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学校管理随想

合同范本 |

时间:

2021-10-12 09:45:02

|

新的义务教育课程实施已经两年了。课程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处于核心地位,课程的变革,应该是学校最重要的变革。两年来,这个变革给学校管理机制带来了什么冲击?给学校管理者带来了哪些思索?

造就一个选择的校园

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理念中,“面向全体学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强调,促进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满足每一位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最重要的价值取向。然而,具体到一个校园里,有什么办法可以使学校真正做到面向每一位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我想,造就一个选择的校园,让选择在“市场教育”中成为一只无形的手,可能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方。

让学生自主选层,走班上课。改革教学组织形式,打破大一统的班级授课制,在一些学科中实施以走班制为主要形式的分层次教学,让学生自主地选择不同的层次、不同的班级走班上课,这可能是使我们的教育有可能面向每一位学生的有效途径。我们的教育已经开始强调尊重学生不同的生活经验,允许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成长。而在传统的教学管理体制中,不一样的学生,在同一个班级里,学一样的内容,做一样的练习,考一样的试题,又怎么可能面向每一位学生?只有最大限度地尊重个体,才有可能真正面向全体,这样的道理已经很难在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下得以落实。笔者曾经在一所初中学校的三个年级六个学科进行了走班制的教改实验,我们高兴地看到,在自主选择的课堂里,学生身上充溢着自信心和责任感——有了选择才有了属于他自己的起点,有了选择才有了动力,有了选择也就有了责任。

对教师来说,学生的走班则带来现实的压力。在学生的选择面前,新型的师生关系开始形成,热爱学生,调整教学关系成为教师们自觉的课题.

破解“转班”难题。我们的不少家长常常慨叹:在一所学校里,转班为何比转学还难。毋庸讳言,在我们大部分学校里,到现在还格守着一个不变的规矩:“你可以转学,但不能转班。”为什么?一是怕教师难堪,班里的学生不时地转走,对教师是一个很大的刺激,可这个刺激可能给教师带来什么呢?带给他的应该是自我反思。我们有的教师为什么可以对学生那么横”,就是因为学生“逃不脱我的手心”.不要怕教师难堪,因为,难堪过后会蜕变出一个全新的教师。再说,你在乎教师的难堪,难道你就不在乎学生的难受?二是怕一旦“开禁”,学生纷纷转班,学校的正常秩序难以维持,再说,我们要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一有不适就转班,将来怎么适应社会?其实,这也无需担心,大量的事实已经证明,你尊重学生的选择,学生反而會理智地对待选择的机会,只要我们略加引导,学生远比我们想像的理智。给转班”开禁,带给我们的将是管理上全新的理念。

让每位学生都拥有自己的导师。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咨询制度将成为学校里一项重要的制度,导师制就是这项制度的一个重要保证。在这样的学校里,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在师生双向选择的前提下,带着数量不等的学生,像大学的老师带研究生一样,学生的开心和烦恼都随时可以与导师分享。谁来做学生的导师,每学期由学生自己选择、调换,有多少学生选择,将成为衡量导师业绩的重要根据。当然,如果没有多少学生选择的教师,对不起,在聘任中肯定会大大丢分。

辅导员要竞选。学校里当然也有行政班,但却没有像现在权力这么大的班主任,取代他的是没有多大权力的辅导员,班级活动的最终决定权全部交回到学生手里,辅导员只是参谋而已。谁做学生的班级辅导员,也是学生选择,当然,教师们也会像总统竟选那样,以选票论英雄,谁得票多谁当选。

在这个充满选择的校园里,可能不会像现在这样有我们校长和教师已经习惯了的井然有序,但却充满了孩子们喜欢的校园活力。提升教师素质,不再靠校会上的号召;评价教学优劣,也不是评委计算分数,一切在选择中都变得自然而有效。选择,成为“市场教育”中一只无形的手,呵护着孩子们的心灵,提升着教育的水平。

中层部门要“变脸”

为什么我们学校的中层部门会越来越多,说到底就是对上负责的机制使然。分工越来越细的中层部门,使上级主管部门和校长的工作变得方便,但对教师来说,多一个领导就多一个“婆婆”,多一个部门就多一分忙乱。教育最终靠的是教师,如果一个管理机制,不能让一线的教师心气平和地工作,这个管理肯定不是有效的管理。

事实上,管理层次太多、太乱,已经影响到似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实施,我们把综合的、面对活生生的人的教育“肢解”了。在教导处、德育处、科研处甚至体育卫生艺术处的“共同努力”下,班主任忙于应付来自各个部门的指令,学生变得越来越无所适从。

我们的德育处在直接管理、教育甚至他们都不认识的学生,这种教育和管理,说白了就是发现学生的“劣迹”,并把它记录在公告栏里,为班主任的批评火上浇油,为学校的处罚提供依据。在有些学校,德育处又叫学生处,可学生处偏偏不是学生的天地,反而是专门整治学生的“拘所”,而德育处的老师,又常常被同学们私下里称为“克格勃”。德育处也经常搞一些很大的场面,对学生进行这样那样的教育,他们往往过于相信说教的力量,其实,在新的课程目标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更应该走进课堂。

教导处是干什么的?检查教师的备课,编排、调整课表,组织考务,统计学生分数和教师成绩,如果还有时间,教务主任有时也听课,但大都是从研究教学方法的角度去听课,从课程的角度研究教育教学的太少了。在一些学校,甚至教学进度都可以由学科组决定,课程的管理、开发,就更没有人去思考。教导处早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事务处,教导主任则已经成了事务长。

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学校里,不应该再有总务处、校长办公室,更不会有德育处和体卫艺处,甚至连教务处也不要,取而代之的是专门研究学校中心工作的课程部。课程部将成为学校教育教学职能部门的主体,课程的管理、研究与开发是它首要的任务。怎么把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融为一体,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决定着一所学校能否富于个性、充满活力。

开发学生喜欢的课程,塑造学生热爱的校园,把学校变为孩子们向往的乐园,管理也许会变得不像我们认为的那样难。

如果有必要,可以再设一个资源部,靠它来开发校园里用途错位的资源。

开发用途错位的资源

首先,我们应该立足于建设一个没有仓库的学校。学校里不应该有库存起来的资源,应当把本来放在仓库的东西,全部变成教师和学生手中的服务于教育教学的资源,学校里保留下来的就是一个教育资源开发商。

这个资源开发商,大概就相当于现在一些学校的总务处和办公室,姑且就叫资源部吧。之所以起这样一个名字,并不是别出心裁或者标新立异,而是为了让大家转变观念,对资源部的职责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它就是来有效开发和利用学校各个方面资源的,把学校能够利用的资源全部用起来为教学、为学生服务。过去的办公室一般都管着一部或者几部校车,可这些车主要是用来干什么的?它更多的是用于教学、学生,还是用于别的?我们的总务处,只要把物资管好了,堵住了“跑、冒、滴、漏”,往往就被认定为红管家”。细想一下,这样的职能,与我们学校的中心工作实在是南辕北辙。

有了这个资源部,我们可以做好多事。把原本专门用来接待领导和外宾的接待室变成家长活动室,把不开会就大门紧闭的会议室变成教师评课室和教师阅览室。还有,我们投巨资开发的校园管理平台,到底首先应该属于谁?从过去的情况看,最早大家搞起来的是校长办公系统,再后来是教师备课系统,可始终就是没有学生的天地,这和我们不少学校贴在墙上的办学理想相去甚远。

其实,组建起的资源部第一步工作应该是拨乱反正。首先把原来规定学生不能去的禁区,变成学生可以随便去的场所,把校园里学生高不可攀的变成随手可及的,把图书馆变成学生的自修楼,甚至也可以设一些学生实验室。我们校舍建筑的结构并不合理,仪器室、准备室、实验室相对分离,学生进哪一间房子是有明确规定的,我们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动手实践的能力,这样的实验室的建筑结构又明显与之相悖。

资源部还应该开发教育者的时间,让校长和教师用于学生的时间最大化,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益。它应该调配学校的时间资源,以最大限度节约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时间。

资源部还应该研究学校资金的流向,核算各类开销的比例。用于学生的资金比例最大化,将成为资源部追求的目标。我们不能容忍的是,在一些学校里,为订一份学生报刊要斟酌再三,而招待客人却毫不犹豫地摆水果、上香烟。

需要说明的是,课程部也好,资源部也罢,它们都没有多大的权力,对教师都不能构成多大的制约,这也是为什么把“处”……“变脸”……为“部”的一个原因。

民主,从课堂开始

在课堂教学中,有一个不被大家留意却又不可小视的规矩,那就是上课发言的“举手”和“起立”。从小学到大学,这个看起来如此夭经地义、不容1疑的规矩,到底在我们的课堂上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举手”、“起立”才能发言,肯定有它的道理。這个道理从教师的角度出发,以有利于教师控制课堂教学的秩序,不至于轻易打乱课堂教学进程为核心。可是,站在今天的新课程理念下,你设置的关卡越多,越是在递减学生发言的动力。我们不是常常慨叹学生张不开口吗?为什么不给他们松绑呢?笔者曾经做过一次学生课堂发言情况的对比实验,结果发现,在同一学科、同一内容的教学中,要求学生举手才可以发言,与无需征得老师同意随便什么时候都可以发言,两相比较,后者的发言人次是前者的2.3倍。当然,让我们看重的不应该仅是发言的数量,而是发言的质量,这个质量不是看发言能不能招来听课者的喝彩,也不是看有没有几个学生表演得多么精彩,而是看它有没有真实地反映出了学生的思维水平,把一个个真实的学生暴露给课堂,使教学能够有一个实际意义的起点。

而现行的规矩,既保证了教师的中心地位,又有利于课堂教学的进程可以自始至终沿着教师预先设定的思路进行。它足可以使课堂教学不受学生思维的随意“干扰”,对学生的活动当理则理、当用则用,不当理不当用时,则完全可以置之不理,把教案上早就编好的剧情上演完了事。

一个小小的规矩,居然有如此之功效,难怪我们都不约而同地把这个“传家宝”保留了下来,又毫不迟疑地把它用在了新课程的教学中。

如果我们要创建一个民主的校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现课堂上真实的问题,就应该从改变这个不起眼的规矩开始。

评价——换方法,还是换思维?

在学校的管理中,我们没法回避的是评价。对学生的评价,对教师的评价,对课堂教学的评价……

我们改革了许多评价的方法,但万变不离其宗,我们并没有跳出传统的思维。单一、平面的思维方式,影响了我们评价的客观、多元。对一位教师的评价,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探索,但大都在学生考试成绩的分数、系数、百分数上做文章。其实,当我们把选择的权利交给学生的时候,评价不就寓于其中了吗?

我们也让学生评价老师,但问卷调查的量表,也就是好教师的标准,它是怎么产生的呢?说实话,这些标准常常是在校长室里产生的,而在校长的眼里,一位好的教师应该是怎样的,与学生眼里的好教师标准,两者相去甚远。我曾经为此作过一次对比调查,让一部分校长和一部分学生共同设计有关评价教师的问卷调查量表,结果发现,在他们看重的前五项指标中,有四项是不同的。既然老师是学生的老师,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把这个权利还给学生?

还有一个就是好课的标准。过去,我们评价一堂好课,常常注重的是课堂上教师为学生解决了多少问题,如果教师把课堂上提出的问题都解决了,我们说,这就是一堂好课。可是,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想一想,如果我们的学生走出课堂,踏上社会,脑袋里都没问题了,我们这个民族还怎么创新?

还有,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成为新的课程目标的一部分,可怎么完成这一目标?教育只能用情感塑造情感,用态度影响态度,没有教师良好的情感和态度,又哪儿有良好情感和态度的学生?又怎么使教师在校园里精神愉悦?又如何给教师创造精神家园?这些问题的解决,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变得现实而又迫切。评价一所理想的学校,还要看教师的情感、态度,这是我们过去没有想过但现在却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让产业意识进校园

时下,大家常常喜欢说,教育是一个产业。在有些同志的眼里,产业似乎仅仅是和收费联系在一起的。其实,我们更应该明白,产业是需要经营的,产业有一个重要的性质,就是市场、就是服务。怎么让市场的意识和服务的理念进校园?怎么让家长、学生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如果我们希望家长对学校的全面管理工作拥有发言权,就应该研究出一个机制,使教师能够在乎孩子们的需要,关注每一位孩子的成长。学校不仅应该有一个有发言权的家长委员会,更重要的是,应该在学校的各种委员会里和学校管理的各个环节,都有足够数量的家长参与,而且享有充分的权利。社区的参与,将是教育改革中一个崭新的课题。在阳光下办学,为纳税人教书,学校管理者将面临着新的挑战。

说了这么多,目标其实很简单,就是把我们的学校办成孩子们向往的乐园。

延伸阅读
小学劳动专题教育总结3篇  小学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抓好劳动教育,
2023-06-12
青年劳动主题演讲材料五篇  青春是花朵,仅有珍惜所拥有的人,才能用花瓣来铺呈未来之路,青春是乐音,仅
2023-06-07
热爱劳动演讲稿范文五篇  演讲是阐明事理或抒发情感,进行宣传鼓动的一种语言交际活动。演讲同时也是一种
2023-06-06
公司员工劳动合同简单范本  在公司的运营过程中,时常会把劳务服务外包给他人,我们可以通过劳务外包劳动
2023-05-29
20xx学生社会劳动实践总结4篇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促进大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加强和改善青年学生思想政
2023-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