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范曾书画需谨慎

工作报告 |

时间:

2021-07-29 09:47:02

|


打开文本图片集

近日,赵无极、吴冠中、范曾在胡润艺术榜公布的“2009年作品成交额前50名的中国在世艺术家”中名列三甲。89岁的赵无极2.4亿元荣登榜首,91岁的吴冠中2.2亿元排名第二,72岁的范曾则以1.5亿元位列第三。这三个人中,真正意义上纯粹的中国画家只有范曾一人,本应可喜可贺,但笔者内心还是感到了“杞人忧天”式的一些凉意,有很多话不吐不快。

范曾先生的画之所以在去年的拍卖会上拍出了这么好的价格,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去年年初中央电视台《我们》、《艺术人生》等栏目连续推出了九期的范曾宣传专题,可谓“地毯式轰炸”。老百姓看得是热闹,但中国整个书画专业人士又是怎么看的呢?大多数、绝大多数都感到不解和茫然,很多专业人士甚至感到很反感,评价范先生作品为“昂贵的垃圾”。笔者不仅在心中暗问,范曾先生的书画水平究竟怎么样?经认真对比分析,不要说与20世纪公认的绘画大师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傅抱石、李可染这些人相比有很大差距,就算和当代在世画人物的李世南、吴悦石、王子武、吴山明,包括画工笔人物的何家英相比,都没法比,却被自己和一些媒体包装成当代书画大师,真不知道这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

衡量是不是中国画大师基本有三个条件,第一是雅俗共赏。如吴昌硕、齐白石先生的作品,不但老百姓喜欢、评价高,书画专业人士更喜欢、评价更高;黄宾虹先生的作品,由于水墨层层积染、墨一层层叠上去,画面又黑又重,虽然非专业人士的普通百姓比较难接受,但专业人士几乎均交口称赞,所以也被公认为上个世纪的书画大师。而范曾先生的画画得真的“漂亮”,细细的线一勾勒,上颜料晕染一下,题上些什么历史人物故事的有关典故文字,似乎很有文化,很多老百姓都觉得很像,很喜欢,但大多数专业人士却不喜欢。原因是中国画第一位的就是笔墨。笔墨体现在线条中的内蕴和格调,一根具有笔墨内美的墨线出来,变化丰富,气象万千,作者的修养、风骨、格调、境界等都随着墨线自然流淌出来,每一根墨线都有生命张力,都神彩焕然。刚刚去世的张仃先生讲:“我宁可看八大山人的几根线,也不愿意看郎世宁画得那么满。笔墨就像斗牛:惊险、冲突,变化莫测,乐在其中。”当然欣赏高格调、高境界的笔墨是需要一定专业欣赏能力的,也许非专业人士体会不深。而作为专业人士反观范曾先生的线条,几乎全是等粗细的白描线条,力度、顿挫、枯润、节奏、粗细几乎都一样,千篇一律,似乎是机械加工出来的。孱弱无力、苍白无味,毫无内蕴而言。因而范曾先生只能用“俗”来赢得大众,却不能用“雅”来征服专业的批评家和评论家。

第二个标准是承前启后。纵观整个中国书画史,历朝历代的大师、大家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承前启后。简单说就是既要深挖传统,有古代书画经典的影子,又要提纯创新形成自己的风貌。而范曾先生是只有自己的风貌,却看不出他的作品中有历代经典的影子和血脉。拜赏范曾先生的人物画,更多的人喜欢评价为“连环画风格”,人物造型千篇一律,习气很重。如画儿童就是红脸鼓腮,老者则白发须眉,人物的情态大多是闭眼睛,要么就是怒目圆睁。如果一位艺术家的作品重复率很高,进入一种程式化的固有模式,其实已经走向工艺品了。另外,连环画就是连环画,即使把连环画放大到丈二、丈八的巨幅尺寸,它还是连环画。这就如同小品就是小品,把小品凑数凑威张艺谋的《三枪拍案惊奇》,它顶多也就是叫“张艺谋小品”,叫电影总不是那么回事。几千年的中国绘画史,经典的东西那么多,仅人物画就有唐代壁画。阎立本、周防、石恪、马原、梁楷、陈老莲等那么多座高峰,会让连环画“承前启后”吗,我看悬。

第三个标准是过书法关。范曾先生自言善书,其实他的书法自娱自乐随便写写还可以,如果按照书法艺术的标准去衡量,不是浸淫传统经典碑帖出来的东西,毫无传统可言。目前中国书协国展的入展水平不是很高,但范先生要是投稿的话,估计入展是不可能的。其书风有故意“不停提按”、“颤笔”的所谓自家风格,但这风格太刻意、做作了,不是大道。另外。其实一种所谓的艺术风格很容易形成,糊涂乱抹、张牙舞爪也是一种风格,关键是这风格的格调怎么样。前面提到范曾先生画作中的线条苍白、千篇一律。主要原因就是范曾先生的书法不过关,尤其是没有深入临写过篆隶的经典碑帖。范曾先生写行草书,其实篆隶遗韵是行草书不可或缺的语言,没有篆隶遗韵,行草书不可能高古。纵观中国绘画史,凡是中国画大家都是大书法家,不过书法这一关成就不了中国画大师。上个世纪吴昌硕、黄宾虹、齐白石等人之所以把中国画推向一个很高的高度,就是得益于他们的书法造诣。书法不过关,线条就不沉实、厚重,线条中也没有丰富的内蕴,更谈不上金石气和书卷气。宾虹老人讲:“流动中有古拙,才有静气;无古拙处即浮而躁。以浮躁为流动是大误也。”可见,线条中的静气并不是我们不用控制的一种中锋水平运动的简单挥运,它需要以古拙为支撑,那么古拙从何而来,古拙只有从秦篆汉隶的遗韵中可以略得一二,所以这也是吴昌硕一生临习石鼓文、黄宾虹一生研习古篆、古文字的原因。另外,“简”是中国画的大道,以少少许胜多多许。齐白石画人物高度简练,一个人物共用几根线可以数得过来,根根果敢,根根沉实,根根似金刚杵,气韵生动、变化万千,而范曾先生人物画造型勾勒的线条很多、不够简练,又细又繁又飘的原因也是书法不过关。只有过了书法关,线条锤炼的炉火纯青,下笔才会高度概括和简练,才会大胆、果敢、肯定,自然携风带雨,气息滚滚而来。

以上三点对比分析可以看出,范曾先生离中国画大师还有很远的距离。

很多人讲,艺术家的艺术水准和他的市场价格是两回事,艺术水平高的人不一定有火热的市场,这是因为当代中国书画艺术市场混乱、不规范所致。放在短时间内,可能可以,但如果放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段,不说太长,十年、二十年就可以看出,一定是艺术水准高的艺术家有好的市场,不然就不会有“一分钱一分货”这句老话。

据说,2009年元旦范曾先生在荣宝斋办展览一次卖掉了4500万左右。七八月份在鄂尔多斯办展览卖掉了8700多万,而且是被少数的庄家所买,如果这些消息属实,则是很危险的。股市有风险,投资须谨慎,书画市场也是有风险的,投资范曾先生更须谨慎。

之所以很多年不想写、而近日写下这篇文章,一是因为范曾先生曾说八大山人之后,300年来唯他“范三郎”。虽然八大山人与笔者无关,但八大山人是什么高度,应该说高山仰止,笔者实在受不了范先生这话,感觉很受侮辱。二是因为物质利益可以粉碎一切,一位艺术家的作品能卖钱是好事,但如果因为作品能卖钱而毁掉一个艺术家就得不偿失了。三是中国书画有一个标准叫“人书俱老”,黄宾虹先生在80岁的时候才初步显现自己的风格,范曾先生今年才72岁,所以还有很多时间和机会可以学习补课。出此批评拙言,也算是善意的相劝吧,笔者对艺不对人,并无恶意。

延伸阅读
致居委会社区感谢信范文3篇  在现在社会,我们使用感谢信的情况越来越多,在写作上,感谢信具有一定的要
2023-06-18
关于对社区工作者的表扬信3篇  表扬信是对他人的行为表示赞扬的信函,社区工作者每天站岗工作,维护社区
2023-06-18
社区无烟日活动方案范文3篇  世界无烟日创造良好的无吸烟环境,教育培养现有烟民不吸烟或者减少吸烟,减
2023-06-18
社区公益活动策划方案范文3篇  “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是传播先进文化、引领
2023-06-18
社区治安年度总结范文3篇  社区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取得了必须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努力
2023-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