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民间文化如何变为富民产业

工作总结 |

时间:

2021-08-09 09:54:35

|

陕北民间文化资源丰厚。特别是近年来先后有陕北民歌、绥德唢呐、安塞腰鼓等18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何整合资源,在传承创新中形成规模化的文化产业,为经济发展增添新的活力? 这份调研报告提出了“建设两大中心、三条廊道、五个文化产业基地”的积极建议。

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

底蕴深厚、遗存丰富的资源优势

经普查,已发现的各种陕北民间艺术形式多达400余种。其中陕北民歌万余首、民间舞蹈150种、民间器乐曲牌1000余首,传统戏曲脚本300多部,曲艺节目及单曲上千个,各类民间工艺美术作品50000余件。

全省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2项中,延安、榆林两市就有陕北民歌、佳县白云山道教音乐、绥德唢呐、米脂唢呐,陕北秧歌、安塞腰鼓、洛川蹩鼓、宜川胸鼓、横山老腰鼓、靖边跑驴、府谷二人台、陕北说书、陕北道情(延安市、清涧县)、榆林小曲、安塞剪纸、黄陵面花、陕北匠艺丹青建筑彩绘、黄帝陵祭典共计18项入选。

多元融合形成风格独特的艺术特色陕北民间文化是中华源文化——黄河文化板块的重要分支。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在陕北历史演进中多元传承融合,构成了陕北民间文化鲜明的地域特色和丰富的艺术形态。

比如,陕北民歌被学界誉为“研究陕北社会的活化石”;陕北秧歌、锣鼓唢呐、陕北剪纸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口传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陕北说书、陕北腰鼓、陕北农民画等,分别有着“民间艺术之花”、“天下第一鼓”、“东方毕加索”等美誉。

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在陕北,大人小孩都会唱民歌、扭秧歌。仅安塞一县,备案登记的各类民间艺人34000余人,其中骨干艺术人才6686人。靖边县2008年春节城乡闹秧歌,参与者近万人。被誉为“蹩鼓之乡”的洛川县,蹩鼓艺人超过2000人。陕北民间文化根植于农耕、放牧、贸易、迁徙、爱情、打工、行船赶脚等日常经济社会生活中,有着顽强的生命力。

在中华主体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 党中央在延安的13年是陕北民间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鲁艺和陕北民间文化的结合,产生了《东方红》《王贵与李香香》《南泥湾》《绣金匾》《兄妹开荒》等一批史诗性作品。延安成为当时中国新文艺运动的中心,陕北文化成为中华先进民族文化的代表。美国著名记者斯诺曾感慨地说:“走进陕北,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中华民族文化。”解放后,陕北民歌走向全国,产生了刘燕萍、丁喜才、李治文、马子清、白秉权等一批著名歌唱家。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榆林民间艺术团走出国门,在欧洲十多个国家演出半年,引起巨大轰动,被海内外媒体评为“一股来自西北高原的风”。近年在京、沪、粤等地举办的许多全国性文艺活动,都不忘邀请陕北的演出团体参加。

这一切说明,陕北民间文化在海内外有着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已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民间文化之一。

传承和创新发展迫在眉睫

发展现状令人堪忧 近年来,随着陕北经济的突飞猛进,陕北民间文化跟进发展,产生了《走进延安》《挂红灯》《米脂婆姨绥德汉》《山歌情》等一批有影响的作品,有的获得国家大奖,有的被选调赴京参加迎奥运演出。安塞县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首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安塞腰鼓走向全国,名扬天下。老榆林酒与陕北民歌的结合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带动陕北民歌广泛走进城市茶楼酒店服务业领域,兴盛时从业者逾千人,既带动了就业又促进了民歌的发展。

对延安、榆林繁荣文化的努力要做充分肯定,但我们也不得不正视这样一个事实:陕北民间文化无论在创作上、艺术表现上还是在影响力上,这些年总体上处于下滑的趋势。从纵向比,历史上曾经有过的繁荣已经远去,现实的发展步履蹒跚,越来越处于边缘化的境地;横向比,落后于周边的山西、甘肃、内蒙古,出现陕北民歌源产地“中心塌陷”,无一人打进全国青歌赛总决赛;与经济发展比,陕北文化发展与高速推进的陕北经济很不协调。

主要表现在:文化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落后;艺术人才断层流失,文化辅导、文化管理和经营人才严重缺乏,骨干艺术团体艰难维持甚至解散;农村文化活动站点名存实亡,农民文化活动贫乏;文化传承处境尴尬,后继乏人;文化产业十分弱小,不成规模;缺乏有影响的作品和领军人物,文化影响力不断缩小。

“风光不再”的原因分析 从社会层面讲,随着工业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们的文化消费需求日益呈现多样化,加上市场经济环境下流行文化、商业文化对原生态文化的冲击,使民间文化的生存空间日益狭窄。而传统的陕北民间文化创新动力不足,形式、内容老套,经营传播模式落后,不能适应社会和消费者的需要。从工作层面讲,主要是各级领导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没有坚持“两手抓”,文化在思想上经常摆不上位置。

繁荣民间文化是今日陕北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当务之急。陕北近年来的经济发展为文化繁荣创造了条件,同时也提出了迫切要求。从本质上说,抓文化也是抓生产力、抓发展。无论是从陕北跨越发展还是从建设西部强省的全局看,都不能不抓陕北民间文化建设。各级领导,特别是党政一把手对此要有充分的认识。

建设两大中心、三条廊道、五个文化产业基地

繁荣陕北民间文化,必须突出时代精神和地域特色,坚持文化事业发展与文化产业发展相结合,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相结合,文化与旅游业发展相结合,特色民间文化与红色文化、历史文化发展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群众广泛参与和实施精品战略相结合。

在此“五个结合”原则指导下,做好民间文化的总体发展规划。在文化产业布局上,重点打造两大中心、三条廊道、五个基地。

1.打造两大民间文化区域中心

依托延安、榆林两座国务院命名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打造陕北民间文化区域中心,带动区域文化发展。

延安作为陕北民间文化南部中心,应以“红色圣地,魅力延安”

为主题,做好红色文化与黄土风情文化旅游相结合的大文章。用大投入,做大策划,建设两大文化产业集群:一是以置换的方式,将所有重要的红色革命遗址中的单位和居民迁移出来,统一规划设计,恢复历史原貌,形成规模化的红色文化产业集群。二是集中延安有特色的民间文化门类和表现形式,建设以陕北民间文化一条街、陕北民间文化博物馆和大型演出场馆为载体的黄土风情文化传播集群。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两大产业集群建设相互照应,红色文化元素和民间文化元素深度融合,立体地展现延安红色旅游和民间文化富集地的巨大魅力。

榆林作为陕北民间文化北部中心,应以“民间文化与边塞历史文化旅游结合”为主题,突出边塞文化特色,重点做好“一轴两翼”项目建设:“一轴”即以鼓楼—瓮城—凌霄塔为主轴,以六楼骑街为主体景观,以榆林老街民间手工艺作坊、民间歌舞曲艺演唱、陕北特色小吃民俗一条街为特色,建设老榆林文化街。“两翼”即以广场文化建设为一翼,建设都市文化休闲区;以边塞风情园建设为一翼,以镇北台边关文化体验区、红石峡碑林文化体验区以及边关文化博物馆为骨干内容,建设镇北台—红石峡游览区。

2.建设三条文化旅游廊道

绥米文化旅游廊道。绥德、米脂是陕北文化的代表性地区,是陕北民歌、陕北秧歌的源头地。绥米廊道建设应以民间文化生态保护开发为主题,以原生态民间文化和历史文化、红色文化结合为特色,整合资源,打造4个产业集群:从绥德县城到四十里铺,沿210国道建一条绵延20公里的融观光、展示、销售为一体的石雕长廊,形成区域性的石雕产业集群;结合绥德文化名城建设,建设绥德民俗馆、黄土风情园,丰富民歌石刻墙,深度开发三十里铺民歌民俗文化村等民俗旅游产业集群;建设以李自成行宫为核心的闯王文化主题公园,连接汉画像石博物馆、扶苏墓、貂蝉洞等历史文化景点,杨家沟、三五九旅司令部、抗大总校等文化旅游产业集群;整体保护米脂古城,建设中国著名的窑洞旅游区和影视采风基地,开发姜氏庄园、常氏庄园等民居文化旅游。

延塞文化旅游廊道。将安塞文化与延安文化对接,建设以红色文化和民间文化旅游为主题的延塞文化旅游廊道,实行两大基地强强联合。在安塞高标准建设“安塞民俗馆”、“民间美术馆”、“音乐文化广场”等设施。沿延安到安塞一线布设旅游服务设施,在冯家营辟出上千亩土地,建设高规格的“黄土风情文化大观园”和大型秧歌、腰鼓演出场地,以及民俗村、农家乐项目,扩大延安的旅游空间和旅游容量,把安塞提升到延安整体旅游的一个部分。

延黄文化旅游廊道。应以历史文化与黄土风情文化结合为主题,围绕廊道“两圣”(中华民族圣地、中国革命圣地)主体资源,在延安(洛川)黄陵一线,做大做亮黄土风情文化区,因为沿线既有黄帝陵、洛川黄土国家地质公园、仰韶文化遗址,又有黄陵抬鼓、洛川蹩鼓、富县飞锣、甘泉莲花灯等文化资源。

国家5A级景点黄帝陵的扩建,要大手笔策划,按照“一中心四区域”规划,建设以黄帝陵为核心的中心景区,以及田侯塬黄土风情观光区、双龙万安禅院佛教文化游览区、秦直道古代军事文化游乐区和百药沟生态景观休闲娱乐区。

3.抓好五个文化产业基地建设

以做亮特色品牌为重点,抓好五个文化产业基地建设。即以“天下第一鼓”的安塞腰鼓群体表演、剪纸及农民画旅游工艺品为主打产业的安塞基地;以三边剪纸工艺品、陕北说书表演和统万城边塞历史文化旅游为主打产业的定(边)靖(边)基地;以陕北二人台演出、杨家将历史文化旅游和红碱淖生态旅游为主打的神(木)府(谷)基地;以陕北道情、石雕石板画工艺装饰、黄河乾坤湾伏羲文化旅游为主打的清(涧)延(川)子(长)基地;以宜川胸鼓和壶口斗鼓表演、壶口瀑布为主打的宜川基地。

“八项工程”繁荣城乡文化生活

文化节会工程。延安、榆林市县近年来举办的“延安过大年”、“元宵闹秧歌”等节会活动,在民间影响很大。应当总结经验,进一步提高节会举办水平和知名度,建议由省上牵头,延安、榆林市合办,设立一年一度的陕北民间艺术文化节。省音协、剧协、曲协、美协等社团协会与地方合作,举办专业性的赛事展会,以节兴文。争取与中国文联、中央电视台合作,筹划举办“中国秧歌节”、“中国民歌大赛”。并瞄准2011年于西安举办的世界园艺博览会,推动陕北民间文化在这一重大国际活动上展示。

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延安、榆林两市要有上档次的博物馆、展览馆、民间文化艺术馆;绥德、神木、靖边、安塞、志丹、黄陵、延长七县要有民间艺术中心,形成县有文化馆、图书馆、民俗馆、文化广场,乡有文化站、演出场地,村有文化活动室的文化设施网络体系,活跃群众文化生活。

送戏惠民工程。以市每年组织千台戏、县每年组织百台戏,走进乡村、校园、社区、军营和工地,为广大群众,特别是山区农民、城市低收入居民、农民工演出,使城乡居民至少每年能看到一场戏、一场电影,普遍享受免费或低价文化服务。

文化品牌工程。支持延安、榆林两市抓大题材、创大品牌,聚集编剧、音乐、美术、编导各领域的精兵强将,各搞一个能代表陕北文化形象的大制作,带动陕北文化上新台阶;市县合作,做亮陕北民歌、秧歌、剪纸、说书、安塞腰鼓、绥米唢呐6个有代表性的品牌;推广延安市“一县一艺一品”品牌建设经验,每个县都要创自己有代表性的民间文化名牌产品。

人才建设工程。协助延安大学办好鲁迅艺术学院,增设硕士点、博士点,培养高层次艺术创作和经营管理人才。办好市县艺术馆、曲艺馆、文化馆,培养和提高民间艺人。从中小学学生抓起,推进民间文化“四进课堂”(民歌进音乐课、秧歌进体育课、剪纸进手工课、农民画进美术课)。举办各类文化赛事,评选“歌王”、“鼓王”、“剪纸大师”、“石雕大师”等,造就几个在全国有影响的代表人物。

创作精品工程。首先,要重视群众性的创作活动,依托地方电视台、报纸、刊物、会展等载体,开展优秀民歌、戏剧、曲艺、剪纸、民间美术作品的征集和评选活动,发现精品。建议省电视台开设《文化陕北》专题节目,推介陕北文化。其次,要重视专业性创作队伍,为他们深入生活、开展创作创造各种必要的条件。第三,设立省级陕北民间文化创作奖,重奖原创作品。省、市设立文化种子基金,政府采购剧本,鼓励创作。经过几年努力,推出一台在全国有影响的民歌剧,出三五首唱响全国的新民歌,在中国美术馆办一次陕北民间美术作品展。

骨干艺术团体建设工程。重点扶持延安歌舞团、榆林民间艺术团、绥德黄土地艺术团、安塞民间艺术团等骨干艺术团体,发挥其引领民间文化、打造精品的主力军作用;新建清涧、延川陕北道情剧团,府谷二人台剧团,发展地方特色剧种;同时抓好各县艺术团体的改制,焕发创新生机。

遗产保护工程。一是开展陕北民间文化资源普查,摸清资源分布,建立遗产名录和民间艺人档案,做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申报工作。二是抢救、挖掘、保存民间文化遗产。整理出版一套民间文化文库,制作一套民间文化音像光盘,收藏一批民间文化工艺珍品,建立一个高规格的民间文化陈列馆。三是抓好文化遗产传承。命名奖励代表性传承人,制定特殊政策,给予生活补助。采取举办培训班、拜师授徒等多种形式,让文化遗产世代传习下去。

创新发展机制,政府与市场“两手推动”

提高认识,形成一个主要领导抓文化的推进机制。安塞县能够成为国家级的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经验具有普遍意义,陕北各市县都应像安塞那样。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县上领导高度重视文化。安塞县提出“做强石油产业,做大绿色产业,做亮文化产业”的明确目标,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任组长的文化产业开发领导小组,一把手亲自抓文化,一班人上手抓文化。同时,将文化工作纳入各部门、各乡镇年度工作考评的一项重要内容严格考核。

改革创新,建立充满活力的竞争发展机制。①推进经营性文化团体转企改制,采取股份制、公有民营、名角领办等多种形式,引入竞争机制,搞活经营。②促进文化与企业联姻。鼓励区内外企业采取收购、入股、合作等形式参与艺术团体改制,投资文化产业。建议省政府出台促进陕北民间文化繁荣发展的决定,明确激励政策,在投融资、土地使用、税收优惠、人才流动和跨地区发展诸方面,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③借鉴湖北经验,将乡镇文化站由原来的公益性事业单位改制为市场化运作的实体,建立“以钱养事”、“政府购买服务”的新机制,破解农村基层文化缺失的共性难题。④创新文化管理机制,对文艺团体、文化精品实行以奖代补制度,奖励优秀,激励创造。⑤健全文化市场体系,完善现代流通组织形式。大力发展各类文化传播公司、中介公司,扶持城乡群众自己组织的各类民间协会。发挥各类中介组织和文化经纪人的作用,为陕北民间文化产业做品牌、打市场。⑥借助社团、协会组织广泛联系艺人、学者和文化企业家的优势,支持社团、协会组织承办各类文化活动,形成文化管理的网络体系和社会办文化的格局。⑦扩大对外文化交流,瞄准国内演艺大市场,放眼国外民间艺术节,积极与京、沪、粤、港等地的演艺公司、文化公司对接,借力包装推介,市场化运作,扩大陕北民间文化的知名度。

开放搞活,建立多元化的文化投入机制。大发展要有大投入。建议省财政每年拿出5000万,延安、榆林两市各配套5000万,十多个基地县再筹集5000万,总计两个亿,设立陕北民间文化发展基金,实行项目化管理,主要投向重点文化工程和基础文化设施建设。

积极搭建市场化融资平台,广泛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公共文化领域,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投资主体多元化。同时,大力培育文化骨干企业,重点支持有实力的文化团体做大做强,扶持成长性好的中小文化企业发展壮大,包装陕北文化,做大文化产业。

延伸阅读
公司面试自我介绍范文  自我介绍要围绕岗位胜任力模型展开。80%要围绕与应聘岗位所需要的专业胜任能力
2023-06-16
新公司年度工作计划范文3篇  个好的年度经营计划应该是连结企业战略规划与年度财务预算的桥梁,是企业日
2023-06-16
公司前台辞职报告范文3篇  在某个公司做时间长了,我们可能会因为某些原因离开职位,为此很有必要写好辞
2023-06-15
公司会计人员个人工作计划3篇  工作计划是,对一定时期的工作预先作出安排和打算时,工作中都制定工作计
2023-06-15
公司人力年度总结  对服务行业不感兴趣的我,渐渐对服务行业充满浓厚的兴趣,服务作为一个大众化消费群体
2023-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