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藏传佛教造像工艺的风格与流变

合同范本 |

时间:

2021-08-08 09:52:14

|

【摘要】:藏传佛教传承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同信仰一同流传下来的还有那些精美绝伦的佛教艺术,藏传佛教的造像工艺更是其中最值得称赞的技艺之一,千多年的传承使得造像工艺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更加精美。

【关键词】:藏传佛教;造像工艺;传承;手工艺

神秘的雪域高原,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一支坚强、勇敢的藏民族在这里顽强的生存着,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塑造了他们的性格,也为他们的宗教、艺术等的传承深深地打上了本民族的烙印。

一、藏传佛教造像工艺源起

藏传佛教并非雪域的本土宗教,其原生宗教是苯教,藏传佛教造像工艺的起源和发展与佛教的传入和发展大致是同步。在吐蕃时期,佛教为上层统治者接受,受到他们的扶持,经过与本土文化的相互斗争和融合,稳定了自己在藏地的局面。随着大昭寺、小昭寺、桑耶寺为代表的西藏佛教寺院的兴建,寺院建筑、佛像、壁画等佛教艺术也应运而生。[1]当时,两位公主带来的能工巧匠及各种先进技艺,极大地推动了西藏社会文化的进步,也推动了西藏佛教艺术的发展。[2]与此同时,大量的印度佛经被译成藏文,其中有专门讲授寺院、佛塔建筑、造像规则与方法等的《工巧明》,这更加丰富了西藏佛教雕塑艺术的内容与技法。著名大师曼拉顿珠的《造像度量如意珠》更是西藏艺术史上第一部有关宗教造像的理论专著。[3]总体来说,当藏传佛教进入其后宏期后,佛教艺术也进入了平稳发展,直至昌盛的階段。

二、造像工艺的门类及风格

在长时间的历史演变与发展之后,造像工艺已经形成了浓郁的民族风格与地方特色。佛教造像的首要功能就是表现佛徒们的虔诚信仰,以造像之庄严神圣来弘扬佛法,因此,造像运用最多的还是在各个寺院之中,其次才是它的艺术价值。

藏传佛教造像工艺,主要由青铜造像、木刻造像、泥塑造像、石刻造像和酥油花造像五大部分组成。[4]各种造像工艺产生的年代大体一致,都在公元7世纪的松赞干布时期,佛教受到大力弘扬,这时藏区的造像的内容也基本相同,大体分为这几个造像门类:藏区中数量最多,使用材料最广泛的佛陀类造像,主要形象如释迦牟尼佛、强巴佛、无量寿佛等。其次就是在藏传佛教造像中也占很大的比例的菩萨造像,观音和文殊菩萨的数量最多;还有就是藏区寺院里最常见、最流行的白度母和绿度母造像;其他的还有诸如佛母;四大天王之类的护法;以忿怒、威严的形象出现的金刚;罗汉;藏传佛教各派的祖师造像;最后还有自吐蕃王朝以来,历代为藏传佛教的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的历史名人的造像。[5]

不同类型的造像想传达给人们的意旨也是不同的:佛陀、菩萨更多的是想表达一种悲天悯人、普救世间的情感,而那些忿怒、凶恶形象的造像,我想更多的是以一种象征性的手法来表达,这个世间既有光明善良,也有黑暗邪恶,需要这些凶神去震慑、消除,时时警醒世人,如果对造像的象征意义及内在情感的表达没有准确地理解的话,那么,往往会以自己的第一印象去评价这些造像,而无法体会到这些佛教造像内在的神韵。

三、造像风格艺术的演变

从藏传佛教艺术的发展角度看,其艺术风格的形成是经过了较长时期的演变和改进的,吸收了大量来自不同地区的造像工艺精华。在吐蕃时期,由于吐蕃王朝实际控制的疆域与印度、尼泊尔、克什米尔中原地区等都是接壤的,所以这一时期造像主要以学习模仿这些地区的造像工艺为主,受到这些地区工艺风格的影响很大,没有完全形成自己的民族风格。[6]到元朝时,藏传佛教受到元朝政府的大力扶持,其造像艺术也随之传向内地,汉藏之间佛教文化艺术交流在这一时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明代随着格鲁派的崛起,藏传佛教造像艺术风格也发生了诸多变化。可以说,明代是藏传佛教造像艺术走向成熟的鼎盛阶段,并且由以往多元的艺术风格逐渐形成了本民族独有的风格。明代的造像在创作手法上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当时的大小寺院都喜欢铸造或雕塑大型的佛、菩萨、度母等像,这些造像线条流畅、优美,多以浅浮雕、剔地浮雕为主,造型丰满,工艺精湛,极具民族特色,所以说,后弘期当是藏传佛教造像艺术最为发达和成熟的时期。[7]

清代的造像在其规模上不及前代,造像的种类与艺术风格也由于寺院不同的教派传承各有其特色。总体来看,此时的造像形象以忿怒相的护法神和格鲁派高僧大德为主,慈悲类造像相对减少,尤其是摩崖石刻造像较为突出。明清时期格鲁派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在藏区取得了政教合一的统治地位,明以前各教派所呈现的多元化艺术风格逐渐被格鲁派一家独大的局面所整合,从而使藏传佛教艺术失去了互相竞争、促进发展的社会政治背景。[8]

四、结语

藏传佛教造像工艺是随着藏传佛教的兴盛而兴盛,它既是神圣的宗教艺术,也是一门手工艺,传承于佛子与虔诚的手工艺匠人们手中,它的风格由最初的模仿、刻画,随着藏传佛教的一步步壮大,吸收外来的印度、尼泊尔、克什米尔以及内地等的造像工艺精华,将之融汇贯通,最终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这种风格的形成既需要漫长的时间,也需要人们的接受与支持,更是需要配合藏民族文化发展的脚步来慢慢成长,藏传佛教造像工艺的流变与发展见证着藏传佛教的发展历程,所以其艺术风格无论吸收多少别家的长处与精华,它的初衷是不会改变的,即是对佛的信仰,其空灵、神圣的神蕴是不会变的,改变的只是其表现形式与人们的审美情趣。

注释:

[1]才让 牛宏:西藏佛教.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7.17-19

[2]金维诺、罗世平:中国宗教美术史,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 1995年版,第163页.

[3]西藏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编:西藏佛教寺院壁画艺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4,5.

[4]尕藏才旦:藏传佛教艺术,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9,157-174.

[5]桑吉扎西:藏传佛教的造像工艺,法音,2004年第3期.

[6]扎雅:西藏宗教艺术,谢继胜译,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9,54-55.

[7]金维诺主编:中国藏传佛教艺术编委会编;李翎,廖旸卷主编:中国藏传佛教艺术·石雕,北京: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06,12-18,以及相关图版.

[8]金申:藏传佛教造像流派.收藏.2010年第1期.

参考文献:

[1]扎雅:西藏宗教艺术,谢继胜译,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2]王家鹏:藏传佛教造像,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版.

[3]金维诺主编:中国藏传佛教艺术编委会编;李翎,廖旸卷主编:中国藏传佛教艺术·石雕,北京: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06

[4]尕藏才旦:藏传佛教艺术,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

[5]才让,牛宏:西藏佛教.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7

[6]金申:藏传佛教造像的流派与样式(上),收藏,2002年第4期.

[7]金申:藏传佛教造像的流派与样式(中),收藏,2002年第5期.

[8]金申:藏传佛教造像的流派与样式(下),收藏,2002年第6期.

[9]金申:藏传佛教造像流派.收藏.2010年第1期.

[10]罗桑开珠:浅析藏传佛教造像工艺的文化元素及其特征,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

[11]桑吉扎西:藏传佛教的造像工艺,法音,2004年第3期.

[12]彭肜:藏传佛教雕塑艺术及其特征,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延伸阅读
有关车辆买卖合同模板汇编3篇  随着人们对法律的了解日益加深,随时随地,各种场景都有可能使用到合同,
2023-06-20
回迁房买卖合同样板买卖是商品交换最普遍的形式,也是典型的有偿合同。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几篇关于回迁房的买
2023-06-17
关于北京二手房买卖合同标准范本卖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身份证号:___
2023-06-17
沈阳二手房买卖合同通用版卖方(以下简称甲方):  姓名:___(身份证号码):  地址:联系电话: 
2023-06-16
二手挖掘机买卖合同范本最新卖出人(以下简称甲方):买受人(以下简称乙方):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
2023-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