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工业设计人才创新设计平台的建设与研究

工作计划 |

时间:

2021-08-31 10:58:22

|

摘要:根据企业对工业设计人才能力与职业结构的要求,我院依托工业设计基地,探索“四段式”人才培养规划,开设“基地工作室制小班化教学”创新课堂,构建校企师资互通型导师团队,促进竞赛作品向企业产品转化,从而不断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增强自我认识,提高专业技能。

关键词:基地;四段式;小班化;导师制;创新

【中图分类号】TB47-4;G712.4

0 绪论

当前,工业设计已经成为各国新经济增长点的重要支撑,国家创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发达国家多与大专院校合作培训各类专业设计人才,其培养模式各具特色,如英国的“三明治”、美国的“合作教育”、德国的“双元制”、澳大利的“能力本位”、日本的“产学合作”[1]等,但都有一共同之处,把技能人才培养与企业结合起来,在生产实践中打造真正的创新型技能人才。我国如何由“制造大国”升级为“制造强国”,关键在于“创新”。高职院校如何培养出创新型技术人才已经成为各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院依托工业设计基地开展“小班化”、“导师制”、“四段式”教学,培养高层次、创新型技术人才,实现学校-企业无缝对接。

1 市场对工业设计人才素质要求

1.1 工业设计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通过对部分企业的相关调研,现代企业对工业设计人才技能的需求重点分为以下几方面[2]:

a. 职业道德方面:诚信、守纪、易与人相处、协调能力强。

b. 创新能力方面:善于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具有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

c. 专业基本素质方面:掌握工业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设计必需的审美能力、造型能力、表现能力及计算机应用能力。

d. 敬业精神方面要求:良好的心理素质、较强的事业心、坚强的意志、锲而不舍的精神及团队合作精神。

1.2 职业结构分析

工业设计人才从职业结构上进行划分可以分为以下四层[3]:

a. 第一层次“技师”,如“模型师”“建模师”等,负责实施工业基础工作。

b.第二层次“助理设计师”,能够熟练掌握工艺、熟悉设计流程、拥有创意思维的能力。

c. 第三层次“设计师”,能够负责项目策划、组织项目运作、控制项目流程等指挥、协调、管理和控制能力。

d.第四层次就是学生独立成为经营者。

其中第一、二层次是高职院校重点培养的目标。第三层次需要丰富的设计工作经验,只有经过长期的学习、实践才能达到。对于第四层次则不但要求学生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还要有营销创业的知识以及丰厚的资金支撑。

2 创新设计平台的建设与研究

我校正与绍兴市经信委联合共建绍兴市工业设计的基地,现已有50余家工业设计界的企业意向入驻,其中不乏知名企业,如杭州瑞德、上海木马、宁波创佳等。我校将依托工业设计基地,以学校专业+市政府+基地入驻企业三方协作的形式开展“三方协作式基地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探索“四段式”人才培养模式,开展“基地工作室小班化教学”创新课堂,促进项目与竞赛相互转化。

2.1 探索“四段式”人才培养规划

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案在设计中比较注重知识、技术、技能的序化排列缺乏学习弹性。在课程教学上,从内容到教学方法都拘泥于传统,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思维。传统的教学模式多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实训室实习为辅。由于高职生源理论基础较为薄弱,理论教学又有着相对乏味、难以理解等特點,学生难以接受,课堂效果较差。实训课教学时间较短,知识覆盖面相对较小,学生不能全面掌握各知识点。

学院在工业设计基地的政校企合作平台的基础上,改革工业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式和教学模式,探索“学生→设计实习生(学徒)→助理设计师(准员工)→设计师(员工)”渐进式人才培养模式,即“大一进基地熏陶,大二进基地实践,大三进基地实习,毕业进基地就业”的四段式特色人才培养,如图1所示。学生通过在基地实习与学习,以企业项目为支点,快速学习并掌握相关知识点,强化团队协作意识,了解与理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激发学生自我分析与不断进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与企业无缝对接。

图1四段式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框架

2.2 开设“基地工作室制小班化教学”创新课堂

我院现在的学生管理体制为教学班级以50人为一个班级单位,此种“大班化”教学不利于工业设计类专业学生技能的提高。在基地内开设“基地工作室制小班化教学”形式的课,每个工作室至少2名导师,分别由企业设计师和专业教师组成,专业教师负责学生的理论教学和作息管理,项目实践指导由公司设计师负责。一个标准班级根据工作室设计方向、学生兴趣爱好及未来就业定位分成3-4个不同设计方向的小班,工作室设计方向由公司定位及项目情况决定,每个方向6-15人,每个方向按工作室容纳情况再细分,最终每个工作室平均5-10人左右,进入工作室的学生跟着各自导师进行不同方向的设计实践。具体实施构架如图2所示。

通过此种教学方式可针对学生的自身定位、兴趣爱好等差异,实现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力。学生可通过“小班化”、“项目化”教学,巩固和升级专业知识,提升自我认识,突出自身特长,增强自信心,提升创造能力。

图2基地工作室制小班化教学实施架构图

2.3 校企构建师资互通型导师团队

为保证工作室制小班化教学的正常运行,必须构建一支素质高、技术硬、经验丰富的导师团队。工作室既是企业又是课堂,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导师团队将由学校专业教师和企业的设计师共同担任,实现企业员工与学校师资互通,课堂与公司互通,以此构建资源互通型导师团队。设计师、教师都具有双重身份,为保证各方积极性,对于本职身份以外的工作需要给予一定的激励措施。企业设计师作为工作室的指导导师将项目的实施过程和设计技巧传授给实习的学生,学校将给予导师费或课时费作为报酬;教师和学生在工作室中的设计成果如果被企业采用,企业会支付相应的设计费;对于优秀的学生,企业会支付一定的实习工资,毕业后也会优先高薪留用。这种方式突破传统角色定位,实现了一个师资互通、员工互通、资源互通的新型“基地工作室制”政校企合作模式。

2.4 “项目+竞赛”促进学生创新能力

学科竞赛对学生创新能力与素质的培养不言而喻,也有利于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拼搏精神等素质的提高[4-5]。我院每年都组织学生参加各项校、省、国家级比赛,并取得优异的成绩。通过竞赛,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的人文精神,培养了学生工程实践技能,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吸引和鼓励了更多的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了条件。同时,我院为具有创新设计的作品申请国家专利,并积极向入住企业推广,实现作品产品化,竞赛项目化。由此更加調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其成就感与兴趣,吸引更多优秀学生加入的创新的队伍中。

3 总结

依托工业设计基地,根据企业与社会对工业设计专业学生能力的要求,设计开展“四段式”培养模式,开设“基地工作室制小班化教学”创新课堂,构建校企师资互通导师团队,不断提升学生创新能力,促进竞赛作品向企业产品转化,实现真正的校企无缝对接。

参考文献

[1] 马立志.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浅析[J]. 群文天地. 2012,12:249

[2] 何风梅, 邓海静, 吕珊. 适应市场需求,培养高职工业设计人才[J]. 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 2012, 25(1):200-201.

[3] 耿蕊.高职工业设计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J]. 设计理论. 2013, 2:200-201

[4] 周锦, 兰王, 宏聂. 多层次大学生创新实验平台的构建与实践[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1, 28(4): 16-18.

[5] 高云鹏, 滕召胜, 黎福海, 周朝霞.开放实验室与学科竞赛平台相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2, 29(4):360-362.

作者简介:朱洪军(1979-),男,浙江绍兴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机械制造及加工工艺;

基金项目:2013年绍兴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服务于块状经济发展的高职工业设计人才培养创新平台建设与研究

延伸阅读
作为一名销售员,需要不断的学习才能够提升业绩。下面是由工作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销售下半年工作计
2023-06-20
销售部长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通常就可以写一篇心得体会将其记下来,
2023-06-20
2021销售的工作计划范文3篇  好的工作计划应像目录树一样,层次分明,环环相扣,是一个完整的体系。
2023-06-20
服装销售工作计划2021年3篇  工作计划是提高工作效率的一个前提,我们企业的计划有年度计划、季度计
2023-06-20
2021年产品销售合同书范文3篇  在实际的操作中,一份销售合同的订立往往要经过要约、反要约、再反要
2023-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