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与“为道”

工作总结 |

时间:

2021-07-04 01:28:36

|

[摘要]“为学”与“为道”相互联系,转识为道,但它们又相对独立,形成了两条不同的道路。为学、求知,积累知识,增益学问,为“知者”之道。为道、求道,超越知识,提升境界,寻求最高真理,为“智者”之道。

[关键词]求知;求道;知识;境界;智者

[作者简介]魏博辉,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社科部教授,北京海淀100083

[中图分类号]B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08)12-0027-05

《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四十八章)“为学”与“为道”,在“作为人”、“成为人”的道路上都是重要的,但它们有着不同的等级或层面上的区别。相对而言,“为学”重在求得外在的经验知识,也可以对事物的本质有一定的认识,但还未超越“知识”,达到对于“道”即最高真理的深层把握。“为道”是通过对外在经验及其知识的超越,透过“直观”而把握内在“虚静”的心境,追求最高的“大化之道”的精神境界。

一、为学

“为学日益”,也就是求得知识,积累知识,增益学问。

1 求知:人类的本性

真理性知识的获得来源于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对于世界万物及其知识的追问。亚里士多德认为,哲学的探索来自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爱智慧”之人为求知而从事学术。在此,我们推而广之,不仅哲学如此,而且对于其他门类知识的求知者来说,同样经历着“惊异(惊异的层次是不同的,哲学的惊异是高位层次的惊异)——求知”的过程。因为“求知是人类的本性”。

人类首先偏爱感觉,因为它“能使我们识知事物,并显明事物之间的许多差别”,但在许多生物中包含着这种形式,所以,官能的感觉不能以为是智慧,而“智慧”是寻求事物的原因和原理的那一类知识。柏拉图把人们求知的欲望与感性生活相分离,知识和真理属于理念王国,它是哲学所追求的最高目的。亚里士多德拒斥了柏拉图把经验和理念世界的隔离,因为人类知识这一较高的形式是由较低的形式发展而来的。亚里士多德对于人类的感性生活给予了赞美,并且他又把感性世界和理性世界联结在了一起。人们从惊异开始寻求知识,再以获得到可靠的知识来消解惊奇,展现了人们的求知过程。黑格尔把古希腊求知开始的“惊异”视为“精神”外在的东西,但又与人类精神亲近,与之处于积极的关系之中,这是人们求知的开始,因此,“直观只是知识的开端”,他更加强调了推动知识前进的“否定性”的力量。人们在求知的过程中,就是通过一次次的“否定”,而使认识形式不断地提升,知识不断地增益。

人类社会和人类精神在“否定”中进步。从钻木取火到火箭升空;从航海寻路到星空探秘;从于龟背写字到活字印刷(再到激光照排),从鸿雁传书到网络快车等等。在科学上,从地心说到日心说;从绝对时空观到相对时空观。在这些标明着人类的进步和知识的推进两极的跨越中,经历了多少次“否定”?!人类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地于惊异——求知——否定的上升性的循环中前进。这正是人类求知本性的展现。

2 求知:“为学”之路径

真理性知识的获得来自于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对知识的渴求。

为学者首先承认自己的“无知”,这是求知的前提和态度。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有句名言:“我只知道我一无所知。”当柏拉图恳求成为他的学生时,他问柏拉图,你知道我对自己的评价吗?柏拉图说,知道,那就是“我知道我一无所知”,他接着问,那你为什么还要向我学习呢?柏拉图说,这正是您最值得学习的地方。不知道自己无知,乃是双倍的无知。苏格拉底认为,知道也就是知识,知道自己无知,也就叫有知识了。据说,一次,有一人去问苏格拉底怎样才能获得知识,想取些经验,苏格拉底把他带到水缸前,把他的头按了下去,那人挣扎出来说,这是为什么?苏格拉底说,你要像在水里迫切地需要空气那样需要知识,你就能够获得到知识了。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就是不断地提问,启发人们获得知识,增益知识。要以“无知”的心态去求知,以渴求的精神去获知。这同老子所言相似,“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七十一章)。也就是知道自己有所不知道的人是最好的,不知道却自以为知,那就是缺点了。若想求知,要自知无知,才能进一步追求真知。即便是在“熟知”事物的面前,也要抱有这样一种态度。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说:“熟知的东西所以不是真正知道了的东西,正因为它是熟知的。有一种习以为常的自欺欺人的事情就是在认识的时候先假定某种东西是已经熟知了的,因而就这样的不去管它了。”实际上,熟知并非真知,要探寻真知,就要时时警示自己,不以自知为知。

为学者在自知无知的前提下,要“独上高楼”,博览群书,即“博学之”。在古代和近现代都有许多西方的智者,既是哲学家,又是自然科学家。亚里士多德在自然科学方面,热衷于动物学和生物学的研究,并著有提及了500多动物的《动物学研究》,具有开创性。后来他把对自然万物研究的著作编在一起,叫《物理学》,把非经验科学,亦就是哲学所探讨的问题放在物理学之后,即《物理学之后》,我们译为《形而上学》,用汉语言来说,前者探讨的是“器”,为形而下者;后者探讨的是“道”,为形而上者。他还是形式逻辑的奠基人,在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修辞学、诗学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恩格斯称他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近代的笛卡尔、莱布尼兹、康德和现代的罗素等等,都可谓“博学者”。

人尽可能地成为博学者,但人不可能达到“完整”和“完美”,不过我们可以把它作为永久的目标去追寻。在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强调“人”的“完整”与“完美”,布鲁尼强调:“非凡的才华只能从渊博的知识中产生。”“要研究哲学、诗歌、演说、历史以及其他方面的著作,从中汲取各方面的知识,使我们的思想丰富多彩,……此外,还必须进行不可忽视的文学方面的修养。科学和文学知识是相辅相成的,同时学习这两方面的知识可以相得益彰。”这一时期,达芬奇就是出类拔萃的全才。中国古代,许多智者同样集文学、史学、哲学、政治学等于一身,所以我们称之为“思想家”。而今不一定要求我们是通才,但“博学”是求知者努力积累知识的重要路径,如此,方可“为学日益”。

为学者在求知中须不断得“审问之”,提出问题,这是获得知识的重要起点,是创造和悟“道”的开端。牛顿由“苹果为什么落在地上?”的问题引出了关于“万有引力”方面的知识。爱因斯坦经常思索假如光在前进,人追着光跑,光速会不会减慢?假如人跑得极快,光会不会不动了呢?等等问题引出了“相对论”的知识。波普尔认为,“一种理论对科学知识增长所能作出的最持久的贡献,就是它所提出的新问题”,“科学和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正是问题才激励我们去学习,去发展我们的

知识,去实验、去观察”。使我们“终于问题——愈来愈深化问题,愈来愈能启发新问题的问题”。古希腊哲人最早追问着世界的本原是什么,到苏格拉底又把哲学引入了新的问题,追问着“人是什么?”由他们提出的这些问题引发出了哲学史上展现出的不同的哲学派别及其思想理论。反过来,他们的思想理论又构成和创造了哲学的历史和知识。皮尔森在《文化战略》中这样说,“问题是某种打开混乱局面、在绝境中能够提供一线希望的东西。最高级、最充满人性的学习方式是把确定的体系置于问题的光辉中。如果不仅使个别的符号,而且使总的规则作为问题呈现出来,创造就会成为可能。在中国近代,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摆在了中国仁人志士的面前,由此,人们寻找着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和道路。中国的先进分子找到了马克思主义,以此为指导,探索了中国革命的道路,并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从中说明了在求知的过程中,“提出问题”的重要性,它使创造成为可能。

为学者还须“慎思之”、“明辨之”等,这都是求知的重要路径。 “为学日益”是通过有效的方法积累知识,增益学问。“为学”之道乃“知者”之道、“学者”之道,然而,更重要的在于“求道”。

二、为道

“为道日损”,也就是“减负”知识,超越知识。寻求最高真理,达到“人与天一”的天地境界,以至于无为而无不为。

1 求道:超越知识

“求道”之路是对“求知”之路的超越。维特根斯坦说:“在登上高处之后,他必把梯子扔掉。”求知之路就像攀沿知识的阶梯,只有上得高处,不仅是“通过”知识,而是要“超越”知识,才能转而求道、获道,生成思想和智慧。亦正是老子所言,减损知识之累,从厚积的知识中跳跃出来,寻求“道”——宇宙的最高真理,扫除心中迷障,迸发出思想,把相对而言的“有限的知识”扬弃于“无限的思想”自身之中。因此,思想是对知识的超越。

积累知识是重要的,而更重要的在于出思想。帕斯卡认为,人类全部的尊严和他的全部优异,显然是为了思想而生,他全部的义务就是要像他所应该地那样去思想。“可是世人都在思想着什么呢?……只想着跳舞、吹笛、唱歌、作诗、赌赛等等,想着打仗,当国王,而并不想什么是作国王,什么是作人。”因此,知识的爆炸,并不一定思想倍出和丰富,反而有时却显现出思想的贫乏,因为人们太忙碌于现实,无暇顾及思想之深处。人类需要“高明的灵魂”而引导其归宿。所以思想和知识相比,层次不一,影响不同。

正是思想才使人优异,形成了人的伟大。尽管人在自然界面前如此的脆弱和渺小,只不过是一根苇草,“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来才能毁灭他,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于死命”,“纵然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高贵得多”,因为宇宙对自己的优势一无所知。而人的优势和尊严在于思想。正是由于它填充了时间和空间,因此,我们必须提高自己,努力地思想,努力地求“道”。“能思想的苇草——我们应该追求自己的尊严,绝不是求之于空间,而是求之于自己思想的规定。我占有多少土地都不会有用;由于空间,宇宙便囊括了我并吞没了我,有如一个质点;由于思想,我却囊括了宇宙。”思想的伟大力量不可估量,它不可用探测物理事物本性的方法去测量;它不以保持和占据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来度量,它可以在无尽的时间和空间中传承与徜徉。牛顿关于古典物理学的思想,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思想;亚里士多德“第一哲学”的思想,康德“批判哲学”的思想,黑格尔第一个把整个自然历史和精神世界描写为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的思想;中国儒家的“乐生”、道家的“长生”、佛家的“无生”的思想等等,都产生了巨大的能量,使会思想的苇草——人拥有着宇宙。

这就是人为求得最高真理而产生出的思想的力量。“为道”之道乃“智者”之道,“思想者”之道。

2 求道:天地境界

求“道”,求得最高真理是人生追求的最高目标。因此人们要行道、修道、得道。

“道”是中国思想史上的重要范畴,或最高概念,它是“形而上”者。尽管各家对“道”所述不一,很难言尽,但它是自然万物和人伦等所依循之“道”。

无论是春秋时代所讲的从属于天的“天道”(日月星辰所遵循的轨道),孔子侧重讲的“人道”(人类生活所遵循的轨道);还是老子的先天地而生的世界本原之“道”,张载的事物运动变化过程之“道”等等,中国古代哲人对“道”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诠释,但皆以“道”为人们所追求的最终目标。故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以!”“闻道”是学问的目的。老子所言之“道”,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博之不得,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道家哲学让人们去除智虑分辨,减损知识的重负,其目的在于达到对“道”的认知,追求与“道”合一的境界,因此“道”是人们追求的最高境界。“为道日损”,才能以至于“无为”,“无为”并非无所作为,而是要顺应自然规律之“有为”,以达到“无不为”。

求“道”是精神的旅程,是对生命的体认和对宇宙的“觉解”,尽心知性才能知其“天”,心物相融,天人合一。张载有“大心说”谓此:“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物有未体,则心为有外。世人之心,止于闻见之狭。圣人尽性,不以见闻梏其心,其视天下无一物非我。孟子谓尽心则知性知天,以此。天大无外,故有外之心不足以合天心。见闻之知,非德性所知;德性所知,不萌于见闻。”见闻知之,为知识之知,以心知物,心物相交,物我对立。德性之知,是对自我和生命统一体的体察,是对宇宙的觉解。这就是“大心”、“尽心”,不以知识为自得而“梏其心”,要消除物我之别,心入天境,提升到与天合一的境地,“视天下无一物非我”,这是“天人合一”的天地境界,也是“求道”的最高境界。

无论是儒家主张的刚健有为,以天道为人道的自觉原则,还是道家主张的无为而治,顺应自然的自然原则,都表现了它们以追求宇宙的最高“真谛”为目的,其功能不在于增加知识的多少,而在于提升自己的心灵境界。求道,故要以身载道,修养自己,尽心知性,无私无我,与宇宙合一,从而才能“知天”、“事天”、“乐天”、“同天”。这正是“智者”之道。

正如冯友兰先生所说,为学的目的就是增加积极的知识,为道的目的就是提高心灵的境界。

三、为学与为道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是“知者”和“智者”、“学者”和“思想者”所行走的不同的两条道路。它们相联系,有共同基础,又相对独立,具有差异。

1 为学与为道:超越狭隘的个人功利主义

超功利性是“求知”与“求道”得以实现而共同具备的条件之一。在积累知识,“求知”的过程中,要有“衣带渐宽终不悔”的精神,潜心钻研,不为一

时“实用”所障蔽,在“五音”、“五色”、“五味”纷扰的世界里,甘于寂寞,超越狭隘的个人功利,成为精神上的耕耘者、创造者。《老子》说:“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乘乘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纯纯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所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二十章)老子说明了他的生活态度和世俗之人的价值取向不同,世俗之人熙熙攘攘、兴高采烈,纵情于声色货利,过于精明计较,而他却是“昏昏”的“愚人”,不受功利所束缚,淡泊名利,澹然无声地追求着自己精神境界的提升,进人“道”的理想境界。因此,以“道”为贵。这对于我们无论是“为学”,还是“为道”,或从“求知”而达到“求道”都不无启示。

我国汉朝司马迁忍受宫刑之辱,经历十五年的甘苦写出了史学和文学史上的杰作——《史记》。董仲舒苦读经书,“三年不窥园”。伟大的物理学家居里夫人为从沥青铀矿残渣中提炼出镭,每天坚守在充满沸腾着的矿物锅旁,用棍子不停地搅动着,眼睛、喉咙被有毒气体刺激着,一连四载,终获成功。她把英国皇家学会授予的一个代表最高奖赏的奖章竞送给六岁的女儿当玩具,为避开因荣誉而带来的干扰,居里夫妇搬到了偏僻的乡下,继续着艰苦单调的工作。居里夫人说,在成名的道路上,流的不是汗水,而是鲜血,他们的名字不是用笔而是用生命写成的。何等崇高的境界,忘我的献身精神。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生活艰辛,举债度日,在英国政治流亡期间,忍受着三个儿女因疾而亡的悲痛,仍然埋头于他的寂寞的精神劳动。他的伟大思想得到了世人的仰叹,在当今仍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所以,为道者不是作技巧上的炫耀和卖弄,而是饱尝着精神上清茶淡饭,不被艰苦的环境所束缚,不为功利所困扰。黑格尔说:“精神上深刻的认真态度也是哲学的真正基础。哲学所要反对的,一方面是精神沉陷在日常急迫的兴趣中,一方面是意见的空疏浅薄。精神一旦为这些空疏浅薄的意见所占据,理性便不能追寻它自身的目的,因而没有活动的余地。”“所以愈彻底愈深刻地从事哲学研究,自身就愈孤寂,对外愈沉默。哲学界浅薄无聊的风气快要完结,而且很快就会迫使它自己进入到深入钻研。但以严谨认真的态度从事于一个本身伟大的而且自身满足的事业,只有经过长时间完成其发展的艰苦工作,并长期埋头沉浸于其中的任务,方可望有成就。”这不仅适用于哲学研究领域,同样适用于其他领域“求知”与“求道”的过程,扫除功利的迷障,以求得最高真理。

2 为学与为道:相联相异

“为学日益”,积累知识,“为道日损”,减损知识之累,跳出知识的框架,超越知识,超越必然,高屋建瓴,从而获得自由。求得知识并不等于获得了自由,它只说明掌握了必然性的知识,比盲从于必然性的知识自由得多。但有了对必然性的认识,还要超越它,而达“道”,获得自由。“自由是对必然性的认识”,当知识作为必然性而存在时,“这必然性强于主体自身”,也就是人还未真正地获得自由。“当人的精神被这必然性不安息地驱迫着时,它便努力克服,并且为理性冲力寻找有价值的享受”,超越必然,而达到自由。“智者”的思想在必然性的知识中得不到满足,而要“求道”,寻求事物的实质和最高真理。它既是为精神本性所需的满足,同时,也进入了超越必然的自由之境。

“自由”来自于“学”,超越必然性的知识,而终于“道”,这是一个不断地转必然而为自由,转识为道的过程,形成了螺旋式的上升与前进的走向。

为学与为道相对独立,具有差异。相对而言,为学者多,为道者寡。为学则易,为道则难,难就难在出思想。尽管老子主张行“不言之教”而悟“道”,但要追求宇宙最高的真理,“为道”者也还要经“为学”之路,而“为学”者不一定能走进“为道”之深径。智慧的获得如何成为可能,只有看我们对“道”认知的深浅程度而定。“为学”可融进“为道”的元素,但与“损之又损”,达到“无为而无不为”者、智者或思想者不可并称。孔子即是“为道”者,“十五有志于学”,但其“学”,已蕴含着“志于道”。因此他成为传世两千年的思想家。马克思在“志于学”中,也蕴含着“志于道”。在他十七岁的中学作文中就有这样的话语:“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服务的职业,我们就不会为任何沉重的负担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做出的牺牲;那时我们得到的将不是可怜的、有限的和自私自利的欢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亿万人,我们的事业虽然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发挥作用,当我们离开人世之后,高尚的人们将在我们的骨灰上洒下热泪。”这是人类解放之“道”,也正是“为道”之蕴,寄寓着天地情怀。作为伟大的理论家——马克思及其思想影响之大,所以,英国剑桥大学和BBC广播公司等通过推选和网上征询、投票,马克思当之无愧地被评选为新世纪第二个千年的“第一伟人”和“第一思想家”。

博学固然重要,但重要的还不在于“求知”的多寡,而在于对“道”、真知的追求,在于能够放射出思想的光辉。智者、思想者不一定是世界上知识最丰富的人,但他是对“道”追求最深切的人。在深切的追求中,顺应自然规律而为,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心灵境界,进入天地之境,以求得最高真理,使之光耀人类,“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语)。让我们的思想囊括世界,因为我们的思想,让我们拥有宇宙。

以上是对“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理解上的个人偏向。

[责任编辑:青 山]

延伸阅读
2021年上半年党建工作总结精选范文  作为基层党支部,必须突出围绕职能、围绕中心工作开展好党的工作
2023-06-21
XX局党史学习教育2021上半年工作总结  按照建党100周年活动方案,开展好重温入党誓词、党课、诗
2023-06-20
2021年办公室人员上半年工作总结范文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是
2023-06-18
2021上半年医院党建工作总结  你知道总结怎么写么?总结要用第一人称叙述,要实事求是,写出自己的客
2023-06-17
区商务局2021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安排  围绕数字经济和新制造业“双引擎&rdq
2023-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