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质量提升的基点

工作计划 |

时间:

2021-10-23 09:46:42

|

俗话说,德育为首。要想走出生源困境,实现“低进高出”的质量目标,就要树立“管理比生源更重要”的理念,在夯实教学常规管理的基础上。敢于向德育管理要质量。因为只有通过科学的德育管理,才能真正实现我们追求的“低进高出”的办学目标。所以,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应当关注德育管理对质量的提升与推动作用。我们只有把教师的教学思想抓好了,教师有动力了,才能够培育出全面的优秀人才。结合多年的教学管理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科学定位。让德育回归本真

关于教学与德育的关系,我们很多教育工作者都能娓娓道来,头头是道,然而现实中,德育的首要地位却难以落实,德育与教学呈现“两张皮”现象,重智轻德倾向严重。一些学校把德育工作局限于对学生的管理和班级纪律维持的现象较为普遍。一些教师重“教书”轻“育人”,学生重“分数”而轻“品德”。这种“重智轻德”教育不仅没有使学生之“智”得到预想中的发展,反而偏离真正的教育宗旨和目的。更可怕的是。当我们背离教育规律和教育政策,一味地不择手段地去追求所谓“教学质量”的时候,当我们在以牺牲学生宝贵的品德发展和长远幸福,牺牲教师的身心健康和职场幸福为代价的时候,没有达到所谓的“提升质量”的功利性目的。说到底。还是我们对德育的教学功能、德育的育人功能,以及德育的同化功能认识不够。

试想在一个没有秩序和规范、没有良好风气和集体凝聚力、没有动力的育人环境中,我们的校长和老师天天为学生大量的德育问题耗尽精力、疲于奔命,而因为缺乏对德育工作的整体性认识,使得学校始终处于“师生冲突屡屡发生,校风班风无法保障,教学秩序没有稳定”的管理漩涡当中,怎谈学校的发展?学校的管理者和教师整天忙于“救火”,又怎么能腾出精力和时间来潜心研究教学。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没有先进理念引导的教学实践,又何谈“轻负担高效率”的教学?

当前,很多学校和教师以牺牲自己健康和生活为代价,避开德育而单纯的抓教学,把大量的时间花在课外补课上。其实“学生学得痛苦,教师教得辛苦”。试想,疲于应付的学生会主动地跟随教师求知上进吗?说到底,我们忽视了学习真正的主体——学生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在《学会生存》中指出,“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我们的新课程改革也一再强调“真正的教育是学生的自我教育”。

一节课中,即便教师有再精彩的讲授。如果学生没有主观学习的意愿,没有求知的欲望和动力,处于被动状态,那么师生的劳动大部分都将无效,教师所履行的就只能是无效教学行为。所以当“回报”远远低于“付出”时,我们是否要反思这种“高耗低效”的教学究竟出了什么问题!如果我们还只是一味地埋怨学生厌学,而不去剖析导致教学困境的根源,即使补再多的课,也是白补,再多的时间、金钱、精力的投入,也只是对教育资源的浪费,对师生宝贵生命的耽误。有人说,“脱离了德育的教育注定失败”。对于由“德育缺失”所引起的校风班风问题、学生道德心理和纪律问题。并由此严重危害到的教学质量问题。追根溯源,还是要坚持“德育为先”的教育认识。即决不能只关注学生学习成绩,而应该大力加强学生道德品质和健全人格的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健康心理的积极引导。综上所述,我们明确了德育与教学质量的关系,即,良好的德育是教学质量的保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和必要条件,没有德育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真正的教育应当是“德育与智育齐抓,育人与教书共管”。

立足全员。让德育形成合力

毋庸置疑,班主任作为学校委任负责班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日常行为规范管理等德育工作的教育工作者,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和领导者,对班集体建设和学生全面发展负全责。班主任工作方法直接关系到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但是,当前班主任囿于班级琐碎的事务性管理环节上,这不仅难以改善班主任工作负担过重的现状,也难以提高班级层级德育工作的效率。更为紧迫的是,班主任难以组织和调动任课教师群体的教学合力。客观上也难以提高任课教师参与班级德育工作的积极性。要建立班级教师德育责任制和激励机制,关注对任课教师对班级德育建设的参与度的考查。否则,任课教师只是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就万事大吉了,对学生的德育似乎完全是班主任的事。因此,改革现有班级层级德育管理体制,构建教师“班管会”。完善工作绩效考核机制,把班级所有任课教师真正纳入学校德育管理体系中来邀种“全员育人”学校德育管理制度模式,是符合学校发展的潮流的。

尝试建立教师“班管会”是一种可行的模式。教师“班管会”,。以班级所有任课教师为成员,由班主任总体负责与协调,任课教师分工负责,建立教学问题协商制度,定期组织班级任课教师开展教学问题会诊。参与和配合开展班级层级德育工作。这样有利于落实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把全体教师真正纳入德育管理体系中来,切实形成“人人抓德育,德育人人抓”的局面。

教师“班管会”以班级“德育导师制”和教师“班管会”的“首遇责任制”为工作载体。教师“班管会”每月至少召开两次班级德育管理研讨会,共同总结前段时间工作中的成功与失误,分析现状。思考对策。教师“班管会”可以是务虚会的形式,对班级各项工作作高屋建瓴的宏观把握.也可以是针对某些具体问题探讨解决的办法,重在发挥班级德育智囊团的作用。

班级“德育导师制”,可由班级任课教师兼任德育导师,一般每人接手4—8位学生,承担“思想引导、心理疏导、学业辅导”等任务,其具体工作职责是:在班主任统一协调下开展工作,当好班主任的助手和参谋,注意发现学生思想问题,及时与班主任交流意见,与班主任共同承担教育责任浈责学生的德育工作,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培养其良好的个性品质;组织学生开展特色活动,发挥自身优势,培养学生特长;指导学生课外、周末和节假日活动;经常与学生家长沟通,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积极争取家长、社区、社会配合,共同做好学生思想工作;及时参与处理和学生有关的突发事件等。班级德育导师制改变了以前任课教师“只管教、不管导”的状况,有利予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班级管理工作新局面。

教师“班管会”的“首遇责任制”,要求教师班管会所有成员。在校内外遇到任何有利于班级学生德育常规建设和思想晶德教育的契机,都负有开展行为规范建设和教育的责任。任课教师首先要落实自已学科课堂教学的班级纪律和延伸的学生思想行为问题,然后在课外积极实践教师“班管会”“首遇责任制”和班级“德育导师制”。

建构机制。让德育增强实效

多年来,我们都把德育放在学校的工作计划中,与教学工作、管理工作。后勤工作等并列。从逻辑上说,相对于“德育工作”,学校的教学、管理和后勤服务等就属于“非德育工作”;从事德育的专兼职人员是“德育工作者”,而从事教学、管理、服务工作的人员就成了“非德育工作者”,教务处和总务处就成了“非德育机构”。实践也在不断证明,将德育设置成一项具体的工作,虽然强化了学校少数工作人员和机构的德育责任,却会妨碍学校更多的工作人员和机构参与学校德育,授予了普通教师推卸德育责任的借口,最终削弱学校的德育功能,甚至导致越加强德育“工作”,德育“工作”越难开展。

教务处、总务处等机构主管的是学校一类具体的工作,但德育处或政教处并不是主管一项具体的工作,而应该加强对全校德育的领导和协调,特别是应该加强对各科教学中德育的指导,要打破教务处与政教处的分工壁垒。如果把教务处和政教处变成两个职能机构的话,就会带来很多问题,很有可能使政教处行使的是弥补性的职能,而不是建设性的工作,学生出了事情就去处理,出了问题就去处分,政教处就像一个判断是非的“衙门”,政教处的教师掌管的是针对学生的“大棒”,对自己“建设性”的职能反而淡化了。因办“宏志班”而知名的北京广渠门中学在进行的管理机构改革中,“革掉”了人们熟悉的德育处,还撤销了教务处和总务处取而代之的是学生部、课程部和资源部,校长吴牲说:“德育处改成学生部,绝不仅是管理机构名称上的变化,其德育功能不是没有了,而是由原来单纯的一个部门强化成全员德育。所以要取消德育处,就是要让人意识到德育绝不仅仅是德育处几位教师的事,现在学校似乎看不到德育,其实处处有德育,时时有德育。学生的道德、公德等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养成。”综上所述,建立“全员育人,全员育德”的理念,推进学校管理体制的优化和改革也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总之,教学质量的提高是个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工程中,众多因素都起了不同的作用,但我们尤其不能忽略的是德育的作用。事实证明,我们教师,谁抓住了学生,谁成功引导了学生的精神领域,正确地引领了学生的道德航向,真正培养起了学生的学习品质和内驱力,谁就开启了学生心智之门,谁就掌握了教育的主动权,也将最终占领教学质量的制高点!

延伸阅读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的深入,教学要因地因时、因人而异,教法也需要不断的改进,以下是工作范文网和大家分
2023-06-20
音乐教学工作计划范例  音乐是一门富有文艺性的学科,大多数学生也很喜欢上这门课程,那么如果想要学生学
2023-06-20
教师教学个人工作总结3篇  这件事情以后,庞庞每次画画的时候非常认真,再也没有出现捣乱的现象。这件事
2023-06-19
高三班主任教学心得范文  班主任要调动起全班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习态度变被迫、被动为自觉、主动。
2023-06-19
幼师教学工作反思总结  水墨画是我第一次尝试教学,但凭着我对书法有一定的基础,又上网认真学习了一些水
2023-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