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潮州”的笑影与思考

合同范本 |

时间:

2021-08-28 10:44:05

|

摘要: 论文分析论证蓉子《上海七年》话语言说的立场,是出于其“中国情结”;她的媒体 散文对中国改革开放的关注、对祖国泛文化的书写以及对当下人性的思考等方面的温情表达 ,视野开阔、趣味高洁,完全区别当前中国的“新媒体散文”。取材的自由、“四不象”的 文体、直摅心性和活用文学手法,这些构成了“蓉子体”散文的主要审美特征。

关键词:上海七年;媒体散文;中国情结;蓉子体

中图分类号:I1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163(2009)1-0030-04

不久前苏州举行的江苏省台港海外华人文学研究会年会和“华文文学的新现象与新思考”的 学术讨论会上,我认识了新加坡女作家蓉子;且有幸得到她题签的新书《上海七年》。读后 难忘,我深深地为她在中国的冷静书写而感动。

蓉子长期生活在新加坡,新千年之后定居于上海。她在商场打拼之余,仍然不忘情她的文学 ,这令我感佩。其实,她在新加坡文坛上颇负盛名,担任过新加坡作协副会长,出版过小说 《初见彩虹》、《又是雨季》、《蜜月》、《伴侣》,散文集《星期六的世界》、《蓉子随 笔》、《白啤酒》、《中国情》、《百万之爱》、《芳草情》等等,又是新加坡最长人气的 信箱主持人。一般人在功成名就之后,也就引退谢笔了。可蓉子不,她依然在商场打拼,依 然在笔耕不辍,依然同时驾驭事业与文学的两翼,奔波其美丽的人生之路。

《上海七年》里的作品,实际上是媒体散文。蓉子长期担任新加坡的《联合早报》、《联合 晚报》、《新明日报》等报纸的专栏作家,这个集子的散文可想就是专栏作品的结集。我读 她的这些作品,对照当下中国的文学创作的低俗化,有如沐浴着一阵清风。世纪之交,赵玫 的《武则天女皇》过度渲染了武则天的情欲描写;阎连科的《坚硬如水》,把男女主人公高 爱军和夏红梅写成情欲狂与权力狂,放开了写“性”。于是,在小说创作方面愈来愈多地出 现了低俗“欲望化”叙事,愈来愈有媚俗化的倾向。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各种“早报”、

“晚报”、“时报”、《周报》的副刊,网络上的QQ空间、博客以及网站的文学板块等等 ,则出现了大量的“新媒体散文”。2001年5卷本的《新媒体散文》(王义军主编)出版, 接着有年选本《2001最佳新媒体散文》、《2002最佳新媒体散文》问世,此后又出版了谢有 顺、王小山主编的4卷本的《新媒体女性》。“新媒体散文”标示“短”、“快”、“软” (指个性化写作)、“俏”(指机智幽默)、“雅”(指优雅风度)的叙事风格。其实,这 类散文书写的无非是家长里短、追逐时尚、男女私秘等等,绝大多数是软性的、思想苍白的 浅唱低吟,也是媚俗。然而,蓉子的媒体散文,与我国的“新媒体散文”有着迥然的区别。 我们之所以把她的散文与中国新媒体散文相提并论,第一她定居中国,写的也是进入新世纪 后的中国;第二,她的散文不是软性的浅唱低吟,我们的“新媒体散文”应该从她的散文里 得到应有的启示与借鉴。

许达然在美国,不写美国只写台湾;郭枫在台湾,除写台岛,就是写他的“老家的树”、“ 我的北方”;余光中跟他的读者说过,他在台湾写李广、王昭君、屈原、李白、荆轲刺秦、 夸父逐日,是他“中国情结”的表现。我读蓉子的《上海七年》,强烈地感受到一个“中国 心”的搏动。我不完全同意这样的说法:“《上海七年》最值得关注的是蓉子颇具吊诡意味 的双重身份和在双重视域下对在中国生活的华人的书写方式”[1]。我以为,蓉子 就是海外 游子归来的蓉子,就是游子中一个很另类的游子;她话语书写的立场,就是迷恋热恋故土故 国的、一重身份的魂兮归来的蓉子。她在《心中的潮州》这样描写她乡恋的心境:

我从潮州来,又到潮州去。

潮州,是我的祖居;那里有我的童年,我的泪影和笑语。

别了潮州,思念更殷切。26载长回忆,潮州更雅丽!母亲的慈爱,我没忘记;祖母的叮咛, 长留心底睡梦里常回去。

……

我只能记下这点点滴滴,让海外潮州人在改革开放的潮州新貌里重温心中的老故事,让不认 识潮州的潮州人,寻找传统的潮州情。[2]

我们只要读《我家有一钵老卤》,看书中间的插图《根在潮州》——她与孙子在盘根错节的 老树前的照片,再揣摩上述的一段引文,就能读懂读透蓉子生命与思想的根,是潮州,是“ 潮州”的中国。她强烈的本土性使其然:关心中国的改革开放,似乎比一般中国人还要热心 、还更执着。《最深情的讲演》记朱基总理在位时的一次讲演,不仅对一位中国领导人表 示感佩,而且心系中国的振兴与富强。她这样写道:“贤相治国,群英同护,这必是盛世之 后另一个盛世的到来!”而且她俨然以中国人的身份感同身受,充满了无限欢欣与幸福:“ 生而有幸,能赶上这时代,梦里也含笑!”她看到上海徐汇区红红火火的建筑工地,兴奋地 展望:“仿佛是个伸腿舒腰的巨人,他就要站立起来,这就是中国!”在天安门前和儿孙放 风筝,她借风筝断线说事,预想祖国在曲折中发展的前景:“续上,依然腾空飞起,更高更 远,更美丽!”(《中国,这么漂亮吗?》)当新加坡读者质疑她书写的中国现状的时候, 她坚定地回答:“当前的世界趋势就是认识中国……中国还会更好!” (《中国还会更好 》)。凡此种种,都表明蓉子在身份与立场上她似乎没把自己当成新加坡人;她的满腔热情 表明,改革开放的中国,才是她期待与理想中的祖国。

蓉子的“中国情结”更多的是表现在对中国泛文化的书写方面。这是蓉子向新加坡和外国读 者介绍中国的写作宗旨。打开这本散文集,内容大多集中在介绍传播中国的历史文化、旅游 文化、美食文化、风俗文化等等方面。一方面是因为工作需要,另一方面是出于对中国传统 文化的热爱,故此蓉子几乎跑遍了中国各地的名城以及著名的人文景点,所到之处,差不多 都会留下她报告其行踪的作品。在当今世界进入全球信息化、市场化、商品化、物质化以及 大众审美世俗化的今天,愈来愈多的作家为物质欲望而写作,多数人的作品给读者以冰冷酸 涩的感觉。我感觉蓉子在抒写中国文化的时候,却是排除了物质功利的目的,带着孩子投向 母亲怀抱那种温暖的天真,在拥抱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候自己就被传统文化所感动、所炙热, 于是就把她的温情诉诸笔端;于是,蓉子给与我们读者的,就是她那种特温情的文学表达。 她到了象征中国历史文化的长城,回想起秦始皇当年为抵抗匈奴入侵而征集男丁修长城的情 景,不忘离别父母妻儿、缔造长城的先祖,“我心唏嘘,向筑城魂儿祷一礼”(《踏雪长城 看秦砖》)。在“层林尽染,漫天碧透”的九寨沟,见当地政府对原始自然环保的成功,不 禁慨叹:“不敢相信,中国也这么干净。”(《九寨秋色》)参观新建的南京博物院,看到 “巧夺天工”的上古玉器、漆雕、青瓷、墓葬的结构与东汉银缕玉衣等文物,惊叹“中华之 伟大”(《南京博物院的大餐》)。她见到扬州迎宾馆的“红楼早点宴”,亲口品尝那些“ 贾府冷碟”、“宁府羹汤”、“怡红细点”,再登上仿古龙舟,就感觉到“恍似唐朝盛世情 ”(《扬州,真宝地!》)。这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褒奖,自然是蓉子的温情脉脉的真话真 情。但是,在《京城特景》、《物贵,情淡》、《谁坍上海人的台》、《给上海挑刺儿》、 《当老人变成“孙悟空”后》、《生活点滴》等等作品中,她对于当今中国社会方方面面的 问题,尤其是对上海人的自私、狭隘的“国民性”,则毫不客气地予以揭露与批评。说真话 、敢揭短,不失作家的良知与道义,做到善意的美刺结合,想使中国社会生活更文明、更进 步,这更是真情真话。这对海外归来的蓉子来说,无疑是难能可贵的。

蓉子以她的“中国情结”进行温情的文学表达,还表现在她对时下中国人人性思考与书写的 方面。《上海七年》有不少写新加坡的题材,但更多的篇章是写中国的内容。于是,新加坡 与中国在这本书中自然形成了人文精神的比较对照。新加坡是南洋的现代化与国际化的都市 ,那里中西两种文化的冲突和嬗变、传统和现代理念的撞击和整合,这在蓉子的创作机制里 自 然形成了对中国人人性思考的审美价值参照。在她看来,整个世界的方方面面都在发展在进 步在繁荣,但人的人文精神在萎缩在倒退,尤其传统的人性在萎顿。她说:“地方漂亮了, 社会进步了,人性复杂了,人情也茫然了。”[3]而对照新加坡以及欧美西方国家 的情形, 中国则可堪安慰。她在中国的社交中,还时时为那种善良温馨的人性所感染所激动,于是就 在她的笔下大书特书。《东北朋友》记述作者初次认识的、做人参生意的张家秋,还欠款两 万元;她“连我姓什么住哪里都不知道”,就让“我”把货先取走,欠款“改天再算”。再 去东北作客,她夫妻两人驱车六小时前来迎接,“不让我们付酒店住宿费”。作为商人,这 对夫妻没有狡诈、虚伪和欺骗,而是诚信、豪爽与大度,作者被其人性的善良所深深感动。 《汕头金海湾》叙述了这样一个细节:“最是难忘,前年炎夏,我病倒在汕头,高烧不退, 几近虚脱,多蒙大堂总经理副理关心,天天送水果送茶水,餐饮部小赖更是特别照顾,早晚 定时熬来中药送至客房。因我食欲全无,又为我送来白粥小菜,我要签单。小赖说:你病了 ,我们连这碗粥都要收钱,还是人吗?”如此受到无微不至的照顾,蓉子真的有宾至如归的 温暖感受,说:“金海湾,是我在汕头的家。”诸如此类的叙写,在她的书里时有所见;在 那些描写个人家庭生活的作品里,则更多地书写着作为母亲、作为祖母的爱心、道德和人生 体验。她有一颗细腻的人性化之心,又软又热地在文字背后搏动。在经济飞速发展与人文精 神萎顿形成悖论的今天,我觉得蓉子是一位道德理想主义者,而且在后现代时期的整个地球 村,尤其需要像蓉子这样的道德理想主义者。在其人性化描写中间,展示的是温馨、温热与 温润;她告诉她的读者,用人性之“爱”救赎自己与整个世界,是作家艺术家的良知,是不 会徒劳,也永远不会徒劳的。

经过上述粗略分析,可见蓉子散文的思想是饱满的,有力度的。文如其人,其散文像她本人 一样的大度与潇洒。比之我们的“新媒体散文”,她的作品视野要开阔得多,题材内容要大 气得多,审美趣味要高洁得多。

作为报纸媒体专栏的散文,蓉子的文风与文本又是很有特点的。陆士清教授评论蓉子说:她 是《联合早报》等几家报纸的专栏作家,“她在《新明日报》上主持的《秋芙信箱》,历二 十多年而不衰……信箱的一部分文章,收入她在花城出版社出版的《别碰,那是别人的丈夫 》和新加坡出版的《情未了》。今天,蓉子可以说是新加坡的一个‘品牌’。”[4] 她像中 国上世纪50年代写“思想随笔”的“马铁丁”(陈笑雨、张铁夫、郭小川三人合作之笔名) , 60年代写“燕山夜话”的邓拓、写“世象杂谈”的林放等专栏作家那样,逐渐成为中国读者 熟知的公众人物。专栏的文章受版面所限,在千字的篇幅里做文章,是很受约制与束缚的, 可在蓉子却游刃有余,表现出一种信手拈来、无拘无束的自由。这是写散文的硬功夫,就像 练中国拳术一样,倘若不是经过20多年的打磨,舍此是断断不能掌握得如此自由的。唯其如 此,蓉子就经过了一个熟能生巧到熟能化巧、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过程。

蓉子散文自成一体。具体说来,蓉子媒体散文的特点,就是她的“个人”性。对“蓉子体” 的文体审美特征,笔者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首先,一事一议,有感而发,取材是很自由的。从蓉子散文的内容看,涉及到政治生活、经 济体制、文化教育、人际关系、生活态度等等方面。但写作的时候不可能刻意追求什么系统 性、有序性和连贯性。在她的事业与文学的活动中,包括她旅游、读书、看戏、购物等等, 题材涉及的方面相当广泛;她只要有了感兴、感悟、感动,就沉思默想,码字成文。既然是 为媒体的专栏写作,她就在应急应需的积习中,自然采取了一事一议的立论与自由发挥的铺 陈两者结合之方法,因此她获得了把握个人写作的高度自由。

其次,不拿架子,不拘格套,文体是“四不象”的自由。蓉子驾驭文体的时候,不顾及约定 俗成的形式感,也不顾及散文文体的陈陈相因的章法,自由自在地写来写去。故而她的文体 很杂,像随笔?像速写?像通讯?像小品?像微型报告?什么都不是,什么都有点像,如果 一定要强加名目,就是“杂文”。我则称其为“蓉子体”的杂文。纵观她的文本,五花八门 ,形形式式:可以事缘起,可以人开笔,可以景生情,可以物起兴;可以叙述为主,可以议 论贯穿,可以叙议结合,可以情景交融……一篇文章是一个样子,各异其面,她不重复自己 。上百篇、数百篇地写,却能做到不重复自己,这就是蓉子的聪明与智慧。

第三,我写我心,文笔跳荡,自由地、又是文学地直摅心性。蓉子以自己的所见所闻落笔, 以“自我”的所感所思为中心,极其自由地结构篇章,都是归趋于直摅蓉子“这一个”的心 性。读者读她的散文,感到亲切而又有亲近感,就像和她促膝谈心、林中漫步,似乎可以感 觉到她的呼吸与脉动。蓉子的散文是她的自叙传,更是个人抒情的诗。她在表现自我的时候 ,常用文学的手法增强其温暖表达的效果。有时用联想将两个或三个时空不同的片段浑然起 来写。如《35年前的裕廊》 ,将35年前与后的事情进行拼接。有时几笔叙述之后,来个放 大了的“特写”,如《上海来的老太太》在叙述去剧场看戏之后,不是写看戏如何,而是写 此前自己和导演陈薪伊在东湖畔的“她依依,我亦依依”。有时以幽默来讽刺,如《京城特 景物》,写女人盲目地跟在男人后面寻找厕所,看男人停步、背对小路、双手前拢,才猛然 醒悟转身;以引起的尴尬情景,来讽刺十三陵茅厕的上“锁”……这些文学手法的运用,使 蓉子的散文总是充满了艺术感染力。正如陈贤茂教授主编的《海外华文文学史初编》所说: 蓉子的散文是“一种非常富有文学色彩的优美散文”, 是“她的一种独特的创造”[ 5]

总而言之,蓉子的散文有着个人风格印记,而且这些印记又是十分鲜明的。当然,这些急就 章也留下了急就的痕迹。我想,如果蓉子写作时再多一点打磨推敲的功夫,相信她一定会给 我们读者奉献出更多的佳品与精品。我们真诚地期待着她,但愿我们的期待不会徒然。

注释:[1]周海玲:《旅居生活的情真书写——评蓉子新著<上海七年>》,《华文文学》2007年 第5期。

[2]蓉子:《上海七年》,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7年版,第3页。

[3]蓉子:《35年前的裕廊》,《上海七年》,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7年版,第38页。

[4]陆士清:《蓉子专栏的魅力》(代序),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7年版,第2页。

[5]参见陆士清:《蓉子专栏的魅力》(代序),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7年版。第2页。

作者吴周文,男,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

延伸阅读
有关车辆买卖合同模板汇编3篇  随着人们对法律的了解日益加深,随时随地,各种场景都有可能使用到合同,
2023-06-20
回迁房买卖合同样板买卖是商品交换最普遍的形式,也是典型的有偿合同。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几篇关于回迁房的买
2023-06-17
关于北京二手房买卖合同标准范本卖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身份证号:___
2023-06-17
沈阳二手房买卖合同通用版卖方(以下简称甲方):  姓名:___(身份证号码):  地址:联系电话: 
2023-06-16
二手挖掘机买卖合同范本最新卖出人(以下简称甲方):买受人(以下简称乙方):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
2023-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