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龙门石窟游记

工作总结 |

时间:

2021-08-11 09:52:39

|

出洛阳城沿伊河南行20里,中岳嵩山蜿蜒而至的余脉为伊水中断,形成现在西岸龙门山(常称龙门西山,简称西山)和东岸香山(常称龙门东山,简称东山)夹拥伊水的自然奇观,一眼望去,绵延1公里的峭壁间错落雕嵌着难以计数的龛窟塑像,这里便是闻名中外的龙门石窟。登坡攀阶,抬头放眼,窟里龛上,满山皆佛,小者高不盈寸,秀骨清姿,大者高达数丈,慈祥庄严。青山绿水中的幻世佛国恍然隔绝了俗尘的喧嚣,令参拜者顿时肺腑清澈,神思向往。石窟艺术并非佛教独有,而佛教的石窟艺术也并非中国独有,但中国的佛教石窟艺术却谱写了佛教艺术史上波澜壮阔的一章。

据记载,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493年)前后。崇尚佛教的孝文帝在筹建新都洛阳的同时,把当年在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开凿云冈石窟的理念也带到了洛阳,他看中了伊水龙门的这块风水宝地,在伊河之西的龙门山开凿了古阳洞。之后,追随他的文臣武将、王公贵族也纷纷在此凿龛造像,斧凿声声顿时响彻龙门峡谷。一千五百多年过去了,龙门石窟现存窟龛两千余个,造像十万余尊,碑刻题记约三千品。按照两个小时的游览时间计算,平均每分钟便可看到约一千尊大大小小的佛像。仰望着这些千姿百态的造像,我们仿佛看到千百年前,悬崖陡壁间支架纵横,绳索悬系,赤膊的工匠顶着炎炎烈日,面对光秃秃的崖壁,或用力锤凿,或精磨细刻,汗珠滴滴,浸润着坚硬的岩层,目光沉沉,却满含着虔诚。这些工匠姓甚名谁,是僧侣,还是雕刻艺人,这些早已无法考证,但他们创造的龙门石窟却穿过岁月的风雨,保留至今,堪称世界奇迹。

进龙门之前,我们便按照提示牌关注了“龙门石窟”微信公众号,进入公众号中“互动游览”页面,便可听到电子导游的讲解,非常 方便。

“龙门”原叫“伊阙”,东西两山对峙,伊水横过,三百余米宽阔的水面波光粼粼,船只穿梭。两山夹一水,犹如一道天然的门阙,苏轼曾用“峥嵘两山门,共挹一水秀”来描绘这一天阙奇观。民间有“禹辟伊阙”的传说,而现实的景致似乎也印证了这一点,走进西山,首先看到的便是“禹王池”,一汪清泉中树立一根石笋,传说这是治水所用的工具。相传,隋炀帝在洛阳游玩,远眺伊阙风景,十分震惊,感叹:“此非龙门乎?自古何不建都于此?”随即下诏建都洛阳。自此,龙出洛阳,天阙为门。陈毅元帅曾题写的“龙门”二字被镌刻在横跨伊水连接东西两山的龙门大桥西侧的桥孔上方,穿过这个桥孔,自北向南而上才真正走进了龙门 石窟。

北魏和盛唐是龙门石窟开凿的旺盛时期。不同于北魏早期云冈石窟造像的超凡脱俗、粗犷威严,这里的北魏造像生活气息渐渐变浓,趋向于温和活泼、消瘦平直、坚劲质朴。代表性洞窟是西山的古阳洞、宾阳中洞、莲花洞。据说,造宾阳中洞耗时24年,是开凿时间最长的一个洞窟,窟顶飞天飘逸挺健,主像高鼻大眼,体态安详,左右弟子、菩萨侍立,皆面相清瘦、目大颈平,被誉为北魏中期石雕艺术的杰作。

唐代造像约占整个龙门石窟的三分之二,代表性洞窟有西山额潜溪寺、双窟、万佛洞、奉先寺,东山的擂鼓台和看经寺。而唐代造像中又有百分之八十完成于高宗、武则天时期,这一时期的造像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艺术上,都达到了顶点。唐代造像有明显世俗化和本土化倾向,更富于人情味,往往丰腴健康,脸部浑圆,双肩宽厚,衣纹自然流畅,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卢舍那大佛。

由禹王池依崖南行,踏着石阶随山势攀登,从潜溪寺到敬善寺,从摩崖三佛龛到双窟、万佛洞,从惠简洞到莲花洞,不断惊叹与佛教文化的博大和雕刻艺术的精妙之后,你依然会被这座奉先寺这座磅礴的佛龛所震撼。奉先寺是龙门石窟中规模最大,艺术最精代表性洞窟。在这里,整座山体被劈成南北宽约36米,东西深约40米的门形崖面,11尊佛像沿崖面铺开,布局严谨匀称。居中而坐的卢舍那大佛是龙门石窟中最为高大的造像,通高17.14米,仅头高就有4米,耳长近两米。大佛身着通肩式袈裟,一圈圈同心圆式的衣纹,把头像烘托得异常鲜明而圣洁,面部丰满圆润,双眉弯如新月,一双秀目微微凝视着前方,鼻梁挺直,小小的嘴巴微含祥和的笑意,下颏圆而略向前突。老成持重的迦叶、温顺聪慧的阿难、雍容华贵的菩萨、英武雄健的天王、咄咄逼人的力士在两侧侍立,与大佛一起构成了一组极富情态的群体形象。这组雕像主从分明、尊卑有别,如同皇帝宣召文武百官一般,卢舍那大佛便是人间的帝王,不少洛阳老百姓称之为“武则天像”,说是以武则天为原型雕塑的。龙门石窟是北魏、唐朝皇家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具有浓厚的国家宗教色彩。以己形象造佛,营造宗教舆论,对封建统治者来说,也是无可厚非的。

一路行来,佛龛渐稀,沿漫水石桥过伊水,便来到东山,自南而北前行,掩映在山沟曲凹间,高树密林中的擂鼓台、万佛沟、看经寺各有特色。看经寺是东山最大的洞窟,庆幸的是,在封闭保护63年后,于今年3月份对公众开放。消息一出,各大媒体纷纷关注,不断跟踪报道。窟内最引人注目的是窟壁下部的29尊浮雕罗汉像,他们身高约1.8米,或身披袈裟,或袒露肩臂,或半裸上身,手中各持念珠、香炉、锡杖、莲花等佛教物件,姿态各异,形神兼备,栩栩如生,气度非凡,足称妙品。这是我国现存最精美的一组唐代罗汉群像。值得一提的是,位于南壁第一尊雕塑曾被盗,后藏于加拿大国家美术馆。2001年,加拿大归还了这尊雕像。当我们看到29罗汉齐聚一窟时,心里多少会有一丝安慰。

辗转于龛窟之间,不难发现,从宗教到艺术,从造像、雕刻到美术、书法、音乐、舞蹈,乃至建筑、医药,龙门石窟不仅是大型的石刻艺术博物馆,更是一处熠熠闪光的宝藏。或许也正是因为如此,这里遭到的破坏触目惊心,断头残臂像比比皆是。上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外国劫掠者勾结京洛两地的古玩奸商,源源不断地把石窟中的艺术瑰宝盗往海外,凿盗不成,便永久性损坏。贪婪粗暴的文化掠夺给中华儿女留下了莫大的创伤和 遗憾。

出看经寺后沿河继续北行,便可到达香山寺。半山腰上飞檐高翘的寺门上悬挂着“香山寺”的匾额,据说那是乾隆的题字。香山寺始建于北魏,定名、兴盛于武则天时期,当时便是风景秀美的佛山圣地,很多文人墨客登临吟咏,赞美龙门风光。至今为人们津津乐道的“香山赋诗夺锦袍”就是发生在香山寺。这场皇家举办的诗会有力地促进了唐代诗歌的繁荣,成为一段文坛佳话。安史之乱后,香山寺逐渐衰落。

历史风雨沧桑,现存的香山寺已经过多次重建修缮。1973年,为蒋介石庆祝五十寿辰,地方政府在香山寺内建“蒋宋别墅”,这幢两层小楼至今仍在。佛家圣地竟沦为私家公馆,这实在是暴殄天物,游人到此莫不 感慨。

提到香山寺,不得不提到白居易。白居易官至少傅,却一生清贫,竟用为友人撰写墓志的报酬重新修复香山寺。后来,他又出资修复了藏经堂,并收集缀补大量佛经。在他73岁时还捐钱募款,疏通伊水,为民造福,“我身虽没心长在,暗施慈悲与后人”是他的心声。白居易晚年自号“香山居士”,常住寺内,并和好友结成“香山九老会”,终日吟咏于堂上林下,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空山寂静老夫闲,伴鸟随云往复还。

家酝满瓶书满架,半移生计入香山。”

“爱风岩上攀松盖,恋月潭边坐石棱。

且共云泉结缘境,他生当作此山僧。”

这两首绝句正是他晚年生活的写照和情趣意志的表达。

白居易长居洛阳18年,死后便葬在香山琵琶峰下,其墓园被称之为“白园”,出香山寺向北五六百米就来到白园。园内瀑布飞泻,竹翠莲白,曲径通幽,若不是看到白居易的墓冢,这里更像是风雅之士休闲避暑的别院小筑。白居易墓位于白园北面,墓寝是圆形黄土冢,冢上芳草萋萋,前立约3米高的墓碑,上书“唐少傅白公墓”,这块碑据说是康熙年间才立的。另外,园内多次看到日文书写的石刻,这大都是近代日本友人祭拜而立,白居易诗作之影响深远可见一斑。

严格说来,香山寺和白园都不属于石窟景区,但它们早已和龙门石窟浑然一体,相互辉映,孕育着流传千古的诗情画意。

离开白园,龙门石窟之旅将画上句号。远远回望,绿树灰岩间,点点龛窟依然佛光普照。早在2000年,龙门石窟已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其“代表了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今天的龙门石窟以其厚重的文化底蕴成为洛阳乃至中国的一张名片,向世界展现着华夏文明的精深博大。

延伸阅读
公司面试自我介绍范文  自我介绍要围绕岗位胜任力模型展开。80%要围绕与应聘岗位所需要的专业胜任能力
2023-06-16
新公司年度工作计划范文3篇  个好的年度经营计划应该是连结企业战略规划与年度财务预算的桥梁,是企业日
2023-06-16
公司前台辞职报告范文3篇  在某个公司做时间长了,我们可能会因为某些原因离开职位,为此很有必要写好辞
2023-06-15
公司会计人员个人工作计划3篇  工作计划是,对一定时期的工作预先作出安排和打算时,工作中都制定工作计
2023-06-15
公司人力年度总结  对服务行业不感兴趣的我,渐渐对服务行业充满浓厚的兴趣,服务作为一个大众化消费群体
2023-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