间。在“情境3”中,通过故事情节的呈现,不留痕迹达成了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助人为乐,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钱老师通过素材情境化把教书与育人有机结合,潜移默化地渗透了“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

学习素材是学生获得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解决数学问题的基本载体,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经历学习过程、提高思维参与度、体验数学价值的重要资源。钱老师在这一节课中选择了有意义的学习素材,利用生活中的原型,呈现了不同的情境,在“简约而不简单”的学习素材中,在不断地追问中,拓宽了学生思维的深度,让教学站在了整个学习体系的高度,延伸了学生终身发展的长度,真正实现了钱老师的学科宣言:找寻儿童数学,打造“动感课堂”。

(作者单位:重庆两江新区竹林实验学校)

责任编辑:肖佳晓

xiaojx@zgjszz.cn

延伸阅读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公安民警培训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公安民警培训心得体会目录第一篇:公安民警教育
2023-06-21
党员集中培训学习个人心得体会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生活水平,紧紧围绕社会
2023-06-19
党课培训心得体会3000字范文  作为一名党员是需要进行党课培训的,那么对于本次的党课培训会有怎样的
2023-06-19
教练培训协议范本甲方:乙方:根据员工与企业共同生存、共同发展的理念,现就甲方对乙方进行教练培训的相关
2023-06-16
人力资源培训心得体会3篇  当我们受到启发,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可以记录在心得体会中,这
2023-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