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雕塑语言在雕塑教学中的回归运用

条据书信 |

时间:

2021-08-21 10:44:53

|

摘 要 随着西方雕塑话语对中国雕塑艺术的渗透,中国雕塑语言逐渐失去了本体话语的权威地位,阻碍了中国雕塑艺术的发展。中国古典雕塑语言不仅反映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现代雕塑艺术传承与发展的源泉,因此惟有将古典雕塑语言特质与当代雕塑教学、创作有效对接,才能催动中国雕塑艺术的繁荣与发展,使古典雕塑艺术焕发出时代华彩。

关键词 雕塑语言;古典雕塑;雕塑创作;教学;中国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5)05-0041-03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表达系统。文化是创造和生成语言的母体,不同类型、区域、样态的文化会形成不同的语言体系和表达系统。雕塑语言属于艺术语言范畴,是解读和理解雕塑作品、传承和发展雕塑文化的基本手段。雕塑语言作为雕塑艺术的灵魂,不仅在传统雕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且在现代雕塑中也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1]。然而,目前在雕塑艺术教学中仅是将雕塑作为欣赏对象进行浅表性的笼统介绍,缺乏从雕塑语言视角的深入分析,致使雕塑所承载的文化价值和学术价值难以被解读出来,某种程度上制约了优秀雕塑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基于此,从解构雕塑艺术语言入手,分析中国古典雕塑艺术的深邃价值,以实现传统雕塑艺术与当代雕塑教学及雕塑创作的有效对接,使古典雕塑艺术所蕴涵的价值生命得以延续和发展。

一、雕塑语言的涵义

雕塑是通过对物质实体的形体设计构造,塑造出可视、可触、多维立体的艺术形象,以反映和表达特定的社会生活、时代精神及创作主体的美学思想和价值追求。雕塑语言则是雕塑艺术的表达系统,是解读雕塑艺术的话语体系,“是通过立体的形式、多姿的形态、独特的语义来传达作者思想的语言形态,分为形式语言和本体语言两大系统。雕塑形式语言是由作品的外部结构、组织形态和视觉特点来决定的,分为具象形式、抽象形式、意象形式和观念形式等;雕塑本体语言是构成作品的具体构成元素,有材质、体量、空间、光线、色彩、肌理等语言形态构成。”[2] 可见,雕塑语言系统实质上就是雕塑作品的构造方式及其表意系统的总和,是人们理解、赏析、诠释雕塑作品的基本媒介,是雕塑艺术传承与发展的基本手段和途径。与其他艺术语言不同,雕塑语言有其独特性,“别的艺术可能用千言万语来讲一个人一件事,而雕塑往往是用一个比较静止的、不太复杂的形体,来包罗千言万语,代替对许多人和许多事的描写。”[3] 直观、凝练与单纯是雕塑语言的显著特征,也是雕塑艺术的魅力之所在。

二、中国古典雕塑语言的特质

语言是沟通与表意系统,文化是语言生成的肌体,不同的文化语境中人们交流、沟通与表达自我的方式不同,会形成不同的语言系统。植根于不同文化传统的雕塑艺术必然形成其独特的雕塑语言系统。中国古典雕塑艺术是中国古典文化的载体,在中国古典文化的浸润与滋养下,中国古典雕塑艺术形成了其独特的话语表达系统。

首先,从雕塑的形式语言来看,中国古典雕塑艺术不像西方古典雕塑造型中注重理性表达,着重强调形体结构与解剖结构的严谨性、科学性,中国古典雕塑更为注重感性表达,强调人物动感、神态、表情的刻画和塑造,如隋唐时期的河南龙门石窟的主佛—卢舍那大佛的塑造,神态平和,面带微笑又隐含着几分庄重与收敛,把佛像的宽怀、仁慈与博爱无疆表现得淋漓尽致。又如建于北魏修复于宋代的山西太原晋祠里的12侍女泥塑,通过细微的神态、眼神的刻画,使每个人物的表情各具特色,各怀心思,不由让人产生遐想,试图揣度每个人物的心理。这种通过微妙的神态、表情刻画所产生的视觉感受和意象表达功能是强调雕像的建筑感和完整性、整体性的西方雕塑语言所无法比拟的。

其次,中国古典雕塑在本体语言上更加注重体-量-团块体积的元素。与西方雕塑突出雕像的整体性相比,中国古典雕塑更为注重对人物性格的刻画,通过雕塑材料、色彩、形体的团块比例构造,使雕像更富灵动性。

三、西方雕塑话语对中国古典雕塑语言的渗透与消解

艺术是社会现实生活的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是艺术发展的生命之源。明清之后中国社会逐渐呈衰败之势,中国的雕塑艺术也开始衰退。为了改变当时中国的状况,受过西方教育的仁人志士掀起了新文化运动,将西方的先进思想与文化技术介绍到中国,西方的绘画、雕塑艺术以及西方学院派教学体系也随之进入中国,并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中国人的固有思维方式,使当时的国人对绘画、雕塑有了重新的认识,西方殖民主义艺术话语从此开始在中国进行长达数百年的渗透,逐渐控制和主宰了人们的艺术思维方式,西方雕塑话语逐渐成为人们学习和了解雕塑艺术的主流话语。

新中国成立后一度在声讨和反对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声浪中,西方美学思想和艺术观念也受到了批判和否定。改革开放之后西方的现代艺术思潮再度在中国兴起,以1985年劳申伯格在中国美术馆和西藏拉萨的两次装置艺术展为标志,西方的现代、后现代主义艺术流派鱼贯而入。在 1989年中国现代艺术大展中,各种西方艺术形式和艺术装置纷纷登场,令人目不暇接。西方艺术思潮的再度兴起对文化大革命后处于大休眠期的中国艺术领域无疑是一个大的冲击和震撼,激活了中国艺术领域的创作热情。但由于缺少本土话语,在艺术形式和创作思维上显现出了西化的趋势。就城市发展而言,20世纪90年代后,一批批以飘带、圆球、星星等元素为主的不锈钢雕塑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在全国各大中型城市,象征中国发展进程的启明、开拓、腾飞等现代化语汇也纷纷体现于这些金属雕塑之上。这种艺术表现形式沿用了西方的强调结构造型的雕塑语言特点,但由于缺少中国文化元素,脱离了中国文化母体而使其成为人们难以理解或无法读懂的艺术作品。但时至今日,西方的雕塑思维依然是部分雕塑艺术家和评论家创作与考量中国雕塑艺术的主导思维,使中国古典雕塑的艺术精华和核心价值难以充分释放,制约了中国雕刻艺术的发展。

四、实现中国雕塑话语回归

(一)转变西方雕塑话语主导的教学理念,实现雕塑艺术教学与创作的本土化回归

雕塑是特定文化的象征,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的艺术化表达,文化元素是雕塑艺术的灵魂所在。尽管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呈现多元并存、熔融会通的发展趋势,使现代雕塑语言呈现趋同化,观念、行为、装置成为最流行的雕塑语言元素,但雕塑艺术的魅力依然在于雕塑所表达和传递的精神内涵和美学价值。中国雕塑艺术的生命力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东方文化的内敛、含蓄、和谐、宽容等特点造就了中国雕塑艺术的独特表达系统。因而传承和发展中国的雕塑艺术必须回归中国雕塑语境,以中国雕塑语言为主流话语解读、传播和创作中国雕塑,培养具有中国雕塑思维的艺术家和学者。因此,艺术学院的雕塑家和雕塑教育工作者应改变西方雕塑语言主导的教学与创作思维,从解析古典石窟造像、古典人物雕刻等艺术形象入手,研究传统图式和传统的雕刻技法,剖析东方传统雕刻中所特有的矜持、内敛等文化特质,以揭示中国传统雕塑的语言特点与构成元素,增进雕塑专业学生对中国传统雕塑艺术的认识和理解,使其在与经典雕塑作品的“课堂对话”中充分感受和体悟到中国传统雕塑艺术所蕴涵的深邃文化内涵和丰富艺术价值。这不仅有助于培养生长于开放、时尚的现代环境中的雕塑专业学生的东方艺术鉴赏视角和审美意趣,而且能够激发他们的民族艺术情怀,使其自觉成为中国优秀传统雕刻艺术的继承者、传播者与发展者,在异质并存的多元价值时代,真正实现中国雕塑艺术向本土话语的回归,为创作更具东方语境的雕塑作品提供学理支持。

(二)教学中要坚持开放性原则,不断创生新的雕塑表达形式

回归传统不等于因循守旧。中国雕塑艺术的发展脱离不了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传统雕塑艺术的表现语言单一,多以写实的艺术语言作为其表现形式,而当代的雕塑艺术已不仅仅局限在“雕塑”的艺术门类中,更多的则体现为当代城市的公共艺术[4]。因此教学中要坚持开放性原则,在保持传统雕塑本体语言基质的前提下不断吸纳时代新元素,借鉴西方学院派雕塑教学技术层面的优势,将中国传统雕塑艺术精华与当代社会发展的时代精神相结合,派生出新的雕塑艺术表现形式,增强中国雕塑语言的表现力和解释力,使雕塑专业人才兼具东方思维和世界思维,能够将传统雕塑语言与现代表现手法完美结合,创作出既具传统文化底蕴又富时代特色的作品,使中国古典雕塑艺术绽放时代华彩。

(三)提升雕塑工作者的传统文化知识积淀和现代艺术话语的驾驭能力

艺术来源于生活,雕塑创作的生命力也正在于其对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聚焦反映水平,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的雕塑艺术必然要立足于本土社会问题的反映、优秀文化的传播和时代精神的弘扬。因此创作者除了要有敏锐、犀利的观察力,关爱生命、忧国忧民的情怀,精准娴熟的创作手法技巧外,更需要有深厚的传统文化知识积淀和本土艺术话语的掌控和驾驭能力,以创作出真正贴合中国人的思维习惯和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充分发挥雕塑艺术对社会公众精神世界的滋润与涵养功能。对于雕塑创作者而言,一方面要深入社会现实与生活实践,探寻植根中国文化土壤契合现实生活需要的创作主题和创作灵感,另一方面要在创作表达方式和手法上坚持传统话语与现代话语相结合,既要坚守中国传统雕塑艺术注重体现雕塑的形态、神韵、灵性、动感的特性,同时也要吸纳现代雕塑艺术的某些时尚元素和现代、后现代艺术理念,实现传统雕塑艺术与现代雕塑艺术的恰切对接,使传统雕塑艺术的生命价值在当代得以延续和发展。

参 考 文 献

[1]刘强,郑成芬,范文博.浅析雕塑语言在现代雕塑中的巧妙应用[J].设计,2014(9):27-29.

[2]廖卫东.雕塑语言的叙事性[EB/OL].[2011-05-13].http://news3.99ys.com/20110513/article--110513--64303_1.shtml.

[3]王朝闻.学术思想论集[M].济南:齐鲁美术出版社,1989:325.

[4]张顺.浅析传统雕塑雕塑语言与现代雕塑语言的对应关系[J].科教文汇,2009(5):36-42.

延伸阅读
小学生感谢信范文3篇  我们眼下的社会,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感谢信,感谢信是我们用来表达谢意的信件。怎
2023-06-20
图书捐赠书籍活动感谢信3篇  在越来越重视感恩意识提升的今天,在很多情况下我们需要用到感谢信,请注意
2023-06-18
释解人员对企业领导的感谢信3篇  公司领导给予我们很大的帮助,他们不仅仅耐心地指导我们,对公司的业务
2023-06-18
致献血者的感谢信范文3篇  在献血现场要听从医务人员的指导,保证整个采血过程井然有序。献血前几天应该
2023-06-18
写给捐款人的感谢信  全体师生衷心感谢您的关心和帮助,决不辜负您的殷切期盼。我们教师一定更加努力地工
2023-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