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法乐道,入古出新

工作计划 |

时间:

2021-07-29 09:43:10

|


打开文本图片集

从雕塑家到职业出版人,再到人物画家,李学峰是当下为数不多兼具几个专业身份从事创作,且能尽已之力做到专精的艺术家。同时,他又醉心于传统文化的学习和艺术研究,富收藏、博学之,在诗文书画与鉴藏之间,使得绘画得到更深的滋养。正如王世襄先生为其收藏馆题写“得法楼”,门径既开,取法便广,得法于画之正体也。

书画艺术启蒙阶段

李学峰自幼就表现出对绘画的浓厚兴趣。20世纪70年代入门始于临摹连环画和漫画,各种机缘之下,幸得专业教师指导。因为在艺术启蒙阶段就有了正确的起点和路径,后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潮流中,也因扎实的绘画基础得以继续从事美术创作。正因为他一贯的谦谨敬诚,性情平和率真,勤勉有加,所以无论处于何种环境,面临何种选择,都能坦然处之,做出一番成绩。

问:您现在主要从事古典人物画创作,而您的艺术经历也是丰富多彩,您的艺术启蒙阶段是怎样的?

答:像很多画家一样,我自幼就喜爱绘画,曾临摹了很多连环画、漫画。谈到艺术启蒙,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我中学时期的两位老师。即袁根周先生和罗镜泉先生。袁先生是河南省著名画家叶桐轩先生的入室弟子"有深厚的传统花鸟画功底。他们是我的启蒙老师,把我引进了艺术的门槛。后又拜罗镜泉为师,学习素描和工笔人物画,期间也画过一部分写意画。回想起来,当时在县城这样一个有限的文化环境内,能够接触到像罗镜泉老师这样毕业于美术学院、具有专业水准的老师。并得到他的指导,使我受益匪浅。开始学画的路子就比较正确,打下了较扎实的素描、速写和中国画基础。

问:听说您在上山下乡插队期间,绘画也一直没有间断过并很早就从事美术出版工作。

答:是的。1975年高中毕业作为知青下乡插队锻炼,我经常参加地区和省里的美术展览活动,根据要求搞一些创作和其他类型的展览设计制作,直到考上大学。

下乡劳动期间,恰逢“文革”后省里恢复出版社。组建美术出版机构。面临出版人员的匮乏,需要培养一批年轻美术编辑和重点作者。完成出版任务。河南美术出版社的前身是河南人民出版社美编室,定期举办连环画和年画训练班,为了培养作者,提高创作水平。我参加了周口项城举办的连环画训练班,由老画家指导,围绕一个主题搜集素材,进行集体创作。学习班结束后决定把我留在出版社执笔完成连环画创作。同时执笔完成另一本的是油画家王宏剑。连环画出版后。我便留在了出版社做编辑工作。

问:但您后来去了广州美术学院深造,学的是雕塑专业。

答:那个时候情况比较特殊。我上大学那一年是恢复高考的第一年,高等美院招生安排一切都显得匆忙,选在春季提前招生,所设学科也不尽完善。当时七大美术学院招生按照区域划分河南考生可以选报的只有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和广州美术学院。相较于中央工艺美院。广州美术学院是以绘画专业为主的院校。但那一年,广美只有雕塑、油画、工艺三个系在河南各招一名学生。虽然愿望是学中国画。但那届广美国画系不招生,无奈也就报了雕塑专业。由于第一年,报考的人比较多。由县区到市,再到省,考试层层递进、选拔,实际上当时也有画的比我好的,但是从考试要求的文化课、美术专业课等综合成绩考量。最后我有幸被广州美院雕塑系录取。

在雕塑、出版、绘画间游走

李学峰1982年从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毕业,同年进入河南美术出版社工作,这一呆就是几十年。雕塑专业的学习为其美学的积淀开辟了另一扇窗。而出版社工作经历,带给他的积累自不必说。同时,绘画创作亦从未间断过,三者之间互相补充和滋养,成就了其美术出版方面的骄人成绩和中国画创作方面的出手不俗。

问:您之前有那么久的中国画积累,进入雕塑专业学习,在两者之间游走,有什么样的感受?

答:由于当时的特殊原因,不能够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去学习,但在美院四年的雕塑专业训练,是我艺术成长历程中难得的重要时期。也为以后的美术出版工作和艺术创作获得了丰实的滋养。首先。长期的对人体的造型训练打下了扎实的素描功底,对人的造型和结构能准确把握和刻画。再者,雕塑是西方的东西,在学习过程中,接触到西方美术史,开拓视野。提高审美。雕塑专业还设有传统绘画课。如临摹传统壁画等。记得当时画得很细致很认真。我至今还保留着一些那时的作品。

问:毕业回到河南之后是什么样的情形?

答:当时河南没有雕塑专业单位,河南美术家协会刚恢复。好像省画院还未建立,美院毕业生在省里最好去处就是省美术出版社。因我上学前就在出版社当编辑。又是外省美院毕业的,最后又回到了出版社,这一干就是几十年。毕业的早些年还搞过一些雕塑创作。但因出版工作环境所限,担任了领导职氖编辑工作更加繁忙,创作的机会逐渐少了。

问:出版人、雕塑家、画家,这几个角色的转变,给您带来了哪些影响?

答:出版社这个平台还是很锻炼人的。主要是综合素养的积累和艺术体验。做美术编辑,要有宽阔的艺术视野、一定的专业品鉴能力。要策划、编辑各类不同层次的美术和书法读物,为社会提供有价值的专业图书,你的知识结构不能单一。要涉猎广泛。要有眼力。30年来,因为工作关系,先后结识了很多有学识有水平的专业人士。从李可染、叶浅予等老一辈的画家。到当下的中青年一代画家都有广泛的接触,包括理论家、鉴赏家。这是难得的经历,从与他们的交往中受益诸多。

美院学习的经历启发我策划编辑了《中国高等美术学院学生研究生作品集》丛书,容纳当时八大美术学院自高考恢复以来,首届本科生研究生作品二千多件。在当时美术出版界是一个独特的创意。获得了第一届“中国图书奖”。

我没有做过统计,但据所知,早些年作为美术学院雕塑系毕业分配到出版社做编辑的人极少,大都去了专业对口单位。基于专业的优势,1988年我策划了大型套书《世界雕塑全集》的编辑出版,为在当时全国日趋兴起的城市雕塑创作建设热潮中。提供前所未有丰富的学习创作参考资料,得到专业界的喜爱,很实用。此套书在那个时期连续重版5次,10年畅销不衰。出版工作的经历和付出自然成为后来中国画创作的内在滋养。这些年来策划编辑了不少国家重点项目。颇受书画界认可。

记得在广美读书时。我的一位雕塑老师曾说过这样的话:“同学们现在大学学习西方的雕塑,这是个艺术的基础,以后你们毕业了,工作了,经历多了,见识多了,你们会在40岁以后逐步关注我们传统的雕刻、传统的绘画书法,以至于会迷恋它,因为这对我们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宝库。”当时我不理解。因为你没有经历过,怎么解其玄奥?现在想起来,这是老师亲身的艺术体验,我想应该是大多从事热爱艺术创作的人的殊途同归。是这样的。在近不惑之年。我逐渐关注和爱上了北魏至唐宋的佛道造像、历代壁画和民间美术。各类不同材质的古代人物雕刻,以及宋元以来丹青高手们的佛道人物和高士绘画,开启了新的艺术旅途,也找到了精神的皈依。现在看来从雕塑到出版,再到绘画,对我来说是一个顺其自然而必然的过程。

问:对于创作古典人物画,您有什么样的艺术观点?

答:画古人是我发自内心的喜好,这里有极大的乐趣。自唐宋以来。擅画佛禅人物、高士者代有高手,唐有张僧繇、吴道子,五代禅月、贯休。宋有李公麟。入明更有陈老莲、丁云鹏、吴彬。清人金冬心。近代白石翁也多有佳作。在千年的中国人物画发展过程中,古人给我们留下了丰实完整的技法造型的手法。十八描等都是后人学习的法则。这和花鸟画山水画的技法体系一样。是我们必须学习、潜心研究的。这个基础要打好,包括古画论、古诗词、佛道历史人物的知识。

不过,作为当代的古典人物画家,仅仅入古是不行的,那只是让你找到个坐标,一个衣钵。你想成为一个具有现代美学意义的人物画家,我认为还必须具备以下几点:其一是你要有较扎实的现代人物造型功力,即素描和速写功力。人物各种复杂动态和结构的刻画能力。因为传统的人物画法在形象和动态衣纹表达上有很多是程式化的东西。要用现代人物造型能力去丰实和实破古人的套路。但你有很强的素描能力,却不能把古人画成有光影有块面的高大英俊的现代汉子,把媚态娇柔的古代女人画成仅披上古装的现代模特。这就要看你的本事了,你的所谓造型的化解能力,不留痕迹地化解到古法之中。我们笔下的佛道人物若没有了传统笔墨的品质,没有清雅高古之气,没有了他们超离俗世的修为之骨相,没有了精、气、神,那才是叛经离道,目不忍睹,不可观也。其二是你必须要关注、研究学习西方近现代美术,拓宽审美视野。在比较的层面上摘取有用的元素。像高更、塞尚、夏加尔等人作品都有可能给你带来灵感。其三是关注当代。你的思维、眼光不能游离于当代社会审美意识之外,感知和体味当代前沿艺术并把握其脉动。这样你的传统文化情怀便融入了时代的气息,那么你的画会既有纯正体统,又有现代审美品相。

问:现在具体谈谈您的画。大家认为您的古典人画线的功力是很强的,表现方法也很丰富,您是怎样定位您的画风的?

答:画风不是画家刻意而为的,要经过多年的锤炼自然而成。你要急于弄出个所谓的个性、画风在美学的层面上要得到认可,在这个时期有没有学术的意义和价值。否则啥也不是,只是自误而已。

中国画有其自身的、民族的、文化的存在价值。千百年经过历代画家的实践、传承发展,形成一个完备的技法系统。尤其是文人画兴盛确立了笔墨是中国画的核心价值。这也是我们这个民族绘画的,文化经典的游戏规则。是文化基因。笔墨一定要写出来的,书写讲究很多技巧规则,也即是书法的规则。通过书写线条形成表现物像的形和意。所以说。线是中国画的核心。线的好坏决定了画的品质。山水、花鸟画亦然,人物画尤甚。不言而喻,要想做个好的传统人物画家,必须具备线的书写功力、表现功力。当然,我说的这个线,不是素描和速写的线,而是中国画的线,二者的形态和内质不是一回事。要做好书法功课,以书入画,提高线条的质量,才具有中国传统人物画的魅力。

传统文人画是达意的、玩味的。味是什么?味是一种文化情怀、文化渴求。一种内心抚慰。古人_幅笔墨精到、意境简远的作品流传千年,触动了多少中国人的内心体验,遂生对古贤的感怀敬服。一幅中国画,好的用笔是首要的,也就是好的线是首要的。线里看到的是功力,是趣味,是画家审美品位的显现。线是画骨,再有墨、有色、有章法等等。在当下传统古典人物画家中线过关的不多。因为首先要书法功夫,再有传统线描功夫。而在这两方面耐着性子能下功夫的不多了。自然,当下画家中能写好字题好款的不多了,更别说款画互动,诗情交融了。

收藏兴趣与中国画创作之间的滋养

20世纪80年代开始,李学峰便痴迷于古玩收藏,在研究方面倾注了很多心血。在他看来,通过对收藏的古代艺术品的把玩、欣赏、品鉴,研究其如何与艺术创作融合、吸收。对一个中国画家是难得的一课,会得到丰富的艺术营养。其中的趣味,妙不可言。

问:在书画圈里,您收藏古玩名声在外,且坚持不怠,您认为这对艺术创作有什么样的影响?

答:20世纪80年代,我鬼使神差地迷上了古玩收藏,当时见收藏书就买,学理论嘛,能者皆为我师。平时外地出差学习。有闲时间就逛古玩市场。这些年来,逛过很多地方的古玩市场,打眼捡漏,失之交臂,懊丧兴奋是常有的事,其乐无穷。三十年来积累了一些藏品,主要门类有瓷器、玉器、佛道造像、文玩、家具等。一句话,玩了,高兴了,钱花得值!

从文化形态上讲,每个地域民族的先民都曾创造过灿烂的古代文明。我们祖先在几千年来的文明进程中,为我们留下了丰实的遗产。思慕古人,收藏和保护、研究古代艺术品,是我们后来者的责任,这也是文脉连续的一种方式。我们历来都不乏嗜古者。作为国画家,不了解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很难想象你的作品能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和境界。那么通过古代艺术品(俗说古董)的收藏、研究、把玩、体味,犹如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因为你所面对的是古人智慧灵性和审美的创造物,是精神的结晶。面对这些古物。撞击了你的心灵。伴随着敬畏感而生的是不能言状的愉悦欢喜之心。你时不时地沉浸在这一种静谧的、高尚的、养心的精神享受之中,不改变你的性情、气相才怪呢。明人董其昌说:“今之古董,古人用物也,其制作精工,非今人可及,故历代宝惜之世俗所贵重者,但知有黄金而已。可使一瓷盘、一铜瓶几倍黄金之价,非世俗所知也。故人能好古董,即高于世俗,其胸次有别。”总之,玩古是非常养人的事。对画的影响也是潜移默化的。

我有一幅画,是自己有感而发,名为《赏古图》题款为“俗说玩物丧志。吾言玩古得志也”。“志”是什么?我以为志不是拜官禄,求浮华,不是恋功名,是修养心,善其身,仁为先,悲为怀。热爱我们民族的古老文化,敬慕民族先贤精英,热爱收藏保护祖宗留传下来的凝聚他们智慧而创造的艺术品,弘扬其精神,传承后人,树民族文化自尊,这不是志是什么?是大志!怎么会因此而丧志呢7这个悖论误导了多少人?

问:几十年的从艺历程,您的艺术角色也不断改变,您对自己有哪些总结

答:总结谈不上,学无止境。但阶段性的感想和体会是有的。如前所谈,少时学过几年国画,大学学的雕塑,干的职业是编辑,又回到中国画,热衷于古典人物。每一段历程虽是客观的时代环境条件所致,便也在情理之中。社会是多变的,你也必须随之而动,但我们值得庆幸的是,天性所好,喜爱画画,而立成年,时事境迁,你所从事的社会职业还能不远离你的爱好,并凭己所学还能为社会做出点滴有益的贡献,安身立家,吃饱穿暖。想想,也知足了。几十年来,不同的工作经历和人生环境。是我艺术道路上宝贵的经历和积累,不同角色的体验是一种造化。也是一种修为。引你走向艺术的归途。

我是一个极性情自我的人,认为做人最好还是本色自然,随遇而安,名利不可刻意而为,尤其是已近耳顺之年。这些年还担任着河南省美术家协会雕塑艺委会主任,先后做过一些大型城市雕塑,有不少朋友曾说:“您还画什么国画,凭您的雕塑能力,接工程不比您画画来钱快,自己找苦吃。”我只有说:“干不动了。”我知道那来钱快,省心,但我不喜欢它了,不好玩了。画古人虽不省心,但是更好玩。我愿意费心。您管得着吗!

今年3月份在北京我的人物画展上,中国画学会副会长、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主席马国强先生说:“学峰是一位在当下画坛不多见的戴有三顶光环的艺术家,这三个光环代表他在三个不同领域里所取得的成就。他既是雕塑家,又是美术出版家,也是有成就的国画家。”当然这是马国强主席对我的溢美之词,对我的鼓励。称光环过了,我理解就像形容现在的三栖名星似的,其本意是:会得多。其实在当下画家里有比我会的多的很多。但有一点是不含糊的。咱每干一个角色都下功夫尽量干好。老实人干事就是认真,这个向党保证。

问:谈谈您以后的创作打算?

答:没有打算。性情使然。我学雕塑、玩古董、搞出版,现在画古人都不是打算出来的,是特定社会环境所致。是时光流转,随性而为之。刻意不得,算计不得。计划再好、心劲再强那可能不是你的。

我主张从艺不要给自己精神上找负担,不要功利地非要弄出什么让人都叫好的,所谓的具有伟大主题的作品。你就是个画画的人,就是个技术活,没有他们忽悠的什么了不起的战斗功能。真能拔动历史之弦,教化后人。名显千古的。也只能是苏东坡、赵孟頫、董其昌、八大山人、齐白石、黄宾虹这些天才精灵。中国一千多年来能出几个,压根跟我们没关系。你就是在这个浮浊的时代混个什么主席、院长、教授。甚至自诩为大师,满世的媚俗、浅薄之作。几十年后大家看起来你啥也不是,文化垃圾一堆。所以我们从艺人,要有平常心。要对得住你热爱绘画的诚恳之心。以诚敬欢喜之心,度过你游与艺的每一时刻,使我们的精神生命更有质量。

画画是个很自我的事情,作品是你心性情绪的真实表达,最大的欢悦就是你看着自己的作品,是自己心之所想,心之所爱的传达,总之画画要成为让你高兴的事。至于别人怎么看,怎么说,看了高兴与否?那我就管不了了。当然,你的画自己看着高兴,更多的人看了也有愉悦感那更好。如果说真要有什么打算,那我的打算是:干自己高兴,让更多人看了也高兴的事,把画画好。

问:那您认为什么样的中国画才算好画?它的核心价值是什么?

答:还是那句话,笔墨是核心。纵观千年中国美术史,凡是彪炳史册的历代大师,无一位不是以笔墨取胜,且具有写意精神。尤其是元明以来文人画体系的确立,更加强调笔墨。好画是写出来的,不是做出来的,通过笔墨法则的书写,传达画家的性情,所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使作品达到一种寂寥简远、中正高古的品格境界,此乃中国画核心文化价值所在。可悲的是。在当下这个浮躁、艺运衰微的时代,颠覆了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中国画被无情的地置歧途。大量的缺乏美学意义、拙劣而浮浅的制作性中国画作品。充斥在各个展览中,充斥在社会,成为一种时流,使人们无奈地远离了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质的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画,文化价值观严重倒置。沧海横流,浮华落尽,人们期待着中华精英文化的复归!

问:最后,请问您认为艺术家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

答:艺术家最重要的品质:一是具有一颗天真、朴实、真诚悲悯之心:二是要有独立的人格精神、自由之心。朴实真诚之心,使你的作品除去浮华浊气,具有雅静中和之清气:独立自尊的人格精神,使你的作品,具有超迈时俗永恒的人文气息,以内在的精神力量感化他人。反者则不然。

责任编辑:宋建华

延伸阅读
妇产科年度工作计划3篇  计划的种类很多,可以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主要分类标准有:计划的重要性、时
2023-06-15
护理部年度工作计划范文3篇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比如工作职责,确定一下工作目标,这样就可以有针对性
2023-06-15
2021财务年度工作计划模板3篇  财务要认真学习会计法、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工业企业会计制度和有关的
2023-06-13
镇调解委员会年度工作计划模板范文3篇  人民调解工作与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直接影响社会的安定
2023-06-13
校园禁毒年度工作计划3篇  开展预防毒品、禁止毒品入侵专项宣传活动。举办两次禁毒知识专题课。通过上好
2023-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