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传承事业快速发展

工作报告 |

时间:

2021-08-11 10:04:44

|

【摘要】人类发展离不开传承。各行各业有着传承的传统文化且流传万代,不管西方、东方国家,都是如此。故我们要感谢前人的伟大和智慧,这是不可不承认的结论。至于后人如何去学习和实践,以所需取之其精,最基本的技巧或者规律都是后人所深思和探索的结果,这是关系到一个国家的传统文化知识与智慧问题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对我国雕刻艺术的传承稳步发展进行探讨。

【关键词】传承事业;雕刻艺术;稳步发展

【中图分类号】J305 【文献标识码】A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上下5000千年,从最早的秦开始各行各业就重视文化代代相传。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肩负时代与历史使命的创新者的重要职责与更重要的任务是应当寻求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与历史的价值。我国的造纸、火药、印刷术、指南针等四大发明,文字的出现,王羲之的书法,李时珍的草药,鲁班的木匠等,就是以传承的方式代代相传到今天,为造福人类。

一、雕刻艺术在我国的形成

我国的雕刻艺术源远流长,从原始社会开始就有了工艺品,用各种材质雕刻做成了生活用品,如玉、金属、动物骨、动物牙,以及木质材料等。新石器时期,距今七千多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已出现木雕鱼。秦汉两代,木雕工艺趋于成熟,绘画、雕刻技术精致完整。施彩木雕标志着古代木雕工艺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传承事业也有了新的突破。

唐代朝代,那时的工艺也随之而完美。像保存下来的木雕佛像,具有造型凝练,刀法流畅,整体强线条明快清晰的特点,成了艺术市场上的热点。明清时代的木雕大多以风俗、祝福为题材寓意吉祥,如年年有余、五谷丰登、龙凤呈祥、平安如意等,受到大众青睐。

二、材质能给雕刻艺术更有创造出题材

不管是石、木,材质品种多样,常见的木材有黄杨木、香樟木、白段木、沉香木、檀香、红花梨、红木、竹子等,按各木刻的工艺,当前最常见的有浮雕和圆雕。然而还可以细化分析,如东阳木雕起始于宋代,那时就有浮雕,图案优美,构图严紧;清代乾隆年间,被称之“雕花之乡”的东阳地区,竟有400多名工艺师被召进京城,修缮宫殿;乐清黄杨木雕从清代中期起就成为中国民间木雕工艺品之一,以雕小型黄杨木陈设品而闻名中外;广东金漆木雕起源于唐代,它用樟木雕刻,再漆贴金,金碧辉煌,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木雕是以各种木材及树根为材料进行雕刻,是传统雕刻工艺中的重要门类。木雕的历史非常悠久,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就有木雕鱼出土,这是我国木雕史上最早的实物。河南信阳战国大墓出土的木雕镇木兽,湖北云梦汉墓出土的彩雕木佣均为我国早期木雕作品。由于保护困难,现今很难看到超过千年的木雕作品。两宋时期作品较为多见,这时的木雕已采用组织细密的木材为载体进行制作,这利于木雕作品的传世。我国的一些庙宇里还保存有宋代的木雕作品。 元明时由于海外贸易的急速发展,木材种类有所增加,许多由海外进口的硬质木材,促进了木雕艺术的发展。

明清期间是木雕艺术发展的辉煌时期,涌现出大量有史可考的名家、艺人及其作品。清末至民国年间由于政府的腐败,国力的衰退,外强的侵略,民不聊生,木雕艺术从此衰落,艺人名家也只能沦为匠人糊口度日。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民间工艺得到了保护与发掘,木雕也重新焕发生机,涌现出部分艺人与大师。他们的作品,工艺精湛,秉承传统,立意深远,讴歌时代,体现了大师们立足传统,锐意创新,直抒重获新生的胸怀和报效国家,知遇之恩的深情。

三、木雕传承艺术发展存在问题

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在祖国大地掀起一片热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走上致富的道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轰烈的大好形势在祖国各地展开。不只是木雕艺术在制作上的改善,各种材质的雕刻在不断涌现。记得那时的改革中,木雕的纯手工制作大变化,为了效益,先由半机器与手工并用,最有记忆的例子,乐清黄杨木雕厂用机器打坯,开始一次性打出四个粗坯,后来增加至七个八个。为了效益,有些人没有木雕艺术基础也可以制作,与电脑合作,就变成了全机器雕刻,雕刻出来的产品的确精细,可是呆板没有生命力,就这样代替了纯手工雕刻艺术,传承的雕刻技艺似乎用不上了,效益节省时间占了纯手工,传统的打坯,用一凿一敲可能已经被遗忘,更不需要什么技术、技艺的方法,只要有电脑,使用机器就能刻出圆雕和浮雕各类雕刻产品,而且不断在社会上流传成为商业雕刻产品。甚至垄断了整个市场,导致阻碍了艺术的发展。纯手工传承雕刻技术被机械化生产所替代,冷落了傳承文化艺术的发展。机器雕刻代替了纯手工的普及雕刻产品到处所见,各种类似的产品,琳琅瞒目。可是它不是我们的必须品,可以买也可以不买。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国家经济兴旺发达,送礼需求比较旺盛,木雕艺术品被简单商品化,导致了传承文化艺术的衰弱,使传统雕刻艺术处于停滞阶段。纯手工雕刻艺术作品稀罕,导致了传承艺术发展出现衰落。

四、发扬传统传承艺术是艺人们的职责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各行各业的发展离不开传承的技术,许多行业都在文化探索中逐渐创新且满足人们的需求。走上致富之路。

如何使雕刻艺术在传承中走出一条稳步发展之路,这是一个国家探索与实践的希望。从历史的发展来看,雕刻艺术如何真实做到发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从创新方面看,需要艺术基础想象和联想构思,这避免不了每位雕刻作者在题材、凿法、技巧各方面知识的积累,才会有新的思路出现。当前,网络高度发达,给人人带来了方便与快乐,可是对有些人带来了困惑,难静心,难进入思考,难以产生灵感。每一人的文化素质、修养、内涵不一,控制力不同,思路创作的想象也不一。如今的雕刻工作者把制作速度放在首位。可是真正去创作一件作品能与众不同的还是用心的去完成,不能以速度去限量。这样的作者实在不多,可能还会受到打击。

五、传承雕刻艺术发展的思想推进

传承雕刻艺术的发展,在原有的技法上进行探索与构思,这是必然趋势,家族的传承是最现实不过了。如一些雕刻世家子女从小就观察与配合长辈制作各种材质的雕刻艺术品,那年代没有机器,就是一凿一敲成型,童年的记忆是最深刻,对长辈的制作非常入脑难忘却。这是一种传统文化的精典,也是一种值得我们后人学习的可贵精神,同时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自豪。当今的年代,现代化如此发达,许多人做事身在此而思想不在当下。

为什么如此多的雕刻师不重视纯手工呢?其实原因很简单,时间慢,要有耐力,技术真实,经济收入慢,而且制作过程 一凿一凿都要敲在主要部位,各种形象动态,有各种的用刀技巧,否则就会用错,破坏主要的部位,且浪费材料,而且也非常难掌握,对初学者可能会带来不顺的敲打效果,所以,传统传承的发展就会带来逆行发展。

如何把传承雕刻艺术稳步发展下去,这真需要持久的力量。以理念、智慧、神韵为基础,创作出独一无二的作品,用传统文化的技巧完成作品。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传统文化的发展,且真实不虚,这是代表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是促进人类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

六、结语

中华传统传承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对文化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要有的认识,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价值内涵,提高文化素养。把传统传承艺术发扬光大传后代,需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做一名对祖国有用的人才。以恒心打造传统传承雕刻艺术之精华。才能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傅永和.行云流水见传神?石以画传刀如笔——福建博物院藏寿山石薄意大师林清卿作品鉴赏[J].艺苑,2013(3).

[2]苏少凌.手艺的“寓言”——读解何马“寿山石”雕刻风格中的典型性[J].雕塑,2011(6).

[3]许申.对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继承与创新[J].才智,2011(21).

延伸阅读
**同志自**年**月任中共**县纪委副书记以来,认真学习和全面贯彻党各项方针政策以优良扎实作风带头
2023-05-29
为强化巡察成果运用,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根据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巡察工作条例和中
2023-05-28
我参加北京大学现代公共管理高级研修班的学习已经圆满结业。这是一次层次高、投入大、时间长、内容全面系统
2023-05-24
纪委重点工作完成情况汇报  年初以来,在上级纪委和校党委领导下,校纪委、监察专员办公室坚持以习近平新
2023-05-23
公司纪委委员学习******纪委六次全会精神心得体会******在******纪委六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立意高远、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是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基本遵循,是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2023-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