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工作计划 |

时间:

2021-08-01 09:45:28

|

校园文化是学校师生通过教育活动所创造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文化氛围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式。校园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校师生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心理人格、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等各方面。探索新时期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特点,积极开展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

那么如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呢?笔者认为应在实践中做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校园文化与德育相结合,营造奋发向上的校风。

优化的校园文化能显示出一种无形的力量,对每个师生起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构成校园文化的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属于物质方面的,又称“硬件”部分;另一类属于精神方面的,又称“软件”部分。校园文化是一个复合体,它每时每刻都在发挥着显性或隐性的教育功能。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学生的定向发展。行为科学家罗杰·巴克认为:环境对于激发和形成人在环境中的行为方式有很大的影响。当今社会现象对未成年人的影响是不定向的,只有优化了的校园文化气氛对学生才是正向、有效的影响。学校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充分利用有利因素,控制消极因素。例如,学校有明确的校风、学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英雄人物的图像和事迹布置得抬头可见。另外,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兴趣爱好。近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各种价值观念、思想意识,特别是那些传播黄色、凶杀、暴力、封建迷信的书刊、报纸、网吧不仅进入我们国家的文化市场,也冲击着校园文化阵地。针对这一情况,应根据中小学生的年龄、认知等特点,坚持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将学生的精力、兴趣爱好引导到健康的发展轨道上来。如每周一举行升旗仪式,并在国旗下讲话;学校黑板报和班级黑板报每两周换一次;宣传橱窗和学习园地定期更换,所设计的内容大到国内外大事、天文地理,小到班级中出现的好人好事、学生作品等,都包含其中,使学生从多角度、全方位得到教育。

校风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好的校风能使不符合环境气氛要求的心理和行为时刻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对不良的心理倾向和行为具有强大的抵御力量,形成集体成员心理特性最协调的心理相容状态。

校风最集中的体现是教风和学风。要抓好校风建设首先要通过理论学习,统一认识,端正办学方向,树立起“团结协作、勤廉高效”的工作作风。其次要大力开展师德教育活动,确立正确的质量观和人才观,倡导“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理念,在教师中树立“敬业、爱生、博学、善教”的教风。第三要以“五爱”为基本要求,开展“创文明班级、树优良班风”为主要内容的创建活动,通过各种载体和形式将社会所倡导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启迪、熏陶、感化和塑造等方式,潜移默化地引导和规范学生的思想行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在学生中弘扬爱国守法、尊敬师长、团结互助、勤奋好学、积极向上的良好风尚。

二、建设洁净优雅的环境,构建立体式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必须体现学校办学理念。目前,许多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受到了自然条件、人文因素、办学条件等的限制。针对学校所受到的种种限制,校园文化建设要构建“立体式校园文化”。

所谓构建立体式校园文化,即要从空间上、形式上、内容上对校园文化进行全方位的设计,搭建一个可以触摸且有内涵的校园文化网络。

在空间上来说,中小学往往受到办学场地的限制,有许多学校因为靠近民居或者是办学力量有限而在一段时期内基本失去了扩建的可能。那么在有限的空间里,要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就必须在这空间上做文章,不能走“大”这条路就只能向“精”的方向发展———在有限的空间里构建起立体文化。空间上的立体,就是要让学校由地上到墙上,每一寸地方都会说话,最大限度地利用学校的每一块地,每一面墙。“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有助于师生陶冶情操、修养品格。如在地上,我们可以设计简单的游戏板块,建设体育文化;教师的办公室、学生的教室也可以做精心的摆设和布置等等。大到学校周边环境、校门、教学楼、图书馆、阅览室、宿舍、体育场所,小到花草道路、亭榭园圃、楹联匾额、路牌路标、学生的每一张桌子,都可以让它们成为我们校园文化的承载者。在学校优化物质环境的基础上,利用走廊、教室、花园、绿地建设“走廊文化”、“教室文化”、“绿地文化”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学校的“绿地文化”,校园内有许多绿化带,可以分别承包给各个班级,各责任区学生除了保洁工作外,还负责绿地的管理、设计,形成了独特的绿地文化:有的为责任区内的花草树木贴标签,有的为原本不起眼的角落精心创意,取上雅致的名字;更妙的是学生在绿地的恰当处立起了一道道“精神标牌”,如在大草坪上竖着“请保护我们绿色的生命”的牌子;在食堂门前的垃圾箱旁竖着“你的文明举止,显示着你的风度、素养”的牌子……这些校园小景,使整个校园空气清新、环境宜人、文化氛围浓郁,取得了“草木劝学,墙壁说话”的效果。

拓展校园文化空间,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网络。通过参与社区活动,将学校文化融入社区,营造校园文化大氛围。参与社区活动,可以使校园文化走出学校,向社会展示学校办学宗旨与内涵。

從内容上来说,校园文化即使不受场地的限制,也往往受到办学力量的限制。尤其农村学校普遍办学资金缺乏,这就造成许多学校无法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上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其实,校园文化并不是单纯靠钱堆出来的。在有限的条件下,中小学应该走注重内涵发展的路子。如唱响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主旋律,把升旗仪式、奏唱国歌和国旗下讲话等作为一项常规工作抓好、抓实,增强学生爱国、爱校的良好情感;以“冶情益智”为宗旨,重在主题上推敲,在质量上做文章,在形式上出特色,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如“篮球周活动”、“手抄报评比与展览活动”、“文艺汇演”、“读书征文活动”、“班级文化、文明班、养成教育等评比活动”等等。以上一系列的校园文化内容,既体现内涵,又不需要很大投入。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中小学尤其农村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就必然出现崭新的局面。

就形式上而言,校园文化建设的立体化就更明显地凸显出来了。

对学校来说,可以构建学校投入、教师自主、學生参与的立体形式。即学校投入建设一部分,教师自主发挥建设一部分,学生动手参与建设一部分。

对学校外部环境来说,可以构建成学校与社区共享、学校与学校交流、学校与家庭互动的立体形式。即学校参与社区文化教育,共享社区设施和社区文化的资金投入;学校之间互相交流,取其精神资源;学校与家庭互动,获取支持,共建家校文明。

从以上三个方面来构建立体式校园文化,走小巧精致型的发展之路,中小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也同样可以焕发活力,多姿多彩。

三、建立规范有序的管理机制,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

1.建立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学校建设民主与科学规范相一致的制度文化,目的是让所有成员工作生活在一个规范有序又富有人文气息的环境中。在这个环境中,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学生与教师,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谐融洽。其实质是强调以人为本的思想与科学管理手段的结合,建立以发展人的主体性,提升人的生命价值,富有人文情怀、创新活力与团队精神的制度文化体系,让组织中的成员尽量发挥出生命的潜能。它包括学校的教代会制度、教育教学管理制度、质量监控考核制度、学生的行为规范等。

2.创设和谐融洽的人文环境。人文校园是全面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每个人都得到尊重、信任和激励。

首先是教师文化。学校注重人文环境的建设,搭建民主平台,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管理氛围,让教师参与学校的管理,让教师感到“家”的温暖,不以行政命令压抑教师的个性,让教师的精神和人格得到自由的舒展。在教学活动中,给教师充分的自主权,鼓励教师建立自己的教育思想,支持教师进行教改实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让教师时时刻刻感到自己是学校的主人。我们期望教师成为自己职业发展的设计者、实施者,教师自身的发展在其长度上有终身学习的持久动力;在广度上有较宽的视野,能与时代同步;在深度上有科学与人文的底蕴,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教师职业生命力得到不断补充,精神生活得到不断丰富,心理需求得到不断满足,个体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其次是学生文化。没有学生参与的文化,不能称其为校园文化。建设人格健全的学生文化,关系到学校培养的人才“规格”。从内容上说,学生文化包括德育文化、学习文化、综合实践活动文化、文娱体育和审美文化、生活与心理卫生文化等。在学生文化建设的实践中,应坚持“育人为本”,坚持发掘人的创新潜能与弘扬人的主体精神相结合,使学生做到人格上自尊,积极向上求进步;学习上自主,主动参与和探究;生活上自立,主动自理与服务;行为上自律,主动约束与反省。在具体工作中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学生社团的组织与管理、制订班纪班规等。

(作者单位:广西靖西县民族中学)

延伸阅读
【摘要】当前企业界和管理理论界对团队概念都热情高涨,热衷于探讨团队建设的要义,希图在团队建设和运作方
2022-02-19
摘要:幕末变局中,倒幕派发起王政复古,实现了权力革命,强化皇权的同时,又对其限制,以一君万民构造冻结
2022-02-10
印象中,他总是戴着一副黑框眼镜,一身利落整洁的运动装包裹着高大挺拔的身躯,颈间挂着一只小巧的银哨指挥
2021-10-26
摘要:随着医改的深入推进,浙江省属公立医院在资产与财务管理方面出现了诸如财务监管人员派驻制度、资产清
2021-10-26
乡长、副乡长的选票分别为红黄两种颜色。相对于红选票来说,黄选票属于早熟品種——结果先出来。但江春雁却
2021-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