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犹太文学中的创伤记忆

文秘知识 |

时间:

2021-07-06 10:17:25

|

摘 要:犹太民族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流浪史,是一部遭受隔离、驱逐与屠杀的历史,美国犹太作家或是根据真实的历史事件,或是以此为题材对历史进行重构,在作品中反映了犹太民族的苦难。在他们的作品中,在美国犹太作家的意识或潜意识中,民族灭亡的恐惧始终存在。

关键词:美国 犹太文学 创伤

犹太民族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流浪史,是一部遭受隔离、驱逐与屠杀的历史,美国犹太作家或是根据真实的历史事件,或是以此为题材对历史进行重构,在作品中反映了犹太民族的苦难。在他们的作品中,在美国犹太作家的意识或潜意识中,民族灭亡的恐惧始终存在。

一、犹太人的流浪悲歌

在美国纽约自由女神像的底座,刻着一首名为《新巨人》的诗,作者是美国犹太女诗人爱玛·拉匝鲁斯。这首诗的主旨是支持那些在俄国大迫害时期受压迫的犹太人,向那些疲惫不堪、穷困潦倒,为呼吸自由空气而来的拥挤的人们展开热烈的臂膀。爱玛诗歌艺术高超,她的另一首诗《在新港犹太教堂里》表达了犹太人在美国流浪的途中死亡的悲苦。在诗中,爱玛用了“长明灯”、“墓碑上的祷文”等意象,象征了犹太民族的灭亡,只是剩下一束不死的光辉。爱玛在诗中认为犹太人的命运就是流浪,他们注定是孤独的,不过她还是坚信美国是犹太人的应许之地,犹太人可以在这片土地上坚守他们的民族信仰。爱玛创作的戏剧《死亡舞蹈》写了在14世纪欧洲黑死病期间,基督教对犹太人的迫害。没有感染黑死病的犹太人被认为是疾病的始作俑者及故意传播者,遭到残酷的杀戮。爱玛用诗歌和戏剧诉说犹太人的苦难,与反犹主义作斗争,表达了对美国犹太移民的同情。

表现犹太人集体悲伤的著名诗人雅各·格莱特斯坦有一首著名的诗,题目是《1919》。在诗中描写了美国正在进行一次声势浩大的运动,要把外来的所有民族的文化统统压碎,抛进大熔炉之中。犹太人在千百年的流浪之中一直被认为是多余的人,是低等的、邪恶的。这首诗表达了美国社会试图把整个犹太民族同化掉,抹去犹太人的民族特性,犹太人陷入无处藏身的尴尬处境。

二、犹太人遭受屠杀的苦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对犹太人的大屠杀是最令犹太人恐惧和痛苦的事件,在犹太人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伤痕。然而在美国,从二战开始一直到70年代中期,犹太人所遭受的屠杀面临着被美国化的问题。所谓美国化一方面是指将大屠杀归为人道主义灾难,没有专门强调被屠杀的是犹太人,另一方面将被屠杀的犹太人神圣化,忽略了具体的现实中的犹太人的灾难。在当时,包括许多犹太人在内的美国人保持了沉默。在二战之后的美国犹太人正全力奔向美国的主流社会,不愿意被视为受害者,不愿意被社会边缘化,不愿意被视为另类,他们怕激怒在美国的反犹主义者而威胁到自己的生存。许多的美国作家也不愿意强调自己的犹太身份,他们更愿意称自己为美国人,而不是犹太人。

被称为“寻根”作家的迈耶·莱文写了非法进入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所面临的各种困苦,并据此写成了小说《我父亲的房子》。这部小说讲述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纳粹制造了惨绝人寰的犹太人大屠杀事件以及犹太人寻找归宿并回归巴勒斯坦的故事。迈耶·莱文还介绍引进了日记体小说《安妮·弗兰克的日记》。这部小说最初于1947年在荷兰出版,后来在莱文的努力下于1952年在美国出版发行。其主要讲述了一位名叫安妮·弗兰克的犹太小姑娘躲藏在朋友家中以逃避德国纳粹的屠杀,与保护她的朋友产生了真挚的感情,但最终被搜捕并被杀害在纳粹集中营的故事。后来这部小说被改编成话剧及电影,许多中学生被要求阅读这部小说,成为美国学生了解纳粹屠杀犹太人的教科书。

辛西娅·奥克兹是一位愿意坦陈自己犹太身份的女作家,其短篇小说《围巾》反映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当中犹太人所遭受到的迫害。这篇小说情节结构简单,但是以小见大,表明了母性的伟大、人的求生本能及纳粹分子的罪恶。小说的背景是纳粹集中营,母亲罗莎用围巾包裹着只有一岁多的小女儿玛格达,被纳粹士兵押送与大批的犹太难民一起走向死亡。母亲饥寒交迫,乳房干瘪,没有乳汁来喂养自己的孩子。与罗莎同行的还有一个十四五岁的小女孩斯特拉,她十分妒忌玛格达,最后斯特拉夺走了围巾,小玛格达则悲惨地死去了。当玛格达掉到地上死去后,母亲出于求生的本能既没有扑过去,也没有发出任何的哀嚎,因为她扑过去纳粹军人就会开枪。母亲只能把围巾死死地堵住自己的嘴巴,把悲痛压在自己的心里。在纳粹死亡的威胁之下,特斯拉的善良,母亲的母性之爱都被极度的扭曲。

诺贝尔奖获得者辛格1935年就离开了波兰移民美国,没有经历过大屠杀,但他长期在纽约与大屠杀的幸存者生活在一起,获得了大量与大屠杀有关的创作素材。辛格认为大屠杀是全欧洲人的浩劫,不过他并没有直接去描写大屠杀事件本身,小说应该表现的是个体而非群体。辛格更关注大屠杀给人们造成的巨大的心灵创伤、大屠杀使人们产生的恐惧意识以及对大屠杀受难者的追思和怀念。《格雷的撒旦》是辛格创作的第一步意第绪语的小说,1955年出版英文版,引起批评界的重视。这部小说讲述了17世纪60年代发生在波兰犹太社区的故事。1648年,哥萨克战败而迁怒犹太人,屠杀波兰和乌克兰25万犹太人,焚毁大量犹太社区。幸存的犹太人被迫改信基督教,拒绝改信基督教的幸存者则又惨遭杀害。犹太社区生灵涂炭,身心遭受重创,等待着他们的救世主弥赛亚的降临。哥萨克人活剥了男人的皮,谋杀了孩子,强奸了妇女,烧毁了房屋,把教堂当做马厩,在里面堆满了马粪,几乎把整个格雷镇抹去了。在这场大屠杀中,犹太人是无辜的牺牲品。然而,辛格借拉比阿什科纳兹之口说出是犹太人对上帝不忠才导致灾难的发生,幸存者是借助上帝的庇护,如果这些幸存者继续背离上帝,他们会继续遭受灾难。不久阿什科纳兹的话就应验了。经过努力,格雷镇恢复了些生气,然而阿什科纳兹的两个儿子推翻了自己的父亲,自己坐上了拉比的位子,并且和狂热分子勾结,群魔乱舞。恰巧也门的使节带来消息说萨巴泰·泽维就是弥赛亚,他将会到来。阿什科纳兹的两个儿子宣称要以罪孽拯救自己,迎接弥赛亚的降临。除了少数教徒没有参与外,大部分的格雷镇的犹太教眾开始竭尽全能去堕落腐败,他们换妻、乱伦、酗酒、奸污妇女,搞同性恋,甚至逼迫自己的妻子与马夫交媾,完全违背了上帝的律法,干尽坏事,并且他们相信每干一次坏事就使自己更加纯洁使自己的精神得到升华。可是在清醒的少部分人看来,这些狂热的教众已经与撒旦无异,他们正在自我毁灭。后来有消息说萨巴泰·泽维被掳,已经皈依了伊斯兰教,这才使格雷镇的犹太人清醒过来,忏悔自己的罪孽。辛格通过这部小说表达了外在的反犹势力会屠杀犹太人使犹太人灭亡,犹太人自己的狂热、离经叛道和背离上帝也会使自己遭受到灭顶之灾。

《莫凯斯家族》是辛格篇幅最长的一部小说,从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30年代末德国纳粹入侵波兰,讲述了莫凯斯家族四代人的命运。这部小说以犹太启蒙运动及反犹势力对犹太人的驱逐屠杀为背景而展开。东欧犹太启蒙运动开始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这场运动广泛传播欧洲的世俗和文化知识,反对将文化的学习局限在对《塔木德》的学习,反对正统教派的拉比教育,以图加快犹太民族的解放进程。这场运动在年轻人中间广泛传播,崇尚理性,反对哈西德教派的狂热,反对塔木德学派,反对蒙昧主义和盲信主义。年轻人开始远离教堂,追求西欧启蒙运动的社会价值观念,同时也开始追求浪漫主义和享乐主义。犹太的老一辈的传统势力和年轻人为代表的新生势力出现分裂,犹太的家庭和犹太社会也由于价值观的分裂而导致解体。与此同时,反犹势力疯狂迫害屠杀犹太人。1881年3月1日,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暗杀。亚历山大三世上台后颁布反犹法令。按照该法令规定,提高对俄国犹太人的征收税款,犹太人的活动范围、从事职业及接受的教育也受到严格限制。1882年,沙皇政府颁布五月法令,将犹太人从农村驱逐,抢夺其赖以生存的土地。1891年,沙皇政府再次颁布法令,将犹太人从莫斯科等城市驱逐出去,疯狂迫害犹太人。从1903年到1906年,犹太人遭到血腥屠杀的事件不断发生。在东欧的波兰、德国等国家的犹太人同样遭到压迫和凌辱,德国纳粹的势力不断膨胀,严重威胁到了犹太人的生存。

在《莫凯斯家族》这部小说一开始,波兰八十多岁的犹太富翁迈舒拉姆·莫凯斯第三次结婚,展示出了犹太社会及家庭的分裂与解体。迈舒拉姆是波兰华沙的大富翁,报纸上经常刊登他的照片,他的企业为他赚取了巨额的金钱。迈舒拉姆家族具有犹太家庭的典型特征,父亲是整个大家族的纽带,在整个家族中有至高无上的地位。然而这个家族表面上财富显赫,知名于当地,然而家族内部早已支离破碎,分崩离析。迈舒拉姆活着的时候,整个家族还能維持表面上的荣光,然而迈舒拉姆婚后不久就去世了,他的那些贪婪、无能、乖戾的儿女们不去考虑如何才能使家业发扬光大,他们把目光瞄准了父亲留下来的遗产,互相猜忌,明争暗斗,相互抢夺,家族陷入一片混乱,他们家的管家考佩尔则趁乱窃取了大量的财产。莫凯斯家族的第三代更不去理会家族的产业,人心无法统一。他们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试图脱离传统,拼命丢弃民族性的东西,然而传统的势力竭尽全力维持传统的秩序。结果是年轻人的梦想破碎,一切归于虚无,传统在浩浩荡荡的现代性潮流中也渐行渐远。迈舒拉姆的孙女玛莎追求浪漫的自由恋爱,冲破阻力与一个信仰天主教的波兰军官结婚,并且脱离犹太教改信天主教。可是玛莎婚后生活并不幸福,她理想的爱情并未到来,家中充满了丈夫的谩骂和诅咒,最后玛莎不堪受辱绝望自杀。在莫凯斯家族中,还有许多家庭解体的故事。迈舒拉姆的儿子纽尼对待自己的妻子像对待瘟疫一样唯恐避之而不及,最后与妻子离婚;迈舒拉姆的女儿利厄背叛了自己忠诚的丈夫,与管家考佩尔私奔前往美国;迈舒拉姆的女婿艾布拉姆·夏皮罗对自己的妻子不忠,在家外面找了许多情人,最后在情人的楼下突然死亡;奸诈的考佩尔背叛了自己的妻子和四个孩子,将他们抛弃,占有了主人的女儿,偷窃了主人的大量的财富,坏事做尽,完全违背了犹太教的传统律法。

在《莫凯斯家族》中,阿萨是饱受精神创伤的年轻人的典型代表。阿萨从小生活在偏远的小镇上,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他努力摆脱传统的犹太传统的束缚,努力学习世俗知识而为传统的犹太社会所反对。阿萨只好背井离乡来到华沙寻找自己的生活。迈舒拉姆的孙女哈达萨从小被母亲送到一所现代的非犹太的学校接受教育,学习现代世界的知识,受到新思潮的影响,思想十分现代。面对与虔诚的哈西德派教徒费舍尔的包办婚姻,她力图拒绝与反抗。在举办婚礼的前夕,哈达萨与阿萨私奔,前往瑞士。可是他们却在奥地利边境被捕并投往监狱。哈达萨获释后被强行遣返回家,感觉失去了个人的尊严和生活的激情。阿萨浪漫的爱情破裂,心如死灰,最后与迈舒拉姆的继女阿迪尔结婚并有了孩子。哈达萨最后也在传统势力的重压之下被迫与费舍尔结婚,戴上了传统犹太已婚妇女的假发。阿萨与哈达萨各自的婚姻都是迫于无奈的,从一开始就是注定没有好的结果的。阿萨与哈达萨在一起偷情,背叛着各自的家庭。最具讽刺意味的是在赎罪日这一神圣的日子他们两个通过疯狂的性爱进行着自己的堕落与反抗。辛格以令人震撼的笔触写出了年轻人背叛犹太教后的荒唐行为,同时也暴露出了传统的犹太宗教对年轻新潮思想的压迫而产生的后果。阿萨与哈达萨的行为是令人痛心的,又是令人同情的。最终阿萨与哈达萨还是与各自的家庭分离,两个人实现多年的愿望,结婚并有了自己的孩子。可是这场来之不易的婚姻最终还是以悲剧收场。婚后不久阿萨又爱上了另一个女人,哈达萨遭到无情的遗弃,只好带着自己的孩子与母亲生活在一起。对于这场失败的婚姻,哈达萨认为是由于阿萨缺乏信仰造成的,她认为阿萨什么都不信,不信上帝,不信人类,不信也不知道什么是爱,只知道肉体的冲动。阿萨抛弃了传统的信仰,可又没有找到让他可以信任的东西,最后背负了满身的创痛。小说结尾,德国纳粹的战机与炮火弥漫在波兰上空,莫凯斯家族面临着被屠戮的结局。

辛格通过这一部小说展示出了犹太家庭和社会的衰落与分裂。年轻人面对现实,希望过上新的生活,可是现实总是给予无情的打击,再加上战争的临近,年轻的犹太人被时代和命运所操控而无能为力,最终只能被毁灭。通过这部小说,辛格展示出了其对犹太人的痛心和无望。犹太人背离传统,败坏律法,打断了维系整个犹太民族得以存在的纽带。在破坏犹太传统的同时却又没有建设,接受新思想的影响,只学会了浪漫与冲动,没有为自己的生存与信仰打下新的根基,犹太社会、犹太民族的衰亡是必然的。辛格即对纳粹反犹主义进行了痛斥,也反思了犹太社会自己解体的原因,给予了批判。面对德国纳粹等反犹势力的疯狂驱逐与屠戮,死亡是犹太人面临的必然结局。

三、遭受驱逐与灭亡的无奈

1982年,马拉默德出版了他的最后一篇长篇小说《上帝的恩赐》。在二战结束前,美国在日本投放了原子弹,马拉默德深感恐惧。他说:“像许多人一样,我现在也有一种毁灭的感觉。”这部小说反映出了马拉默德的犹太伦理道德观和世界观,向这个世界发出警示,自相残杀最终会致使人类的灭亡。这部小说主要讲述整个世界在一场核战争当中遭到毁灭,犹太古生物学家科恩由于在海底进行实验躲过一劫,成为唯一活着的人类。科恩与一只白猿、六只狒狒、一只大猩猩和六只黑猩猩在一个小荒岛活了下来。科恩给这些动物们讲述人类的知识,并且用犹太道德伦理价值观来教导它们。黑猩猩布兹曾被科恩所救,非常感谢科恩,但在信仰方面布兹与科恩有着严重的分歧。因为原先抚养训练布兹的是一个德国基督教徒,布兹接受的是基督教的教义。最后布兹联合其他黑猩猩谋反,屠杀无辜的狒狒,杀死科恩的孩子,最后把科恩也处死了。马拉默德采用象征主义的手法,表明反犹主义者一向是以自我为中心,对于所谓的陌生人也即犹太人,会毫不犹豫地屠杀。不管犹太人如何努力,包括教化、抚养非犹太人,或是与非犹太人通婚等等,到头来都是徒劳的。反犹主义者永远都不会改变自己的屠杀本性,犹太人面临的是灭亡。

菲利普·罗斯的《艾利,狂热者》是一部反映美国犹太移民遭遇被同化的当地犹太人所驱逐的短篇小说。这篇小说反映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幸存者在美国社会所遭遇到的问题。在这部小说中,非犹太人并未出现,处于缺席状态,二战中未被屠杀的幸存者面临的是已经早在美国落脚生根的犹太人的反对。这篇小说的主要人物艾利是一名律师,住在纽约郊区一个名叫伍顿屯的地方,这个地方住着许多富有的非犹太人,后来许多的犹太人也来到这儿居住。为了使自己能够被接受,搬到这儿来的犹太人都十分克制自己,不讲民族语言,不穿民族服装,不举行极端民族仪式,不去刺激住在这儿的非犹太人。但是后来一个名叫列奥的幸存者搬了进来,建立了一所正统犹太学堂,讲授《塔木德》。学堂的老师都穿着黑色的礼服,戴着镶边的黑色礼帽。这些行为惹恼了那些已经被同化的犹太人,他们委任艾利作为代表,要求列奥停办学堂。虽然这些早先搬过来的犹太人都清楚地知道纳粹给这些幸存者所造成的灾难,但为了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维持他们安稳的生活,他们不去谴责纳粹分子,而是把矛头对准了依然坚持犹太传统的同胞。艾利对这些幸存者的驱逐实际上是继续着纳粹分子所做的事情,即剥夺这些犹太幸存者最后的能表明自己身份的东西。菲利普·罗斯通过这篇小说反映了那些已经融入美国社会的犹太人对坚守犹太传统的犹太幸存者的驱逐,这些幸存者提醒着他们的民族文化身份,对坚守传统的幸存者的驱逐反映出他们害怕自己也被划入犹太幸存者的行列去的恐惧心理。

四、结语

美国犹太民族的创伤既包括身体方面的创伤,也包括心灵方面的创伤。犹太民族经历了两千年的流浪,灾难时刻降临,心灵备受蹂躏,创伤更是如影随形,无处不在。美国犹太文学总共有300余年的历史,伴随着美国这个国家的成长而成长。犹太民族的苦难及对苦难的思考是美国犹太作家着重表现的主题,直面苦难、反抗孤独、治愈创伤使得美国犹太文学具有普世的價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 Irving Howe (ed.),Jewish-American Stories,Introduction[M].New York:Penguin,1977.

[2] Helen Benedict,“Bernard Malamud:Morals and Surprises,”Antioch Review,1983.

[3] 丁玫.艾·巴·辛格创伤书写[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

[4] 李贵荣.创伤叙事[M].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

[5] 乔国强.美国犹太文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6] 乔国强.批评家笔下的辛格[J].当代外国文学,2005(4).

[7] 宋全成.欧洲犹太移民潮与以色列国家的移民问题[J].文史哲,2003(2).

[8] 林庆新.创伤叙事与“不及物写作”[J].国外文学,2005(7).

延伸阅读
共青团是初高中时期需要进入的团组织,将会伴随我们很多年,工作范文网整理了共青团入团申请书范文,工作范
2023-06-21
学校食堂经营调研报告模板  调研报告不同于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是因为发生了某件事(如案件、事故、灾情)
2023-06-20
开展党员谈心活动是做好先教活动第二阶段的重要一环,我们必须从思想上重视。这里是工作范文网为大家整理的
2023-06-20
网络学习心得体会模板锦集3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
2023-06-20
2021宿管个人工作计划模板  时间过得太快,让人猝不及防,我们又有了新的工作,一定有不少可以计划的
2023-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