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古渡

党团工作 |

时间:

2021-08-10 09:49:01

|

地处山西吕梁山区临县的碛口,是一座倚在黄河东岸吕梁山怀抱里的典雅古镇,曾在明清时期极度繁华,因长期占据北方商镇龙头位置,故有“九曲黄河第一镇”和“水旱码头小都会”之称。碛口历史文化厚重,建筑风格独特,旅游资源丰富。2006年6月,碛口被世界文化遗产基金会公布为“2006年世界百大濒危文化遗址守护名单”之一。

碛·碛口

黄河所经过的地方,多碛。

碛,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解释说:“碛,水渚有石者。”段玉裁为之注曰:“渚,丘。水中高者也;三仓曰:碛,水中沙堆也。”可见,碛者,水中乱石险滩之所谓也。它们的特点是石多、浪大、弯急。滔滔黄河水自陕入晋后,以碛取名的河道尤多。在碛口的李家山,一位年迈的老船夫扳着手指头给我算:老牛湾碛、梁家碛,死河碛、碛塄口、黑峪碛,好多呢!顺河往下再走,就是大同碛。

有“黄河第二碛”之称的大同碛,就在古镇碛口。碛口有条河,是黄河的二级支流,曰湫水,在此汇入黄河。因此,大同碛和其他的碛相比,更是水急浪高,船只难以行进。船行于此,只好抛锚收帆,望河兴叹。从上游运下来的货物,只好在碛口走陆路,久之,碛口遂成为水运航道的中转站,并由此而得名。据说,这种由黄河支流造就的碛,是黄河之碛中绝无仅有、史无前例的。据民国《临县志》载,碛口本无镇,是清乾隆年间,因为水患冲没了县川南区的侯台镇和黄河东岸的曲峪镇,两镇居民才移居碛口的,始有碛口。其实,是这特殊的地理条件,才让碛口由一个默默无名的小地方,渐渐成为黄河航运中最大的一个装卸码头和黄河边千年古镇的。

西湾民居

西湾,是碛口古镇很有名的一个村子。

从远处看,这个坐西北朝东南的村子,依古山,临淙淙而过的湫水,显然是一处符合避风向阳、靠山近水之民间信仰的风水宝地。循着一条窄窄的黄土路进村,才发现,这几乎是一座家族城堡式的村落建筑。

村子被五条南北走向的巷道隔开。每个巷口,都清一色地砌有一石拱门,石门内侧,还有封闭巷门的石臼。石拱门里的各个院落,都有极隐蔽的小门,可与邻院相通,进入石拱门内的任何一座院落,都能走遍全村。据村民讲,这种设计是老先人基于既方便交通又利于在突发事件下快速转移和集体防御而设计的。

一座如此偏远的村子,为何会有此想,这不能不追溯到西湾村的历史。从村子里留下的家谱得知,村子里的祖先叫陈先模,字师范,明朝末年从山西方山县岱坡山迁居于此。当时,村北有繁华的侯台镇,村南即黄河码头。之所以如此设计,是家族思想的一种体现:要对外排斥,也要对内凝聚,还有重视防御,算是居安思危吧。

细细地逛,才发现,民居多内套宅院,当地人叫“明柱厦檐高圪台式建筑”。院落被半米多高的石台子分隔成前后两部分。正房为石质窑洞,石台上的窑顶,伸出一排纹饰极美的石梁,和木质明柱一起支撑起阔大的厦檐。纯白灰的灌浆和勾缝看起来很坚固。两侧的厢房多砖木结构,又以阁楼式建筑居多。下层为柴房、磨房,上层是小姐的绣楼。几乎每间院落里,正房、廊记、厅台、厕所、马棚、柴房、碾磨房等一应俱全,或寄墙下,或修背角,巧妙而实用。院落的门楣,大多镶嵌有石质或木质的匾额。落款为清道光、咸丰年间的石刻匾额,有好几块。它们像一张张嘴,诉说着村落古老的历史。门楼上的木雕、石雕和砖雕,多飞禽走兽,形象逼真,宛若一本无字的美术书籍。

西湾村有东、西两大财主,所以,也就有两座宗祠。一处是村东南的陈家祠堂,另一处是村西南的思孝堂。陈氏宗祠是砖木结构,那灰白色的墙体、豪华恢弘的大门、飞檐高翘的阁楼,乍一看,真像是善于精雕细琢的南方人所为,但门前红得欲滴出水的枣树,却在时时提醒你:这是碛口,是碛口的西湾。

其实,正是因为村子里有了东、西两大财主,才有了这样一座村庄。西湾陈氏家族不仅在碛口闹市大兴土木,占其半壁江山,还在村东面大兴土木,建造华丽的住宅,这是东财主之所为。西财主家为了攀比,也就越修越阔气。东西两财主历经11代的苦心经营,遂有闻名遐迩的西湾村。

西云寺

西云寺,像一朵西去的云彩,和落日一起,消失在时间的深处了——已经看不见了,只剩下半截门楼,在古镇东市街的偏僻一隅,静静地兀立着。

据《临县志·古迹》载:“西云市县治南一百里大同碛口,旧称西云观,在侯台镇北之西石崖。后历殿宇破坏,不便香火,移置碛口之北,西头村之西,旧志称皇庆年建,今则无碑可考矣。”

其实,在一座古镇,有这样一个美丽如同传说的名字,就够了。

黑龙庙

一座临水的古镇,而且临的是黄河这样的泱泱大水,人们心里必然会敬奉着水神——静卧于卧龙山上的黑龙庙,就为碛口人光荣地承担起了这个角色。

庙,坐东北而向西南。站在山下,就能远远地看到。顺一小路而上,可至。途中要经镖局。山门由三道石质拱门组成,面阔三间的门庭上,是一歇山顶式门楼。八根大柱巍巍支撑,一派威严。紧挨门楼处,是一乐楼,即戏台也。据说,这是临县古建筑之首。乐楼左右,辅之以歇山顶式钟鼓楼,规模不大,小巧玲珑。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两间,硬山顶,内供黑龙大王。左右两耳殿分别供奉河伯、财神,其余仓官、金龙、庙童各得其所。此外,东西配殿、看台、廊房等共计20余间。

站立庙内,偶尔可见一两个看护庙的人走动,一脸的肃穆,让人不敢多问。院子的一角,有一老妪,摆一小书摊,有《碛口志》、《古镇碛口》等宣传地方文化的书可买。

其实,进得庙内,可看者不多。但庙内仅存的几通石碑,尤为可观。其中的道光癸卯重修黑龙庙碑,乃永宁州知州王继贤撰书。此人文彩俊逸,书法造诣颇深,名重京师。据说,高丽国屡派使者求书“健美陵烟”四字,王毅然成书,使者满意而归。清帝为此赏其纹银4 000两,人们赞颂“一字值千金”。山门木柱上的一幅石刻对联“山河砺带人文聚,风雨祥甘物气和”,即为他所书。另有一幅“物阜民熙小都会,河声岳色大文章”,是郡人崔炳文于道光癸卯仲春撰书。

麒麟滩的黄昏

滔滔黄河,在晋陕大峡谷七拐八弯,蜿蜒穿行。至碛口,黄河与湫水会合后,河道紧贴陕西一侧南下,在山西这一侧,却好端端地空出一片闲地,长约数里,亦很宽,是谓麒麟滩也。

麒麟,本为传说中的神物。而此滩名曰麒麟滩,想必是因了一个传说吧。一问,果然如此!

《李家山族谱》记载,清代雍正年间,李家山村的一户人家里,一头母牛产下怪胎,村民们正在议论纷纷时,其妻也恰恰临盆。这时,村民们都说是此怪物作祟。于是,操起铁锹,将其活活打死。这时,恰有一风水先生进村,指责他们:“这是天降良兽,为何要致其于死地呢?”此话吓坏了村民,于是,他们举家逃往陕西。后人们为了纪念此事,便将这块滩地命名为麒麟滩。

因为这样这个虚无缥缈的传说,我在黄昏时分,踏入了这片土地。

滩大而宽,碎石无数,波光闪闪。弯腰,可捡拾到不少美丽的黄河石,像是对时间和空间深深地致意,更像是试图在传说里寻找丢失的一部分梦想。

坐在一块稍大的石头上,看黄河水东逝而去,看落日投宿于滩对面的山下时,眼前一个人弯腰捡石头的影子,被加倍地拉长了,被时间之手,放在了我的心里。

老街

古镇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宁静,白天,老街上人来人往,一派欢声笑语。只有等到天黑下来时,再至老街,它的韵味才一点一点地出来了。

昏暗得有些发黄发旧的光,映在雕花的窗子上,让这青石铺就、店铺林立、原本已经很老的老街,仿佛变成了一个传说,或者一场梦幻。穿行其间,像是走入了一册长长的宋代或者明代画卷。

一个人,顺着黄河,走在老街上,面对一条条青石,一排排大瓮,一个个油篓子,一座座饮马槽,不禁惊讶于老街的恢弘。镇子由三条主街和与之垂直的11条小巷构成。三条主街由北向南,沿黄河滩横向列开,其中沿黄河的头道街最长,有5里左右,店铺的前头是五六米宽的街道,街道边就是黄河了。镇上最繁华的东市街,从东头卧虎山崖北端尽头依次排开。规模大的院落,极多,而且是院中院,院套院;窑院最高的,能垒叠到六层。古街看似零乱、驳杂,实则是依地形斜坡而组合排列,自有规矩。街巷里,街面上铺着形状各异的黄河卵石,古旧黑灰的砖瓦房舍,有的已经斑驳失修,虽然残破,但风骨奇峻,其中有些店铺,高墙大院,依稀能找出繁荣商埠的痕迹。

我最喜欢在老街上一个个地回味那些沾染着古旧气息的名字。如果说老街展开了古镇的迷人天空,那么协图店、世衡昌、锦荣店、兴华院、增盛店、永丰店、荣光店、永顺店——这一个个沾金带银的名字,就是这方天空上璀璨的星星了。

在老街上走,碛口古镇历史上的恩怨,消失了,留下来的,只是一如老街一样打动我们内心的一些怀旧的事物。

画市巷

画市巷在古镇闹市区。

其内,虽然曾有协图店、万顺店、积玉店、义生成、世恒昌等以玉器、粮油、药材为主的古店,但以画市巷命名,让人一下子感到一股温情扑面而来。这温情,是年画的温情,是日常生活的温情。想想,每年的寒冬腊月,大风刺骨,雪花飘扬,但在这条青石盈盈的巷道里,墙上挂满了从北京、上海、天津等地贩来的一张张年画,家中富裕的,总会来买上几张,手头拮据的,也会带上孩子,来凑个热闹。巷道简直是画的海洋,是人的海洋。

这是一条与画有关、弥散着一股浓烈的艺术气息的巷道。甚至,它也让这座古镇的天空弥散着一份艺术的气息。

一些名字的叙述及其联想

绣楼:想象中,这是一座多么温婉雅致的楼阁啊。但当我真正走进西湾村东财主的院落时,绣楼的样子,已经快找不到了。只剩下一眼土炕,还少去了一角;木格子的窗户,留下了烟渍的浓浓痕迹。我不知道,那位财主的女儿透过这里,看到湫水河边的村庄时,她的目光里有没有忧伤?

洋火店:碛口人和我家乡一样,把火柴叫洋火。因此,这家火柴专卖店也就叫洋火店。其实,洋火店是为富商们开的,黎明百姓,用不起。他们劈柴做饭时的火,取自“劈石”,当地叫“煤钵子”。将未完全燃尽的柴杆,攒在钵子里,等需用火时,用生铁片劈打一小块“马牙石”,溅在钵内的火,就会点燃——这是多么原始诗意的取火方式啊。据《碛口志》载,民国二十四年,洋火店消失于一场大火。

荣光店:已经改作黄河宾馆了。一面巨大的招牌,在风中招展,在黄河边的风里呼啦啦地响。多年以前,这里曾门泊千舟。

万益成:仓库名。这是多好的一个仓库名啊:什么都可以装,什么都能成。既有功能之述,又暗含美好之愿。

义成染:老实本分的碛口人试着种棉花时,其实就等于种下了染坊的胚芽。民国三十年,碛口的染坊有十余家,以义成染为最佳。听老人讲,当时的染料是用进口的快锭,可将土布染成深蓝、浅蓝等色。他们的印花技术,就是在油漆纸上刻上图案,用豆面、石灰、浆泥漏印在白布上,等干后,再染成深蓝色;再干,刮掉浆泥,洗净,蓝底白花的花布,就出来了。

游李家山小记

李家山,在古镇之西,稍远,所以午后就早早动身,开始赶路。经麒麟桥,过碎石无数的麒麟滩,沿一条蜿蜒山路,前行,不出1里,就能远远看见李家山了:仿佛一个老实而又寡言的农民,在远处蹲着。

薄雾退去的李家山,依然安静,宛似黄昏时分的村子。我盲目地穿梭着,尽管早就知道李家山的形状像只凤凰。据村子里至今还保存着的《李氏宗谱簿》载:“始祖李端,明成化年间,由临县上西坡村迁往临县招贤都三甲李家山村。”李氏家族经世代繁衍,至清中叶,已成大户。当时的碛口,商埠繁荣,李家遂插足商业。最有名的,就是当时李家山的东西两大财主。东财主李登祥,人称祥财主,在碛口开了德合店、万盛永;西财主李德峰,在碛口开了三和厚。此两家财路亨通、日进斗银,在碛口可以与西湾村陈氏比富。有了钱,就逐渐开始大动土木。他们请来风水先生观看,见李家山村有两条向南流的小沟,在村南汇合,注入黄河,两沟之间的山峁,形似凤凰头,左右两山则是凤翼了。

整整一个上午,我都在李家山里闲逛,或者说,在这只静止不动的凤凰的身体里游走,只觉得李家山像一部无字的“窑洞全书”,或者是中国窑洞建筑指南。气势恢弘的砖拱顶(窑洞)明柱厦檐高圪台四合院,独门独窗的“一炷香”式窑洞,都有。

下山的路上,回首一望,这真是一座贫穷的村庄,其间的苍凉,极容易发现。我想起了画家吴冠中七十高龄游完李家山后的评价:“李家山从外面看像一座荒凉的汉墓,一进去是很古老很讲究的窑洞,古村相对封闭,像与世隔绝的桃花源。这样的村庄,这样的房子,走遍全世界都难找到!”

延伸阅读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近百年的风风雨雨。新时代
2023-06-20
个人入党申请书范例3篇  入党申请书是要求入党的人向所在单位的党组织提出的一种书面材料,向党组织提交
2023-06-13
2019入党申请书范文  01  THEFIRST  敬爱的党组织: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
2023-06-08
2020最新护士入党申请书范文3篇  虽然我的自身条件距离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还有差距,我将继续努力。
2023-06-05
入党申请书写作的“小套路”  经过了军训期间的启蒙课,听说许多学弟学妹们都表
2023-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