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天津卷高考作文题

工作报告 |

时间:

2021-07-29 09:51:52

|

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文章。

在阅读方式多元化的今天,你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在宽广无垠的网络空间中汲取知识;你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悦读”有形有色、有声有像的中外名著;你也可以继续手捧传统的纸质书本,享受在墨海书香中与古圣今贤对话的乐趣……

当代青年渴求新知,眼界开阔,个性鲜明,在阅读方式的选择上不拘一格。请围绕自己的阅读方式,结合个人的体验和思考,谈谈“我的青春阅读”。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我的青春阅读 王雨霖

我的成长来源于阅读。

不同的年龄对阅读的感受也不同。少年时代十分喜欢连环画,连环画中独爱“四大名著”之中的《西游记》。一条虎皮裙、挥舞金箍棒的孙大圣,肥头大耳、爱耍小聪明的八戒,任劳任怨的沙僧,还有总是教导悟空不要滥杀“无辜”的唐僧。每每看到唐僧念起紧箍咒,我就为孙悟空打抱不平,也恨极了不识真相的唐僧。所以那套连环画里,只有唐僧念紧箍咒的那几页平整如新,其余书页不是有折角,就是有脏手印。小时候,总在姥姥姥爷家,我一个人趴在小屋的床上,翻着那永远看不厌的连环画。无论窗外花开鸟鸣、柳絮飘飞、大雪漫天,屋里的我的思绪早已随着师徒四人飞走了……

飞呀飞,我慢慢长大了,终于放下手中的连环画,拿起了整本书都找不到一张插图的文学名著。那个趴在床上天真地“愤恨唐僧”的小孩儿不见了,为青春留下的是对阅读的向往。

从《聊斋志异》《儒林外史》中,我看到了几百年前的社会风貌,遥远又似曾相识的人际关系,我感觉穿越了时空,走进他们的生活,心中却有淡淡的焦虑。后来又看了《巴黎圣母院》《简·爱》,我开始明白什么是人性之美、什么是人性的坚强……渐渐的,我发现,这个世界无时无刻都充满变数,爱恨交织,颠沛流离,是否这就是生命的“赞歌”?

我意识到,自己已不能是那个只关注自己的小孩儿了,该长大了。那些独一无二的著作塑造了我青春的性格。我改变了很多,不变的是对阅读的热爱和追求。我发现这个世界充满压力,我不再有趴在床上看书的闲情逸致,无法挤出大量时间无拘无束地看书。我只能挤出课间十分钟阅读,眼镜片越来越厚。我要放弃阅读吗?

尽管时间很紧,阅读依然给予我太多的东西——我靠在墙角,贪婪地阅读《撒哈拉的故事》,读着读着,我就明白快乐从何而来。撒哈拉,那个寸草不生、荒无人烟的大沙漠,喝水都是困难事,可三毛毫无痛苦感,在那种地方,她能做任何事,任何能使自己快乐的事。快乐源于自由与无拘无束……我彻底打消了放弃阅读的念头,反之,我更加贪婪地阅读,极力在书中寻找我需要的东西,让阅读充实我的青春。

因为我的青春阅读,让我的青春自由美丽,让我在人生路上少走一些弯路,多了一些享受,多了一些快乐,感动与无拘无束……

教师点评

青春期接触到更加广阔与复杂的世界,所以迷惘与挣扎是这个年龄孩子的共同话题。小作者紧扣自己阅读的几本书,铺陈自己成长中的认识,获得精神上的启迪和情绪上的纾解,很巧妙地扣住了文章主题。

(罗豫)

评判他人的生活 朱子安

我妈妈说她有这样一位朋友。

妈妈坐在藤椅上,慢条斯理地说:“她年轻时秀外慧中,相貌出众,成绩很优秀,薪水也高……仿佛上帝一不留神,把所有羡煞旁人的美好都给予了她。”妈妈喝了口茶,继续说:“可忽然有一天,她放弃了事业、金钱、爱情……远走高飞了,什么也没带走,一个人去了澳大利亚旅行……你问后来?后来我忘了,只是啊,她现在都五六十岁了,也没成家,就这么一直周游世界呢!”

午后的阳光透过窗帘洒进来,仿佛在地板上绣上斑斑驳驳的花;知了叫声慵懒,我还想追问,妈妈摸着我的头说:“别问了,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生活,理解不了是因为我们不是他们啊。”

我还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盲人,从来没见过太阳。于是他问一个视力正常的人:“太阳是什么样子的呢?”

那人想了想,告诉他:“太阳像个大铜盘。”盲人回去敲了敲铜盘,记住了铜盘的声音。清晨他听到敲钟的声音,以为那就是太阳。

后来又有人告诉他:“太阳会发光和热,像蜡烛。”盲人又摸了摸蜡烛的形状。后来他摸到一只箫,以为那就是太阳。

因此,他一直搞不清太阳是什么样子的。

我给朋友讲这个故事时,他们哈哈大笑。可我觉得盲人想的没错,那两个人说的也对,只因各自站的角度不一样而已。在正常人眼里,太阳就像发光发热的铜盘,可盲人只能按照自己的其他感官来体会,其结果必定背道而驰。盲人无法理解正常人眼里的太阳,而正常人也不明白盲人的无奈,谁也不能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于是无法沟通,更无权评判。

但我想,无论是那位周游世界的阿姨,还是搞不清太阳样子的盲人,一定相信自己的判断和选择是正确的。纵使其他人不能理解,他们仍沉浸在自己的生活里,建造着独属于自己的“城堡”,用只有自己才明白的语言撰写自己的故事……盲人每天清晨听到了钟声,一定觉得太阳升起来了,这有什么不好呢?他认为会像正常人一样能感受日出东方的喜悦。

所以,为什么要评判别人的生活呢?自己不处在他人的小世界里,当然无法明白对方。无法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思考判断,有什么理由妄加评论呢?

教师点评

小作者分别引用一个生活里的真实故事,以及一个关于盲人的寓言,巧妙地引出自己的观点:因为缺少深层的沟通与理解,所以不要随意用自己的生活观评判别人的生活,应当尊重别人的选择。分析简练到位,虽然较浅显,逻辑脉络却清晰可见。

(罗豫)

我的青春阅读 张砚修

温暖的午后,阳光也变得慵懒,斜斜地照在地面上,投下不规则的阴影。青春花季的我们席地而坐,手捧一本纸页已泛黄的书细细品读。青春,我们该如何读书?读什么书?

小时候的我识字不多,喜欢读图画书。花花绿绿的插图充满了无穷的魅力。长大一些,我喜欢读电子书,既不重,也不占太大地方,最主要是花钱少。翻阅着电子书,我兴奋地认为自己能利用大量零散时间,事半功倍。

然而事实不是这样。我想回忆看过的电子书的一些内容,我盯着书本上的图标想了半天,头脑中只剩下“加载中”那个旋转不停的小网圈。书中的内容如同插上翅膀飞走了一样,从我脑海中消失得无影无踪。我意识到电子书只能算速食快餐,主要情节都记不清,细节更不用说了。而回忆读过的纸质书,所有内容历历在目,几乎不存在“遗忘”问题。

看来,我还是喜欢读纸质书,感受着油墨香与沉甸甸的分量。一本纸质书,我喜欢反复阅读,从字里行间体会感情与意味。我甚至读一些理论深奥、情节较少的书。从此,我完全放弃了电子书,常把那些别人看来已过时的纸质书带在身边,方便阅读。

我知道,电子书只是时髦的选择,它如同快餐,招之即来,却缺乏营养。

越是青春年少,越要沉下心来。在这个喧嚣的时代,阅读纸质书是沉静心灵的方式。阅读,也不仅限于书籍。阅读生活时,我们更要沉静,如同阅读纸质书一般细细品味,寻找生活的本色。将生活积淀转变为自己的心路历程与感悟。

教师点评

这篇文章思路清晰,内容充实。开篇提出“青春,我们该如何读书?读什么书”这样的问题,之后作者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通过对比电子书和纸质书带来的不同阅读结果,得出“喜欢纸质书”的结论。值得称赞的是,文章结尾又从“阅读书籍”上升到“阅读生活”的高度,告诉读者,在浮躁的时代,人们需要找到“沉静心灵的方式”,生活如同阅渎,都需要“沉静”,需要“细细品味”。

(单巨兵)

我的青春阅读 宋芊钰

岁月如诗,青春有言。激情昂扬只是青春的一种形式,青灯黄卷,簟纹灯影,别有一番韵味在心头。与书为伴,且歌且行,我的青春,枕书待旦,指引希望的明天。我的青春,与书为伴,阅读为友。阅读是我的青春前进的风帆。

夏夜,漆黑的夜空,闷得看不见一颗明亮的星。白天的阳光太过热情,劈头盖脸地炙烤后,热气即使在夜间也无法消散。中考将至,繁重的学习压力使我透不过气来,精神与身体濒临崩溃的边缘,我疲惫得像家里的懒狗,连眨一下眼都觉得很累。取一本徐志摩的诗集慢慢读,感觉字里行间透出一股凉爽,冲破沉闷的夏夜,心绪也渐渐平静下来……仔细想来,阅读的习惯伴我已近十年,书籍成了心灵停泊的港湾。

我的四个书柜,贴在墙角,安静地站在我的背后,一直默默注视着我埋头苦学的身影,默默给予我温暖和力量。

迷茫时,我会读北岛的诗。“那时我们有梦,关于文学,关于爱情,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抬头望去,漆黑的夜空没有一颗星,我却望见一条天路,带着青春的梦与激情,笔直向前。梦想在夜幕中闪着亮光。原来,有梦便足矣,有梦便可大胆追寻。率性洒脱的诗人呀,你带给我的,何尝不是一种青春的色彩。

烦躁时,我读《菜根谭》。“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原来外物荣辱悲喜都可以放下,我似乎望见古往今来那些风云人物潇洒随性,心境恬淡,原来这才是生活的本质。迎着初春的朝阳,我的心荡起波纹,又一点点平静下来。笑容摇曳在脸上,映在水里。怀古伤今,前人的路指引我拥有博大的胸襟。品读古人的智慧,未尝不是青春的历练。

收获成功时,我读马尔克斯的小说。“他在自己的荣光中无比孤独,孤独得连一个敌人都没有剩下……”一语点醒梦中人,在隆冬的清晨,我打了个寒战,眼前浮现出那位魔幻作家悲凉模糊的身影。在马尔克斯揭示的爱与孤独的本质面前,所有成功都显得毫无意义,我悄悄低下了头,再无骄傲之心。是他刻画的彻底的孤独感平复了我骄傲的心,我意识到只有拥有谦卑的孤独才可能成为生命的智者。探寻生命的意义,未尝不是青春的激情。

青春是一首高亢的歌,踏着激昂的鼓点,我们是长路上奔跑的少年。捧起书本,在灰暗的夜色里,我们散发着青春的光彩。我的青春阅读——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教师点评

此题看起来很开放,内容范围很宽,实际上却暗含一定的限定性,例如人称的限定为“我”,导语的提示“请围绕自己的阅读方式,结合个人的体验和思考来谈”限定了对“阅读”二字的理解。作为初三学生,宋芊钰同学却非常有底气。正如文章中说的,她的成长一直有书相伴,是一本本薄厚不一、浸润着墨香的书籍,让她充实又快乐;也是这些源源不断的精神食粮,伴随她度过生活中惆怅迷茫、烦躁困顿的时期。文章思路明晰,语言流畅,虽未达到高三学子认识世界的深度,但仍是一篇相当优秀的考场作文。希望她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在书籍的陪伴下,能登高望远,人生更辽阔;在未来的风雨中追求生活最朴素的意义和价值。

(沈洁)

延伸阅读
致居委会社区感谢信范文3篇  在现在社会,我们使用感谢信的情况越来越多,在写作上,感谢信具有一定的要
2023-06-18
关于对社区工作者的表扬信3篇  表扬信是对他人的行为表示赞扬的信函,社区工作者每天站岗工作,维护社区
2023-06-18
社区无烟日活动方案范文3篇  世界无烟日创造良好的无吸烟环境,教育培养现有烟民不吸烟或者减少吸烟,减
2023-06-18
社区公益活动策划方案范文3篇  “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是传播先进文化、引领
2023-06-18
社区治安年度总结范文3篇  社区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取得了必须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努力
2023-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