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甘肃省博物馆陈列展览与科学研究综述

工作报告 |

时间:

2021-07-04 01:24:05

|

[摘要]新时期,甘肃省博物馆坚持科学发展,科研成果辈出。博物馆作为文化遗产事业的主要承载平台之一,其功能具有文化遗产事业的共性——教育、科研、经济功能,博物馆的公益性主要体现在教育和科研两项功能上。近年来,国家和各级政府对文博工作高度重视,社会各界对文博工作大力支持,博物馆要抓住机遇、开拓创新,大力推进博物馆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甘肃省博物馆;陈列展览;科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25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0)20-0084-04

甘肃省博物馆已经走过了70多年的漫长岁月,从它的发展轨迹可以清楚地看到,博物馆在科学探索中创建,在科学发现中发展,在科学研究中壮大。如果把博物馆比喻成一个巨人,那么科学研究工作便是他的心脏,而陈列展览则是他的灵魂。

一、甘肃省博物馆发展历程回顾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以后,给文博事业带来了生机,也给博物馆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甘肃省外事活动的开展和旅游业的兴起,前来甘肃的外宾与日俱增,国内外观众在参观了甘肃省博物馆举办的“甘肃历史文物展览”后,普遍要求能够看到介绍甘肃自然风貌的陈列展览。1980年6~7月,甘肃省博物馆开始着手筹办“甘肃自然富源展览”。当年10月,经各方努力,完成了陈列展览大纲的内容设计,编写出了实施计划。此后,逐步开展展览柜架的设计、制作和部分展品、图版的加工。

1983年是筹办“甘肃自然富源展览”工作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年。当年8月,原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来甘肃视察工作,提出了“种草种树,发展畜牧”的战略方针,并在谈话时指出,甘肃这个地方不错,主要是宣传不够。为此,当时的甘肃省省委书记李子奇向宣传部门下达了三项任务:拍一部电影,出一本画册,办一个展览。正在筹办的“甘肃自然富源展览” 与举办展览的任务主题一致,故得到了各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经共同努力,展览于1984年元旦基本就绪,馆里决定先进行内部试展,请有关单位审查。各方人士一致认为,举办这样的展览介绍甘肃面貌、普及科学知识很有必要,希望能尽早开放,发挥它的社会、经济效益。与此同时,经甘肃省文化厅正式批准,恢复甘肃省博物馆自然部、历史部、社会主义建设部。

1984年9月28日,“甘肃自然富源展览”同“敦煌壁画展”、“甘肃省美术作品展览”同时开展。“甘肃自然富源展览”分甘肃自然环境、植物资源、动物资源、矿产资源(包括古生物化石)四大部分。其中植物部分为配合当时的政治宣传形势新辟“种草种树”专柜,介绍适合甘肃本地种植的木本、草本植物。

“甘肃自然富源展览”在当时产生了轰动性社会效应,从开展到当年年底,观众人数达10万人以上,其中大部分是中、小学学生,约占总人数的90%左右。

为了总结经验、提高展览质量,甘肃省博物馆要求参展的业务人员撰写专业技术报告和研究论文。适逢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召开第三届博物馆学讨论会,自然部有三篇论文入选——谢骏义:《从〈甘肃自然富源展览〉的筹办试谈地志博物馆自然之部基本陈列的内容》,张行:《突出地方资源特点是办好自然基本陈列的宗旨——兼论自然展览中矿产资源馆的陈列》,薛俊彦:《装配式自然标本陈列柜的设计和制作》。

1985年2月举办的“人与生物圈展览”,由当时的甘肃省副省长刘恕亲自与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联系,然后将展览接到兰州。该展览是一个中型的图版展览,原版为外文,后经展出单位译成中文。甘肃省博物馆在接展过程中经过与主办方协商,又增加了国外的11幅图片,加上“前言”、“结束语”和甘肃的自然保护区划概况2幅,共计47幅图版。同时还翻印了展览的图录,即图版说明和讲解词,便于观众了解人与生物圈的关系,对爱护自然资源、保护环境都很有教益。这个展览虽然是图片展,但由于内容新颖,自然环境保护又是一个世界性的话题,故得到了文化层次较高观众的喜爱,尤其是大学生,他们称通过参观此展览“开阔了眼界,打开了一扇认识地球的窗户”。

1986年,为配合“甘肃爱鸟周”而推出的“人与鸟展览”,从当年的4月24日开展至闭幕,共展出20余天,观众人数达1.4万人次,平均每天700余人,比当时旅游旺季月平均人数高出1/3,其影响可见一斑。为了配合这个展览,由甘肃省博物馆自然部牵头,联合甘肃省林业厅、兰州市教育局、甘肃省环保局、甘肃省电视台、甘肃省野生动物保护学会、甘肃省动物学会和兰州晚报社等七家单位,筹办了“兰州市中学生爱鸟周知识竞赛”(电视现场直播)和“兰州市爱鸟周知识竞赛”(笔答)两项活动,展览获得了很大成功,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

除了举办以上几个有影响的陈列展览外,甘肃省博物馆的另一个中心工作就是对全省流散文物和古生物化石的征集、保护和研究。甘肃的古生物化石资源非常丰富,有不少珍稀种类为国内外罕见,是宝贵的自然历史财富。在拨乱反正的前几年中,工作侧重征集和研究,与国内学术单位多次合作,发表了一批科研成果。毋庸置疑,博物馆科研的基础是征集工作。经过多年的征集工作,许多为博物馆提供化石的农民逐渐掌握了一部分古生物化石常识,加之社会上走私化石日益严重,这些人慢慢沦为化石贩子,除继续向博物馆提供标本外,也大量向省内外走私古生物化石。针对这种状况,从20世纪90年代起,甘肃省博物馆工作重点由征集、研究转向征集、保护,多次向甘肃省文化厅、甘肃省文物局等主管部门打报告,提供待征集化石资料,强调保护古生物化石的重要意义,恳请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化石保护工作。这项工作得到了甘肃省有关领导的支持,多次在有关会议上作出保护化石的指示。甘肃省文物局也根据有关建议,向地、县有关部门行文,要求务必把制止破坏、走私古生物化石当作一件大事来抓,尤其是对走私严重的临夏地区,一方面抓落实,另一方面亲自派员监督执行保护措施。

二、近十年举办的具有创新意义的展览

进入21世纪后,博物馆决定在原基础上改、扩建展室。2002年,根据甘肃省委、省政府的批示,甘肃省文化厅、甘肃省文物局决定在甘肃省博新馆开馆之际举办三个固定陈列展览。当时的情况是改建的新馆即将竣工,经过审慎和广泛征求意见,在甘肃自然资源、古生物化石、历史文物、馆藏书画、佛教艺术、青铜器、甘肃民族民俗等10多个陈列主题中选取了最能体现甘肃远古生命和古代灿烂文化的三个展览主题:甘肃古生物化石、甘肃丝绸之路文明以及甘肃彩陶。

“甘肃古生物化石陈列展览”从十多个展览选题中胜出,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原因:

首先,甘肃境内的生命现象存在、发展已有近20亿年历史。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山河变迁、气候环境变化使得生命在生存发展中经历了物竞天择的演化,形成了今天自然界多姿多彩的多样性生物,古生物化石就是这种变化的见证。甘肃独特的地理位置、多变的气候,揭示了地质历史时期的沧海巨变和形态各异的生物。因此,古生物化石埋藏非常丰富,有多个全国乃至世界之最,如举世闻名的黄河古象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剑齿象,临夏地区发现的三趾马化石动物群是欧亚大陆晚新生代哺乳动物化石最丰富的地点,巨齿兰州龙为世界上最大牙齿的植食性恐龙,玉门甘肃鸟是我国发现最早的中生代鸟类化石……

其次,甘肃省博物馆是综合性地方博物馆,其前身甘肃科学教育馆即是一座以研究自然科学为主、为科普服务的科教馆,经过几代人的辛勤努力,收藏有各类古生物化石标本数千件,一级化石标本就有400余件,大型动物化石复原骨架10余具,丰富的馆藏为陈列展览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博物馆作为人们寻求科学知识、探索未知世界的殿堂,应将弘扬科学知识摆在第一位。“甘肃古生物化石展览”采用主题单元陈列的方式,最大限度地体现自然部现有馆藏古生物化石标本,利用馆藏优势突出展览主题。通过陈列展示保存在岩层中各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古生物标本,如古生代的三叶虫,中生代的恐龙化石,新生代的铲齿象、剑齿虎等,揭示了地球上的生物都有其漫长的演化史,旨在帮助参观者了解过去、探索未来。加之充实的辅助展品和展示手段,在统一中求变化,在变化中保持统一,力求启发观众,给观众以科学启迪。整个陈列通过声、光、电等现代化的高科技手段,以及完美的艺术形式,使观众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全方位地感受展览的主题——生命历程。以这根主线贯穿整个陈列,同时突出了甘肃古生物化石的地域特点,重点表现新生代时期,进而达到宣传科学、普及科学知识的目的。

“甘肃古生物化石展览”是把博物馆场地与形式设计完美结合的一个典范。根据设计的主题思想,设计师与脚本策划人员多次沟通协调,确定展览的目的和要求,仔细研究脚本内容后再考虑展示空间形态、平面布局、参观路线、立面形式、展示设备、陈列手法、环境氛围等因素,将陈列展览分为两大展区、五个展厅。一个展区是举办的陈列展览,包括四个展厅:地球厅、海洋动物厅、恐龙厅(一厅和二厅)、黄河古象厅。另一个展区是观众参与的互动区,即活动厅。这样的设置,一方面,严格遵照地质历史时期生命演变的历程,布置陈列展览;另一方面,把互动项目集于在一个展厅,内容和形式设计都有别于主展厅,完全是为了方便观众参与,特别是针对青少年特点设置了互动项目,如机械恐龙、恐龙下蛋、恐龙拼图、与恐龙比体重、与恐龙赛跑、与恐龙合影等。由于该厅是观众活动区域,因此,除了安放活动项目外,再没有过多占用空间,便于观众参与和疏散,避免拥挤。

“甘肃古生物化石展览”是甘肃省内举办的最大规模的专题陈列展览,也是甘肃省博物馆建馆50多年来首次以古生物化石为题材的大型基本陈列。此次展览展出面积达1900平方米,陈列各类化石标本600余件,这也是国内除了专业博物馆以外最大的陈列展览。正式开馆前专家审查后对展览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指出通过参观,看到了设计者的独具匠心,对陈列进行了精心巧妙并富有个性化的设计。展览的总体布局、光线运用、背景衬托以及展线设置等,都闪现着一种灵性。

2007年5月,“甘肃古生物化石展”与“甘肃丝绸之路文明展”、“甘肃彩陶展”三个基本陈列,获得由国家文物局颁发的第七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甘肃古生物化石展”是所有获奖项目中惟一一个以自然科学为主题的陈列展览。

三、21世纪以来的科学研究成果

近十年来,甘肃省博物馆取得的成果还体现在藏品的征集和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学术专刊上发表了多篇研究成果和学术论文以及开展多层面的专项课题研究方面。

以征集自然标本为例,征集工作实行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即社会征集和野外采集并举,拓宽标本来源渠道。这种方法不仅增加了标本的种类和数量,也扩大了博物馆的声誉。如兰州发现的普氏野马头骨,经本地媒体报道后,1998年12月24日,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又报道了这一重要发现,随后全国有30余家新闻媒体也进行了报道。这是继黄河古象后,甘肃省发现的古生物化石再次在央视《新闻联播》中报道。又如1999年在和政地区发现的世界上保存比较完整的库班猪头骨化石,经《兰州晚报》报道后引起了古生物学界的重视,该新闻稿也被甘肃省新闻工作者协会评选为1999年度好新闻三等奖。

甘肃省博物馆征集的部分藏品还填补了馆藏标本的空白。如2001年8月下旬,根据群众提供的线索,在渭源县征集到一件蛋化石标本,经有关专家鉴定,从外形、蛋外部包裹的围岩及其结构,确认这是一枚恐龙蛋。发现恐龙蛋的地层为暗红色砂岩,蛋内充填物中有少量砂砾,充填物中还发现有白色斑点,可能是破碎的骨骼。从发现地层判断,这枚蛋应产在坡度在30度左右的坡地上,这与过去多在平地产出有所不同,产出时代为中生代白垩纪时期。这枚甘肃首次发现的恐龙蛋,到目前为止是甘肃境内仅发现的一处有详细记载且比较完整的恐龙蛋化石。

21世纪以来,甘肃省博物馆的文物征集工作始终得到省上领导的关注。2000年,在天祝哈溪双龙沟金矿发现一特大自然金块(俗称“狗头金”),工作人员得知消息后立即向有关部门汇报,很快就有了回复,当时甘肃省副省长洛桑特批征集经费进行收购。狗头金是一种产自脉矿或砂矿的自然块金。这种自然金因形状酷似狗的头形,故名狗头金。这块发现于天祝的狗头重量达6233.52克,纯度为91.66%。其重量仅次于1909年在四川盐源县洼里发现的重15500克、1986年在青海冷龙岭发现的重7740克和在青海黄河沿区发现的重7709.55克以及20世纪80年代在四川白玉县发现的重6300克的狗头金。

最为重要的是1999年自然部从社会征集的、产自肃北县境内的几件鱼化石,经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王念忠、朱敏等合作研究,确认这是中国首次发现的二叠纪完整的弓鲛类软骨鱼。这一科研成果于2007年在瑞典乌普沙拉召开的第十一届早期脊椎动物国际研讨会上宣读,引起了国际古生物学界的高度重视。其后,在2009年5月22日由瑞典皇家科学院主办的学术刊物《动物学报》90卷增刊全文选编了这篇论文,题目为《中国西北晚二叠世新的、完整的弓鲛类》。研究者把在陆相地层发现的这一弓鲛类化石命名为“东生甘肃鲨”,以资纪念已故的著名地质学家刘东生院士。本项研究在研究方法上采用了大化石和微体化石同步进行,不仅对“东生甘肃鲨”的整体形态,诸如头部的构造、中轴骨骼和各鳍的形状和构造等进行详细记述,同时对牙齿和鳞片等微体化石度也进行了研究,为二叠纪弓鲛类提供了全方位的信息。

其次,开展了野外考察和发掘(采集)工作。2002~2004年,笔者作为甘肃方的第一主持人与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合作“河西白垩纪地层与恐龙化石考察”项目。2002年7~8月,首先在肃北与金塔县交界的区域内开展了恐龙化石调查发掘工作。经过一个多月的采集,发现6具恐龙个体材料,其中1具禽龙化石的骨骼化石完整度达到70%左右,属于非常完整的恐龙个体。装架完成后的复原骨架全长7米,身高近3米,宽1.5米,属于大型禽龙。经对比研究后认为,与2003年中国地质科学院尤海鲁研究员等在马鬃山地区发现的诺曼马鬃龙十分接近,为同一属种,只不过个体比后者要大一些,属于成年个体阶段。由于这具禽龙骨架是首次由甘肃古生物学者采集、发掘,然后修复、装架,并且留在甘肃本地,所以又被称作“甘肃第一龙”。

2004~2005年,考察工作转至玉门昌马盆地,经过系统的发掘工作,采集了数件“甘肃鸟”化石标本,以这些标本为基础,两家合作单位开展了深入研究。这一研究成果刊登在2006年6月16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上。撰写的论文为《中国西北早白垩世两栖型今鸟类化石》,文章指出,根据新采获的化石标本,“甘肃鸟”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古老的今鸟类化石,以甘肃鸟为主的鸟化石群是已知最早的以今鸟类为主导的鸟化石群,现生鸟类很可能起源于水栖生活环境。早在1981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刘智成、马凤珍等就在玉门市昌马乡的沈家湾村采获到一件罕见的早期鸟类左后下肢骨骼化石,带全部趾骨和爪,呈自然状态连在一起,时代为中生代的早白垩世。标本并不完整,但它是中国在中生代地层中发现的第一块鸟类化石。20年后我们采集了大量原始资料,重新研究发现,“甘肃鸟”与现代鸟类有许多共同特征,因此,“甘肃鸟”是已知最早的今鸟类化石,它的发现将今鸟类化石记录提前了约3000万年。

除了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刊物上发表论文外,甘肃省博物馆还出版了多部专著,尤其在古生物化石研究方面成绩卓著。2001年,出版了《甘肃古生物化石与旧石器时代考古》(甘肃文化出版社),本书旨在介绍古生物化石研究和旧石器时代考古两方面的成果,这是甘肃在这一研究领域内的第一部专著。2002年,出版了《甘肃恐龙》(兰州大学出版社),该书比较系统地收集了在甘肃发现的恐龙化石,全面介绍了这些恐龙化石的发现和研究,收集了最新的研究成果——永靖县发现的大面积恐龙足印,分析了足印种类以及反映的各种信息。2004年,出版了《古生物与古环境》(敦煌文艺出版社),这是甘肃省出版的第一部系统研究古生物化石及与古环境关系的专著。甘肃境内发现了丰富的、门类庞杂的古生物化石,该书去粗取精,依照地质年代表及甘肃沧海桑田的自然变化,简明扼要地阐述了甘肃古生物化石的发现及其演变历史。同时,将作者的研究成果公布于各个章节中,让读者了解、认识这个古老学科的生命力。

博物馆的研究成果还体现在申报各级各类研究课题上。有一定影响的一个课题是经过国家文物局审核、由李永平先生申报的《陕甘宁边区文化建设理论和实践研究》课题,于2002年度获国家文物局批准立项。这个课题是2002年度基础类软科学项目中惟一研究红色文物文献的课题。课题的批准立项体现了国家文物局2002年度科研课题对西部和基层科研工作的重视。课题通过网络和实地调查,完成了对部分博物馆、档案馆、图书馆馆藏陕甘宁边区文物、文献的调查。针对红色文物资源的保护、开发、发挥社会效益等问题,课题专门进行了探讨。陕甘宁边区教材中有大量关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容,无疑在当前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具有现实意义。

四、结语

新时期,甘肃省博物馆坚持科学发展观,科研成果辈出。目前,国家倡导的博物馆免费开放就是一个机遇,只有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才能带来新的发展。近年来,国家和各级政府对文博工作高度重视,经济社会发展对文博工作的客观需求,社会各界对文博工作的大力支持,是文博工作难得的机遇。博物馆要紧抓机遇、开拓创新,加快推进各项事业的发展。对甘肃省博物馆而言,要进行科学规划,突出甘肃特色,突出重点,精心展示地志性博物馆的特色业务。在业务建设中力争出精品,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继承老一辈文博人的光荣传统,发扬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优良作风,为甘肃现代化博物馆的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行.甘肃省博物馆早期科学教育研究[J] .丝绸之路,

2010,(10).

[2]李铁.野马化石证明兰州地区万年前曾水草丰茂[N] .科学时报,1999-1-5.

[3]李永平.《陕甘宁边区文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课题的基本思路和成果[R].2005.

[4]张行.“甘肃古生物化石展”的内容设计和陈列特点[J] .丝绸之路,2009,(18).

[5]张行.“甘肃古生物化石展”珍贵标本的科研意义[J] .丝绸之路,2010,(4).

延伸阅读
乡镇工作汇报  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围绕美丽乡村示范创建、闲散土地盘活利用、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等重
2023-06-12
乡镇党风工作总结报告  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履行“一岗双责”情况进行了专
2023-06-12
在乡镇党代会结束时的讲话  要抓好党代会精神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工作,把全镇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
2023-06-11
乡镇食品安全工作计划范文3篇  我乡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政府工作目标,加大食品安全工作监管,201x年
2023-06-10
乡镇经济工作会议讲话讲稿  这次经济工作会议,是经镇党委、政府研究,决定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同
2023-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