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古迹概览之四

合同范本 |

时间:

2021-08-09 09:53:40

|

隆务寺

位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首府所在地隆务镇,藏语全名叫“隆务德钦曲科尔朗”。该寺地处隆务河中游河畔,依山傍水,环境宜人,其规模在安多地区仅次于甘肃的拉卜楞寺和青海的塔尔寺。

隆务寺据记载最早建于元朝大德五年(公元1301年),当时属于藏传佛教萨迦派寺院,规模较小。以后多次重建和扩建,规模日臻宏大。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在同仁县隆务庄重建后取名为隆务仓,即隆务寺的前身,距今有630余年的历史。随着藏传佛教在同仁地区的盛行,明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藏传佛教僧侣山木丹仁钦主持正式建成隆务寺。山木丹仁钦的弟弟罗哲桑格为当时隆务寺的宗教领袖,是一位佛学造诣很深的学者,曾得到明宣德皇帝的尊重,被封为“弥修妙悟国师”。以后,明万历年间,可容纳3000人的隆务寺大经堂建成。明帝于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赐题“西域胜境”匾额,悬于经堂门首。公元1630年夏日仓一世雅杰·噶丹嘉措主持隆务寺,修建了参尼扎仓(显宗学院)。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噶丹嘉措被清政府封为“隆务寺呼图克图宏修妙悟国师”。以后历届夏日仓活佛又主持修建了佛殿、经堂等。寺院规模不断扩大,全寺共有2500多僧侣,有50多处活佛昂欠,僧侣住宅700多院,属寺35座。经堂、佛殿建筑宏伟庄严,装饰华丽,房顶皆为琉璃瓦,中脊有镀金的高瓶。寺院中央大经堂建筑面积1700多平方米,周长170米,内有巨柱18根,短柱146根。经堂内供奉释迦牟尼等佛像数十尊,其中宗喀巴大师坐像高11米,底座周长26米,上下周围嵌满金玉宝石,通体镀金,庄严肃穆,金碧辉煌。

五屯上寺亦称“森格央上寺”,位于隆务镇北7公里处。该寺前身为投毛寺,创建于明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第四代寺主智格日俄仁巴玛海木达瓦为第一世夏日仓的弟子,遂成为隆务寺属寺,属格鲁派。全寺建筑占地80亩,有大经堂、弥勒殿和护法殿各1座。大经堂面阔7间,进深7间(含前廊明间),前部平顶,后部庑殿歇山顶式结构。另有昂欠2院,茶房1院,僧舍108院,寺僧208人。

吾屯下寺亦称“森格央下寺”,始建于明代,第一世夏日仓经师东科多吉嘉措一度扩建,改宗格鲁派。该寺有经堂、弥勒殿、护法殿各一座。大经堂面阔7间,进深7间,藏汉结合式建筑。另有茶房一院,昂欠5院约200间,僧舍88院。全寺建筑面积占地约80亩。

年都乎寺由丹智钦初建,第三世夏日仓(公元1740—1794年)时期成为隆务寺属寺。此后,应当地僧俗之请,由隆务寺勘钦活佛根郭加措任该寺主持。全寺有僧85户,210人。建有夏日仓、勘钦仓、卡苏乎仓、丹仓、阿柔仓等活佛昂欠5院,大经堂、弥勒殿、释迦殿、护法殿等各1座。大经堂面阔7间,进深11间,藏式平顶结构。弥勒殿面阔5间,进深5间,为汉式三檐歇山顶式建筑。

郭麻日寺建于明万历年间。该寺建有大经堂、弥勒殿、护法殿各1座。大经堂面阔7间,进深8间(含前廊明间),藏式土木建筑。弥勒殿面阔3间,进深6间(含前廓明间),汉式三檐歇山顶建筑。另有昂欠3院约209间,建筑共占地近100亩,寺僧305人。

隆务寺及下属寺院建筑风格独特,气势磅礴宏大,集建筑、绘画、泥塑等艺术为一体。各寺装饰华丽,殿顶中脊贴金高瓶,金碧辉煌。殿内的壁画、浮雕、泥塑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特别是当地的吾屯艺术(又称热贡艺术)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声誉,是藏族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隆务寺就是这样一座文化、宗教艺术的殿堂,是我省的重要游览胜地,每年吸引众多的中外客人。

热贡艺术之乡

位于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隆务河两岸,这里坐落着吴屯上下庄、年都乎、郭麻日、尕赛日等村寨,总称“五屯”, 是热贡艺术(原称吾屯艺术)的发祥地。热贡艺术是藏传佛教艺术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流派,是品类多样的综合性艺术,主要有彩绘、彩塑、图案、酥油花、堆绣、砖雕、石刻、木刻等,其中绘画、雕塑图案尤佳。绘画主要是壁画、卷轴画(藏语称唐卡)及少量木刻画。技巧类似汉族的工笔重彩,一般采用单线平涂略加烘染和色块填勾的手法,内容为释迦牟尼、菩萨、护法神等佛像及佛经故事。雕塑包括泥塑、木刻、砖刻、石刻、酥油花等,塑像造型完美生动,神态惟妙惟肖,服饰衣褶简练流畅,富于质感。热贡艺术是从西藏绘画艺术、四川甘孜木刻佛画、敦煌艺术和国外艺术画廊中汲取丰富的艺术营养,并结合青海各地的民间艺术进行总结、提炼,创造的独具特色的艺术流派,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是我国民族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瑰丽明珠。同仁县的“五屯”村,被人们称为“热贡艺术之乡”。

和日寺

位于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和日乡境内。属宁玛派寺院。清道光十一年(公元1831年),该寺第一世德尔敦活佛德钦卓多在和日部落头人昂钦的支持下,于宁秀卧杰额顿浪山始建土房寺。此后,第二世德尔敦·牟盘噶瓦罗哲扩建经堂,塑立佛像,彩绘壁画,并建立扎仓,开讲经说法之制,寺院有了较大发展,寺僧多达300余人。现有经堂1座15间,昂欠1座9间,僧舍15院45间,寺僧45人。

和日寺的藏戏和石经墙闻名遐迩。藏戏以《松赞干布》最为出名。石经墙高3米,长200多米,全由刻有经文的石板砌成。经文内容主要为《甘珠尔》、《丹珠尔》和《大般若经》,约两亿字。经石上并刻有大小佛像、图案、佛教故事画等2000余幅,字体清晰工整,绘画精美舒展,皆为不可多得的石刻艺术品,是我省乃至全国保存最完整的石刻经文,被誉为“世界石书奇观”。

和日石经墙

位于青海省泽库县城约72公里的和日寺石经墙,是迄今为止文物部门发现的全国最大的石经墙。

石经墙由3座经墙和一座经墩组成。主墙长165米,宽2米,高1.1米,刻《甘珠尔》经,约3870万字,位于中间;东墙长17.2米,宽1.3米,高0.7米,刻《檀多》经,凡108遍,位于经墩东40米;西墙长115米,宽1.3—1.6米,高1.2米,刻有17种经文;经墩亦位于中间,呈正方形,边长9米,高约1米,刻《丹珠尔》经。

这种石经墙是用1—5厘米厚度不等,大小不一的石板两面刻上经文,按一定顺序垒叠而成的。这些石经文字清秀工整、笔画流畅、体例风格不尽相同,简直是一幅书法杰作。

除经文之外,还有1000多幅石雕佛像,石雕佛塔、石雕藏画等。这些石雕古朴美观、精致大方,既继承了藏传佛教艺术的传统,又吸收了汉族石刻艺术的长处,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鲜明的地方特色。

这里的石经,每函经码像一本长条藏文经书,保持纸质经书的式样,每函之间用刻有书名和花纹的石板隔开,石书的外壁全用绘有花纹边的木板作书籍,把石书严严实实地封在里面,每段作有一个佛堂,里面供有一尊石刻佛像,使香客到处可以看到释迦牟尼佛的尊容。有些佛像还涂了色彩,看上去五光十色,金碧辉煌,给人以美的享受。

关于石经、石佛雕刻的兴起年代,以前没有文字记载。据寺院僧人说,大体上开始于清朝嘉庆年间,完成于1955年,前后历时100年。大约在十九世纪初期,和日寺院由别处迁到这里,第三世寺主德尔顿久美桑俄合丹增,为弘扬佛法,决意用自己毕生的精力和全部积蓄,为寺院刻凿几种永世长存的石经。于是从数百里之外的果洛请来了一位叫阿乃亥多的刻字高僧,并出资雇了数十名石匠和寺僧,由阿乃亥多经过培训后开始动工,几十年之后,三部石经《普化经》、《噶藏经》、《当增经》终于问世,这是最初的石经。此时,德尔顿喇嘛已经年迈,所存资财也全部耗尽,再也无力进行下去了。他去世后,洛加仓活佛继承了前人未尽的事业,他请了和日西合有名的刻经工匠恰洛和瓦布丹为刻经大师,还雇了一大批艺人参与刻经活动,又经过几十年,直到1955年才算大功告成。

和日石经墙规模之大,历时之久,以及刻石为经这种独特的保存佛教经典的方式,在青海省内佛经遗产中尚属罕见,在国内也不多见,是青海藏传佛教的一个重要文化现象,表现了藏族人民的智慧和才华,它对研究藏族金石学,藏文文学书法艺术以及整个安多地区藏传佛教史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

德千寺

该寺位于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能科乡,为我省黄河流域较为出名的格鲁派寺院之一,始建于清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由三世拉穆活佛倡建。

拉穆三世阿旺罗桑丹贝坚赞(公元1660—1728年)出生于青海省托素湖一带的牧区,12岁(公元1671年)入藏学经,次年因病返回,20岁(公元1679年)再度入藏学经于哲蚌寺郭莽扎仓,公元1680年年底返回,公元1682年建成德千寺。

公元1716年,七世达赖从理塘来塔尔寺出家时,拉穆三世为堪布,后七世达赖授他以“察罕诺门汗”的称号。自此,拉穆活佛一般称察罕诺门汗,汉译为“白佛”,藏译为“夏茸尕布”,四种名称实指同一人。拉穆三世地位尊贵,学识渊博,他前后5次入藏,最后一次在拉萨大祈愿法会上曾向与会僧人每人布施黄金一两,白银一两,绸缎半匹,誉为“拉穆大施”,足见其经济力量的雄厚。拉穆三世在青海蒙古族中更有影响,青海左右翼蒙古头人都尊他为上师。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年),拉穆三世被封为扎萨克喇嘛,历辈袭职,成为贵南、同德西部、贵德南部、尖扎、泽库、化隆西部以及海北海晏地区的政教双重统治者。并为青海蒙古二十九旗中之独立旗,曾任我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夏茸尕布(原名罗桑隆柔旦巴坚措)为该寺第八世夏茸尕布。

德千寺有活佛20余人,除了白佛,还有赛赤、智千仓等著名活佛。

德千寺直属寺院有海晏的新寺,尖扎的顾日寺等大小属寺25处。德千寺的“嘎尔瓦”(佛邸)享有较高的声誉。

阿琼南宗寺

位于尖扎县城北约20公里的坎布拉风景区,属藏传佛教宁玛派寺院。因寺院北面紧靠一座像藏文字母“阿”字形的石山,故人们将它取名为“阿琼南宗”。这座古刹是由5所小石窟组成的。这些石窟有的是自然形成,有的则为人工开凿而成,窟门经过修葺,飞檐依山,雅致幽美。

这座寺院距今有1100多年的历史。公元838—841年,吐蕃赞普达玛采取禁佛措施,封闭寺院,焚毁佛经,毁坏寺院设施,镇压僧人,致使佛教遭到严重破坏,在吐蕃本部已不能继续存在下去。这时,有藏绕赛、肴格琼、玛释迦牟尼3名僧人,驮律藏经卷一驮,逃到今天的新疆,后又往东走到青海,来到今天的循化、化隆、尖扎一带传戒授徒,把吐蕃时期的佛法延续下来。这座古刹曾是他们三人学经修炼的住所。据称,藏传佛教能够在公元十世纪后半期重新恢复和发展,主要是靠了这三个僧人的宏扬之功,同时这也说明后来佛教复兴势力从多康地区进入卫藏,他们是起了积极作用的著名人物,以后随着佛教复兴,他们受到藏传佛教僧众的敬重。清代,尖扎一带的宁玛派宗教领袖班玛仁增在这座山峰下主持修建了南宗寺和南宗尼姑寺。

这里群峰突起、山势峭拔,林木苍翠,鸟声婉转,泉水淙淙,景色十分秀丽,是著名的风景游览区。

坎布拉自然风景区

位于尖扎县西北部黄河南岸,奇特的“丹霞”地貌为其主体自然景观,多奇峰、方山、洞穴、峭壁,山体形状分别如巨柱、宝塔、城堡、巨人、兽类等,千奇百怪,栩栩如生,似有鬼斧神工之妙。加德杰峰,远远望去,有布达拉宫之盛景;德洪村附近的“仙女聚会”,是由数十个形态各异的圆锥形山体组成,犹如一座规模宏大的“古城堡”,从高处俯视,好似“仙女”们在翩翩起舞,加入仙境;强起岗是由数十座峭壁如削的塔状山峰组成,恰似群山起舞,蔚为壮观;植被茂盛,生长白桦、青海云杉、油松、山杨等树种,灌木有数十种。每当夏秋季节,谷底及山坡上,山花烂漫,果实累累,景色迷人;林间草丛中经常出没有鹿、石羊、麝香、盘羊、百灵、布谷鸟等,生机勃勃,人称青海的“小桂林”。这里有寺有庙,有南宗扎西寺、本本子寺和南宗尼姑寺,总称为南宗寺,为青海唯一的僧、密、尼同在之地。风景区内,有李家峡大型水电站。该旅游山区距省会西宁130公里,距县城马克唐镇50公里,以奇特的“丹霞”地貌、古老的佛教寺院为主体景观,兼有宏大的李家峡水电站,绚丽的自然风光,多彩的民族风情等,是我省著名的综合性风景旅游区。

古哇寺

位于尖扎县措周乡境内,是该地区最古老的藏传佛教寺院之一。由古哇旬努绛曲鄂色创建于元朝至正年间,初为一座静房,属萨迦派。绛曲鄂色去世后由其侄却吉坚赞继承法位,扩建古哇静房,新建经堂。却吉坚赞去世后其侄古哇噶居·却嘉措继为三世古哇喇嘛,于明万历四十五年(公元1617年)任塔尔寺第二任法台,卸职后维修古哇寺,自此正式改宗格鲁派。却嘉措去世后,派生出了两个转世活佛系统:一住古哇寺,一住塔尔寺,各自转世相延。现有经堂一座,僧舍63院,有僧100余人。创建者古哇旬努绛曲鄂色与夏琼寺创建者曲结顿珠仁钦关系甚密,曾请曲结顿珠仁钦到古哇静房讲经说法。宗喀巴在夏琼寺出家时,古哇旬努绛曲鄂色被请为授戒轨范师。因此,该寺在教众中颇有影响。

夏卜浪寺

位于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年都乎乡。藏语称“夏卜浪贡彭措曲林”,意为“夏卜浪寺圆满法洲”。是该地区最古老的寺院之一,早期属噶丹派,后改为格鲁派寺院。据有关史料记载,元至正元年(公元1341年),曲结顿珠仁钦在故乡建成夏卜浪寺后,交予侄释迦桑布主持,自去今化隆倡建夏琼寺。据传,曲结顿珠仁钦所建的夏卜浪寺后来毁于兵燹。约在民国初年,由文都寺第五世堪布仓阿旺罗桑丹增坚赞重建。寺院现有经堂3座、僧舍540间。寺主堪布仓,系叶什姜寺寺主大叶什姜活佛加央罗哲的弟子加央扎巴转世形成(故又称“小叶什姜活佛”),曾被九世班禅封为“堪布华丹诺们汗”,赐有黄绸封浩,是黄南地区较出名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

海南州景点

玉皇阁

位于贵德县城的玉皇阁古建筑群始建于明洪武年间,现存建筑主要为清代后期所建。整个建筑群占地52亩,建筑总面积3060平方米。包括文庙、关岳庙、玉皇阁、大佛寺、城隍庙、藏书楼等,集儒、道、佛、神为一体,建筑鳞次栉比,疏密相间,布局有序,浑然一体,坐落在贵德古城北门两侧。其中玉皇阁为群雄之冠,砖砌土筑台基高10米,上建三层歇山顶楼阁,通高26米,房屋雕梁画栋,明柱花窗,其结构之严谨,雕饰之精美,彩绘之新颖,皆属上乘,显示着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高超水准。藏书楼和文庙花园为园林建筑,亭台廊榭小巧别致,与寺庙大殿巍楼相映成趣。各庙宇内保存的碑刻、壁画已成为珍贵文物。每年春季,梨花清香四溢,风景宜人,登阁顶远望,天水一色,各种景色争奇斗妍,令人眼花缭乱。现已成为我省著名景点,慕名游览者纷至沓来,络绎不绝。

贵德白马寺

位于贵德县尕让乡大唐村,建于清同治年间,属藏传佛教寺院。寺院占地面积1687平方米,建筑面积1320平方米,主要有大经堂、廊院和山门。其山门及外墙建筑特点为汉藏结合,风格独具,外观似三层歇山顶楼阁,一层明间安门,顶层置鼓,两边外墙为藏式建筑,施藏式暗窗,墙头压边麻层,装铜盘月砖等饰件。大经堂规模宏大,是典型的藏传佛教经堂形制,上下两层共有建筑128间,平面呈“凸”字形,二层中间面阔五间,进深3间硬山殿,四周环绕平顶房,别成天地。廊院为上下两层楼回廊,与山门门楼结合成一体,下层为藏式柱梁结构,上层为汉式地方手法,挑檐檩下施花草板,柱头安装饰雀替。藏汉结合的建筑风格别具一格。白马寺历史悠久,建筑风格独特,保存完整。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贡巴寺

位于贵德县河东多南,为当地贡巴、麻巴村之寺院,元末明初,两村各有1座萨迦派小寺。明宣德年间,出生于贡巴村的贡格噶居巴从后藏学经归来,将两寺合并为一,建成大经堂,正式形成贡巴寺。清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由参直合一世根敦顿珠主管寺务。此后,历辈参直合堪布成为寺主。1734年根敦顿珠又出任塔尔寺法台,自此历辈参直合均出任过塔尔寺法台,并成为塔尔寺的一个活佛系统,故该寺也随之成为塔尔寺的属寺。清同治六年 (公元1867年)主要殿堂毁于兵燹,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四世塔秀活佛切群嘉措捐资修复。该寺建筑占地4670平方米,呈长方形,围以青砖土坯砌成的围墙,内建有殿堂6座,僧舍110间,下辖属寺5座。

乜纳寺

位于贵德县城西北,又称“弥陀寺”。始建于清康熙年间,由四世乜纳活佛罗哲达吉在其第一世俄钦赤列本的修行处建成乜纳寺。寺侧原有一座古塔,称之为“乜纳塔”,也叫“贵德白塔”。据藏文史籍记载,吐蕃赞布赤热巴巾曾北征到此,于汉藏交界处建成此塔,内贮其发辫。清嘉庆十一年(公元1806年),乜纳五世重修此塔并镏金,塔高约30米,基座方形5层,边长18米,土筑包砖,造型如北京白塔,原称之为青海第一塔,颇负盛名。历史上,曾多次扩建,有经堂、佛殿及僧舍100多间,原有乜纳和觉额两位活佛,乜纳活佛从第四世罗哲达吉起又成为塔尔寺的活佛系统之一,并在塔尔寺建有府邸。

河阴清真大寺

位于贵德县县城小南街。民国初年,由当地回族投资新建,礼拜大殿和宣礼楼均模拟平安洪水泉清真寺形制,大殿面宽5间,纵深4间,殿内有4根通天巨柱撑顶,梁上架梁,墩上坐墩,建筑结构复杂玄妙,殿顶天花呈六边形“天落伞”式藻井,均由数百块细木精刻细嵌而成,殿小壁还有各式花草图案的雕砖装饰。宣礼楼为3层6角的空心木塔,高约18米,为典型的中国古典式亭榭形制。另有南北房10间,其他房舍8间,以后还逐步设立了经文小学和中学。河阴清真大寺是在原“小南街清真寺”的基础上扩建的,是贵德县境内最有影响的伊斯兰教寺院。

仰华寺

位于共和县恰卜恰镇,建于明朝万历五年(公元1577年)。藏语称恰卜恰大乘法轮寺。该寺面向青海湖,背靠黄河,巍然屹立在辽阔草原的山谷之中,寺院建筑具有汉、藏佛寺的特点,依山势筑成三进大院。前院两侧为寝宫,一侧为光明宫,一侧为大乐宫,是蒙古王室成员住宿、议事和修炼之地。中院为佛殿,院中为大经堂,供有三世佛、圣喇嘛(宗喀巴)和汗王塑像。大经堂两侧前后为大威德殿、观音殿、菩萨殿、夜叉殿和嘛尼堆等,均为汉式建筑。殿内高大宽敞,用16根大柱支撑,饰以白琉璃、经幡等,殿堂宏伟,金碧辉煌。后院为僧舍和学经习艺的场所。寺院外修建有举行大法会的广场。仰华寺的建成,使寂静的草原增添了几分喧嚣和神秘感,晨钟暮鼓,佛号长鸣,香烟缭绕,诵经之声不绝于耳。

石藏寺

石藏寺,藏语称“藏噶尔端珠惹卜丹珠”,意为“石藏义成极坚洲”。位于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县河北乡。该寺在青海黄南、果洛、海南等地区广大信教群众中享有盛名。

石藏寺由第一世藏班智达创建于清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一世藏班智达(公元1737年—1780年),本名丹巴嘉措,阿柔部落人,早年学经于隆务寺,后到色拉寺杰巴扎仓深造,1762年获拉然巴格西学位,返回故乡后与其弟噶果尔四世罗桑丹增嘉措共建石藏寺。清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六世班禅进京途经青海,赞誉丹巴嘉措是精通五明的大班智达,并接受石藏寺为扎什伦布寺子寺,同时六世班禅应邀做了石藏寺名誉寺主。从此,石藏寺声威大震,僧数增至千余人,建筑规模不断扩大。1958年,寺院建筑面积近3万平方米,有大经堂一座220间,小经堂一座51间,时轮经院、时轮辨经院、时轮静房、护法殿各一座,昂欠16座,全寺共有建筑物2668间,现有经堂、佛堂、昂欠、僧舍等1000余间,是我省古建筑保存最多的藏传佛教寺院之一。大经堂面阔11间,进深9间,小经堂面阔7间,进深7间。该寺保存有藏班智达所著的《因明因理论》等大量佛学因明理论、传记、文学刻板,是不可多得的文物瑰宝。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每年都有许多人到此观光朝拜。

当家寺

位于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曲沟乡境内。属宁玛派寺院。该寺历史悠久,相传初建于元朝,与四川德格的西钦寺关系密切。清代寺主当家喇嘛受封“当家额尔德尼”,清朝廷赐有印章,封浩。自此,发展迅速,成为海南地区宁玛派诸寺之母。至民国时期,在今共和、贵德一带形成以当家寺为母寺的寺院体系,下辖有经堂和小寺8座,有僧侣350人左右。该寺有大经堂1座、高3层共100间,僧舍150多间,并建有当家、坚官、多哇3个昂欠。寺内还有阿柔格西活佛灵塔。

龙羊峡水电站

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境内,距省会西宁140多公里。龙羊峡长达40公里,两岸峭壁陡立、山峦迭起,河道狭窄,水流湍急,最窄处仅30米左右,是建设水电站的理想之地。该水电站于1974年开始建设,1988年竣工投产运行。该水电站由拦河大坝、防水建筑物、电站厂房三部分组成。拦河大坝高达178米,为国内已建水力工程中最高的重力拱坝,大坝长140米,形成了一座面积为392平方公里,总库容量247亿立方米的国内最大人工湖。总装机容量128万千瓦,年发电量60亿千瓦小时。强大的电流有力地支援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龙羊峡水电站的建成,使黄河这条桀骜不驯的“大黄龙”不断地为人类造福。由于它的多项指标如拦河大坝之高、库容之大、湖面之广、海拔之高等均居全国水电站之首,水库蒸发又改善了周围的小气候。现站区绿树成荫,湖波荡漾、游鱼穿梭,每年吸引着众多游客前往参观游览,已成为我省又一旅游胜地。

青海湖鸟岛

位于青海湖西北部布哈河三角洲上,西边的一个小岛叫海西山,又称蛋岛,东边的大岛叫海西皮。每年3—4月份,我国南方及东南亚一带的斑头雁、棕头鸥、鱼鸥、鸬鹚等20余种候鸟,千里迢迢,不辞艰辛飞来这里生儿育女,繁衍后代。据对鸟岛的抽样调查,仅斑头雁、棕头鸥、鱼鸥、鸬鹚等4种鸟类数量就有165000余只。海西山(蛋岛)面积只有0.27平方公里,但却栖息着10万余只候鸟,鸟蛋遍地,堪称“鸟的王国”。海西皮面积4.6平方公里,高出青海湖水面60多米,其中上豆科禾、野葱等植物生长茂盛。岛的东面悬崖绝壁,只隔10多米有一巨石突兀嶙峋,矗立在湖面,面积不足30平方米,而其上筑满了数不清的鸬鹚巢,数以万计的鸬鹚在这弹丸之地吵吵嚷嚷,俨然像一座鸟儿的城堡。青海湖泉湾过冬的天鹅有近千只。近几年岛上发现闺秀鹤,为鸟岛保护区增添了新的鸟种,青海湖鸟岛成为我国八大鸟类保护区之首,已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

伏俟城

位于距青海湖西7公里的铁卜加草原上,又称铁卜加古城。城墙保存较好,东西长220米,南北宽200米,城墙高12米,宽17米,南面有门,宽10米。城内自城门起向西有一中轴线,中轴两旁各有隆起的长50米、宽35米的3个互为联接的房屋基址。最西边有一小方院,东西长70米,南北宽68米,东边有门,符合古代游牧民族“东开向日”的习惯。小方院与南城墙之间还有一个夯土台,长15米,高9米,台上有房屋遗迹,大约是宫殿遗址。据考证,伏俟城为吐谷浑在公元6世纪修筑的都城,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是晋、南北朝、隋、唐四个朝代吐谷浑王国历史上最悠久的国都,为当时中西交通的重要枢纽。吐谷浑王国自晋以来,延续350年之久。其中,在青海独立割据达200多年,成为我国历史上割据时间最长的地方政权。伏俟城的建筑形制和选址,不仅吸收了汉制城廓制度,又照顾到游牧经济的特点,这可以说是吐谷浑人在我国城市建筑史上的一个独创,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海心山

位于青海湖心偏南,古称仙山,俗称湖心岛,是青海湖的又一名胜。全岛东西长2.3公里,南北宽0.8公里,面积1平方公里。山顶高出湖面约10米,山脚下有石洞和淡水泉。该岛自古以产“龙种”名马而闻名,故称龙驹岛。据古籍记载,早在汉代岛上就有庙宇,过去常有僧人在岛上修行,多时达10人左右,养畜百余头(只),其时无舟楫可渡,僧人于冬季冰合时,出海取一年之粮而入居,整年不复出,山上南石崖有山洞,洞中有经堂一所,僧房两间,洞上有6间庙宇,2间僧舍,庙宇里的彩色佛像和壁画等都有较高价值。

赛宗寺

位于海南州兴海县桑当乡境内,属格鲁派寺院。传说宁玛派祖师莲花生大师,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以及隆务寺高僧第一世夏日仓噶丹嘉措等都先后在此活动,留有遗迹。至今有所谓“吉祥坡”、“如意奶牛蹄印”、“莲花生大师修行洞”、“宗喀巴大师法座”、“练经洞”等充满神秘色彩的名胜古迹。由于赛宗山是安多地区藏族群众传统中的三大著名风景区之一,山上沟壑纵横,洞窟遍布,苍松古柏、葱茏秀丽盛名遐迩,历史上各地信徒来此朝山。

1923年,同仁隆务寺的第三世阿绕仓大师洛桑隆朵丹贝坚赞(公元1888—1959年)为实现其前世活佛的遗愿,亲自来赛宗山,创建赛宗寺。隶属于隆务寺。其绘画艺术来源于同仁县五屯,殿堂内有释迦牟尼、莲花生、宗喀巴以及阿绕仓的金身塑像,既吸收了印度的如眉心宝珠、腕镯等表现手法,又融合了汉族佛像端庄、肃穆、优美、慈祥的特色。藻井、壁画有佛经故事,又有人物、山水,绚丽多彩,栩栩如生,真是古刹名山相得益彰。该寺是海南地区最大的格鲁派寺院和佛教文化中心,文物众多,特别是佛像、佛经、佛塔等极为丰富,与格鲁派六大寺齐名。现有大小经堂、佛塔、昂欠、僧舍等共计1086间、寺僧250余人。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海北州景点

西王母石室

位于青海省祁连县黑水上游一带,该地南与刚察县毗连,有夏日格山,山腹多天然溶洞,其中不少有住过人的痕迹。此山主峰有“镇山石柱”,像殿堂廊柱,表面光洁,叩之有金属声。许多人认为西王母石室就是这里。据《汉书·地理志》“金城郡”条说:“临羌西北至塞外,有西王母石室、仙海、盐池,北则湟水所出、东至允吾入河。西有须抵池,有弱水、昆仑山祠。”古代史家尚能确指西王母的地望。

西王母是中国神话传说和民间信仰中知名度很高的一位女神,民间许多地方崇奉西王母神。其实,西王母是古代虞幕有虞氏的一个分支而西迁的首领,古籍中称作西莫,因立国称王,又称作西王母,历史上确有其族其国,并非神话,主要生活在青海湖北、湟水上游的山区,昆仑山有西王母祠,就是古代西王母族的真实历史所在,她又是由历史演化成神话故事而当作神仙崇拜的一束石窟文化中的奇花。

西海郡遗址及石虎

在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地处青海湖东北水草丰盛的金银滩上,有座古城址,当地称为“三角城”,即是闻名于世的汉代西海郡城址。据《汉书》记载,西汉时期在全国设置了东海、南海、北海三郡,只缺一个西海郡。为取“四海归一”之意,汉平安元始四年(公元四年),安汉公王莽在今海晏县筑城设立了西海郡,今城址保存较完整,东西长约650米,南北宽约600米,城墙残高4米,墙基宽10米,有东西南北四座城门,城内沿东西中轴线的建筑遗迹隐约可辨,西南部有土丘高8米,直径10米,似为烽火台。遗址出土汉代钱范、钱币等物。最为珍贵的是,该遗址还出土了一尊石虎,虎座正面阴刻铭文为“西海郡虎符石匮,始建国元年十月癸卯、工河南郭戎造。”该石虎用整块花岗岩雕成,虎作蹲伏式,昂首张口,形象生动,虎身长1.32米,高0.46米。据考古工作者认为,石匮的发现在我国是首次,从石刻文字“西海郡虎符石匮”的字面意义看,王莽在西海郡郡城前,命制石虎、石匮以代“虎符石匮”,诏示边地,以他为正统皇帝。石虎及刻字为三角城的历史提供了实物例证,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珍贵文物。西海郡遗址在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岗龙沟石窟

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克图乡巴哈村的岗龙沟内,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石窟寺起源于印度,公元4世纪传入中国,北魏、隋、唐时期最为兴盛。岗龙沟石窟由石窟造像、佛塔和藏文题记等三部分组成。释迦牟尼像凿于天然岩石洞里,螺髻、结跏趺坐,头部和身后有两重背光。佛塔系在山岩上凿虚留实成塔形。塔座为覆莲式,高2.6米,塔身为覆钵式,直径为4米,中凿佛龛、龛内有佛座和泥佛像。塔顶为十三顶轮,上有圆盘,盘上有日月宝珠等。该寺窟内有塔、塔内有窟,窟中有佛,这种支提式石窟造形,我省仅此一例,为我们研究青海地区宗教文化提供了可贵的资料。

阿柔大寺

位于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草大坂乡境内,属格鲁派寺院。明万历年间,三世达赖索南嘉措来青海传教,该部落头人华桑加布和桑杰加等人请三世达赖到自己驻牧地,奉献大批布施。三世达赖在这里曾讲经传法,为以后建寺奠定了基础。清顺治年间,五世达赖进京途经青海,阿柔部落头人又迎请五世达赖到部落,请求建寺。后经五世达赖允许,由夏扎大喇嘛和阿柔坚巴克尊嘉措二人主持,于仲塔地方建成阿柔寺,最初为一座静房,30年后,献寺于阿里达尔罕曲结。第三世罗桑·丹巴达吉建立显宗学院,完善各种法会制度,寺僧增到近400人,发展成为一座正规寺院。约在清道光年间,阿柔部落一部分北迁祁连,于现址重建寺院,但规模较小。上世纪40年代,发展成为祁连县境内最大的格鲁派寺院,1958年前,全寺有大小殿堂5座,共有土房建筑840间,用作经堂和佛堂的巨型牛毛帐篷和蒙古包7顶,全寺有马50匹牛430头,寺僧多达250人,其中大小活佛15人。该寺1958年部分被拆毁,1980年又重新开放。

白佛寺

位于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青海湖乡境内,属格鲁派寺院。该寺为尖扎县拉莫德钦寺属寺,是历代察罕诺门汗(夏茸尕布)在海北地区的主要寺院。明万历年间,西藏哲蚌寺郭芥扎仓高僧措尼嘉措受命第三世达赖喇嘛,来安多宏扬格鲁派教法。据说措尼嘉措来青海后,即建帐房寺1座,后受封为“察罕诺门汗”,藏译为“夏茸尕布”,汉译“白佛”,此即白佛寺前身。约在清嘉庆年间,该帐房寺随同达如玉部落迁到今海晏县境内。公元1916年,第七世拉莫根敦丹增诺尔布(公元1873—1927年)在达如玉部落头人和广大信教群众的支持下,于现址开始兴建土房白佛寺,建成大小经堂和白佛府邸等主要建筑。有大经堂、小经堂、白佛府邸、仓房、茶房以及达如玉部落七族份的办事公房等,共计房屋300间,寺僧88人。1958年后,除白佛府邸外,其他建筑多被拆毁或占用。1981年重新开放,新建五转七大经堂1座、小经堂5间,僧舍等 100余间。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仙米寺

仙米寺,又名“显明寺”。位于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县浩门镇境内,属格鲁派寺院。明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第三世达赖喇嘛来此活动,曾倡议建寺。明天启三年(公元1623年),当地僧人衮噶嘉措从西藏叶尔巴寺请来拉日堪钦·才旦顿珠主持修建了仙米寺。不久,佑宁寺的小松布丹却赞主持寺务,扩建寺院,设立显宗学院,寺僧增至百余人,发展成为海北地区最大的寺院,冠盖一方,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清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罗卜藏丹津反清,四川提督岳钟琪率军征剿,兵至门源后,将该寺全部焚毁。岳为了炫耀武功,在俄特沟红山咀的石壁上凿下了“得胜川”三字。事后,清朝政府为了安抚各少数民族,于清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派一等侍卫散秩大臣达鼐来青海办理善后事宜,重建该寺,并题寺院匾额为“显明寺”。

寺院依山建筑,由低渐高,次序而上,远望似多层楼台所组成。大经堂为全寺中心建筑,全部木质结构,重托叠扣,雕梁画栋,飞檐兽脊,在层层翘角之上,铁片与铜铃,微风吹拂,叮当作响。大经堂内部,有4根通天巨柱,2尺见方,上下等粗,据称系用小木料节节扣合而成,柱子裹以龙图毛毯,十分华丽。另外,在上佛邸(囊)门前,有一对石狮子,昂首翘望,獠牙突睛,雕刻精美,栩栩如生。全寺整个精湛的建筑和绘画艺术,充分显示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加上寺周森林茂密,风景优美,是理想的游览胜地。

沙陀寺

位于青海湖西岸的泉吉河与阿斯汉河之间,属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管辖。该寺院建筑从两河之间隆起的山梁一直延伸到青海湖内。建寺之前,这里很早就是祭祀山神的“俄博”,藏语叫“且彭拉什则”。

据传说,当年五世达赖喇嘛罗桑嘉措在清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受召进京觐见顺治皇帝,受封告归在返回西藏时途经青海湖,为祈祷海神护佑,按宗教仪式绕湖转经,宿营沙陀地区时,即发现了山梁上的“俄博”,于是探问当地牧民,随意将原名改为“达秀拉什则”,并且举行了隆重的“转果拉”(转经轮)的仪式。从此,沙陀便成了新兴的拜佛望地,吸引无数教徒远道而来,进香朝拜,成为环海地区最大的宗教圣地。

从1653年五世达赖喇嘛在沙陀寺驻锡至1941年的近300年间,由一个俄博堆,逐渐发展兴建成占地400平方米,有房舍30间的宏大经堂。当时屋顶金龙四幅,飞檐画栋、赭墙香饰,经轮旋转不停,佛坛香烟缭绕,颇为壮观,成为环海地区颇具影响的佛教名寺。

祁连山地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

祁连山地东部处在东南季风迎风坡,降水较多,因而在雪线以下到河谷一带阴坡生长着祁连松、云杉、圆柏,是青海省森林分布较集中的地区之一,森林覆盖达30%左右。在林间、山的阳坡和河谷地带,灌木丛生,牧草茂盛,山花烂漫,成为众多野生动物生存的理想场所。主要的野生动物有野牦牛、野驴、盘羊、白唇鹿、马鹿、岩羊、黄羊、雪豹、马麝、马獭、狐狸、猞猁、兔孙、雪鸡等。这里生态环境良好,野生动物资源丰富,能使游客领略大自然的原始、粗犷、古朴的真实面目,享受大自然的无穷乐趣。

延伸阅读
小学劳动专题教育总结3篇  小学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抓好劳动教育,
2023-06-12
青年劳动主题演讲材料五篇  青春是花朵,仅有珍惜所拥有的人,才能用花瓣来铺呈未来之路,青春是乐音,仅
2023-06-07
热爱劳动演讲稿范文五篇  演讲是阐明事理或抒发情感,进行宣传鼓动的一种语言交际活动。演讲同时也是一种
2023-06-06
公司员工劳动合同简单范本  在公司的运营过程中,时常会把劳务服务外包给他人,我们可以通过劳务外包劳动
2023-05-29
20xx学生社会劳动实践总结4篇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促进大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加强和改善青年学生思想政
2023-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