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鹿石的造型特征及文化解释

条据书信 |

时间:

2021-08-09 09:42:56

|

摘要新疆鹿石是构成亚欧草原文化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草原文化中颇具代表性的遗存之一,是原始崇拜的产物,集中反映了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世界观、宗教观、审美观。本文主要从造型特征和文化含义两个方面对新疆鹿石加以探讨和解释。

关键词:新疆鹿石 造型特征 文化含义

中图分类号:J323 文献标识码:A

鹿石遍及亚欧草原,是亚欧草原文化中颇具代表性的遗存之一,是构成北方草原游牧文化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鹿石是在一些斫平的四面体、圆形的石柱或石板上,经人工敲凿、雕刻上图案后,形成的一种碑状石刻,最早因碑面刻有鹿的形象而得名。实际刻在它上面的图案并非只有鹿,还有马、羚羊、牛、野猪以及其它种属不明的动物等,也有匕首、刀、弓箭、盾牌等武器和圆圈、圆点、斜线等符号性质的花纹。本文主要针对新疆境内发现的鹿石,在造型特征和文化含义方面做一下探讨和解释:

一 新疆鹿石的分布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发现的鹿石有600多通,尤以蒙古境内发现的最多,分布在蒙古西部和西北部,占全部鹿石总数的80%以上,所以有时将鹿石统称为“蒙古鹿石”。在20世纪60年代初,考古工作者在新疆发现了鹿石,其中还有一些已被改作石人的鹿石,到了80年代鹿石的发现逐渐多起来,资料也丰富了。在我国,鹿石仅发现于新疆天山山脉和阿尔泰山脉一带,在阿勒泰地区的青河、富蕴两县,就发现了30余通,其他县市也陆续发现少量遗存,如阿勒泰市、吉木乃县、伊犁昭苏县、特克斯县、博州温泉县、昌吉州吉木萨尔县等,发现鹿石数量近80通。研究者根据鹿石的形状、刻画的图案和发现地的不同对它们进行了多种分类,例如根据碑体的外形将它分为方石柱形、刀形和不规则形等;根据刻石上的图案分为典型鹿石、非典型鹿石和写实性静态动物形象类型鹿石三种。

二 新疆鹿石的造型特征

发现于富蕴县恰尔格尔的1号鹿石,是至今发现的最高大、图案保存最好的一通典型鹿石,现被收藏在阿勒泰地区博物馆。由于年代久远,有相当数量的鹿石已被人力、自然力毁坏,如此保存较完整的鹿石极为罕见。此鹿石立于墓前,通高317厘米,最宽的面宽约40厘米,为刀形,截面呈五边形。鹿石图案清晰,工艺精细,线条流畅,碑面上原来可能涂有红色颜料,显得雄伟壮观。两侧和前面共雕刻有十几只排列整齐的图案化鹿纹,确切地说它是由鸟和鹿两种动物合为一体幻化而成的神兽。典型鹿石,又被称之为“蒙古——外贝加尔类型”,以雕刻鹿纹样为主,通体刻着类似二方连续的图案化的鹿的形象,具有深刻的寓意。鹿的造型有着固定的模式:成组的上、下排列,整体为曲腿状,倾斜欲飞;嘴细长呈鸟喙状,张开伸向前方;头上的角异常夸张,紧贴后背,造型生动而别致。此外还雕刻有当时常见的与游牧民族生活息息相关的其它动物。典型鹿石主要分布于青河和富蕴两县境内,昭苏和塔城也有发现,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托也勒萨依5号鹿石、什巴尔库勒4号鹿石、森塔斯鹿石、乌鲁肯达巴特鹿石等。

青河县塔斯特萨依鹿石属于非典型鹿石类。早期铁器时代的作品,发现于大青格里河的河谷地带塔斯特萨依墓地,立于石堆墓的东面,碑体呈刀形。宽面上部各雕刻一圆环,其下的连点呈直线排列,环绕碑体一周,一面的连点下部雕刻的是弓囊,另一面雕刻的是“T”形纹,它是一种兵器,叫管銎斧,在很多的鹿石上可以看到它的身影,我国北方草原地带,商周至春秋早期的青铜器及其它器物中也能找到其原型。窄面上连点上部雕刻平行的三条斜线,下是短剑,剑有格。非典型鹿石,又称之为“全亚欧类型”,石上没有或有少量的鹿和其他动物图案,主要是雕刻了一些简单的几何型图案和兵器纹样,是鹿石中分布最广的一种,出现时代也最晚,在亚欧草原都有发现。碑体上不同的图案将它自上而下地划分出两个或三个区段,上部一般是以许多被凿出的坑组成的连线为界,有圆形、斜线等;鹿石的中下部有的为一段式,有的为两段式,中下部有时是在四面雕刻着鹿的图案,空隙处还混杂着兵器、野兽的图形,有时则是一个带状物,悬挂着各类刀枪兵戈。新疆发现的非典型鹿石非常多,占鹿石总数的80%左右,只是碑体上很少雕刻动物形象,代表作还有塔斯塔克5号鹿石、阿腊勒托拜1号鹿石、吉木萨尔大龙口鹿石等。

青河县三道海子鹿石属于写实性静态动物形象鹿石类,发现于大型的什巴尔库勒石堆墓北面约300米的草地上。鹿石呈刀形,截面为长方形。在这通鹿石上可以明显地看出它集中了典型鹿石上图案化的鹿纹,和非典型鹿石窄面上的三条斜线,及写实性静态动物形象鹿石中逼真的动物形象。两个宽面中一面刻有造型逼真生动的马和野猪等,与发现于蒙古国后杭爱省塔利亚特苏木呼拉音阿姆鹿石中的动物形象非常接近,而且布局也相同,刻有马的鹿石有时被称为“马石”,它产生的社会基础在于马匹和马车在游牧生活中日益重要,纷争的时局让古人越来越意识到马的重要性,所以崇拜马,将马神圣化。写实性静态动物形象鹿石,也被称之为“萨彦—阿尔泰类型”。石上刻的动物形象自然逼真,保持昂首伫足的直立姿势,表现手法与图案化鹿形象完全不同,除了动物之外还有一些几何纹饰等。新疆境内发现的此类型鹿石数量很少,而且保存的不太完整。

鹿石之所以引起人们的关注,不仅是因为在亚欧大陆有广泛分布,更重要的是,刻画在鹿石上的鹿及其它动物形象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至于鹿石上的各种几何形、兵器和工具等,也有助于了解古代游牧民族的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生产发展等。鹿石雕刻技术同岩画雕刻技术相似,大体属于阳刻,采用磨刻或凿刻技术,先在修整好外形的碑体上凿刻出图案的轮廓线,然后在轮廓线内进行雕凿,形成内高外低的浅浮雕状态,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有些还在凿好的图形上涂以颜色。虽然碑体整个形象上具有凸凹的立体感,但局部的刻画还是以线刻为主,较平面,在手法上突出的是轮廓线与线条的流畅性,强调的是内心意识的体现。在古代游牧民族心灵深处确信各种动物代表着不同的力量和含义,猛兽飞禽的奔腾跳跃、展翅翱翔,各种超人的力量令人惊叹、神往,因此人们就会在石头上夸张地表现那些被认为蕴含着神奇力量的部位,使再造的动物形象最大可能地达到神性的威严,将气势、内蕴灌注其中。就典型鹿石的鹿纹而言,其鸟首鹿身的表现形式,几乎是固定不变、千篇一律,长颈硕体形成整体的视觉重心,双角贴背配合升腾奔跑的姿势蔓延伸长,腿足在跳动变化中自然弯曲寻找平衡,其风格化的造型已逐渐摆脱了真实的束缚,成为富有深刻文化内涵的象征符号,具有永恒魅力。

三 鹿石的含义和文化解释

鹿石是原始崇拜的产物,是图腾崇拜的对象,对鹿的崇拜是一个全球性的现象,与我国中原对龙的崇拜相似。鹿主要生活在森林草原地区,善于奔跑,不像牛羊那样易于驯化放养。这种动物由于它的灵巧机警,早已被古代先民神灵化,把它看做一个能带给人们祥瑞的灵异。从鹿的形象来看,超凡、雄健、俊美,是一个经过再造后形成的模式化图案,它毫无疑问应该是一个民族或者部落的图腾。亚欧草原游牧民族广泛地信奉萨满教,对很多自然存在物,如:太阳、石头、威猛的动物等具有崇拜心理,认为:它们能主宰自已愿望的实现、部族的繁盛,于是加以拜祭。而鹿石应是以鹿为图腾的部族,对太阳进行祭典时,赋予灵性的永久性石雕。这点从鹿石最上部雕刻的圆环图案上可以找到答案,此圆环代表的就是万物生长中最重要、最不能忽视的太阳,而且无论鹿群如何排列,整体的方向均是向着太阳呈赴趋状。在古代游牧人的心目中,只有世上跑得最快的鹿。才能追随宇宙中最光辉、最富有生机的太阳。同时鹿石的摆放大多是面东而立,也反映出居民对太阳的崇拜。这是一种全球性、最广泛的崇拜,甚至延续到现代的蒙古人、哈萨克、维吾尔人、阿拉伯人、印第安人等许多民族居住地区。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是将鹿作为敬献给太阳神的祭品,因为图腾本身亦可兼有祭品中牺牲的功能。此外,鹿纹既然是图腾符号,那么竖立的鹿石也就自然附带有部落地望标记的作用,用来划分不同部落氏族间的界线,是部落标志的象征。可以这样理解,鹿石所立之地,是该部落的领地,是他们游牧狞猎活动区,不容外族侵犯。

此外,鹿石是古人用来沟通天、地,传达精神的媒介,是萨满用来通天通神的工具。鹿很早就被塑造成沟通天上与地下的使者,再结合天上的飞禽,将它们身上的灵性融为一体,在写实的基础上加以神化,是出于当时人们对上天的信仰崇拜,渴望和上天沟通交流而创造出的通灵图像,以象征天和地的连接。而萨满是人间的神,通过他与天地对话,传达民众的心声,庇护和培育萨满的精灵——鹿、鹰、蛇等,其中鹿和鹰是萨满庇护神最具代表性和最权威的形象,将鹿角修饰在萨满神帽上,鹿角只数越多,说明萨满本领越大地位越高。鹿石也正是萨满实施巫术时的作品,是原始萨满教在艺术领域里的产物。鹿石具备萨满信仰的一切要素,是萨满宗教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鹿石处在平坦宽敞的位置,周围还有马头、羊骨、陶片等物,以及表明用火祭祀迹象的物品,应是拜天、祭祖的活动场所,萨满通过巫术祈求苍天、先祖赐福于祭祀者,祈求平安,并保佑氏族昌盛富庶,如果不立鹿石,其巫术作用就无以表现。所以当远古牧民遇到灾难,便自发地汇集到鹿石旁进行祭祀,祈求苍天、诸神的庇护。

另外,目前发现的鹿石多数位于古代墓地附近,而且也有一些完好地竖立在墓葬地表建筑的东面,但更多的是倒置在地上,或成为建筑墓葬的石料,或已经过加工改造为石人。在许多情况下,如果鹿石原来的位置保持不变的话,外贝加尔地区的鹿石就会立在方形墓葬旁,图瓦的鹿石则立在斯基泰墓旁,蒙古的鹿石立于各种墓葬建筑旁。无论哪种鹿石,刻画在其上的各类器物也大都可在它依附的墓葬中找到,这充分说明鹿石与墓葬之间有着密切关系以及文化上的联系。在鹿石广为流行的年代,社会已经出现了阶级差别,当部族成员中有名望、担当重要职责的统治者或英雄去世时,便为其竖立鹿石以期永志,构成墓葬的一部分,成为墓葬的标志之一。由于萨满教坚信万物有灵,人死之后,躯体留在世间,而灵魂是要升天的,于是灵魂就附着在鹿石碑面上那些精美的鸟首鹿身动物身上,由它们充当灵魂升天的载体,萨满则是一个送魂者,在祭奠仪式中以巫术操作手段达到保证死者灵魂升天的目的。

在一些非典型鹿石上反映的却是另一种意义,据苏联专家研究认为:这种类型的鹿石实际上是雕刻的“人形”,是人的化身。它的上段构成了拟人形的头饰和面饰,中下段是脖颈躯干和下肢部分,是一个武士形象,这种鹿石后来逐渐被草原石人所替代,在铁器时代走到了它的尽头。鹿石上刻画的几何图案和兵器等是墓主人的象征,死者的身份应该是部落首领或勇猛的武士,他们的灵魂离开肉体,停驻在坚硬恒久的鹿石化身上达到永生,常年注视着他们的后代子孙,降福祉佑昌盛。

四 结语

在新疆鹿石艺术中,不止流露着北方游牧文化特有的豪放、粗犷、拙朴,还体现出意蕴美、韵律美和装饰美,集中反映了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世界观、宗教观、审美观。鹿石通常被立于开阔平缓的草场地带,而且大都在石堆墓葬或纪念性建筑旁边,说明它们之间在文化上有着密切的联系,具有古代西域游牧文化发展的互融性及文化遗存的丰富多样性等特点。

参考文献:

[1] 王博、祁小山:《丝绸之路草原石人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2] [俄]B·B·沃尔科夫,王博、吴妍春译:《蒙古鹿石》,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 张平:《草原民族文化的灵魂》,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 张志尧:《草原丝绸之路与中亚文明》,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4年版。

作者简介:王志炜,女,1972—,河北阜城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西域美术史、美术理论,工作单位:新疆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

延伸阅读
小学生感谢信范文3篇  我们眼下的社会,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感谢信,感谢信是我们用来表达谢意的信件。怎
2023-06-20
图书捐赠书籍活动感谢信3篇  在越来越重视感恩意识提升的今天,在很多情况下我们需要用到感谢信,请注意
2023-06-18
释解人员对企业领导的感谢信3篇  公司领导给予我们很大的帮助,他们不仅仅耐心地指导我们,对公司的业务
2023-06-18
致献血者的感谢信范文3篇  在献血现场要听从医务人员的指导,保证整个采血过程井然有序。献血前几天应该
2023-06-18
写给捐款人的感谢信  全体师生衷心感谢您的关心和帮助,决不辜负您的殷切期盼。我们教师一定更加努力地工
2023-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