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石文化探析

工作报告 |

时间:

2021-08-05 09:47:49

|

摘 要:沂蒙石文化是沂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有研究成果从不同的视角和层次对独具魅力的沂蒙石文化进行关照,但这些研究缺乏把沂蒙石文化作为整体来考查,要传承和保存优秀的沂蒙石文化资源,就要从宏观上对其进行系统化、理论化、学术化研究,大力推广沂蒙石文化品牌。

关键词:沂蒙;石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33-0137-01

巍巍沂蒙,名著中华,这片古老而又神奇的土地孕育了灿烂又厚重的沂蒙文化。所谓沂蒙山区主要由泰沂山脉和蒙山为骨架构成,鲁、沂、蒙诸山海拔均在千米以上,由鲁、沂、蒙诸山向外,逐渐降低为低山丘陵,峰岭起伏,山川秀丽,山体主要以变质岩、花岗岩和石灰岩等构成。该地区石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成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因此沂蒙石文化历经百代,意蕴恢宏,气象万千。

一、历久弥新,与时俱进的石文化历史积淀了厚重的沂蒙石文化

人类自从诞生之日起即与石头接下不解之缘,远古先民生活在石洞、石棚,利用石器狩猎、耕种,获取生存的条件,繁衍生息。中华石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沂蒙石文化作为中国石文化的一个缩影,同样亘古通今、历史悠久。从生于斯的沂蒙先民制造的第一枚石质工具开始,也即开创了沂蒙石文化的先河。

沂蒙山区有着灿烂的石文化积淀。旧新石器时代的遗址,遍布沂蒙山区,石斧、石铲、钻孔石器等生产工具多有发现,石珠项链、石饰物等工艺品也有出土,其后历朝历代本地区皆有工艺石留存,奴隶社会的石雕石刻简明淳朴,秦汉时代的石阙画像造型夸张浪漫,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造像雕刻清秀洒脱,隋唐时代的摩崖石刻巨制恢宏,蔚为大观,元代的石刻器物颇多精良,明清时期石头雕刻艺术进一步深入民间,石文化艺术得到普及,走出了一条与民众生活结合,与书法艺术结合,与自然结合的发展之路。在沂蒙山区真可谓“精美的石头会唱歌”,石头艺术历经千年而不衰,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更是走上了产业化发展之路,先是与制砚技术结合创出自己的品牌“琅琊羲之砚”,并成功跻身于国内外名砚之林。在制砚的同时又制成各种工艺品,一批风格独特、质量上乘的艺术品相继问世。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富起来的人们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审美意识向高层次提升,欣赏视野变得更加开阔,随之形成了赏石之风,石产业也得到向更广、更高层次的推进。

二、分布广阔,品类繁多的石文化资源形成了内涵丰富的沂蒙石文化

千百年来,沂蒙山区的人们衣食住行与石头密切相关,沂蒙石文化历经几千年的积淀,形态各异,种类繁多。举其要者,即有以下类型:

(一)石器工具

从早期文化遗址中出土的沂蒙先民使用过的大量的石斧、石铲、石凿、石刀、石锛、石箭镞等,到20世纪仍在普遍使用的石碾、石磨、石水槽、石臼等大型器件无不记录了该区人民对沂蒙石文化的书写。

(二)艺术创造石

沂蒙石刻历史悠久,各县区不同时代石刻的发掘勾勒了石刻技艺发展脉络,展示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审美意识和艺术状况。平邑汉阙包括二座皇圣卿阙和一座功曹阙,三阙形体壮硕稳重,造形颇为奇特,是我国古代珍贵的艺术作品。沂南县北寨汉墓汉画像石刻全国仅有,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此外,其他县区也多有画像石、石雕像、石阙等遗存,古代摩崖石刻本地区也有发现,平邑蒙山寿星巨雕,采用高浮雕手法雕刻而成,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山体雕像,已于2003年被载入吉尼斯世界记录。

(三)石建筑

在过去,沂蒙山区用石块砌成的房屋比比皆是,本地区现存古代庙宇多为石料搭建而成,较有特点保存完整的如费县塔山景区玉皇庙,为明代建筑,现存玉皇殿共三间,墙体皆为条石垒成,厚1.1米,为无梁殿,穹窿形石碹顶,上覆灰陶筒瓦,形制为硬山单脊。平邑蒙山九龙宫观音殿,殿为五间,全石结构,梁柱皆巨石雕成,直径有一尺之长,殿顶亦全由大石板铺盖而成,极为罕见。人们的出行也与石密切相关,石板铺路,石料架桥到处都是,大型的有费县凤山古桥,虽年代久远,但保存依然完整。此外,不同年代的石塔在各县区也有分布。

(四)自然奇石

自然奇石尤以费县石著称,费县奇石名扬全国,蜚声海外,是天造地设,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它形似万物,千姿百态,被誉为“世纪之交中国发现的最伟大的自然奇迹,是我国最大的埋藏型石林”。1977年在临沭境内曹庄镇常林村发现了一颗举世罕见的特大金刚石,重158.7860克拉,后被国家命名为“常林钻石”。蒙阴县更是全国著名的金刚石之乡,1983年11月,重119.01克拉的金刚石颗粒被发现,命名为“蒙山一号”,是全国已知的四颗大粒金刚宝石之一。沂蒙山区的陨石资源也比较可观,主要有莒南石-铁陨石、临沂史前陨石、蒙阴史前陨石和近代陨石三个区域组成。

化石在该地区也多有发现,已发现的鸵鸟蛋化石、犀牛角化石、蚌化石和三叶虫化石受到考古界的重视。平邑天宇自然博物馆馆藏展品39萬余件,主要以矿物标本和古生物化石为主,收藏有世界各地的珍奇标本上万件,系世界上最大的自然地质博物馆,世界上最大的恐龙博物馆。

(五)现代工艺美石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各类砚材石和观赏石的开发,在费县、临朐一代建立了一些专事研究开发工艺美石的厂家和研究机构,用纯天然石材制做的各种文具如笔筒、笔架、镇尺、笔洗、印盒、印章等及各种形式的座屏、插屏、挂屏等装饰物件,带动了工艺美石的发展,推动了沂蒙山区工艺美石事业的发展,培养了一批工艺美术大师,创作了很多艺术精品。

(六)沂蒙“崮”

“崮”是一种四面陡峭上端较平的山,又叫做“方山”或“桌形山”。沂蒙七十二崮是大自然赐予沂蒙人的自然遗产,是一种独特的地貌特征,“岱崮地貌”被专家命名中国第五大造形地貌。由于崮的顶部平坦,自古以来就有人们在其上活动,沂水纪王崮是鲁中南众多“崮顶”中唯一常年有居民居住的大崮,号称沂蒙七十二崮之首。留下了自然与人相生相伴的人文景观,形成了熔铸历史内容的深厚的“崮”文化。位于蒙阴县的南北岱崮,铭记着两次保卫战的光辉历史,为沂蒙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作出了巨大贡献。孟良崮也是因一场漂亮的山地运动围歼战而名扬海内外,可以说沂蒙七十二崮个个有故事。

(七)其他类型的石文化

人们在使用山石、改造山石、创造山石的过程中,在与山石的交流和对话中创作了很多精美的神话传说和故事。在沂蒙大地上每座山,每块巨石几乎都有一段精美的传说,文人墨客在赏石后创作的诗文象沂蒙奇石一样精彩。这些来自于民间的传说故事加上文人的创作是对沂蒙石的文学想象,可以独立构成沂蒙石文化的精神形态。

随着人类审美意识和能力的提高,人与自然关系的更广泛开展,一些新的有关人与山石关系的建立,会创造出更多品类的石文化,比如近年来溶洞和矿藏开发遗址作为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就丰富了人们的赏石内容。

三、石产业的现代发展呼唤沂蒙石文化概念的建构

石文化蕴涵丰富,博大精深,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观赏价值还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对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社会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作为过往历史的记忆,现存的石文化资源是有限的,我们理应加强对区域石文化遗存的保护和收集,为现代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

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升,采石、藏石、玩石、赏石研究石文化的个人与群体日渐增多,这种渐趋日盛的石文化氛围不仅促进了社会文化发展,还为建构现代石文化产业创造了契机。沂蒙山区历史文化悠久,自然石资源丰富,石文化底蕴深厚,境内纵贯不同历史时期的石文化遗存丰富,发展石文化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基础。传承和发展沂蒙石文化资源必须把它融入到区域文化產业发展中来,要发展传统石艺技术,创作工艺精品,满足文化消费之需,在市场中培育石文化发展的良好环境。

当前,在沂蒙文化的研究中,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独具魅力的沂蒙石文化已经吸引了诸多研究者的目光,他们从不同的研究视角进行关注,产生了一些研究成果,但这些研究缺乏把沂蒙石文化作为整体来考查,对沂蒙石文化的概念没有统一的界定。要传承和保存优秀的沂蒙石文化资源,就要从宏观上对其进行系统化、理论化、学术化研究,大力推广沂蒙石文化品牌,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当地社会发展。要系统、全面、科学、深入地对沂蒙山区的石文化资源进行挖掘、保护,组织专家对沂蒙石文化资源进行全面考察研究,探索它所蕴含的价值。整合散点分布的石文化资源,夯实文化软实力,打造石文化产业基地,实现石文化资源的经济和文化价值并举。要创新竞争力,充分挖掘各县区石文化资源底蕴,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把沂蒙石文化产业纳入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布局,把石文化资源打造成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软实力”,使之成为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力。

参考文献:

[1]郭万平.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2]山东省出版总社临沂办事处编.临沂风物志[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5.

[3]李长禄.三峡石文化论析[J].三峡大学学报,2006(01).

延伸阅读
致居委会社区感谢信范文3篇  在现在社会,我们使用感谢信的情况越来越多,在写作上,感谢信具有一定的要
2023-06-18
关于对社区工作者的表扬信3篇  表扬信是对他人的行为表示赞扬的信函,社区工作者每天站岗工作,维护社区
2023-06-18
社区无烟日活动方案范文3篇  世界无烟日创造良好的无吸烟环境,教育培养现有烟民不吸烟或者减少吸烟,减
2023-06-18
社区公益活动策划方案范文3篇  “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是传播先进文化、引领
2023-06-18
社区治安年度总结范文3篇  社区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取得了必须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努力
2023-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