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国时期的湖北汉剧

|

时间:

2021-10-13 09:46:34

|

摘要:民国时期,在繁荣的社会娱乐生活和商业利益的刺激下,汉剧“四派归汉”,经历了从定名到繁盛的黄金发展期。此时期汉剧名角辈出,演出不断,不仅是当时湖北最大的地方剧种,而且也成为全国有影响力的剧种。但战争的炮火及内部自身的保守和生态机制的失衡,造成了汉剧在民国后期的式微,其影响力有不逮,令人唏嘘。

关键词:汉剧;汉剧声腔;汉剧行当;坤角

中图分类号:I236.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17)08-0096-07

一、民国初年汉剧的发展

汉剧旧称楚调、汉调,兴起于清乾嘉间,至清后期已成为湖北最有影响力的剧种。由于地域方言的差异,汉剧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逐漸形成了以荆州为中心的荆河派、以襄阳为中心的襄河派、以德安(今安陆)为中心的府河派、以汉口为中心的汉河派等流派。清末民初之际,随着汉口艺术中心地位的确立和不断强化,各地汉调著名艺人纷纷奔赴汉口搭班,四派名角云集,彼此竞争,互相交流,使得汉剧的艺术水平迅速提高,形式的体系性和规范性也大为加强,现代意义上的汉剧最终成型。

1912年,汉剧史家扬铎在《汉剧丛谈》中,正式将以汉口为中心流行的“楚调”定名为汉剧,沿用至今。该书分类介绍了汉剧历史、皮黄由来、流行地区、艺术派别、唱工、嗓、调、腔、板、眼、音乐、场面、化妆、脚本,十大行当体制的分工及其名角等,并略述戏剧起源与京戏沿革,堪称是汉剧史上里程碑式的重要著作。之后,汉剧的研究日益系统化,先后又出版了《汉剧改措》、《汉剧通考》、《汉剧集成》、《汉剧从新》、《汉剧精华》等专业著作。

1. 汉剧公会的成立

民国初年,汉剧发展臻于鼎盛,无论其艺术成就、演员规模还是社会影响力都达到空前的水平。仅汉口就有汉班20余个,人员千余人,占据汉口舞台演出之大半江山。据统计,当时武汉的戏院、茶园、游艺场不少于25家,其中演汉剧的就有20家,如天一茶园、新市场、天仙大舞台、新汉舞台、长乐戏园等①。在当时湖北各界新式社团纷纷成立的背景下,汉剧界人士亦有成立社团组织、团结戏员之动议。由于原楚班公所在辛亥革命时被焚毁,汉剧同仁无集中组班地点,穷苦艺人散班时无安身之地,傅心一遂联络汉剧界同仁共同集资重建楚班公所,并受推主持其事。重建资金来源主要靠名伶义演。经过两年多边筹资边修建,终于1919年竣工落成。次年,汉剧公会在汉口楚班公所正式成立,公举余洪元为会长,傅心一、陈国新为副会长,请扬铎协助拟定章程,以“提高人格、改良习惯”为宗旨,傅心一更兼任公会总干事,管理庶务。汉剧公会成立后,在傅心一等人的主持和努力下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对促进汉剧的发展和改革起到了很大作用。

2. 汉剧科班的创办

民国初年,汉口汉剧高度繁荣,市场需求很大,虽然四派艺人云集于此,但仍有青黄不接之虑,创办新科班之呼声甚迫。傅心一乃邀集商界及戏园老板提议办班培养汉剧人才。诸人慨然许诺,且共推傅心一主持,傅心一因自己事务繁忙,另推陈国新负责,陈国新也不辜负其信任,先后主持创办了天、春、长等科班,为汉剧传承培养了大批人才。

“天”字科班是民国以来最具规模的汉剧科班。该班由陈国新邀商界周炳臣等五人集资兴办,地址在汉口板子巷。该班共招艺徒64名,管理严整有法,师资力量雄厚,聘请了知名汉剧演员萧长胜、刘本玉等任教,后期还特聘资深名伶汪天中任管事并主持教学,教师间颇能扬长避短、分工合作。两年后,更聘汉剧各行名角为“客师”,因材施教,带艺徒上台同演,提供舞台实践条件,故学生进步甚快。1917年,又继之开办“春”、“长”两科,三科共历经11年,培养艺徒200余人,出科成名者甚众,如吴天保、周天栋、李天中、陈春旺、王长顺等,皆成为汉剧班社顶梁台柱,驰誉武汉。除此之外,1917年创办于孝感的“桂”字科、1918年创办于大冶的“双”字科与1922年创办于汉口的“顺”字科等科班也培养出了一批人才,一时群星璀璨,盛况空前。

3. 汉剧女艺人的兴起

传统汉剧严禁妇女入行登台,妆闼闺阁之戏一律都是由男旦扮演,对于汉剧艺术的发展造成了很大限制,这一局面从上世纪20年代中期开始有所改变。先是辛亥革命后,坤伶组成的上海“髦儿戏”(女子京剧)和湖南的九如坤班先后在汉口、沙市演出,大受欢迎,但受到汉剧界的强烈抵制。1917年,余洪元等组织汉剧各行名角近百人建立戏班,欲占领专供髦儿戏演出的怡园,赶走髦儿戏。斗争的结果,不但未达目的,髦儿戏在汉口的影响力反而有所扩大。受此影响,沙市张家、汉口黄家都收买了一批穷苦女孩学汉剧,培养汉剧坤角。

1923年,张家培养的坤角叶慧珊(七龄童)在沙市首次登台公演《南阳关》,随后又到宜昌演出,轰动省内。1924年,傅心一亲赴宜昌,收叶慧珊为徒,携其至汉口租界演出。在傅心一的悉心教导和指点下,七龄童进步很快,艺术水平大有提高。次年,叶慧珊、黄大毛、黄小毛、花牡丹等坤角在天声、共和、升平楼等戏院陆续登台,汉剧坤角之风乃大盛。其后傅心一仍长期关注汉剧坤伶的成长,鼓励支持她们向汉剧公会登记入会。在他的支持下,汉剧女艺人冲出了法租界,名正言顺地登上了汉剧剧坛,赢得了广大观众与汉剧爱好者的赞扬,壮大了汉剧的阵容。

1928年,汉剧第一个女科班——新化科班筹建开办。该科班共计招收12岁以下的女学员50多名(仅张奇怪为男性,习五丑),学期3年。该科以生、旦两行为主,主教老师有石玉品、潘云山、陈月仙、刘本玉、黄双喜等。学戏一年多即到九江镇首次演出,演出一个多月后返回武汉,在满春戏园、共和舞台演出,并请了部分客师当配角。由于经费短缺,难以维持,新化科班不到一二年即散班,尽管如此,仍为汉剧培养了大批人才。

与此同时,汉剧的影响力也开始走出湖北,向北京、上海等地发展。1921年,余洪元率汉剧十大行名伶赴北京为湖北筹赈义演,历半月之久,大获各界观众赞赏。黎元洪赠汉剧公会“急公好义”、赠余洪元“慷慨悲歌”金字匾各一块。1929年底,傅心一组织以坤角为主的汉剧“大汉班”,赴四川开辟汉剧新天地。该班阵容庞大、行当齐全、技艺精湛,有名演员花牡丹、七龄童、花芙蓉、云仙子、吴惠英、吴惠侠、吴惠艳等30余人,入川之后,献艺于重庆章华戏院,大受观众欢迎,并与川剧界人士结下了深厚友谊。12月,由汉口老圃游艺场的老板胡明舟、经理朱双云出面重建“福兴班”,东下上海,献艺于“丹桂第一舞台”。其演员包括余洪元、牡丹花、大和尚、吴天保等百余人,行当齐全,名角云集。演出的前半个月几乎场场爆满,座无虚席,后半个月虽因多种原因而衰减,但对扩大汉剧影响力仍起到了很大作用。1931年武汉大水,傅心一与川剧演员界联合主办汉剧川剧联合救灾义演,同时亲下武汉接汉剧名伶进川演出,进一步扩大了汉剧在四川的影响力。

延伸阅读
安全问题演讲材料  哪怕只是小小的一个意念就能让工作中的生命处于危险。正是“安全&rdq
2023-06-20
三分钟励志演讲精选  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是观望者,一种是行动者。大多数人想改变这个世界,但没人想
2023-06-18
七一建党回顾党史演讲材料  愿你永葆青春活力,与江河同在,与日月同辉,在您的指领下,我们将满怀壮志豪
2023-06-18
七一主题个人演讲材料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尤其是年轻的时候”。虽
2023-06-17
3分钟科级竞聘演讲范文3篇  通过竞聘演讲稿这一特殊文书,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出竞聘者的基本情况和素质
2023-06-16