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收时节》们的一种价值

合同范本 |

时间:

2021-07-28 09:43:37

|

对于农业社会的讴歌,更多的连环画作品实际上是从非常具体的物象上出发的。在中国连环画的历史上,这样的作品层出不穷,就算不提著名的《创业史》,如果抛开政治内容去看的话,《艳阳天》《金光大道》等作品,也都可以归入这个范围之中。当然,更多的还是以最具体的农业社会的物象来做故事骨架来做主人公的作品,比如以《麦收时节》为代表的众多连环画作品。

《麦收时节》(有意思的是这本我印象中肯定是看过的连环画,在日后却无论如何也没有能找到。经过查询,似乎国内也没有出过这么一本直接被命名为《麦收时节》的连环画;同名的幻灯片倒是在“文革”中的陕西出现过,画面大致与连环画相当,从图上看意思是在麦收的时候孩子们警觉地发现了地主富农坏分子搞的破坏,最后抓住了坏人,被村干部夸赞)、《丰收以前》(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55年9月第一版,2002年1月第二版,根据峻青原著《肥田粉》改编,尚羡智改编,张树德绘画)、《春暖播种的时候》(季源业、李杰、伍法勋绘画,天津人美出版社1974年12月第一版)、《拾稻穂》(潘琨、尹方绘画,人民美术出版社1972年8月第一版)、《丰收之后》(灌云县文化馆编绘,江苏人民出版社1974年6月第一版;还有同名的电影版连环画)、《泥鳅看瓜》(钟山绘画,天津人美出版社1974年11月第一版)、《送瓜记》(齐林家绘画,辽宁美术出版社1973年7月第一版)、《篮子里的大苹果》(徐林绘画,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5月第一版),等等等等——在“文革”连环画之中,这一类作品相当有特点。从它们几乎都有“时节”这个关键词的名字,就可以判断其特征:和季节有关,和收获有关,和收获季节有关,和于人“有益”的植物——农作物——有关。农业社会的最重要的庄稼和农作物的物象,麦子、种子、瓜、烤烟、蜜蜂、杏儿、珍珠、荔枝、花生等,都出现在了它们的名字之中。

因为渗透着一种难以抑制的对收获的的重要性的认同,渗透着由这种认同带来的由衷的喜悦,即使在今天看来,它们也普遍的是美的,它们表现了一种或者只是出于无意识的农业文明的本分。这种本分是形态美之外的态度美,是描绘对象和描绘者共同的劳动之美。

和“文革”连环画中的大多数作品一样,它们的作者的创作态度是非常认真的。黑白线描的植物叶子、房屋背景、山岳远景、池塘衬景,都有着深厚的写实的基础。画家们不惜时间和精力,几乎是精益求精地对烟叶的脉络、槐叶的形状、杨树的疤痕累累的树干、柳树的依依荡荡的枝条、水生植物的特点鲜明的轮廓线等植物形态和细节进行了写实主义的刻画。

它们在对阶级斗争的表现和挖掘的同时也捎带着以现实主义的态度——至少是景物和环境意义上的现实主义态度——对那个时代里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做了客观的记录。如果忽略掉它们千篇一律的阶级斗争的苍白内容,它们在环境意义上可以说是一点也不输于古典题材作品的——尽管上演的故事不一样,故事展开的环境和人类的理想价值却是一样的。山川日月之美和植物动物之美以一种人类活动背景的方式被很好地保留了下来,隐蔽地传递着在文化贫乏时代里的人们的审美追求。在抛弃了其政治内容以后的今天,将作为收藏品的这一类连环画进行人类学意义的观照,我们会发现其相对可以永恒的意义特征。在那些浓眉大眼、横眉冷眼的英雄和贼眉鼠眼、缩头缩脑阶级敌人之外,还有着千姿百态的植物的风姿,因为是人眼中的植物的风姿,所以那些植物的风姿也就有了人类学意义上审美价值。

它们比较忠实地记录了那个季节里的吃穿住用,那个年代里的工具特征和形象特点。如果说在人物形象上也有着那个时代里必然存在的高大全与脸谱化的特征的话(在正面人物身上当然没有那个时候普遍存在的补丁,也没有那个时代里因为普遍的饥饿而表现在几乎所有人身上的过分的瘦削),那么在农作物和树木、花草的描绘上则几乎可以说是真实的,是一丝不苟的了。它们在一定程度上记录了“文革”时期的人文环境,在高得多的程度上(相对于人物形象而言)记录了那个时期尚未被大规模破坏的自然环境(或者说是自然环境的文人理想)——至少是关于农作物和树木花草的理想。

即使斗争和政治的风云变幻无常,但是麦收就是麦收,麦收有麦收的美丽,任何时代任何政治的东西都无法左右与贬损。收获是本质,而金黄的色彩和早起的露水是它的吸引力的不竭源泉——如今45岁以上的人应该都还有那个时代里关于捡麦穗的记忆:除了黎明即起的新奇和集体野餐的兴奋以外,那黄黄的麦地边上的绿绿的草、那树阴里放着农民伯伯给抬来的盛着西红柿汤的大桶的老柳树,那飘荡在没有污染的天空上的变换的云团,都曾是普遍平乏的童年生活之中一种从大自然里获得难得的审美感受的机会。如此看来,这一类连环画在经过了几十年的风雨沧桑以后,在事过境迁的今天, 从这个记录历史记录自然的角度成为收藏者的崇爱之物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我们的画家为什么要在那样的作品里那么不遗余力地记录农作物记录树木花草记录荷塘苇姿呢?在创作相对来说要自由得多的今天为什么这类东西反而十分罕见了呢?这个题外的问题也是很有意思的:那个题材和画法都很受限制的时代里,画家们要想画一些自己想画的东西,画一些和阶级斗争无关的东西,那是很难的,至少是想出版是很难的。而一旦有了这样阶级斗争的外壳,有了附和政治话语的外在形式,他们就有了出版的相对权利,就可以在阶级斗争的同时“风花雪月”一把,在还没有和经济挂勾的年代以艺术至上主义的态度将人类生活中美的植物做精益求精的描绘。我们在这里读到了压抑,读到了无孔不入的宣泄,读到了人类绘画本能之中对美的不可抑制的追求。读到了农业社会中的美与自豪,读到了和谐的田园生活的理想。在政治话语强迫了我们的时代我们还在以拐弯抹角的方式追求着美,在经济话语的时代这样没有限制的追求反而逐渐销声匿迹了。这不仅仅是因为画连环画不如画别的画种挣钱的经济缘故,更有一种在工业与后工业社会里普遍迷失了审美的本性的乖谬。或许,在更高一级的自由话语的时代里,在某种意义上, 一定程度上重回农业社会的天人合一式的和谐与温情的社会形态里,我们才可以真正融化到美之中吧。让我们相信,那将是人类的未来。

延伸阅读
小学劳动专题教育总结3篇  小学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抓好劳动教育,
2023-06-12
青年劳动主题演讲材料五篇  青春是花朵,仅有珍惜所拥有的人,才能用花瓣来铺呈未来之路,青春是乐音,仅
2023-06-07
热爱劳动演讲稿范文五篇  演讲是阐明事理或抒发情感,进行宣传鼓动的一种语言交际活动。演讲同时也是一种
2023-06-06
公司员工劳动合同简单范本  在公司的运营过程中,时常会把劳务服务外包给他人,我们可以通过劳务外包劳动
2023-05-29
20xx学生社会劳动实践总结4篇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促进大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加强和改善青年学生思想政
2023-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