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嫦娥奔月》谈任率英对20世纪中国工笔重彩人物画的贡献

工作报告 |

时间:

2021-07-29 09:57:27

|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术界特别是美术史论界在评价任率英的艺术成就与贡献时,大都把他定位于著名年画家、连环画家。其实,这是不够准确,也是不够全面的。任率英晚年曾说:“我从解放后就在人民美术出版社从事连环画、年画创作,为了不使我的工笔重彩人物画生疏,每年要用工笔重彩技法创作一二幅年画,有单幅也有四扇屏。出版后很受群众欢迎,如《嫦娥奔月》每年再版。”(任梦璋主编《任率英诞辰百年纪念集——艺术历程》,中国华侨出版社2011年5月第一版,第88页)由此可见,任率英对中国画有着特殊的情结。把传统工笔重彩人物画推陈出新与发扬光大,才是任率英毕生的追求。为此,笔者试就任率英的《嫦娥奔月》谈谈他在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中的应有定位。

任率英(1911—1989)河北束鹿人。幼年丧母,童年丧父。青少年时期,受当地民间画工冯老智启蒙,上学之余开始临摹寺庙壁画与民间年画。随后,受乡村舞台古代戏装人物及私人藏家书画作品启迪,在冯老智的鼓励下,立志以画改变命运。

此后,任率英自学绘画,并用干农活积攒下来的钱,先后参加了香港中国肖像学院函授班、上海十联漫画函授学校、上海忠彪油画函授学校、北京国画函授学校的学习,通过书信往返,邮寄作业等方式,系统地学习了素描、水彩、水粉、漫画、油画、国画技法,为后来的发展打下了扎实的童子功,奠定了坚实的艺术基础。27岁那年,任率英离乡赴京,师从人物画家吴一舸。28岁时,在竹刻家张志鱼的介绍下,被著名人物画家徐燕孙收为弟子。由此,任率英登堂入室,与吴光宇、刘凌沧、王叔晖、黄均等同师一门,这正是他梦寐以求的事情。

徐燕孙(1898-1961)名操,别号霜红楼主,祖籍河北深州,生于北京。早年拜光绪帝的宫廷画家管念慈为师,后师从人物画家俞滁凡。1920年为中国画学研究会主要成员,1927年为《晨报》作《三国演义》插图,得社会佳誉。次年被聘为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国画教授,兼任京华美术专科学校教授,并在中南海芳华楼设个人画室授徒。1932年在中山公园水榭开《史记》人物画展而蜚声画坛,得社会广泛推崇。1951年任人民美术出版社专职画家、中国美协创作组组长、中国画研究会副会长、北京中国画院副院长等职。他擅长工笔重彩人物画,主要取材于历史故事。

在徐燕孙的指授下,任率英精心临摹,潜心琢磨,悉心领悟,广学博采,兼容并蓄,没有一天放下手里的笔。30岁时,他就创作出了以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为题材,凸显个人风格的《麻姑献寿》《携子游春》《七七佳期》等作品,并先后在北平、沈阳、天津、山东等地举办了个人画展,受到众人赞誉,此后名声渐扬,成为北方画坛工笔重彩人物画的中坚代表。40年代加入北京中国画学研究会。50年代初调入人民美术出版社从事专业创作。曾任北京工笔重彩画会副会长、北京中国画研究会理事。他主要以工笔重彩人物画蜚声北方画苑,主要著述有《怎样画刀马人物》等。

新中国成立后,出身于劳苦民众阶层的任率英,出于对党和政府的衷心热爱与对劳动人民的诚挚感情,在新时代的感召下,兢兢业业地投身到党和政府倡导的新国画、新连环画和新年画创作活动中。由此开始了从古典中国画向现代中国画的转型,把曾属于宫廷样式的绘画形式,与革命的现实主义、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奉献出一批让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精品。其中,尤以1955年以工笔重彩技法创作的《嫦娥奔月》影响深远。

任率英创作的《嫦娥奔月》,从历代相关的图画中借鉴了某些造型,但更多地表现了他心目中的幻境。他在文章《工笔重彩人物画经验点滴》中写道:“《嫦娥奔月》是在群众中广为流传的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嫦娥是受人欢迎和喜爱的善良女性。这个传说在某种意义上也给人科学幻想和启发。我在创作《嫦娥奔月》这幅画时,首先根据传说资料研究她的生活经历、性格特征和在奔往‘月宫’时的特定情节的思想感情,然后确定她形象的造型特点,以及艺术处理。嫦娥在人民群众的心目中是很美丽的形象,所以,我画嫦娥回头看的动态,这样既可表现正面形象,又表现出她对人间仍有留恋的心情。除了注意刻画性格特征外,形象一定要美,这是成败攸关的重要因素,美的标准和性格特征的掌握,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阶级就有不同的要求和欣赏习惯。今天画古代仕女绝不能画成弱不禁风的不健康的所谓病态美。我抛弃了这一旧的审美观点,而是从现实生活中用速写搜集形象素材,结合平日的观察记忆,进行艺术想象和集中概括。经过反复加工,嫦娥的形象初步摆脱了旧仕女人物画的弊病,能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劳动妇女的健康的美。群众是比较欢迎的。我在创作《嫦娥奔月》这件作品时吸收了中国古代壁画的技法,采用具有装饰性的中国工笔技法形式,在各个方面进行了必要的夸张和概括。考虑到《嫦娥奔月》是神话传说,因此更可以充分运用想象和虚构。在月亮里画了月宫仙境、庭院宫殿,还画了仙女奏乐歌舞,增加了画面浪漫优美的气氛。嫦娥的凤带也增加了长度和曲折,以加强飘荡之势,有助于烘托出嫦娥正飞向月宫这一动态的艺术效果。”(任梦璋主编《任率英诞辰百年纪念集——艺术历程》,中国华侨出版社2011年5月第一版,第46页)

据笔者目前掌握的资料,任率英先后画过4幅《嫦娥奔月》。

第1幅作于1955年,绢本设色(卷轴),纵90cm,横54cm,中国美术馆藏。此幅作品左下角钤“任率英”印。该幅作品选题、立意、构思、构图、景物设置、设色技巧等方面,吸收、借鉴、综合了我国古代优秀绘画传统,以绚丽的色彩、工谨的线条刻画了嫦娥的形象。嫦娥的长发、衣袖、飘带、珠饰在空中随风飘舞,在祥云的衬托下,人物与月亮相映生辉,非常动人。在表现形式美感的同时,任率英也重视以情来感人。画面里出现了金碧辉煌的月宫,翩翩起舞的月中仙子,但这并没有引起嫦娥的兴趣。她虽然身向月宫飞升,但眉宇间却透着无奈,眼神中流露出对人间的依依不舍,充满惆怅之感。整个画面情景交融,笔法工细而不拘谨,色彩明丽却不艳俗。嫦娥回眸人间的情态,成为作品的点睛之笔,恰当地阐述了这一民间传说的无穷魅力。从技法上讲,此幅作品完美地体现了中国人物画的“六法”传统,堪称载入20世纪中国工笔重彩人物画的经典杰作。该作品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印刷品的形式走进千家万户,总印数逾百万。

第2幅同为1955年作,绢本设色(卷轴),纵96cm,横56cm,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藏。此幅作品对嫦娥头像与脸型塑造作了调整,右臂露手,肩后披发下垂。画幅右下方题跋“嫦娥奔月”“率英”,钤“任”和“率英”印;左侧月下钤“乙未”年号章。

第3幅是1977年(丁巳)初夏作(材质、尺寸不详)人民美术出版社藏。此幅作品对嫦娥头像与脸型又作了调整,右臂露手,肩后披发下垂。画幅左下方题跋“嫦娥奔月,丁已初夏任率英绘”,盖“任率英”印章(园);右侧下角盖“率英画印”章。

第4幅是1981年作(横幅),材质、尺寸不详,荣宝斋藏。此幅作品嫦娥头像造型变动较大,右臂露手,肩后无披发,也舍去了月宫中仙女。画幅右下方题跋“嫦娥奔月,辛酉率英作”,盖“任率英”印章,右侧下角盖“任氏寿”章。画幅左侧月下盖“辛酉”年号章。

由上可见,任率英之所以对《嫦娥奔月》情有独钟,4件同题材的作品,不仅印证了“为了不使自己的工笔重彩人物画生疏,每年要用工笔重彩技法创作一二幅作品”的说法,更显现了他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挚情与对优秀艺术遗产的尊重,并且使普及性的大众美术的艺术质量得到升华。任率英去世后,2000年在北京贵宾楼召开了“任率英绘画艺术研讨会”,2007年在北京画院召开了“任率英连环画艺术研讨会”,2011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任率英百年回眸暨捐赠作品展学术研讨会”。综合以上三次会议对《嫦娥奔月》的评价,大家一致的心声是,《嫦娥奔月》至少启迪和引导了两代艺术家走上了健康的从艺之路,并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目中长久地埋下了美的种子,甚至影响了他们中许多人的人生。

综上所述,任率英是以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等代表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记忆为题材,成功运用传统工笔重彩技法,集中国画、连环画、年画形式于一身进行辛勤创作并在艺术上取得重要成就,为新中国美术事业的健康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的人民画家。

最后,我想用鲁迅说过的一段话,结束这篇短文。“美术家固然须有精熟的技工,但尤须有进步的思想与高尚的人格。他的制作,表面上是一张画或一个雕像,其实是他的思想与人格的表现。令我们看了,不但喜欢赏玩,尤能发生感动,造成精神上的影响。”(《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一版,第330页)

任率英就是这样的美术家。

延伸阅读
致居委会社区感谢信范文3篇  在现在社会,我们使用感谢信的情况越来越多,在写作上,感谢信具有一定的要
2023-06-18
关于对社区工作者的表扬信3篇  表扬信是对他人的行为表示赞扬的信函,社区工作者每天站岗工作,维护社区
2023-06-18
社区无烟日活动方案范文3篇  世界无烟日创造良好的无吸烟环境,教育培养现有烟民不吸烟或者减少吸烟,减
2023-06-18
社区公益活动策划方案范文3篇  “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是传播先进文化、引领
2023-06-18
社区治安年度总结范文3篇  社区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取得了必须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努力
2023-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