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课堂与环境教育

文秘知识 |

时间:

2021-07-04 01:39:48

|

[摘   要]环境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社会性的问题,关系人类的生存与未来,关乎国家发展与社会民生。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也是生物课堂的重要任务。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形成和掌握有关环境保护的基本观念和基本常识,同时彰显“生物圈是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这一根本观点。

[关键词]环境教育;初中生物;环境问题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26-0092-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正面临严峻挑战,诸如触目惊心的环境污染、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以及由此引发的自然灾害等,无时无刻不在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并强调:  “生态环境破坏和污染不仅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且对人民群众健康的影响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民生问题,必须下大气力解決好。”这就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基本宗旨,指明了实践路径。作为一线生物教师,在生物课堂中渗透环境教育,让学生了解环境破坏的现状以及造成的危害,从而树立关心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

初中生物教材非常注重构建突出人与生物圈的知识体系。课程的许多内容凸显生物与生物圈和人类的关系,传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强调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的精神。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自觉地渗透环境教育,让学生在学习知识、掌握知识的同时,自觉培养保护环境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形成保护环境的能力和方法。

首先,让学生形成“热爱生物,热爱自然环境”的基本观念。

初中生物教材七年级上册开篇“致同学们”的内容,是激发学生生物学习兴趣的一把钥匙,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应融入环境教育,让学生感性地了解各种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以及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及自然万物的神奇,从而初步形成“热爱生物,热爱自然环境”的基本观念。

其次,彰显“生物圈是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这一根本观点。

关爱生物、关注生态,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养;保护生物,保护生态,是现代公民的基本行为准则;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良性发展,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教学中,教师应纠正 “人类是地球的主宰”的错误观念,培养学生保护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为了培养这种意识,笔者在新教材第一单元《生物与生物圈》的教学中,通过多媒体展示地球太空图片,让学生直观感知大千世界的光怪陆离、美妙神奇:蓝色的是海洋,是孕育万物之母;绿色的是森林,是无数动植物繁衍生息的乐园……在这样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里,我们人类只是万物之一而不是万物之主,千百年来,在这里生活和繁衍,才创造了属于人类的家园,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热爱他,保护他呢?!

最后,让学生掌握“地球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唯一的家园”的基本常识。

人类一直在探索宇宙,但是直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发现第二个地球,这样“地球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唯一的家园”就成了一个基本的常识,但是回归常识常常是那么遥不可及抑或悬而未决。生物教材上 “生物圈Ⅱ号”的图片和相关资料让学生认识到,地球对于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唯一性。事实告诉人们,我们还无法到地球以外的地方生活,善待地球,倍加珍惜和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虽不至于迫在眉睫但已刻不容缓。对此,教师应让学生形成“生物与环境是一个整体”的认识,知道地球生物圈的不可替代性。在学生有了这些基本的认识和常识后,教师应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采用不同的方式,渗透环境教育。具体要求有:

1.培养学生做一个环保小卫士

以七年级下册水俣病和废旧电池对环境的影响为例,让学生明白“保护环境”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每一个人应该有的生活习惯。从自己身边的一些小事做起,如不乱扔果皮、包装袋,不随意丢弃废旧电池,节约用水,等等,并且能够用自己的行动告诉身边的亲朋好友环境污染的危害性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争做环保小卫士。

2.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现实责任感和历史担当精神

从人类发展史的角度看,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是历史性的。我国长江、黄河中上游乱砍滥伐造成的水土流失,野生动物绝灭,还有科尔沁草原的沙漠化,引入水葫芦造成过量生长,等等。这些由于乱砍滥伐、过度放牧、掠夺性开发、乱捕滥猎、不适当引种引发的生态危机,都是过去几百年来历史性形成的。历史上,虽发生过环境灾难,但并没有危及地球生态系统和造成整个生物圈的不可逆的改变,原因在于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原生性和原始性。近现代以来,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产生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如大量排放工业废气、污水、固体废弃物;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和生态平衡,影响生物圈。水体污染、大气污染、海洋污染、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这些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最致命的是生物的多样性在大幅度锐减。通过生物课堂教学,教师要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现实紧迫性和历史责任感,同时知道自然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类过分注重自身眼前利益,不加节制地掠夺,必将造成不可挽回的环境问题,人类也必然自食恶果。

3.使学生成为喜欢动物、保护动物的现代小公民

生物课堂教学中涉及很多动物学的内容,教师可就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思考,培养学生喜欢动物、保护动物的现代小公民。比如在学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之后,提问学生:“在你的身边有没有随便捕杀小动物的现象?”学生回答的可能只是他们熟悉的事情,如捕麻雀、掏鸟窝之类。在学生交流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展示不法分子贩卖野生动物的图片。通过拓展,开阔学生视野,给学生以感性认识;再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形成理性认识:野生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爱护动物就是爱护我们自己;残害动物、虐杀动物的行为是违法的;为了获取经济利益,捕杀贩卖野生动物,会造成许多濒危动物灭绝,同时给生态平衡造成无法弥补的破坏。

4.培养学生绿色、低碳、健康的生活方式

在教学植物学有关内容时,对于植物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学生容易理解,也能养成自觉爱护一草一木的习惯。因此,在教学中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绿色、低碳、健康的生活方式。教师可联系教材内容,以支付宝蚂蚁森林为例,给学生讲解绿色、低碳、健康的生活理念以及日常生活中习惯的养成,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终身受益的生活方式。教育学生,守护一抹绿,就是守护自身的健康。

5.使学生成为环保践行者和环保宣传员

通过生物课堂实践,结合课外实践活动,比如调查、考察、实验等,让学生成为环保的践行者,再通过一些与环境有关的纪念日开展一系列保护环境的主题教育活动,让每个学生有机会做环保宣传员。每年“植树节”组织学生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在“爱鸟周”开展以爱鸟为主题的摄影图片展览;在“世界无烟日”这一天,让学生做关于“身边的烟民”的调查;在每年的“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期间,安排学生设计黑板报、手抄报进行环保宣传。这样,学生就会对环境保护不断有新的认识,同时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能力。

总之,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学校教育是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教育,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也是生物教学内容的一部分,教师要探索其特殊性所在,一般而言,就是注重生物学本身的居于主要地位的教学要求,兼顾或者说渗透相关环境保护的教学内容,主次关系的处理一定要得当。

(责任编辑    黄春香)

延伸阅读
共青团是初高中时期需要进入的团组织,将会伴随我们很多年,工作范文网整理了共青团入团申请书范文,工作范
2023-06-21
学校食堂经营调研报告模板  调研报告不同于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是因为发生了某件事(如案件、事故、灾情)
2023-06-20
开展党员谈心活动是做好先教活动第二阶段的重要一环,我们必须从思想上重视。这里是工作范文网为大家整理的
2023-06-20
网络学习心得体会模板锦集3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
2023-06-20
2021宿管个人工作计划模板  时间过得太快,让人猝不及防,我们又有了新的工作,一定有不少可以计划的
2023-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