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组织的区域自主创新系统分析

工作报告 |

时间:

2021-07-10 09:56:39

|

中图分类号:F273.2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区域自主创新是国家创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环节。区域自主创新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具有开放性、远离平衡态、非线性和涨落四大自组织形成条件,具有明显的自组织特性。本文以自组织理论为依据考察区域自主创新系统,可进一步了解区域自主创新系统的形成、发展、演化的内在机理、机制,以对提升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有所启示。

关键词:自组织 区域自主创新 远离平衡态 非线性

国家竞争优势取决于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速度,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日益成为地区经济获取国际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区域自主创新是我国自主创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区域自主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本文从自组织理论角度对区域自主创新系统进行研究,对自主创新系统形成发展演化的内在机理、机制进行探讨,以期对我国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有所启示。

区域自主创新相关研究综述

区域自主创新历来都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国内外学者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国外区域自主创新主要通过研究区域创新来完成。在区域创新概念方面:Cooke在1992年的《区域创新体系:新欧洲的竞争性规则》一文中首次提出了区域创新,他认为企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通过互动、不断学习和改革形成了企业的良性发展轨道。区域创新使这种互动超过了企业自身,涉及政府、金融机构、研究所、大学等区域机构部门的频繁互动,这样就形成了区域创新系统。库克(1996)把区域创新系统定义为:“区域创新系统主要由在地理上相互分工与关联的生产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等构成的区域性组织体系,且这种体系支持并产生创新”。国外学者在区域创新方面也进行了实证研究,进一步推进了区域创新理论的发展。Saxenian(1994)在对美国西部的硅谷和东部麻省128号公路的区域创新系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指出硅谷之所以发展优于麻省128 号公路是因为硅谷是一个区域网络化的产业体系。这一网络平台有利于企业、供应商、客户、大学之间的合作和交流。Martina Fromhold Eisebith(2004)以德国 Aachen 地区为样本,分析了创新环境与社会资本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和两者之间的关系。

我国区域自主创新是在强调创新主体自主性的基础上,结合“创新”的定义由国外及国内区域创新演化而来的。在区域自主创新模型方面,蒋兴华(2008)应用系统工程思想构建了区域产业发展的自主创新系统模型,分析了各要素的系统功能,阐述了区域产业发展自主创新体系的运行过程,并就区域产业发展自主创新系统的构建提出有效对策。在区域自主创新指标设计和评价方法方面:刘凤朝(2005)分析了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并在此基础上利用集对分析方法对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康凯(2007)选取城市这个区域的独特视角,结合区域创新网络理论构建了区域自主研发能力的测度指标体系,选取了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对要素指数进行分析。此外,学者以各省市为样本对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也进行大量研究,徐小龙(2007)以福建为例,研究了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演进过程和演进路径。卢现祥、李佳佳(2009)利用2007年中国统计科技年鉴的数据构建因子分析评价模型,分别对全国30个不同省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综合评价。

国内外学者从很多角度对区域自主创新系统进行了研究,但从自组织角度进行研究的比较少。基于此,本文用自组织理论的观点来考察区域自主创新系统,分析系统的自组织特性,试图为实现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快速提升提供有效的理论分析框架。

自组织理论概述

自组织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末期开始建立并发展起来的一种系统理论,包括普利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哈肯的协同学、托姆的突变论、艾根等人的超循环论等。它主要研究复杂自组织系统(生命系统、社会系统)的形成和发展机制问题,即在一定条件下,系统如何自动地由无序走向有序,由低级有序走向高级有序。

自组织,就是不存在外部的作用力或指令,系统内部不同要素或子系统按照某种特定的规则和条件形成一定的结构,协调地运行。这里“特定”一词是指,那种结构或功能并非外界强加给体系的,而且外界是以非特定的方式作用于体系的。

自组织的前提是系统具备耗散结构,而一个典型的耗散结构的形成则至少需要具备以下基本条件:系统必须是开放的,这是系统由无序走向有序的前提条件;远离平衡态,平衡状态是孤立系统经过无限长时间后稳定存在的一种最均匀无序的状态。只有开放系统远离平衡态,才有可能形成有序结构;非线性相互作用,系统内部要素之间存在非线性相互作用,是系统实现有序产生新性质的原因;系统存在涨落,涨落是使系统由原来均匀定态演变到耗散结构演化的最初驱动力。

区域自主创新系统的自组织特性分析

区域自主创新系统,是建立在国家自主创新体系的大背景下,以区域自身发展为导向,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适应区域内产业结构、技术特点和发展模式,在国家自主创新体系的前提下以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为最终目标,而对区域创新的整体设计和规划。区域自主创新系统是一个涉及到企业、政府、大学和研究所、中介机构等创新主体的极为复杂的系统,其具有自组织的特性:

(一)区域自主创新系统具有开放性

所谓系统的开放性是指系统能够与外界进行交换的属性,系统通过与外界物质、能量、信息交流,维持自身系统结构及功能。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在开放的条件下,系统的熵增量ds是由系统外部的熵变des和系统内部的熵变dis两部分组成的,即:ds=des+dis。热力学第二定律要求系统内的熵变非负,即dis≥0。因此,只有在des<0,且这个外部负熵流足够强的情况下,才能抵消掉系统内部的熵变dis,使系统的总熵增量ds<0,总熵s减小,使系统向有序的方向演化。

区域自主创新系统是国家自主创新系统区域化的纵向延伸,它本身就处在科技—经济—社会的大系统之中,与周围环境进行着广泛的能量、物质与信息交流,自主创新的每个环节都与外界发生着广泛的联系。区域自主创新系统不断地让人流、物流、能源流、信息流等自由的流动,靠系统的自组织作用,借助他组织的协调和支持,不断使系统从外界吸收负熵流,抵消由企业内部产生的正熵流。系统在输入知识、信息和资金等,经过学习、创新、积累、扩散过程,从而向外界输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的科研成果。区域自主创新系统通过与外界的交换不断使系统实现自组织而向有序方向进化。

(二)区域自主创新系统远离平衡态

按系统内是否存在差异以及差异的程度,系统可以分为平衡系统、近平衡系统和远离平衡系统。系统的各个体系之间的差异越大,系统离开平衡态就越远。只有远离平衡态才能使系统原来的状态不稳定,使其失衡,这样才可能产生新的组织结构。

区域自主创新系统并不是孤立的、处于宏观静止状态的系统,它与外界紧密联系,并且整个系统时刻随时间变化,其资源分布、子系统发展情况等方面都是非平衡的。同时,系统中各级子系统、各要素之间都存在着显而易见的差异,系统的子系统内部及其之间也存在着人员分工的层次化、分配的非均匀化等特点,所以区域自主创新系统不是维持静态平衡,而是远离平衡态。远离平衡态的区域自主创新系统,通过促进各要素间合作,加快自主创新的步伐,不断开发出新的自主创新成果,从而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

(三)区域自主创新系统具有非线性

系统的非线性相对于线性而言,如果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比例关系,则它们之间属于线性关系。对于线性系统来说,系统整体性质等于各个子系统孤立存在时性质的简单叠加。而非线性是指子系统之间不满足叠加原理,在各子系统形成系统时会涌现出新的性质。正因为非线性作用,才不断有新质被创造出来,进化才得以持续。

区域自主创新的非线性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区域自主创新系统各个子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不能简单的以线性关系来表达,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企业是区域自主创新的主体,大学、科研院所、公共基础设施等为创新主体提供创新环境、条件、基础设施等,而政府和中介机构则起最基本的铺垫和支持服务的作用,上述创新行为主体之间彼此作用构成了在时间和空间上错综复杂的网络结构。第二,区域自主创新行为主体内部各子系统、要素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子系统的员工能力、财力、物力、技术、文化等方面存在着复杂的非线性关系,通过要素之间的非线性作用,使系统产生要素独立存在所不具备的新质。

(四)区域自主创新系统具有涨落特性

随机涨落是区域自主创新系统有效运行的内部诱因。涨落是系统某个变量或某种行为对平衡值的偏离。涨落导致有序,没有涨落,系统就无从认知新的有序结构,就没有非线性相干作用的关联放大和序参量的形成,也就不可能有系统的进化。

区域自主创新系统的影响因素可分为外部和内部因素。外部因素主要是指区域自主创新系统以外的因素,如国家政策变化、市场波动、科学技术的发展等因素都会影响到区域自主创新的发展;内部因素是指影响区域自主创新的系统内因素,如区域自主创新的成功与失败、创新系统中企业家创新偏好等,都有可能引起生产效率的波动、产品品种或产品质量的波动等。这些涨落都足以干扰到系统的平衡态,而恰是这种涨落,成为区域自主创新的最主要的随机性动力。

区域自主创新系统在开放性、远离平衡态、非线性以及涨落四者共同作用之下,不断推动系统向有序发展。

自组织理论对我国区域自主创新的启示

(一)保持区域自主创新系统的开放性

区域自主创新系统只有不断加强对内对外的开放性,建立相对稳定的开放性系统,才能不断适应新环境。

保持对内开放,就是要不断加强区域内企业、科研机构、政府部门等要素之间的沟通和协调,理顺关系,减少内耗,充分利用区域系统已有的资源,增强内部活力。保持对外开放性,即区域自主创新系统需要在强化自身创新能力基础上,不断地与外界环境进行交流,加强与其他区域之间的协调和组织活动。通过区域之间的联合,可构筑就重大技术开发的合作联盟和合作平台,推动跨地区、跨行业、跨机构的各种研发资源的协同、互补与整合,加快重大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的创新、开发和商业应用。区域自主创新系统只有保持开放性,才有可能从外界吸收负熵流,抵消区域系统内部运作产生的正熵流,提高区域自主创新的适应性和自组织能力,从而打造和构建区域核心竞争力。

(二)使区域自主创新系统远离平衡态

远离平衡态是系统高效运作的必要条件。如果没有远离平衡态,系统仅仅开放是没有用的,因为系统仅在平衡态附近,与外界交流也仅能是类似微扰的作用,不能使系统发生本质的变化。

区域自主创新要摆脱僵化的平衡态模式进入非平衡或远离平衡态,就必须要突破一系列障碍,打破原来的保守僵化局面。只有区域自主创新系统中各子系统、各要素均远离平衡态,系统才会从低级向高级、从无序向有序方向演化,推动区域自主创新系统的前进和发展。作为区域自主创新主体的企业要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发展进行变革,比如出台新战略、引进新设备和人才等,从而打破固有的企业内部平衡;其他创新主体也要跟随环境的变化不断完善,从而促进整个系统的发展。只有区域自主创新系统远离平衡态,才有可能使原有状态失稳并进而成为新的有序结构。

(三)强化非线性作用以培育区域自主创新文化软环境

非线性作用对一个系统的意义就在于它可以整合和协调系统中的个体行为及其指向,使系统中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产生相关协调效应,从而使得系统的整体功能实现倍增。

区域自主创新是一个动态的社会过程,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既来自于企业和大学、研究机构,也来自于政府服务和其他创新服务系统。区域自主创新的核心在于营造一种有利于区域行为主体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政府机构、其他创新服务系统之间进行交流与协作的良好的自主创新文化软环境。在区域中积极倡导自主创新的文化,才能为区域自主创新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协调各创新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培育自主创新软环境,区域自主创新系统可进一步加强企业与大学、研究机构的创新资源整合,包括整合各种科技和教育资源,同时能够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宏观调控能力,建立起有利于自主创新的协作机制、竞争机制、开放机制等,从而进一步促进各创新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

(四)充分和合理利用涨落

涨落对区域自主创新系统的有序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没有涨落,区域自主创新系统就不可能有新结构的出现,更没有系统的进化。

区域自主创新系统运作总是动态的。区域自主创新系统运作存在涨落,特别是发生在系统处于非平衡区域时的随机涨落是提高系统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区域自主创新系统应该准确把握内外环境中的各种涨落,把涨落机制应用到创新系统中,发现内外涨落的结合点,采取一些适当变革措施或手段创造小涨落,通过非线性作用使这些涨落由小到大,由局部到整体,发展成巨涨落,利用外部条件调整内部结构与运作,不断优化循环,使区域自主创新从无序向有序转变,自主创新成果持续产生。

总之,自组织理论是研究客观世界中自组织现象产生、演化的系统科学理论。它以全新的思维方法对区域自主创新的内在机理做出了更深刻的理解。区域自主创新系统具有开放性、远离平衡态、非线性、涨落等基本特征。因此,要保持区域自主创新的开放性,使其远离平衡态,强调要素间的非线性作用,抓住每一次涨落机会,不断推动区域自主创新系统向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彤.自组织方法论研究[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2.曾国屏.自组织的自然观[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3.P.Cook.1992,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competitive regulation in the new Europe,Geoforum,23

4.Cookp.Regiona innovation system: the role of governance in the gobalized world[M].London:UCLPress,1996

5.Saxenian.Regional Advantage[M].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4

6.Martina Fromhold Eisebith.Innovative milieu and social capital complementary or redundant concepts of collaboration based regional development[J].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2004(6)

7.蒋兴华.区域产业技术自主创新体系构建及运行机制分析[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8(2)

8.刘凤朝.基于集对分析法的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5(11)

9.康凯.区域自主创新研发能力测度与实证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

10.徐小龙.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演进—以福建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07(8)

11.卢现祥,李佳佳.中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制度分析[J].理论月刊,2009(2)

12.赵彦云,甄峰.我国区域自主创新和网络创新能力评价与分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4)

13.周元,王海燕.关于我国区域自主创新的几点思考[J].中国软科学,2006(1)

作者简介:

王蔓,女,江苏徐州人,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企业管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战略管理与技术创新。

张莱,女,江苏苏州人,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行政管理专业。

延伸阅读
新人入伍工作材料  蓦然回首,往事尽显眼前,但我想得最多的却是这段从军的日子。“既然选择
2023-06-17
新人入职第一个月工作总结3篇  作为新人,企业公司工作了第一个月,我们要对第一个月的工作作出一个总结
2023-06-10
销售新人年终工作总结  20xx年马上就要年尾了,作为销售新人在这一年自己的销售能力锻炼不少,同时也
2023-05-31
新人销售工作心得分享范文合集  销售是个很有趣的工作,每天都会面临许许多多的挑战,客户说&ldquo
2023-05-24
新人工作总结范文大全  工作总结,就是把某一时期已经做过的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进
2022-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