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世界宗教博物馆

工作报告 |

时间:

2021-08-06 09:49:04

|

泉州海上贸易的繁华,带来了多元的宗教信仰。这些林立的教门,在泉州这片开放包容的土地上扎根,发展,泉州由此成为了世界宗教博物馆。

泉州成为世界宗教博物馆,是件必然之事。泉州商贸繁荣,大量外来海商接踵而来,形成“民夷杂处”的现象,其带来的各种宗教信仰,使得泉州教门林立,除了本土的道教,及更早传至中国的佛教之外,还有伊斯兰教、摩尼教、印度教、犹太教、基督教等。泉州人对于这种宗教多元状况倒也是包容,长久以来的海上贸易让这片土地上的人们视野开阔,少了“少见多怪”的“文化过敏”,而物资的充沛与社会的繁荣,出海生活的艰辛,也塑造了泉州人豁达、包容与慷慨的性格。泉州像个文化过滤器,将狂热、容不得异教的宗教信徒淘汰掉,留下了温和的信徒,温和的宗教,這也加固了泉州宗教生态的稳定性。另外,海丝带来的巨大财政收入,也让中国政府包容这些来自异国的宗教文化。于是,泉州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世界宗教博物馆”,并留下了许多宗教遗产。

◎ 开元寺

始建于唐初垂拱二年(686年)的开元寺,是福建省内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古代开元寺以“十奇”著称,即“桑树莲花、紫云盖地、甘露戒坛、凡草不生、东西石塔、袒膊真身、应梦罗汉、支院高僧、古龙眼井和文殊墨迹”。莲花是佛教的象征,释迦牟尼以莲花为喻,因而“桑树莲花”列于首位,开元寺也曾取名为“莲花寺”。而那对东西二塔是我国最高的双塔,历经明万历年间泉州八级地震以及多次台风的考验,至今屹立不倒。

◎ 清源山

清源山上的老君造像,无疑是古代泉州道教兴盛的标志。“石像天成, 好事者为略施雕琢”,人们根据形似老翁的天然巨岩,雕刻成道教开山鼻祖老子的坐像,成为我国现存最大、雕刻技艺精湛的道教石雕造像。除此之外,清源山的道教痕迹随处可见,在造像前两侧,即有道教经典《道德经》的石刻群,采用的是元代书法家赵孟頫手书的文本。

◎ 清净寺、伊斯兰教圣墓

唐武德年间,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门徒三贤、四贤来泉传教,卒葬于泉州东郊,后因民间传说:二人卒葬此山,夜光显发,人异而灵之,故称为“灵山”。后人为纪念先贤,把此地称为“灵山圣墓”,意为西方圣人之墓。这是伊斯兰教在泉州最早的遗迹,直到宋代大批阿拉伯、波斯穆斯林通过海路来泉经商、传教,伊斯兰教才大规模传入。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兴建的清净寺(阿拉伯名称为“艾苏哈卜”清真寺),不仅是泉州,也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伊斯兰教寺。元代是伊斯兰教在泉州发展的鼎盛时期,阿拉伯人地位仅次于蒙古人,被称为“色目人”,伊斯兰教得到快速的传播和发展,并于元至治三年(1323年)重修灵山圣墓。建于北宋的清净寺,修葺于元代的灵山圣墓,正是泉州伊斯兰教极盛的标志。

◎ 草庵

摩尼教的传播路线是自北而南,从内陆传到泉州,因泉州的包容而得以生存。这种包容使得摩尼教在因教义中的政治意图和斗争性,而在全国范围内遭到肃清之时,泉州的摩尼教还能尚存一脉,留下了举世无双的“草庵”。而其供奉的摩尼光佛,也是世界仅存的一尊摩尼教石雕佛像。

◎ 印度教、基督教等其他宗教在泉州

印度教传入泉州也与泉州海丝发展相关。于元初建立的蕃佛寺,是印度教在泉州鼎盛的标志。随着海丝的衰落,这座寺庙在元末的战火中摧毁。其原址在泉州南门校场附近,即今泉州汽车总站,曾出土大量文物。宋代传入泉州的基督教,实际上是基督教的一支异端派别,唐代称其为“景教”。景教在泉州的传播势力不大,借用佛教用语来推广,比如用“佛”来称呼“上帝”,用“僧”来指代主教。景教最终也随着海丝的没落而衰落,明清重新在泉州兴起的基督教,则与此前的景教无过多干系。

延伸阅读
致居委会社区感谢信范文3篇  在现在社会,我们使用感谢信的情况越来越多,在写作上,感谢信具有一定的要
2023-06-18
关于对社区工作者的表扬信3篇  表扬信是对他人的行为表示赞扬的信函,社区工作者每天站岗工作,维护社区
2023-06-18
社区无烟日活动方案范文3篇  世界无烟日创造良好的无吸烟环境,教育培养现有烟民不吸烟或者减少吸烟,减
2023-06-18
社区公益活动策划方案范文3篇  “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是传播先进文化、引领
2023-06-18
社区治安年度总结范文3篇  社区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取得了必须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努力
2023-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