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创新性,突出作品的创造性特征

工作报告 |

时间:

2021-07-29 09:57:52

|

《第十一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指南》明确指出,本届活动的主题是“探索与创新”,“鼓励广大中小学生结合学习与实践活动及生活实际,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设计、创作电脑作品,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里,探索指的是过程,是参赛作品必须经过作者本人实践、由作者本人创作的,因此,必须通过学生的实践来突出其主体参与性。创新则涉及的范围很广,指的是无论作品的选题、内容、应用技术和表现方式,都应有所创新。指导教师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帮助学生通过选题与内容的创意、表现手法和技术应用的创新来体现这种创新性。要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应当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把握创意的特征,增强作品的创新性

在电脑作品创作过程中,创意更多地体现在对选题与内容的选择与确定方面。在评选过程中,评委们常常会因为好的作品而眼前一亮。原因无非是:第一,选题好,结构合理,表现内容有创新;第二,技术运用巧妙,表现方式有创新。怎样才能使学生的作品具有创新性?首先要了解和把握创意的特点,指导学生增强作品的创新性。

创意就是创新性的见解和意境。对于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而言,创意更多的是指对原有认识的挖掘和深化,或者在某种认识的基础上产生新的认识和见解。

例如:有位学生对《乌鸦喝水》这个人们耳熟能详的寓言故事进一步挖掘,编制了动画《乌鸦喝水终结版》。这个作品在表现完“聪明的乌鸦用小石子提升了水位,正准备喝水”的故事后,又延伸了故事情节:忽然,水瓶边上那棵即将旱死的树上,落下来了一根枯死的树枝,一片片枯黄的树叶也缓缓落下。看到这些,乌鸦的眼泪一滴滴地掉进了瓶子。它一脚踢翻了瓶子,将救命水洒在了树下。乌鸦倒下了,小树却得救了。作者通过改编,赋予寓言故事以新的内涵,表达了作者对乌鸦牺牲精神的赞美,向人们发出了爱护环境、保护大自然的呼唤。

再如,网页作品《人生和弦》的作者,通过和弦生活、和弦旋律、和弦健康、和弦心情与和弦自我五个板块,展示了人与音乐的亲密关系,以独特的方式阐述了音乐对人生的作用:生活离不开音乐,人的一生会有各式各样的音乐伴随度过。通过浏览这个网页作品,人们能够深深地感受到:优美的音乐能鼓舞人的信心,激发人们对人生理想的渴望;优美的音乐能安抚创伤,激发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优美的音乐能激发人们对人生的感悟与思考。这是一种很深的意境,能通过网页将其表现出来,对中学生来说是难能可贵的。

二、创意源于生活与知识的积累

对同样的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与看法。能突破常规,创造出新的意境、表达出独到的见解,就是有创意。

创意不是空穴来风,是以一定的生活经验与知识积累为基础的。在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中,指导教师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要引导学生从自身的生活、学习经历中发现具有新内涵的选题,并深入挖掘,创造出具有创新价值的优秀作品。

连环画是中小学生非常喜欢的读物。在看连环画的过程中,有的学生学到了历史知识,有的学到了科学知识,有的学到了文学知识,还有学生学到了军事知识……而江西临川二中的一名中学生却在踏遍了当地所有书店之后,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中国居然还没有一部完整的连环画史。我能不能……于是,“在父母责怪与老师的鼓励之间,在迷人的足球赛事与繁杂的研究之间,在多次几乎放弃之后”,她终于创作出了网页作品《中国连环画史》。从作者自述的创作历程我们不难看出,她之所以能够产生创作的愿望,绝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对连环画长期爱好、欣赏、研究与积累的结果。

我很欣赏一位小学生做的网页作品《一张纸网页》。因为通过这个作品,作者展示了一个小学四年级学生从“节约5000张纸、2000张贺卡就是保护一棵3米高的大树”的计算中得到启示,到建立“一张纸小队”在全国九个城市开展节约用纸的活动,到开通独立网站——红领巾环保网(),成为小小网站CEO的经历。由于有了这样丰富的实践经历,作者才能够以小见大,诠释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的深刻内涵,才能创作出获得评委们一致好评的优秀作品。

三、创意源于对生活的敏锐观察、思考与联想

有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只是奠定了创意的基础。一个好的创意是在对生活敏锐观察、思考、联想后形成的。

有一幅小学生创作的电脑绘画作品《大脚印小脚印》颇耐人寻味,画面上只有爸爸妈妈领着小朋友过马路后,在马路上留下的几行脚印。其中的大脚印直行穿过马路;小脚印则绕到人行横道上走过马路。这幅作品尽管看起来幼稚,却在表现“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这个主题的同时,毫不隐讳地表达出“爸爸妈妈要给孩子做出表率”的主题。而后者,恰是这幅作品的创意所在。作者是在认真观察、思考、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大脚印和小脚印的不同轨迹,加以联想与延伸,使得这幅作品的主题提升了高度。

“在花儿飘香的季节……‘差生’,这个名词从杂草丛中冒了出来。它的存在像‘魔杖’一般,让多少心灵暗无天日,多少童真烟消云散……何谓‘差生’?人们眼中的‘差生’又是怎样的?谁给某类学生这个带贬义的称呼?”这些问题使一位初中学生开始了对“差生”的关注。其中,一个个鲜活的“小故事”深深地吸引着他、感动着他、激励着他。于是,他通过电子报刊作品《别叫我“差生”》,把同学们的心声喊了出来,呼吁更多人了解“差生”、关注“差生”、关爱“差生”、帮助“差生”。

如果没有对“差生”的关注和观察,没有对产生“差生”现象的思考,没有对这些“差生”发自内心的关注和关爱,他能够创作出这个作品吗?

四、在平凡中捕捉灵感,在司空见惯中寻求新意

在艺术创作中,创意是创新思维的核心要素。与创造性思维一样,创意也具有“顿悟性”——在你毫无准备的瞬间突然出现,又在你毫无准备的瞬间忽然消失,这就是灵感。要使我们的作品具有创新性,就必须善于在平凡的生活中捕捉灵感,在司空见惯中寻求创意。

我们生活在平凡的社会中,中小学生遇到的多是司空见惯的事物。在这些司空见惯的事物中,总会有一些现象一闪而过。对这些现象的感觉、认识或思想,就是灵感。想让我们的作品具有创新性,就必须善于捕捉这种稍纵即逝的灵感。

一位中学生在学校的辩论大赛中获得“最佳辩手”后,回想起了小学教师与自己“举起你的右手”的约定。于是,抓住了奖杯给他带来的灵感,制作了动画《举起你的右手》。

在科技馆参观,一位学生知道了曾在20世纪初被称为“科技发明”的塑料袋,竟在百年后,却因不可降解和大量消耗石油而成为环保杀手,被国际环保组织评为人类历史上“最糟糕的发明”。这次参观激发了他的灵感,由此他创作了动画《环保“袋”回家》。在这个动画作品中,作者运用虚拟现实技术,通过场景式演绎,再现了从近代到现代不同时期颇具中国特色的街道场景、人物形象和生活情境,介绍了中国百年来的社会发展和包装袋的变迁。

灵感随时会在平凡的生活中、在司空见惯的事物中产生,关键看我们能不能抓住灵感,使这个稍纵即逝的灵感变成构思、变成画面、变成作品。

抓住灵感,千万不要让它从我们的脑子里滑走、从我们的手心中溜掉!

(作者单位:北京教育网络和信息中心)

延伸阅读
学生会任职发言稿  我还将与学生会宣传部联手在全校范围内举办一些读书、读报活动、知识竞赛等,以次推动
2023-06-20
关于早退学生检讨书3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犯错误以后,我们要通过写检讨书来悔过,请注意要带着改错
2023-06-20
责任当担学生演讲稿  对国担当,对家人孝心的担当就是对自我担当的升华。担当是一次心灵的充电,是一次精
2023-06-19
新生竞选学生会干部自荐信  我会通过不定期抽查、监督及表扬、批评来抓量化分数,我会通过开展班级先进管
2023-06-19
军训学生个人总结  感激在军训当中的点点滴滴,感激教官的耐心指导,感激老师这几天的陪伴,这段军训经历
2023-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