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中学地理课堂教学“六步法”模式刍议

工作报告 |

时间:

2021-07-25 09:47:00

|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中学地理教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新型教师作为课堂“平等中的首席”,必须改进传统的课堂教育教学模式。如何构建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效教学模式,从而发挥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的潜能,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以形成地理学科的思维品格是本文的探究核心。

关键词:地理课堂;教学模式;六步法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07-0037-02

进入21世纪以来,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使人们逐渐认识到: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应当在课堂,其中,教师应如何改进传统课堂教学从而建立高效开放的新模式,已经成为一个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问题。

笔者致力于优化中学地理课堂,根据国内课程目标的设定、地理学科的性质和新课标的特点,在借鉴他人先进教学模式并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地理课堂教学的“六步法”模式。

一、“六步法”教学模式提出的理论背景

1.从学习理论基础角度。

(1)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地通过感知、领会和推理形成认知结构;学习过程包括新知识的获得、知识的转化和评价三个方面;教学应注重使学生掌握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

(2)杜威“经验性”学习理论:教学过程必须创设情境,依据教学情境确立目的,制定教学计划,利用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实施教学计划和评价教学成果。杜威提出了“从做中学”的基本原则,他认为,“从做中学”也就是“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

(3)现代教学论观点: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注重教师的指导作用。认为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播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

2.从课程理念角度。不同的教学模式反映了不同的教学理念,应用于某一学科时还要能够突出这一学科的学科特色。因此,教学模式的改变一定是基于课程理念上的,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地理学科要在教学中体现以下几大理念:

(1)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地理课程要提供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教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知识,增强学生的生存力。

(2)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反映全球变化形势,突出人口、资源、环境及区域差异、区际联系、全球变化、可持续发展等内容。使所学内容不仅对学生当下的生活有用,而且对终身学习和发展有用。

(3)改变地理学习方式。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提升学生参与课堂的深度与广度,培养地理学习的能力,鼓励积极实践和探索,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自觉、主动学习的能力。

(4)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在课程内容的选择、教学方式方法改革中,要充分考虑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为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创造适宜的环境。

二、“六步法”教学模式的建构示意图

从教学的角度看,知识有其存在的方式,笔者认为教学成功在于重新“激活”书本知识,使知识恢复到“鲜活的状态”,在“多向互动”和“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中凸显知识的灵活性。基于此,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优化组织形式,笔者提出了具有师生双边互动性,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合作的“多边互动性”和师生“平等参与性”三大特点的“六步法”教学模式来引导课堂(如图1):

在微观上“六步法”教学模式在体现了一节课的教学环节的设计,即创设一段情境,分析一个问题,讨论一种方法,归纳一条规律,验证一组事实,参与一份实践。在宏观上,体现了差异情境教学系列的“策略包”。

三、“六步法”教学模式的操作流程

1.启发感知,发挥地理图景功能。前苏联著名地理学家、地理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把图片带进教室,就是哑巴也会说话了。”地理是研究人类的生存环境的科学,空间广博、对象庞杂,学生不可能都去亲自感知,而必须借助图景。因此,图景是地理教学信息传递的重要手段之一,利用图景进行教学活动是地理教学最突出的特点。以图激趣、以图增知、以图启思、以图感美,借此来让学生进入最佳的备学状态。

2.定向设疑,激发个体求知欲望。教师预先设疑,把教学目标转化成相应的问题抛给学生,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求知欲,并在问题情境中阅读学习材料。运用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进行自主学习,通过安排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共同解决问题为学习途径。教师要加强引导,把讨论引向深入,并且鼓励、重视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延迟判断,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探索,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地让学生自我表现、自我暴露、自我质疑。这一过程是以教师的科学指导为前提和主导的,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学习的主体,要使学生能动地创造性学习,在学习中建立信心,体现学习成就感。

3.方法讨论,培养地理思维品格。古人云:“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掌握解决地理问题的科学方法,无论采取哪种解决问题的方法,都要突出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地域性、时空性、差异性。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空间关系分析、区域综合分析、比较的思维品格。进而培养学生的地理自然素养、地理人文素养、地理技术素养。

从对生动直观的地理事物的感知到对地理概念的理解、判断,到对原理规律的应用,“六步法”教学模式的构建致力于发展学生的综合思维、比较思维、发散思维、空间思维的发展。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从感性到理性,从形象到抽象,从微观到宏观、从现象到结论,从特殊到一般,教师应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资源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加工和组织,以科学的认知规律代替照本宣科。

4.归纳领会,概括知识主干规律。布鲁纳用“普遍的科学”来表示这类广而深的知识体系,奥苏伯尔用“联合关系”来表述“对不同学科相似性知识的提炼”。学科知识结构是由部分构成的有机整体,它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完备的系统性。在地理教学中,教学应该注重各个地理事象的内在联系,建立整体的知识结构和网络,即“知识树”。这种提炼和引导,有利于学生清晰地把握学科知识的特点,便于辨别与记忆,更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综合的思维能力。

5.案例验证,巩固新知拓宽视野。通过认知主体在头脑中对知识的输入、加工、储存,形成由智力联系起来的有序组织,再对获得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加以验证,这样才能使学生将知识内化,形成自身的素质。通常这一过程是以相关的案例材料为主,在分析验证的同时,学生对所学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原理以及事物之间内在的关联达到较为深刻的理解。总之,学习、思考和验证是相互紧密联系的,知与行是相互的,知识是在验证中得到进步与发展的。

6.参与实践,提升理论联系实际。“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能力是人在客观世界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提高学生的关注度,引导学生关心“身边”的生产生活与地理知识的关系,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去分析、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充分与新课程理念吻合。“六步法”教学模式打破“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模式,以能力本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立足于课堂而又超越课堂,通过活动实践和研究性学习等多种途径来获得知识和提升能力。

总之,地理教学不仅需要理论上的革新,同时也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作为21世纪的教育工作者,应当谨记“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的道理,寓学法于教法中,正所谓“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参考文献:

[1]袁孝亭,王向东.中学地理素养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陈澄.新编地理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3]段玉山.地理新课程课堂教学技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延伸阅读
致居委会社区感谢信范文3篇  在现在社会,我们使用感谢信的情况越来越多,在写作上,感谢信具有一定的要
2023-06-18
关于对社区工作者的表扬信3篇  表扬信是对他人的行为表示赞扬的信函,社区工作者每天站岗工作,维护社区
2023-06-18
社区无烟日活动方案范文3篇  世界无烟日创造良好的无吸烟环境,教育培养现有烟民不吸烟或者减少吸烟,减
2023-06-18
社区公益活动策划方案范文3篇  “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是传播先进文化、引领
2023-06-18
社区治安年度总结范文3篇  社区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取得了必须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努力
2023-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