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高考数学大盘点(二)

范文大全 |

时间:

2021-08-19 10:45:49

|

每年,从腊月开始到整个正月,环县的皮影班子就开始活跃起来,大约有二十来个班子来到城里,接受各个单位、街道和家庭的邀请,在礼堂、街道,窑洞院落里搭台演出皮影戏。一段时间的环县城里,到处回响着道情皮影高亢优美的曲调和热闹的锣鼓点,明亮着皮影屏幕上的灯光和皮影人晃动、舞蹈的身影。

皮影戏是中国出现最早的戏曲剧种之一。它演出装备轻便,唱腔丰富优美,表演精彩动人。千百年来,深受民众的喜爱,流传甚广。然而,随着中国现代化的发展、现代传媒手段的普及,皮影艺术走向全面衰落,能见到的演出寥寥。

而令人惊奇的是,在中国西部的甘肃省环县,至今依然常年活跃着四五十个皮影戏班子,那里还残存着一片与皮影鱼水相依的原生态。

2006年环县皮影被文化部确定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项目。

不脱离农业生产的民间艺人

64岁的皮影艺人谢正礼,家住环县的双庙村,距离县城八九十公里,坐落在黄土高原的群山沟壑之中。厚厚的黄土高坡被垂直削成平面,六孔并排开崛的窑洞,就是老谢大儿子和三儿子的住所。窑洞西侧面有三问新盖的红砖平房,就是老谢老两口住房。院里有个接“天水”大水窖,是他家饮用水的主要来源。黄土高原缺水严重,平时雨少干旱,雨季雨多,却又经常造成水土流失,到处看到的千淘万壑,都是雨水的“杰作”。

谢正礼有四个儿子,年龄都在40岁上下,他们大都跟父亲演过皮影,老四还是县皮影剧团的专业演员,唯有老三没演过皮影,只上过三年小学,整年无怨无悔地耕种着五十亩坡地。

谢正礼家是皮影世家,到他已是第四代。他二岁时母亲去世,七岁就随着父亲四处演出皮影。那时庙会多,演出多。一年中,总是农闲演戏,农忙才回家。一头毛驴驮两个戏箱,扛着纸糊的“亮子”(屏幕),背着大锣,四五个人搭班,穿着羊皮袄,一出去就是几个月。不仅环县境内,邻近的甘肃,宁夏、陕西三省的很多乡村都去过。地广人稀的山村缺少文化活动,因此知道演皮影的来了,几十里外的人们,也要爬山越岭过来看。人们习惯把演皮影的叫“戏子匠”,管演皮影的小孩叫“皮影娃”,老谢很早就成了“明星”。

近些年,农村变化很大,不少村庄庙会没了,演出也就减少了。但老谢一年中仍有一百多天在乡下演出,这次又要出去二十多天,老谢忙着准备东西。他打开一间房门,里面装满了戏箱、服装、道具、灯光、屏幕、乐器、锣鼓等皮影用具。还有装木偶的箱子,遇到大庙会人多,晚上演皮影,白天还要演木偶。老谢用的皮影约有五百多个影头、二百多个影身,都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从陕西买来的。过去祖传的老戏箱,全套的皮影,在“文革”劫难中化为灰烬。

皮影与庙会

第二天下午,谢正礼的两个帮手骑着摩托来了,分别捆好了演出用具。老谢三儿子特地用新买的摩托送我同行,于是四辆摩托上路了。如今,外出演皮影,毛驴换成了摩托,真是方便快捷多了。

不过,这几天,连天的下雨,黄土地尽是泥泞,坡陡、路滑,一路上,不得不经常下来推车。老谢说,道路再难、再远,也不能耽误庙会演出。庙会是村庄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演皮影不只是娱人,更是为了娱神,沟通人神联系,借此驱邪纳吉。然而,这一带通信落后,有关庙会信息都是靠艺人用脑子记忆的,何月何日何时去哪里,早已约定。他讲春夏秋冬,数十个庙会的日期、地点和路程,全都倒背如流,让我的笔记本一下记了好多页。

开过十几公里的艰险山路,我们终于到达小西掌村。村民居住一样很分散,六十多户,三百多人,方圆有十六华里。我们做客的王廷钰家,离最近的邻居也有四五百米远,彼此根本看不见窑洞。

小西掌村每年过两天的落凤山庙会,每六七户为一组,每年轮流做会长,筹办庙会活动。今年轮到王廷钰,他是今年庙会的“执行”会长,他的家就是庙会的会场。王家五孔窑洞,中间一孔是艺人和我的临时宿舍,也是皮影戏场。主人热情地招呼我们上炕,吃了顿农家饭后,家具就被搬了出去,三位艺人在窑洞里搭起了皮影戏台。戏台很简单,一张桌子放上金属框的屏幕,周围用绳子固定,然后挂上备用的影人。幕后装上一只大灯泡,过去没有电,使用油灯,亮度不稳定,还烟熏火燎的。后台仅留三米深的空间,摆上几条板凳,架起锣鼓,就是表演和伴奏的区域了。窑洞里演出,冬暖夏凉,收音聚光,别具风味,村民称其为“吼塌窖”。

傍晚,村民从四面八方赶来,窑洞内外热闹起来。主人家忙里忙外,招待客人们吃饭。天黑了,门外一阵鞭炮响起,人们簇拥着两个抬轿人,从庙里把“老爷”请来了。所谓“老爷”是当地庙神的化身,讲究的,是雕刻精致的木制“楼宫”,简单的只是用红布包的方凳。皮影艺人吹着唢呐把“老爷”请到窑洞门口专设的神坛上。经过一次次的烧香,一次次的投筶(两块桃木块,一面平一面鼓,放到木凳上面,投下去,一正一反为老爷同意,反之是不同意)、“老爷”不断舞动。这时,有个被称为“马夫”的人,从观众中突然失控,手舞足蹈,进而脱去上衣,裸出胸膛,被旁人绑上红色绸带,与“老爷”一冲进窑洞,在皮影幕布前疯狂地抖动。此时,皮影开场神仙戏“天官赐福”,霎时,伴随激烈的锣鼓唢呐,屏幕上祥云翻滚,天官、雷公、八仙等诸神逐一登场,幕外村民全部跪倒在地,“老爷”、“马夫”与幕中神仙互动狂舞。据说,这是“老爷”在向天官汇报他负责的村庄百姓如何忠顺,并告知还愿钱已经收到。这个神秘仪式,女人不能观看,她们被集中在别的窑洞里。

仪式完毕,“老爷”被请到另一孔窑洞里,设立神坛,日夜香火不断,接受各家的祈祷。此时,炕上炕下坐满了人,女人们成了观众的主角。影戏开演了。这晚演的是《唐王征西》,老谢站在幕后桌前,一边掌钎舞动着一组组的影人,一边变换着角色多腔高唱。用特有的高亢激昂而又委婉流畅的道情唱腔,演绎着千古故事。帮手张建设管敲锣打鼓,吹唢呐,拉四弦琴,还要配唱银屏公主,朝臣。帮手老孙则敲板鼓、小锣、拉四弦,吹唢呐,还配唱须生朝臣、八仙。三人都是一专多能,一心三用,把一场戏演得高潮迭起,观众看得如醉如痴。七十二岁的王自杰老汉说他从小到现在,只要有皮影演出,他都必看,他说通过看戏可以了解历史。

演出到12点左右结束,第二天晚上又演了一天,过程相似。第三天上午,皮影班子的几个人收拾行装道具,绑上摩托车,奔向另外一个村庄的庙会去了。

皮影雕刻

在县城,我拜访了今年52岁的皮影雕刻艺人王勤政。他家四代都是皮影雕刻艺人。他20岁开始做皮影,边做农活边雕刻。20世纪90年代以来,到城里买皮影做纪念品的人多了,他和妻子进城租了房子,专门做起了皮影。老两口一个雕刻一个上色,现在儿子儿媳也是一个雕刻一个上色。另外,他还收了不少艺徒。现在一年中,他的家庭作坊可以做四千多件,销往到北京、兰州、上海等地。

皮影制作工艺复杂,要经过选皮,刮皮、拓样、簇、镂刻、着色、熨压出水、钉缀成形等多道工序。首先选料,以黑毛公牛皮为佳,根据不同位置的皮质制作不同的影人部位,如牛肚子皮好,柔软,便用来做头部。牛皮要经过晾干、水泡三个月,再经揉皮、刮净、拉平、晒干,把皮子剪成小片。拓样是用钢针把图案描绘到皮子上。镂刻是最重要的环节,主要用斜刀和凿刀刻和凿。刀法很多,以先繁后简、先内后外的顺序雕刻。为了表演需要,皮影人分为影头、两手、两上臂、两下臂、上身、下身和两腿等十个部分。作好后,要用牛皮线把它们连接起来,用牛皮绳在影人脖领处做个插影头的插口。最后在脖子、胸和两手安装操作用的杆,皮影就成了。

延伸阅读
小妇人长篇小说读后感范例  该作是一部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以19世纪美国新英格兰地区的一个普通家庭
2023-06-21
武松打虎读后感范文五篇  《水浒传》这本书的作者是明朝著名的小说作家施耐庵,书里写了很多英雄好汉的故
2023-06-21
《呐喊》高一读后感800字范文  鲁迅,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鲁迅弃医从文,为的是不
2023-06-21
遇见未知的自己小说读后感范文  《遇见未知的自己》以其简简单单的写作风格揭示了人们烦恼和痛苦的深层原
2023-06-20
了解昆虫的世界,使我大开眼界,但我更佩服法布尔探索大自然而付出的精神和他那种百折不挠的毅力,以下是工
2023-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